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網最新政策,不知道這個你可能就學術不端了
從2019年10月開始,知網的大動作就沒有停過:2019-10 知網分批次整改所收錄的期刊,凡是頁碼多、1P起發的期刊都要下架重整,直至符合要求才可以繼續收錄;(直接結果:期刊版面費上漲,要求提高,多本刊物不再被知網收錄)2020-01 疫情期間,知網聲稱免費開放通道,在家也可以輕鬆下載學術論文。
-
醫學期刊職稱論文不建議你發便宜的期刊
作為內行人,成都服博師文化傳播小編是不推薦發便宜刊的,理由如下:便宜的刊物,各自有各自便宜的理由,同時也會伴隨著很多隱患——第一,便宜的刊物沒有保障單就知網收錄的期刊來說,起發字符數少的刊物肯定是便宜的,畢竟所佔版面不多
-
中國知網在美首發中國百種中英雙語學術期刊
來自北美地區中國研究的知名學者、東亞圖書館館長、雙語期刊的主編、本地服務商等近百人就中國學術期刊依託雙語出版傳播當代中國學術研究的重要意義展開了討論,現場互動頻繁,引起強烈反響。 「過去20年,中國知網傳播的主要學術內容是立足於中文學術期刊的內容,在傳播中國學術成果、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
-
學術好伴侶,怎麼成了「問題知網」?
比如從2018年開始,知網推出「學術期刊個刊數值版統發」,據稱是國內傳統出版行業整改內容質量重建的一項嘗試。簡單地說,知網把使用率高的幾百種期刊的數據資源抽取出來另行銷售,以增加利潤。 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因續訂知網服務價格過高而發布了停用知網的通知。據稱,從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第十三期刊協講堂日前開講。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
文字著作權協會訴《中國學術期刊》、知網侵權—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上官雲)近日,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起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一案
-
眾人批知網:壟斷的知網 形式主義的查重 學術機構的不作為
1999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被作為國家標準,由新聞出版總署正式下發執行,這為知網後來壟斷幾乎全部學術論文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從此,想讓圖書館論文檢索系統聯網,就要遵循這個規範。以清華大學為首的各大高校紛紛加入,第一時間徹底將學術論文的資源拱手相讓。於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徹底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術論文的資源壟斷集合體。
-
評職稱發表論文選擇的學術期刊必須在知網上檢索嗎
評職稱發表論文選擇的學術期刊必須在知網上檢索嗎對於沒有參加過職稱評審或者是初次在學術期刊雜誌上發表文章的作者來說對學術期刊雜誌上網情況不是很了解,覺得雜誌是不是都是上知網的,論文是不是都是要在或者是能在知網上檢索的到,其實這是存在了很大的誤區的了
-
誰該為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埋單
假學術期刊網站騙局,你知道嗎?他們騙取作者的論文稿件,隨後收取審稿費、版面費,甚至偽造編輯部公章向作者出具《用稿通知》……如此環環相扣,正在考驗著學術論文作者的鑑別力。這樣的假學術期刊網站何以大行其道,又為何屢禁不絕?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到底騙了誰,誰該為此負責?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 誰該埋單—新聞—科學網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假學術期刊網站騙局,你知道嗎?他們騙取作者的論文稿件,隨後收取審稿費、版面費,甚至偽造編輯部公章向作者出具《用稿通知》……如此環環相扣,正在考驗著學術論文作者的鑑別力。這樣的假學術期刊網站何以大行其道,又為何屢禁不絕?假學術期刊網站泛濫,到底騙了誰,誰該為此負責?
-
學術期刊鑑別指南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也推出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 綜合評價報告」,該期刊目錄推出時間尚短,並且和CSSCI 引文索引重合度較高,因此接受度比較有限。但是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即近年來被頻繁提及的A 刊。A 刊的說法來源於這一目錄,指的是每個學科最好的1-2 本權威刊物。
-
關於中國知網的4個問題及什麼樣的期刊論文會被知網收錄
該網是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資料庫為核心的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是由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編輯出版的),收錄資源包括期刊、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報紙等學術與專業資料;覆蓋理工、社會科學、電子信息技術、農業、醫學等廣泛學科範圍,數據每日更新,支持跨庫檢索。日文獻更新量在5萬篇以上。
-
知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20年榜單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目的是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2020年期刊發表的2個新情況與1個注意事項
前兩天諮詢期刊發表的朋友特別多,有一位想發物流方向文章的作者說,他有寫好的論文是2300多字,想發在國家級,方向對口、可在知網查詢到的期刊。然後諮詢了好多編輯後,得到的回覆就是,現在發期刊,最少要發兩個版面,字數不少於4000字。他的文章還能發表嗎?
-
劉文楠︱學術的事,誰說了算:一個學術期刊編輯的反思
朱劍:《霧裡看花:誰的期刊?誰的評價?》,社科文獻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98.00元,421頁自從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以後,朱劍就一直在《南京大學學報》工作。《霧裡看花:誰的期刊?誰的評價?》這本論文集收錄了自2007年到今年初他發表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的十六篇文章,按主題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學術研究誰人評說」討論的,主要是學術期刊和學術論文的評價機制問題,而下編「學術期刊何以定位」則重點探討學術期刊如何應對學術傳播的新秩序,在學術共同體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
知網期刊投稿和職稱論文查重收費標準
寫作品除了自我欣賞以外,他也會主動投雜誌或者期刊。他有一個好習慣,每次在投稿之前,都要認真地查重,以確保稿子的質量。一開始接觸查重系統的時候,他也做過很多對比。其中不乏一些價格非常低的平臺。但通過深入了解他還是選擇了知網查重,而且通過打聽他也知道,一般雜誌社都會對來稿的文章進行知網查重,其中包括「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簡稱為知網amlc)與「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簡稱為知網smlc)等兩種檢測系統。因為這類文章的字數都較少,所以檢測價格我相對低一些,每檢測一次價格大約在50-80元左右。
-
武漢大學校長寄語2020級研究生:勇當新時代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
在過去八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並為此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對全球化進程和未來社會形態帶來了深遠影響。
-
...的中流砥柱 | 武大校長竇賢康在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在過去八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並為此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
發表論文時謹慎選擇此類期刊!
2.最後未必能用評職稱、保研加分、評優評獎、項目結題......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需要發表論文,作者最希望的無非是自己所發期刊在提交材料的時候能通過審核,而特別便宜的期刊要麼並非合法、正規期刊,要麼作者在選擇期刊的時候只一味追求價低,而忽視了單位對於期刊的要求,導致最終期刊不可用。
-
多地高校停用知網 圖書館預算難追資料庫漲幅
該負責人表示,公司長期以來在行業內十分重視信譽問題,「我們是能站得住腳的」。 北大因知網漲價暫停續訂 「知網要是停用了,我的論文可能就要難產啦。」北京大學大四學生吳倩(化名)稱。 不少師生向記者表示,停用知網對他們的學術研究工作影響很大,知網包含很多獨家期刊資源,不少師生只能向同學、同事借用其他學校的知網資源進行文獻閱讀。 而在北大博士林安驊(化名)看來,雖然各個學校在停用後都推薦了其他資料庫使用,但目前還沒有某一個資料庫能夠完全取代中國知網資料庫。如果北大停用知網,會對他的學術研究造成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