晚上閱讀是一個不太好的選擇,特別是啃那些皇皇巨著,因此晚上可以進行一些碎片化閱讀,比如換成閱讀一些公眾號文章。
因為一天下來沒少用我們的大腦,沒少耗費精力。一天下來也就那麼多的精力。的確,精力是一種會枯竭的資源,市面上很多精力管理的書籍,它們的理論基礎並非空穴來風。
一個有趣的實驗:
桌上有香噴噴的榴槤披薩和好吃的泡芙(或者其他美味),順次安排兩組人員,甲組成員是想減肥節食的,乙組成員是怎麼好吃怎麼嗨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待一段時間過後,都重新回到工作學習狀態,乙組的效率要比甲組的效率高出不少,一個很直接的原因就是,甲組在剛剛那個與榴槤披薩搏鬥的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精力。
看似在工作學習中處於一種懶散的狀態,實則是已經精疲力盡了。
我有時候會想,我上一次極其高效地閱讀是發生在什麼時候。我經常看到有些人寫書評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句像「一口氣讀完了」這樣的字眼。
之所以寫這句話,除了顯現這本書太過精彩之外,我還能解讀出另外一層意味,那就是他們「驕傲了」。
驕傲的來源肯定是這個社會風氣、社會氛圍給了他們信號,讓他們覺得:能一口氣讀完一本書就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確實很牛逼,我記得我上一次一口氣讀完一本書,也發圈「紀念」了一下,並且接著下一口氣寫了一大段的書評。
在這個社會,這種人確實是帶光環的,能夠拋開手機,斷開一切往來,屏蔽自己的老闆,與世界失聯那麼幾個時辰,做著一件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回報的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確實挺難的。
這些都是他們收到的信號,因此他們「飄」了。
該說的風涼話都說完了,到了自我反省的時候了。近幾年令我感到驕傲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我優先註冊下了我目前的這個公眾號,叫ReaderX,含義就大家去品吧。就像之前註冊商標一樣,佔了一個完美的坑位。
然而,作為此公眾號的主理人,我的這點閱讀量實在是感人。
但,這個號改變了我不少,從一開始多平臺分發我的文章,到後來的佛性更文,再到現在的日更文專欄。要是沒有這個號,我的閱讀量只可能更少,眼界也會更加的狹隘。
祝君安
B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