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皂湖灣!
那迷人的蓼子花海
文/餘春泉
秋去冬來,是鄱陽湖皂湖灣蓼子花的盛開季。蓼紅稻黃,最是秋遊好時光!今年進入蓼子花盛開季,我一直在關注鄱陽湖水位、關注皂湖灣蓼子花海花開情況。受今年鄱陽湖水位影響,皂湖灣蓼子花花海景觀沒能呈現令人遺憾,但那迷人的一抹紅,至今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皂湖灣座落在湖口縣近三十公裡長的鄱陽湖岸線上,枯水期,水落灘出,形成了廣袤的溼地草洲,蓼子花開,盡顯萬種風情。皂湖灣蓼子花海是上天賜給湖口大地的禮物,是湖口「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享受到的生態紅包。
蓼子草其實是鄱陽湖區一種最常見的野草,俗稱「半年糧」,是一種適合湖灘生長的草本植物,每年的10月下旬開花,11月上旬進入最佳觀賞期。其對氣候條件要求相當高,要有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度,才能競相綻放。蓼子花因降雨將消失,正常情況下,每年11月底蓼子花會徹底凋謝。
蓼子花是寄情之物,唐朝詩人司空圖有「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的詩句,詩中將河堤人們送別的情景和水邊的蓼子花相呼應,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蓼子花作為代表離別的野花,在古人的生活中正式登場。從古至今,讚美蓼子花不乏有名篇佳句。唐朝白居易《曲江早秋》「秋波紅蓼水,夕照青蕪岸」;唐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宋張孝祥《浣溪沙·紅蓼》「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宋陸遊《蓼花》「老作漁翁猶喜事,數枝紅蓼醉清秋」;唐杜牧《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詩「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鄱湖人餘亞飛詩稱:"秋冬水退暖如春,裸露洲灘顏色新;蓼子花開繁似海,紫紅一片景迷人」。詩人筆下的蓼子花充滿了浪漫生活情趣。
身臨皂湖灣,難覓往年蓼子花海的壯麗景觀。往日的皂湖灣,成片的蓼子花競相綻放,紫色的花朵上跳躍著晶瑩的露珠,煞是好看。形成了綿延數公裡的花帶,如同粉紅的腰帶纏繞著鄱陽湖。一條條彎曲的"小河溝"又從蓼子花叢中靜謐流淌而過,綠色、紅色、水色天然構成一幅迷人的風景畫。土生土長的我們、還有皂湖灣周圍的村民十分震驚,就連發香澗村年過九旬的夏寶娥老人都驚嘆:「什麼紅花?我可從來沒看過呀!」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晴好天氣,我盡地主之誼,陪九江學院及縣內的幾個同學去皂湖灣蓼子花海賞花,人流如織,車水馬龍的景象讓我震驚。當地鄉、村為應對賞花客流高峰,努力做好後勤服務,路線指向、車輛停放、垃圾清理等工作,細微服務令人深感敬佩。更為熱情好客的發香澗人,讓客人免費摘桔子,免費提供茶水服務。在外工作的、學習的屏峰人和我一樣,熱情地當起了東道主,帶來了一撥撥的賞花客,做起了嚮導,屏峰儼然正在經歷一個盛大的節日。聽到遊客發表的感悟「在鳥語下傾聽秋天,蓼子花海裡品味秋天」「這輩子要去皂湖灣看一次蓼子花海景色,不要留下悔恨」,我心裡十分欣慰!大批遊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他們在這裡拍照,沐浴著陽光,在花海裡跳躍,奔跑,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恩賜。「你也許是『曇花一現』,但你撥動了我的心弦,我知道,等湖水湧來,你將默默逝去,將在枯萎中孕育著新的希望:明年將再來……」
我那難忘的、迷人的皂湖灣蓼子花海,讓我「靜看蓼子花開,用呢喃的話兒喚醒千年的情懷」。感謝皂湖灣那一片蓼子花紅,讓我深情感受「紅蓼花繁映月,綠草葉亂搖風。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愜意!願皂湖灣蓼子花海「最是一年秋好處,草綠蓼紅滿鄱湖」!
明年的今日,讓我們再聚鄱陽湖皂湖灣!
作者簡介
餘春泉,江西湖口人,編著《山魂水韻話屏峰》,參與《湖口縣誌》、《鄱陽湖志》、《湖口民間文化》、《湖口村莊》、《石鐘山5A景區旅遊文化資源調查》、《湖口鄉音》的編寫,在《九江日報》、《潯陽晩報》、《湖口報》、《中國江西網》、《湖口發布》等主流媒體發表新聞稿二百餘篇、散文數十篇。
(本欄目尊重原作者智慧財產權,錄製音頻只供欣賞。如有不便,請聯繫刪除。)
作者:餘春泉
朗讀者:羅晉粵
製作、編輯: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