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 ,都很關心手裡的錢是否「值錢」。因此很多人想辦法拿錢去投資,最常見的則是投資買房,因為房子是不動產,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但房價有很高,對於普通人來說,買套房子相當於將家裡的老本都拿了出來。可如今各種相關政策下,房子好像也不太很保值,那麼到底什麼更有價值呢?
如果在前幾年,買房自然是很不錯的選擇,好的地段升值空間特別大,但近幾年的房產走向並不是很樂觀,再加上人口老齡化數量變多,空置房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如今的房子屬於供大於需。因此很多炒房客著急將手裡的房子拋掉。所以說買房來保值是很「愚蠢」的做法。
當然了發生通貨膨脹發,房子也不會變得「不值錢」,只不過房子並不是最好的躲避風險的投資。近幾年房價持續穩定,增長空間特別小,說不定還有可能出現微跌的情況。因此手裡有大量房產的人,不僅沒辦法保值,還有可能虧損。
那麼真正可以保值的資產是什麼東西呢?它就是大家都離不開的糧食 ,如果發生通貨膨脹,房產以及錢都不「值錢」,糧食以及我們平時的日用品是最受歡迎的,曾經委內瑞拉在通貨膨脹下,群眾們為了生存,無奈之下去撿垃圾桶裡面的食物來充飢。那個時候不管你有多少錢,沒有糧食就吃不飽。
而且在那種情況下,只有糧食可以填飽肚子,如果發生通貨膨脹,物價也會上漲,到時候真正有價值的或許就是它,畢竟民以食為天,這是公認的道理。當然了現如今國內的物價處於合理水平,我們也不用囤積過多的糧食,只不過通貨膨脹的背景下,手裡有糧食比有房產要好得多,各位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