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寫作的關係,需要大量輸入,最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前幾天讀了《打造超人大腦》一書,裡面的「極速讀書法」對我很有幫助,於是記錄在此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同樣渴望提高讀書效率的人有所幫助。
為什麼許多人的讀書效率低呢?是因為讀書方法錯誤。那么正確的讀書方法是怎樣的呢?
正確的讀書方式是要將「看見資訊」以及「吸收資訊」兩個動作拆開執行。「極速讀書法」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
第一步,找出你最想問這本書的一個問題。參照下圖「極速讀書法表格」,每次讀書時寫上書名、問題、動機。
第二步,30分鐘內,摘出16個關鍵字。
這一步需要「速讀」,迅速翻閱這本書,限時30分鐘內,找到你認為最相關的16個關鍵字,記錄在「極速讀書法表格」的16個格子裡。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速讀」:速讀就是讀一本書時,腦子裡面不發出聲音,用一行一行掃讀,而非一字一字默念。
第三步,針對這16個關鍵字,整理出3~5個重點。
將這16個關鍵字濃縮成3~5個重點或一連串的動作。
第四步,複述心得。
根據這張表格,馬上複述你在這本書裡得到的心得。記住,複述時最好要唸出聲來。儘量在45分鐘內做第一次的聲音總結分享。並且在讀完書的一天內,再重複分享1~2遍,這樣有助於強化記憶。
極速讀書法表格
1.大大降低讀書這個過程對大腦的負擔。
要想明白極速讀書法的原理,首先要明白大腦的設計原理。
在大腦的設計原理中,一個人的「短期記憶區」只有3~5格。也就是讀一本書,一次的時間內,你不可能記得住超過5件事。人類無法短期記住太多事情。
通過對比「傳統讀書法」與「極速讀書法」,來看看為何要要將「看見資訊」與「吸收資訊」拆開執行。
傳統讀書法:看見內容—記憶—看見內容—記憶—看見內容—記憶……
(看見內容*1+記憶*1)*100
極速讀書法: 看見內容—寫下—看見內容—寫下—看見內容—寫下……,總結得出心得(記憶)。
(看見內容*100)+記憶*1
使用傳統讀書法,「記憶」在不停的消耗大腦功率。因為根據大腦的設計原理,無論重複多少次,人類只記得5段短期記憶。而極速讀書法,只需要重複找出和寫下,並不需要記憶,只有在最後總結心得,所以可以大大降低大腦的負擔。
2.限制才能帶來效率
「極速讀書法表格」裡只有16個小方格,這就是一種限制,逼讀者記下重點中的重點。而格子很小,就是迫使讀者只用一兩個關鍵字來總結重點。
30分鐘內完成表格,有時間限制會迫使讀者加快效率。
3.每讀一遍獲取不同的知識
前面在講極速讀書法的具體方法時,第一步是「找出最想問這本書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每張表格只是解決你的一個問題。如果你需要從這本書中獲得另外一個問題,你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重新完成一份表格即可。同樣的,每次讀書都有不同的概念。
只是一個小小概念上的轉變,就可以做到,既不會因為多讀而浪費時間,也不怕速度會漏掉重要資訊。
4.不需要非得一口氣讀完一本書
有時候一本書裡的知識太多。這時候只需要讀完你該讀的那一部分,弄清楚你想問的一個或兩個問題即可。並不需要強迫自己一次性讀完整本書。
因為書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資料庫,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極速讀書法表格「檢索」你要的知識,在找完「資料」後,最後再一次性的整理得出自己的心得。
這就是所謂的把「看見資訊」與「吸收資訊」拆開執行。
用「極速讀書法」讀書真的是很有效率,親測有效。
以下表格是我用「極速讀書法」閱讀《斷舍離》一書的筆記,比我以往用的讀書方法效率高太多,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也試試。
《斷舍離》筆記
了解大腦的運作方式,採取正確的讀書方法,不僅高效,而且輕鬆愉快,最重要的是還能記住大部分的內容。小夥伴們不妨試一試,讓閱讀不再成為負擔。
如果有需要「極速讀書法表格」PDF模板的,可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