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公益性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2020-12-17 湛江新聞網

4月1日至2日,根據省人大監督工作的安排,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學成率調研組蒞湛,實地調研我市多家幼兒園與學校,並召開調研座談會,聽取我市有關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的匯報,督促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人民為中心努力構建公益性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在湛期間,省人大調研組一行實地考察了湛江市機關第一幼兒園、麻章區太平中心幼兒園、湛江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等多所幼兒園與學校,詳細了解各個辦學機構的設施、師資、學生等情況,以點帶面深入調查我市學前教育的基本情況,對我市學前教育取得的成績和廣大幼教工作者的辛勤奉獻表示肯定。

據悉,湛江市現有幼兒園2043所,其中公辦園638所,佔31.2%;省規範化幼兒園1496所,佔幼兒園總數73.2%;民辦普惠性幼兒園1012所;全市在園幼兒33.8萬人,其中公辦園在園幼兒11.2萬人,佔33.1%。城區規範化公辦幼兒園覆蓋到33個街道(鎮),佔91.6%;全市84個鄉鎮都建起了1所以上規範化公辦中心幼兒園,348個4000人以上行政村建起規範化幼兒園。全市幼兒園教職工32430人,其中專任教師19778人,大專以上學歷16350人(大專學歷14606人,本科以上學歷1744人),佔專任教師總數82.6%。學前三年入園率為99.54%,形成「以政府辦園為示範、集體和個人辦園為主體,多種辦園形式相結合」的學前教育體系。

座談會上,省人大調研組對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前教育體系建設表示充分肯定,對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了充分討論和研究。王學成指出,從全省層面來看,我省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工作,但學前教育仍然是全省教育體系當中的一個短板,幼教事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點仍然很突出,入園難、入園貴、監管不到位、部分民辦幼兒園過分逐利等問題仍然存在。他強調,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教育事業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各地政府部門要扛起發展幼教事業的主體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努力構建公益性普惠性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與民心工程來切實辦好;要堅持公益普惠原則,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在用地、項目、資金等方面向普惠性幼兒園傾斜;要加強地方立法,加強監管、質量評估等工作,克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保障幼兒身心健康,促進幼教事業發展。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何麗娟、陳敏、劉鳴,省教育廳主任督學李壁亮,省民政廳副廳長莊侃,省財政廳副巡視員張仿松等調研組成員,市領導鄭德勝、崔青參加相關活動。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採取措施 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則
    為有效解決當前學前教育面臨的困境,緩解「入園難」問題,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制發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意見》,編制了《重慶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重慶市學前教育「十二五」建設規劃》,召開了重慶市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採取一系列措施,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則,努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構建「廣覆蓋、保基本、多形式、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
  • 公益性和普惠性將是河北省幼教發展方向
    今年我省將編制省級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學前教育發展,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新的編制規劃將突出學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則,增加政府投入,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三年為限,編制行動計劃    「我省將以縣(市、區)為基本單位編制學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動計劃。省級計劃要在各地制定的三年行動計劃基礎上編制。」
  • ...政協委員趙志國:加快推進學前教育 增強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市政協委員趙志國建議,加快推進學前教育。 趙志國表示,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學前兒童數量急劇增加,但市內幼兒園網點規布局整體缺乏規劃,布局不合理,公辦幼教資源嚴重不足,多數幼兒園規劃建設、設施配套尚需完善,不能滿足正常教學需要。加之學前教育尚未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成為教育投入「盲區」,政府投入不足,公辦幼兒園辦學經費緊張。民辦幼兒園良莠不齊,教育手段「小學化」傾向嚴重。
  • 司法行政改革「提速」:公共法律服務將更重普惠性公益性
    未來幾年,公共法律服務的普惠性、公益性、多元化將進一步增強,以滿足更多不同法律服務需求。 「截至目前,共制定出臺司法行政改革文件108項,已落實72項,正在持續推進落實36項。」在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介紹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部以及地方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積極推動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
  • 構建以普惠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體系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意見》著眼於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切實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旨在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等現實問題。當然,更應該關注的是學前教育中最核心與最根本的方面,即普惠性幼兒園的數量與質量。我國應該將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作為學前教育體系的根基,公辦園應充分發揮保基本、兜底線、引領方向、平抑收費的主渠道作用。
  • 學前教育 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走勢預測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本報高校聯盟特約專家、北京師範大學王蘭彬教授認為,學前教育必須從根本上考慮到它所具有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對我們的幼兒教育的後續發展充滿信心,進而能夠解決好「入園難,入園貴」、「城鄉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比如不同類型幼兒園中 ,個人和政府成本分擔的模式和比例是完全不同的。
  • 強調託育服務普惠性,還需進一步轉變理念
    去年5月,為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規範體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重點是如何發展學前教育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一文中,具體闡述了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意義和任務,尤其是強調了要夯實高質量教育體系根基,重點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和落實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政府在學前教育中的責任有哪些?
    第一部分,「國家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這是從整個國家全局及學前教育的戰略體系方面來說的。當仁不讓,捨我其誰,勇挑重擔,一往無前,國家不僅僅要「普及」,還要「構建」,戰略規劃及戰略實施一擔挑。
  • 奕陽教育研究院《學前教育公共政策觀察第50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
    例如,龐麗娟在2010年就指出,學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嚴重不足,幼教領導與管理失去有效保障;學前教育經費匱乏,事業發展缺乏基本的經費保障;幼兒園的辦園體制、投入體制發生了根本變化,急需在構建社會公共服務體系過程中構建學前教育新體系;教師身份不落實、待遇缺乏保障,隊伍不穩定;各種社會力量辦園的條件、權力和行為缺乏應有的規範與保障等。要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有上位的法律規範與保障。
  • 劉焱委員:普惠性幼兒園應納入基本公共服務
    儘快將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有助於普惠性學前教育保存量,擴增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這樣說道。今年兩會,「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場疫情,讓不少民辦幼兒園遭受嚴峻考驗。近日,幼兒園賣燒烤、賣包子自救的消息更是引發社會熱議。如何破解民辦園生存難成為了家長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 繆富國: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大力發展學前教育
    新東方網>學前>學前動態>正文繆富國: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大力發展學前教育 2014-08-04 10:55 來源:安青網
  • 省政協專題調研健全幼有所育公共服務體系 黃莉新參加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顧 敏) 8月19日,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率調研組赴揚州,就「健全幼有所育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調研,為即將召開的發展·民生專題協商座談會作準備。儀徵市實驗幼兒園是市教育局直屬的省優質幼兒園。
  • 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瓶頸亟待破解
    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看來,目前,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仍然不足。「迄今為止,吸引民辦幼兒園進入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激勵機制尚未形成。各地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與管理措施,主要採取限價策略,財政補助停留在以獎代補階段,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力度過小,且隨意性較大。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的收益等於或略高於成本,有些地區甚至低於成本。」劉焱分析說。
  • 【兩會聲音】普惠性幼兒園面臨困境,委員建議將其納入基本公共服務
    今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焱擬提交的提案建議,應儘快把普惠性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範疇,制定普惠性學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標準,統籌協調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一體化發展。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如何發展學前教育_時政_中國西藏網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一文中,具體闡述了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意義和任務,尤其是強調了要夯實高質量教育體系根基,重點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和落實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遼寧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提高保教質量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5月13日電 (沈殿成)遼寧省圍繞入園難、入園貴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精準施策,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提高保教質量,加強幼兒園監管。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是指向社會提供保教質量好、收費價格低的幼兒園,屬於非營利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
  • 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走出「深圳路徑」
    深圳努力構建廣覆蓋、保基本、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深圳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整體辦學水平踏上新臺階。隨著兩期「學前教育發展行動計劃」推進,深圳努力構建廣覆蓋、保基本、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深圳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整體辦學水平踏上新臺階。近年來,深圳學前教育持續發力,公辦幼兒園發展全面駛入快車道,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由原來不足4%提高到38%,今年底將達到50%。全市已建成市一級幼兒園745所,省一級幼兒園134所,省級園數量全省第一。
  • 強化基本公共服務,讓「幼有所育」更有保障
    從「不得教授小學內容」到「聘用教師、保育員、衛生保健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前,應當進行背景查詢」,再到「合理確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最高收費標準和其他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政府指導價」,《徵求意見稿》亮點頗多。看得見的規定之外,有一處細節值得關注——以立法手段強調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意味著普惠性學前教育正在被納入基本公共服務。
  • 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
    ,量力而行,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有些國家把社會組織和企業引入公共服務領域,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務的唯一提供者,政府在購買公共服務時可不細分服務提供者,即使營利性機構參與提供公共服務,仍可獲得財政補貼或其他政策優惠措施。以上經驗做法,對界定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相關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的邊界,具有一定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