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都是誰,誰又最厲害,為何沒有吳起?

2020-12-14 百家號

戰國是一個硝煙瀰漫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戰國的戰爭不同於初期時期的爭霸戰爭,戰國的兼併戰爭異常激烈。在一系列的兼併戰爭中湧現了數位名將和軍事家,其中白起、李牧、王翦、廉頗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其中白起、王翦是秦國人,李牧、廉頗是趙國人。

王翦

說到戰國四大名將肯定有人不服,為什麼?首先說孫臏,孫臏的軍事思想和軍事謀略大家想必都知道,這裡小編就不說了,但是大家要記得,孫臏雖然帶兵但是他並不衝鋒陷陣,嚴格的說他是帥而非將,或者說是類似與張良諸葛亮的謀士。也正是因為如此孫臏沒有上榜。再一個就是吳起,吳起是戰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改革家,政治家,通曉儒家,兵家和法家近乎全才,是兵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後世把他與孫武並列稱為:「孫吳」。其著有《吳子兵法》。

殺妻求將

唐朝開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燕王昌國君樂毅」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代被列入「武廟十哲」的只有樂毅、白起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吳起。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吳起亦位列其中。

吳起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在軍事上與孫武並列,其能力和軍事才能不可謂不高。那為什麼戰國四大名將沒有吳起呢?原因就是吳起太過於求取功名,典型的例子就是殺妻求將!其實吳起本身就是一個市井無賴,揮刀舞劍,橫向鄉裡。正是因為這樣時常遭到父母的責怪和批評教育,有一次父母管教太嚴他竟然咬破了自己的手臂,還對母親發誓說:「我從現在開始,就不再呆在母親身邊了。如果這輩子不能當上大官,我就絕不再踏入衛城半步,也絕對不再見您。」母親哭著留他,吳起卻轉身就出了衛城的大門,連頭都沒有回。

不同面孔的吳起

後來吳起來的了魯國,大概就是今天山東那個地方吧,這個吳起學習倒是非常的刻苦,所以齊國的大官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吳起。沒過多久吳起的老師曾參問他,你這麼久沒見過母親家人你不想念嗎?吳起說:「我之前發過誓言,這輩子不當大官,我是絕對不會回去衛國的。」就這樣過了一年,衛國有人稍信來說吳起的母親去世了,當吳起聽說母親去世,仰天大嚎三聲,擦乾眼淚繼續讀書。這時候曾參大怒:「你母親去世你不回去安葬他嗎?你簡直就是忘本!你要知道水沒有源頭是會枯竭的,從今以後你不是我的弟子,你走吧!你以後不會有好下場!」說完就把吳起趕走了。果不其然最後吳起被亂箭射死!當然這是後話。

吳起出將

後來吳起就放棄學習儒家改為學習兵法了,三年後就學有所成,於是他跑去魯國想當大將軍。魯相公信休經常跟他討論兵法,發現他確實具有過人的本領,於是把他推薦給了魯穆公。後來吳起就當了大官,開始找漂亮的奴婢,開始揮霍享受了。不久齊國人開始開始攻打魯國,前面說了吳起的妻子是齊國大官的女兒,這時候有人建議魯穆公派吳起帶兵打仗,抵禦齊國軍隊。但是魯穆公卻說:「吳起的媳婦是齊國人,他吳起會不會因為兒女私情誤了軍國大事呢?俗話說得好真愛莫如夫妻啊。」

魯穆公

這個人因為魯穆公的話也無話可說,就跑去找吳起了。於是就把魯穆公的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了吳起,吳起好不憂慮的告訴這個人,這個事情太好辦了。吳起於是回家告訴妻子:「我的機會來了,可以成就大功名,但是必須媳婦你幫我啊!」他的妻子剛要說話,吳起拿起手中的刀就殺了她!這就是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這個殺妻求將也成了成語。

殺妻求將,為了謀得將軍的職位,不惜殺害自己的妻子。比喻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傷天害理,為了成功不擇手段。含貶義。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春秋戰國時期,吳起為了取得魯國信任,不惜殺死來自敵國(齊國)的妻子以獲得將軍位。後比喻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

吳起

大家說就吳起這人能名列戰國四大名將嗎?這功利心確實是太強了。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舉。吳起心毒如此,最終確如曾參所言,不得善終,死於利箭穿心。

說完了吳起我們說說四大名將,要說誰最厲害應該是白起!白起的作戰特點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精確進行戰前料算。

白起

赫赫戰績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攻韓魏殲滅30萬。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後人紀念《史記》記載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白起有功,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臺灣嘉義東石先天宮奉白起為白府千歲,頗享香火。《異跡略》中,記載陝西寶雞一帶,只要疫病一起,就會立「克長平四十萬士卒秦太尉武安君白起」、「武安副將司馬靳」旗號祭祀,希望白起與其副手司馬靳能保佑當地居民免於瘟疫。

白起

可惜了白起最後死的卻很慘,含冤而死,不得不叫人遺憾。白起一生大小戰爭70多場,沒有敗績,東方六國聽見白起就害怕,白起是秦滅六國具有決定性的人物之一,他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指揮的戰爭規模巨大,戰果豐碩,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都是很少見的,所以把白起列為第一無可厚非!

相關焦點

  • 吳起5萬士兵大勝50萬秦軍,是什麼原因讓他沒有被選入四大名將?
    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一生未嘗敗戰,且在陰晉之戰中以5萬魏軍擊退50萬秦軍,但是這個人卻沒有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這個人就是吳起。吳起是誰?這一戰讓魏國從此名聲大漲,當時諸國誰也不敢去熱魏國,當時真的是獨霸一方,但是其中吳起也是功不可沒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英勇善戰,善於用兵的吳起,卻為何沒有被列入「戰國四大名將」?
  • 戰國七雄:秦國白起,趙國廉頗,剩下五國的名將都是誰?
    而下面的諸侯都在為爭奪天下而戰,先是趙魏韓崛起,後是秦楚齊燕崛起,在歷史上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他們實力都非常雄厚,其手下也有不少的名將。那麼戰國七雄中,秦國的名將是白起,趙國的名將是廉頗,剩下五國的名將都是誰? 楚國—昭陽
  •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春秋戰國時期,諸子文化百家齊放,同時戰事也十分頻繁,國家分分合合,那麼這個時期的大將誰更勝一籌呢?孫武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鼻祖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衛國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
  • 戰國四大公子是哪四個?在你眼裡誰最厲害?
    當然,語文老師在講解這篇文章中,通常還會由信陵君擴展到戰國時期的四大公子。也就是: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不過,在不少後人看來,其實戰國四大公子的稱呼,遠比戰國四大名將更加有爭議。除了平原君和信陵君可以稱做公子,另外兩位有些牽強了。孟嘗君最多也就是公孫,春申君本來就不是王室中人,算不得公子、甚或公孫。
  • 春秋戰國所有的名將當中,誰才是個人能力最突出的
    因為一般人連破產都接受不了,更不要說這種從君王到奴隸的落差了。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時代之中,有哪些個人能力非常突出的名將。眾所周知,將領之中有一些就像上面所說的,打了一輩子勝仗,卻因為最後的一場失敗在人們的心中地位一落千丈。而我們今天就要來看一下,春秋戰國之中到底有哪些值得令人尊敬的將領。
  • 戰國七雄代表名將分別是誰,他們厲害嗎?五國有狠人,楚燕名將弱
    這裡從各國中挑選了最有代表的7位名將,我們可以發現只有楚、燕的代表人物似乎有些弱了。楚國是春秋戰國時的泱泱大國,光領土面積就佔據了那時中國的一半國土。地大物博的楚國兵多糧足,不過卻很少出謀略型的名將。尤其到了戰國後期,楚王似乎大多智商不在線,楚國也成了被人宰割的「人傻錢多」的典範。
  • 不以成敗論英雄,戰國十大名將終極排名
    歷史上越是諸侯爭霸的亂世,越是名將輩出的年代,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作為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戰國時期同樣也是將星璀璨。其實要從中挑選出10人除了廣為人知的戰國四大名將之外,其餘六人還真不好選擇,所以先剔除幾個人選:第一,司馬錯。
  • 戰國雙雄之一,趙國獨佔四大名將之二,卻為何還是國破家亡
    戰國狼煙,群雄並起,合縱連橫,逐鹿博弈,強秦東出,大趙覆亡。古人道:大國有賢臣,強國有名將。在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誰掌握了人才,誰就掌握了時代前進的方向。戰國七雄之中,最有實力的應該是北方的趙國和西邊的秦國,當時的趙國獨佔四大名將之二,卻最終沒能改變國家的命運。那麼趙國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
  • 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170萬,是戰國名將吳起的故鄉!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小新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歷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和歷史上的趣事還有歷史上最冷的冷知識,讓您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增長歷史知識,喜歡歷史的朋友關注我就對了~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名將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年代,他們戰功偉大,但沒有軍事著述。其中白起和王翦乃秦國名將,李牧和廉頗乃趙國名將,不難看出,戰國四大名將被秦、趙兩國包攬。
  • 戰國時期兩敗秦軍的五大名將:齊國一位,趙國一位,魏國有三位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開始算起到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止,戰國近兩百年歷史,秦國最終能從混戰中脫穎而出一統天下和秦國名將輩出,以及秦軍的驍勇和強悍的戰鬥力不無關係,即便如此秦軍也遭遇過相當多的敗仗,擊敗過秦軍的名將更是不在少數,不過能擊敗過秦軍兩次或以上的名將卻不多
  • 春秋戰國當中的名將,誰才是最強的
    這些將領之中每一個人都是非常另人敬佩和讚嘆的。可以說這些人讓整個中華軍事史變得非常的強大和輝煌。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存在,那麼整個歷史上就不會有各種兵法的誕生,也不會有各種經典戰役的誕生。所以這些軍事史上的名將其重要性絕對是另人非常讚嘆和折服的。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名將很多的時代——春秋戰國。
  •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有五個是山東人!大家知道是誰嗎?
    中國歷史上武將是非常多的,而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繁,武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發生了很多經典的戰役,而這些武將也因此名垂千史,勇猛無比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就有十大名將。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十個人中,其中有五個是山東人,竟然佔據了一半。
  • 戰國四大名將《大秦賦》中出現仨,最厲害的卻沒出場,編劇有心了
    《大秦賦》用一幀幀波瀾壯闊的畫面給觀眾呈現了戰國末年的風雲歷史。在劇中,秦昭襄王嬴稷雖然年邁,但餘威仍在;臉上帶疤的秦國大將王齕第一次出場非常拉風。王齕出場後,筆者一直在期待另一位秦國戰將的出場,可是,直到秦昭襄王嬴稷去世,他還是沒有出現,讓我多少有些失望。在後面的劇情裡,廉頗、王翦、李牧都有出場,戰國四大名將出現了3個,卻唯獨沒有最厲害的那位——白起。
  • 戰國四大名將中,除了廉頗之外,還有一人不夠資格
    關於戰國四大名將,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今天聊一聊其中最不夠資格的兩位名將。所謂戰國四大名將,源於南北朝時梁朝周興嗣編撰的《千字文》,書中有「起翦頗牧,用軍最精」這一句話,由於《千字文》流傳甚廣,於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就被約定俗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但戰國時代兵家天才輩出,說這四人「用軍最精」,實難讓人信服。
  •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更是將星雲集的時代,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但這四位傑出的將領只有王翦最後善終了,其他三位都沒能落下一個好下場。
  •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選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武將,都會有誰?
    我們今天就來把他們其中的一個群體,即戰國七雄的武將,做一個大起底,看看他們之中有哪些人足以被視作明星之中的明星。齊國齊國史載的名將有田忌、孫臏、匡章等。前兩人因為"田忌賽馬"和《孫臏兵法》,至今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而匡章,他雖是孟子的學生,卻也是齊國的一名武將。
  •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在春秋戰國的事情,是中國歷史上的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一個時代,就出現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也就是今天要說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這樣著名的將領。當時對方的聯軍,魏國和韓國,在商量最打頭陣的這個問題上有了不同的意見,一直在爭執不停,你說一個部隊的心都不齊怎麼打贏這樣戰爭了,這兩支部隊都不想去打頭陣,想著能不能保存實力,當時的白起,就用了很多的絲帶了疑惑韓軍,讓他們感受到以為自己是秦軍對抗的主力部隊,當時的魏軍還在以為自己沒事,準備看笑話的時候,秦軍對他們發動了突然的襲擊,通通的被秦軍打的到處跑。
  • 戰國十二大名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王翦居第五,第一不服都不行
    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常年的徵戰,使得諸國君王對於人才都極為渴求,在這樣的環境下,戰國時期迎來了華夏歷史上最鼎盛的思想大爆炸,百家爭鳴是何等的壯觀
  • 中國古代前二十名將排名 誰才是你心中的戰神?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名將眾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詳的。那麼在排名上誰更勝一籌呢?我們在這裡揭曉答案。好男兒誰沒英雄夢呢?血戰沙場,馬革裹屍,為國為民,保家戍土!一起來看看,那些叱吒疆場的歷代英雄吧!20、韋睿南朝梁著名武將,世人稱之「韋虎」,太祖說他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