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作者:四月Re
近幾天關於高考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畢竟是一個全國性重要的事件、敏感的時期。
據舉報信息可知,這篇滿分作文閱卷組組長陳建新,從浙大退休,擔任閱卷大組組長已有20年,同時開講座,辦網課,出作文書,「既做教練,又當裁判」。並且據公開的這篇滿分作文來看,裡面的一些生僻字,像是在做標記暗號。
參與閱卷老師稱,2018年3月,陳建新在一講座中強調,作文要重視真情實感,反對矯揉造作,而這篇文章怎麼看都有強行打滿分的嫌疑。
對此,我想從我本人三次高考閱卷經歷,來說一說個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關於高考閱卷人員的選定,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大學承辦某個學科的閱卷任務,該學科的在校老師、研究生大部分都要參與,再從各地市調取一部分一線高中老師。
你若是問我,參加高考閱卷有什麼感受呢?我會不假思索的先回答一個字——累。連續七八天的高強度工作,每天八個小時盯著電腦,一天下來腰酸背痛,頭昏腦漲,眼睛更是酸痛。
但每個人都很清楚,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不敢有一瞬間的放鬆,在速度要求之上對質的要求更高,因為這決定著每個考生的未來和人生,這是一份十分重大的責任。
因此,這是一項非常嚴密、慎重、嚴格的工作,從評分標準的制定到樣本試評、正評,再到最後的質檢複評,每位參與的老師們都時刻聚精會神,不敢有一絲的差錯。
評分標準是大家共同商議的結果,充分考慮了知識邏輯與語言表達合理性,再通過試評進一步的完善。試評往往持續一天到兩天的時間,目的是多了解考生都有哪些答法,儘量去覆蓋、考慮到每種可能性,避免評分不準確的現象。
接下來便是為期一個周的正式評卷,如此集中高強度的工作,要保證每位老師每份試卷評分不出任何差錯是不可能的,所以設置二評、三評的作用就在此。每份試卷都由兩位老師共同評閱,如果差別較大便隨機分配給第三位老師,再由組長和質檢老師再次評分,最終才得到該考生的最終成績。三評率是評價每個老師閱卷質量的重要標準,因此每位老師大腦都高速運轉,聚精會神以保證不出現任何失誤。
這樣的閱卷流程能夠把出錯率降到最低。也就是說,考生們,你們高考所得分數就是你們應得的分數,不要覺得給你多加了分或少加了分,這就是你的真實成績。
但不完全排除會有意外情況出現,就像這個滿分作文。正常二評兩位老師分別打了39和55分,三評老師打55分,但三評試卷接下來要由組長來檢查、再次評閱,以此最終確定得分,目的是防止三評後依然有差錯,這就對組長的自身素質要求比較高。很顯然,陳建新老師這裡出現了意外和爭議。
關於做標記,不得不說這是一項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全省幾十萬近百萬的試卷,隨機分配給老師們評閱。即使你的字體再特殊,放到幾十萬考生中,也難免會有相似的出現。
即使你做了標記,這個暗號也很難保證就能傳送到某一位老師那裡,他能閱到你的試卷的概率非常的低。如果真的遇到了這種情況,只能說你幸運到可以去買彩票了。
當然,進入這項工作前,籤訂保密協議是必備工作。比如不能外露評分標準,每天每晌結束前五分鐘,答案評分標準都會被回收,第二天再次下發,目的就是避免被帶出場外被摘抄或拍照流出。當然,手機更是禁止入內。武警、保安環環檢查把關,閱卷機房內也只有區域網,上網是絕對不可能的。閱卷工作結束後,嚴令禁止一切與閱卷評分標準有關的培訓、輔導、出書、演講、作報告等行為,避免出現任何的不公平現象。
而陳建新老師多年來這些出書、講座、網課等工作,很難說清這沒有與高考評分方法相關的內容。
我並不是說陳建新老師一定有問題,而是此事件所反映出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
END
原創作品|作者:四月Re點擊「關注」,助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