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一個詞臨時改變了它的語法功能,具備了另一類詞的語法特點,這種現象叫做詞類活用。掌握詞類活用規律是學習文言文必備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名詞作動詞
如:「稍稍賓客其父」中的「賓客」,指以賓客之禮相待,是名詞作動鬩用。
(2)使動用法
在古漢語中,有時動詞、形容詞等後面跟賓語,表示使這個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發出這個動作。如:「無案牘之勞形」中的「勞」是「使……勞累」的意思。
(3)意動用法
意動法是在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什麼性質或怎麼樣,客觀上不一定如此。如:「漁人甚異之」中的「異」,意思是「認為……奇異」,屬於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名詞作狀語
古代漢語名詞作狀語比較常見,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表示方位或處所。如:「北飲大澤」中的「北」是「向北」的意思。
②表示工具。如:「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的「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
③表比喻。如:「其一犬坐於前」中的「犬」是「像狗一樣」的意思。
(5)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形容詞的主要功能是做謂語、定語;如果一個形容詞作了主語或者賓語,這個形容詞就可能活用為名詞了。
如: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過秦論》)
——————————
孫永華老師,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學語文教師、中考語文考點解析教師 、【高分作文】實踐導師。從教18年來,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並一直奮戰在一線講臺,曾多次參與中考閱卷,始終如一地致力於中考語文考點的研究與解析,對教材和考綱有清晰的把握。並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科學的、針對性強的中考語文考點教學體系。By tc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