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杯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第四部,在此系列中,基本每一部都是以年為時間節點進行敘述的。第四部火焰杯是哈利·波特原著系列的中心,並且在這一年裡出現了多個重大轉折點。這不僅是遙遠並且一直隱藏在每個人的恐懼中的伏地魔復活的一部電影,還是哈利從少年期進入成年期的生理、心理髮育並發生重大轉變的裡程碑。而且火焰杯這一部還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唯一沒有取得勝利的一次與惡勢力的決鬥。前幾部電影中為黑惡勢力的蠢蠢欲動做了良好的鋪墊,而在這一部中,青春情愫的懵懂新生和黑魔法勢力的捲土重來形成了強有力的對比和交織,是十分有戲劇性和衝擊力的一年。從第四部火焰杯開始,也為後面哈利與黑魔法勢力正面決鬥埋下諸多伏筆,從這一部開始出現的諸多魔法部政客和國外魔法學校的龐大人物體系讓我們對魔法世界的社會結構產生了很廣闊的幻想空間和親眼「見證」了龐大魔法社會的運行法則的冰山一角。
在這部電影的開頭,我們看到了那個被哈利波特救過一命的蟲尾巴試圖讓伏地魔放過哈利波特,雖然沒成功但是也由此可見善有善報。而且在這部電影中出現了哈利波特的初戀(暗戀)對象秋·張,後面的哈利與赫敏還有羅恩和赫敏之間的愛情與友情之間的搖擺,都可以看出在這一部電影作品中,劇本更加偏重於對主人公情感的刻畫。雖然這是我最喜歡的文學系列電影之一,並且我也十分想只講它的優點,但是真的喜愛定不能主觀忽略它所包含的缺點。
由於原著小說的字數本就十分可觀,所以改編成電影一定會有取捨。被改編為優秀的商業電影無疑是十分成功的,但這也導致它將很多本用來推進劇情發展的線索、細節化的部分忽略了,選取了一點能博非原著黨一笑的片段。還有對三位主人公的情感刻畫過重,導致一些很重要的配角的情感被過分忽略,我認為對很多重要角色的情感關懷不應該被省略。如:秋、芙蓉、克魯姆甚至斯內普教授,這一直到第六部才有所改善。
在該作品中,哈利依然神勇無比,並且頂住了朋友的誤會與責備,最後仍然用他的人格魅力收穫了新的友誼與愛情。讓我們不禁感嘆哈利是一個至情至性有著俠肝義膽的魔法世界的英雄人物,他面對生活的理念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還有其他人對情感的經營,無論是親情、愛情、師生情乃至最彌足珍貴的友情,都是真摯和熱忱的,這是我們現實社會最缺少的東西。所以就像伏地魔說過的,「世上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差別只在於強者和無法分清事實的弱者。」而哈利強大的原因正是因為內心有愛有光明,還有一直站在他身邊的夥伴們,給他支持、幫助和理解。
harry的成長可以說比別人都充滿了挫折和痛苦,火焰杯比賽本來沒有他什麼事情,可是伏地魔為了重生,卻設計了一個請君入甕的局,然後harry就不得不參與比賽,可是這個資格並不在他的意料之中,於是,同學們就開始懷疑他的人品,連最好的朋友都厭惡他的做法,產生了隔閡,全校的同學都對他嗤之以鼻。試想,心裡的成長一定要經歷很多,如果波特對這就已經喪失信心,很是難過,玻璃心,那他就沒有那麼偉大。
真相永遠會大白,怕什麼?波特學習的東西還有技能不如別人,可是為什麼最後他會突出,因為他的一顆善良之心,堅韌果敢,勇敢的心。在面對和賽德裡克追逐火焰杯,面對塞德裡克被藤蔓纏住,他可以置之不理,自己去獲得勝利,當然他有這一瞬間的猶豫,這是人性,可是他最終卻選擇去就了塞德裡克。這是戰勝了自己呀!還有面對自己的朋友即是自己的對手,在第一個比賽會合,他選擇了去幫助對手,換來的是第二關的賽德的投桃報李,這不也是感恩與知恩麼?這個電影是一個小男孩的成長,其實也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