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面辣子,饅頭蘸著糊糊吃

2020-12-23 騫味

誰最聰明?當然是勞動人民!勞動人民都用聰明才智做些什麼?首先解決溫飽,再想方設法把食物弄好吃!

在西安,遇到一種吃食叫做「面辣子」,本是一種粗生的食物,換了食器,再講一段故事讓食客從精神上滿足,自然也多了幾分滋味。

一份面辣子二十多元,掃碼免費註冊會員,便送一份面辣子,老闆很會做生意。趁手機有電,加上貪便宜的心理就掃一份吃吃看,再點兩個小菜,讓店家也賺一些,畢竟大家都要生存。

面辣子盛在一漂亮的容器中,色澤土黃,上面撒些黑白芝麻與蔥花。用瓷勺抄底,把撒料也帶走,入口面香帶辣,口味類似於麵糊糊拌了些辛辣的椒油。店家給你準備一饅頭,你可用這饅頭蘸著吃,饅頭嚼勁十足,配以面辣子的辛香,又是一種風味。

面辣子,名字樸實,入胃舒服,是咱老百姓吃的東西,不管你喜不喜歡,但你一定吃得懂。我是美食獵人「騫味」,每次出門母親都會嘮叨在外面照顧好自己,在吃的方面,自己一直把自己照顧的很好,所以體重才會保持105……公斤,哈哈哈。人生就是有事兒賺點錢,沒事兒就吃吃喝喝

相關焦點

  • 給寶寶吃饅頭蘸菜湯的危害
    「我家寶寶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不怎麼吃飯了,身體還特別瘦小,經常感冒,以前不這樣啊」「寶寶多大了,平時喝奶喝多少」「我家寶寶已經八個月了,不喝奶,從六個月添加輔食以後,慢慢的就不喝奶粉了,現在最主要的是和我們大人一塊吃飯,以前都是饅頭蘸著菜湯吃的可好了……」
  • 「十一」西安旅遊攻略:必吃的西安特色美食
    原標題:「十一」西安旅遊攻略:必吃的西安特色美食   西部網訊 今年十一長假,西部網小編特地為來西安的朋友送上每日三餐的食譜,不用到處打聽,照著這個推薦去吃,你一定會吃到最地道的西安美食。」,好的泡饃肉爛湯濃,料味醇厚,綿韌適口,吃時配上糖蒜,解膩爽口,是西安人最愛的正餐。
  • 雲遊西安|陝西美食紀錄片《面面俱到》(一)蒲城面辣子
    》古老的渭水奔流不息造就了沃野千裡的關中平原作為陝西糧食的主要產區古老農耕文化的印記則在這裡孕育了關中獨特的飲食文化「面」是每一個陝西人日常飲食中最離不開的一個字經過千年的傳承和演變陝西人把面的製作技藝發揮地淋漓盡致在西安
  • 高粱麵糊糊,「粗糧細做」的代表
    五十歲以上的人,都是生活在那個吃吃供應糧的年代裡。那時,粗糧多,細糧少,粗糧該怎麼吃,是人們最犯愁的事,如玉米面窩頭,越吃越不想吃;高粱面「河撈」,越吃越「燒心」。而作為山西省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的高粱,不得不經常出現在餐桌上。用優質高粱去皮磨製而成的高粱面,俗稱菱子面,紅面。脂肪含量比玉米低20%左右,蛋白質次於玉米。
  • 怎麼煎饅頭用油少還酥脆?蘸蛋液不酥脆,蘸水饅頭中間都泡了
    冷藏過一夜的饅頭切薄片,平底鍋加少許的油,把饅頭片,煎至兩面金黃,不用蘸蛋液,隔壁小孩都饞哭了……北方喜歡蒸饅頭吃,尤其是用當年的新麥,用老面引,蒸出來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咬上一口,非常香。但是蒸饅頭比較麻煩,蒸一次饅頭加上發麵的時間,冬天差不多要一整天,夏天也要幾個小時。所以說常常一次蒸很多,然後放在冰箱裡保存。想到缺吃少穿的時候,要是能吃個饅頭,那簡直美的要上天,現在天天吃饅頭,反而覺得吃不出什麼新花樣,所以說就想辦法倒騰各種樣子吃。有的時候會拿饅頭切碎,然後放上雞蛋在鍋裡煎成饅頭雞蛋餅,我小時候家裡經常給做這個吃。
  • 會做飯的男人有點帥——下班後給自己做的晚餐,涼拌黃瓜加糊糊湯
    電話聯繫,她們說不吃晚飯了。可是老婆不在家,不能餓肚子呀,但我又不喜歡去外邊吃,所以就自己動手做晚餐。我做了涼拌黃瓜、油炸饃,還有糊糊湯,雖然些點簡單,但味道不錯,吃起來很舒服。先臭美一下,全副武裝的我。啪啪啪……,幾下,拍黃瓜就好了。涼拌黃瓜少不了蒜、姜。
  • 農村婆婆自製西紅柿辣椒醬,方法簡單味道一流,蘸饅頭吃超過癮
    番茄辣椒醬要比其他的辣椒醬味道好吃多了,做好的番茄辣椒醬不僅顏色漂亮,而且味道也更豐富,可以用來拌麵、配米飯、饅頭等。最後裝瓶,可以吃好久,也可以裝瓶密封。放冰箱裡,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吃,饅頭、面、餅子不用其他菜,蘸著都好吃好了,今天討論的話題是自製西紅柿辣椒醬的做法,如果你有不同的見解或更好的方法,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哦
  • 椰子奶香饅頭,蒸好蘸煉乳,一口氣可以吃兩個
    椰子奶香饅頭繼續把沒有用完的椰子泥用掉,這個是第三樣食物了,還剩下一些,明天繼續給寶寶蒸椰奶小方。原料:中筋麵粉、雞蛋、泡打粉、酵母、白砂糖、牛奶、椰子泥、煉乳。用煉乳蘸著吃,既有椰子的清香,又有奶香。蘸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也可以用蜂蜜,或者牛肉醬等鹹味的醬料第10步、看一下,這個方法發麵的質地還是可以的,蒸好蘸煉乳,我一口氣可以吃兩個。
  • 娃最愛的薯條饅頭,不蘸蕃茄醬直接吃,也是滿滿的鬆軟香甜~
    -01-13 15:40:34 來源: 拾味爸爸 舉報   「媽媽,我想吃薯條
  • 雲遊西安|陝西美食紀錄片《面面俱到》(四)楊凌蘸水面
    》將帶大家走進楊凌 去品嘗這位居陝西十大怪之首的褲帶面也叫楊凌蘸水面上期回顧:雲遊西安 | 陝西美食紀錄片《面面俱到》(三)虢家包子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老陝不可一日無面,更有甚者一天三頓都要吃麵。平時幹農活,體力消耗大,足夠熱量的碳水能迅速補充體能。所以,吃大碗面是農村壯勞力在勞動時節最喜愛的食物。
  • 牛排蘸醬還是蘸鹽? 哈我從來蘸番茄醬的
    前幾天,微博上有個熱帖:「吃牛排蘸鹽的家境富裕,蘸醬的家境一般」。對此,杭州一位專做牛排的西餐大廚說,品質好的牛排,用鹽粒就可以充分地把牛肉本身的香味吊出來,用醬會喧賓奪主,但網上那種說法太絕對了些,「有的人就是喜歡蘸醬,有的人麼喜歡蘸鹽,只能說個人喜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就此當做劃分一個人富裕與否的標準。」宮崎欣子:……以後還敢不敢和朋友出去吃飯了?
  • 「咱媽天天都做飯,你怎麼還點外賣」「吃夠了饅頭蘸醬豆」
    -02-就拿飲食習慣來說,何涵從小就養成了早睡早起,一天三頓飯的習慣,而公婆每天無論起床早晚,總要磨嘰到十點多才吃第一頓飯。等半下午再去吃第二頓飯。第三頓飯能省就省,實在餓的話就煮碗米湯,饅頭就著鹹菜吃幾口。這樣的生活節奏明顯和何涵不一樣,但也沒太大影響。
  • 湯泡飯、饅頭蘸菜湯安睡奶,我家娃的脾胃就是這樣被好心婆婆毀了
    壯壯媽趕緊接上孩子去醫院檢查,忙活了大半天,花了好幾百塊錢,醫生說孩子是吃傷脾胃了,而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經過了解發現,原來婆婆經常給壯壯吃湯泡飯、用饅頭蘸菜湯,而且晚上不睡覺就讓壯壯喝著奶入睡,這種餵養方式,日積月累導致壯壯脾胃受傷了。
  • 這野菜味道鮮美味道甘苦,挖回家洗淨蘸醬吃,配上大饅頭,太饞人
    這野菜滿地冒,挖回家洗淨蘸醬吃,味道鮮美想想都流口水每當春暖花開之際,大家就會相約在假日裡,一起到野外去挑野菜。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菜,農民伯伯都喊它苦菜,其實它的名字是因為它的味道發苦而得來的。這種苦苦的菜,它有什麼好吃的呢?
  • 小白也能學會的自製醬料的家庭版簡單做法,拌麵、蘸饅頭都賊好吃
    導讀:小白也能學會的自製醬料的家庭版簡單做法,拌麵、蘸饅頭都賊好吃大家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種口味的調料醬了吧,不管你做什麼菜或者吃啥食物的時候要是蘸著或者放一點那簡直能使食物變得更加美味。不過在這裡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款,無論你是拌麵吃還是蘸著饅頭吃都十分好吃、下面的自製醬料吧。下回我們就來看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款萬能下飯醬的做法,怎麼做到功能這麼強大的,可以拌飯拌麵,也可以炒菜,燉菜,香辣可口,非常好吃,喜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
  • 重慶人第一次吃辣糊糊:眉頭緊皺,不知該如何形容這奇妙的味道
    這下沒得吃了,但我和旱獺今天勢必要吃到新疆炒米粉,只好趕緊在網絡上搜索,還好還好,不遠處也有一家賣新疆炒米粉的。此時已經下起了毛毛雨,並沒能妨礙我們前進的道路,於是我們加快步伐來到了這家「北域」。北域,北方的地域,在重慶的北方異域美食,我用最粗暴的想法來理解店名的含義,點菜時卻收斂了許多,畢竟這個菜單過於小清新。
  • 這粗糧,年夜飯上不吃真虧,寓意年年高升又招財,黏黏糊糊真帶勁
    導讀:這粗糧,年夜飯上不吃真虧,寓意年年高升又招財,黏黏糊糊真帶勁。而且民間吃黃面窩窩也有講究,說是吃了能粘住人們的嘴,從這天開始便不能說不吉祥的話,而且除了自家吃還要與鄰居街坊分享,所以每家都要蒸上三五鍋,一般吃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年呢。這個時候最高興的要數孩子們了,物質匱乏的年代難得吃甜食,黃面窩窩就是那時候孩子們的甜品,早就期望等待著黃面窩窩出鍋了,金黃金黃的黃面窩窩簇擁著,大棗紅豔動人,孩子們的哈喇子早就流出來了。
  • 女孩蘸湯吃饅頭,把菜留給祖父母吃,這群孩子都如此懂事?
    某央媒報導,在安徽一農村教學點,有人發現一個女學生捨不得吃菜,只是蘸著碗裡的湯吃饅頭,菜被她打包放在塑膠袋裡,準備放學後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這個簡短的新聞,深深的刺痛了人們的心靈,女孩如此懂事,卻也如此心酸,而她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留守兒童,這個身份讓社會對此事更加關注。
  • 饅頭除了直接吃,原來還有新吃法,教你5招,變著花樣吃
    平時吃饅頭,一般就是炒幾道菜就著吃,或者是炒一下吃,基本上就是這兩種吃法,很少再有什麼花樣吃法。夏天來了,不光孩子不想吃,就連大人也吃得很少,不吃更不行,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4種饅頭花樣吃法,可以變著花樣做一下,說不定家人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