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揭牌營業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圖為6月9日,福建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正式揭牌營業。 記者 張斌 攝

中新網福建沙縣6月9日電(張斌 肖首洲 鄧書榕)位於福建省沙縣東門古街南側的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9日正式揭牌營業,15個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正在各自的小吃檔口嚮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展示小吃技藝。

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共有13個檔口,傳承的有燒麥、扁肉、滾粉豆腐丸、蔥肉餅、鍋貼、芋餃、泥鰍粉幹、包心豆腐丸、耳朵餅和紫菜餅、鄭湖豆乾、燈盞糕、喜粿、烙粑等15種極具沙縣特色的地道小吃,還輔營拌麵、春卷、金包銀、牛系列、甜燒麥等受追捧的沙縣熱門小吃50多種。

圖為6月9日,福建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正式揭牌營業。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的開街,是沙縣打破以往「走出去」的傳統,致力將沙縣小吃本土化的嘗試。 記者 張斌 攝

值得一提的是,古色古香的店內外融合了現代點餐技術,讓遊客免去到處人擠人選餐的困擾。該小吃街引入了「公共餐桌」理念,即13個檔口餐桌共用,在每個餐桌旁都設置了一塊「公共餐桌」掃碼牌,食客通過微信掃一掃,即可進入精心設計的古樸點餐界面,下單成功後,檔口服務員就會將美食送到食客所在的餐桌,十分方便。

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的開街,是沙縣打破以往「走出去」的傳統,致力將沙縣小吃本土化的嘗試。

圖為6月9日,福建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正式揭牌營業,吸引了許多市民和遊客前來品嘗。 記者 張斌 攝

據了解,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是沙縣文昌美食街建設項目的一部分。沙縣文昌美食街是今年沙縣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是縣委、縣政府為進一步集聚人氣,發展繁榮經濟的重要舉措。

文昌美食街於2019年11月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含一幢800平方米的三層建築、13個單層檔口式店面和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主題廣場,還配套新建停車場3018平方米,設置機動車位56個、非機動車位兩排。據悉,其他區域將於今年12月完工並營業。

圖為6月9日,市民和遊客在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品嘗各種傳統小吃。 記者 張斌 攝

接下去,該美食街將進一步深化沙縣小吃品牌效應,充分發揮七峰疊翠風景區、燈光秀、3D水幕秀等資源優勢,定期策劃開展各類文藝表演主題活動,充實旅遊業態,打造集吃、購、遊一體的旅遊綜合體,為抓「六穩」促「六保」發展新動能。

福建沙縣是「中國小吃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據了解,沙縣小吃共有米、面、豆、肉四大系列240多個品種,其中「中華名小吃」39種,「福建名小吃」63種。(完)

相關焦點

  • 近百種特色小吃亮相「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
    近百種特色小吃亮相「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
  • 沙縣小吃大產業
    圖為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目前,沙縣全縣有6萬多人外出經營小吃,輻射帶動30萬人創業致富。如今,小吃已經成為沙縣人民增收致富、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張斌 攝圖為沙縣小吃產業園一家企業員工在生產蒸餃。
  • 沙縣小吃大產業_即時新聞_大眾網
    圖為沙縣小吃產業園一家企業員工在生產蒸餃。在沙縣小吃產業園裡,一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不停運轉,各類食材自動被包成了一個個精緻的柳葉蒸餃,然後送到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加盟連鎖店。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心系發展、心繫民生,對沙縣小吃發展尤為關注,對小吃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  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小吃之鄉在哪裡,就在神秘的沙縣
    話說天下名菜,三足鼎立,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蘭州拉麵被稱為中國三大名菜在祖國廣闊的天地裡遍地開花。所以肥宅經過深思熟慮,加上各方調研,決定國慶去探索一下傳說中有100多種小吃的沒有蒸餃沒有蓋飯沒有沒套餐而且不要把皮薄肉的東西都叫做餛飩的著名全球連鎖品牌沙縣小吃之鄉的沙縣。一口氣憋死我,讓我喘口氣繼續嘮。出門旅遊,肥宅總結四個字,吃穿住行。
  • 沙縣小吃:小吃也有大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心系發展、心繫民生,對沙縣小吃發展尤為關注,對小吃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 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
    圖為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 記者 張斌 攝中新網福建沙縣12月8日電 (肖首洲 許琰)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8日在福建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開幕式上進行了全國無機矽之鄉、七峰疊翠AAA景區、全國文明城市、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等授牌儀式。圖為12月8日,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左)為福建沙縣小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頒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榮譽牌。 記者 張斌 攝小吃是沙縣人民增收致富、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 「沙縣小吃」為何能火遍全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心系發展、心繫民生,對沙縣小吃發展尤為關注,對小吃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 沙縣小吃在美國開業3小時就關門 原因:人太多!
    一籠蒸餃五角錢,好吃而不貴,是我童年時期對沙縣小吃的記憶,」林裡舉說。「成年後,沙縣小吃對我來說代表了福建人的拼搏精神。沙縣小吃的生意,店面可能很小,地段可能一般,但福建人硬是把它名頭打響了,全國遍地開花。」作為店長,邵彬芳每天早上7點到店,帶領廚師熬製頭一天醃好的湯劑,還要準備芝麻醬、辣椒醬等新鮮調味料。
  • 隨處可見沙縣小吃的店,你知道沙縣哪些小吃呢?
    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數食客都覺得沙縣小吃很有名,在沙縣琳琅滿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2 沙縣芋餃沙縣芋餃是沙縣小吃中最具特色的一道美食,也是福建一道著名的麵食小吃。
  • 福建這10樣小吃入選「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
    12月7日揭曉「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儀式暨2017年中國烹飪協會小吃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沙縣召開。經中國烹飪協會專家組綜合認證,共有310個小吃入選「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其中,福建有10樣小吃入選,有一樣是泉州的你們猜猜是什麼?講真!
  • 沙縣小吃築就大產業
    有人說,在中國,有沙縣人的地方,就有沙縣小吃。熱騰騰的扁肉配上香味兒十足的拌麵,十多元錢就能填飽肚子,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是不少人心中的「國民美食」。2000年8月8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沙縣夏茂鎮座談時強調,「要找準今後經濟發展的支撐點,特別是加強以沙縣小吃業為支柱的第三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今,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已經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介紹說。
  • 沙縣小吃擬入非遺,你對沙縣小吃了解多少?
    沙縣小吃製作技藝擬入非遺!最近這條消息炸了。對沙縣小吃你了解多少呢?沙縣,位於福建西北部地區,隸屬於福建三明。這裡氣候溫潤,物產豐富,因此當地人具備了成為「吃貨」的先天性條件。或許你對沙縣小吃並不陌生,但你真的品嘗到了沙縣味道了嗎?你在滿大街看到的沙縣小吃,能代表真正的沙縣小吃嗎?
  • 沙縣小吃:衝出亞洲的「土味小吃店」,佔領全球的東方神秘力量
    福建方言多意味著文化多元,飲食也就多元。在中國的南方,像福建莆田、浙江溫州、廣東順德、潮汕等地區,既有特色方言,也保持了宗族文化傳統。福建沙縣也是這樣,沙縣小吃源頭是沙縣夏茂鎮,這裡匯聚了客家、閩、粵等多元文化,雖然物產豐富,但始終是丘陵山區,有八山、一水、一田的稱謂。
  • 不正宗的沙縣小吃何以佔領中國
    2015年4月,蘭州拉麵發源地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組織官方考察團專程福建沙縣取經,考察「沙縣小吃的發展及品牌運作等情況」。 沙縣小吃確實有足夠的自信:青海化隆人在外地開蘭州拉麵館,始於1980年代初,而沙縣小吃1991年才在福州街頭露臉,幾年後走出福建,真正走向全國是2000年以後的事,今天,僅在北京一地,掛著沙縣小吃招牌的門店就超過1500家。
  • 你知道上世紀「國民小吃」沙縣小吃是怎麼起步推廣的嗎?
    央廣網三明12月18日消息(記者王逸群 洪波 張子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被譽為「國民小吃」的沙縣小吃,向來以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幾乎每一個城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全國最便宜沙縣小吃原來在福建,走進建寧:60種飯菜最貴13元
    作為一個河北人,如果問河北特色小吃是啥,讓河北人很尷尬,有人會情不自禁回答你,街頭最多的是蘭州拉麵安徽板面和沙縣小吃。到過蘭州和安徽都吃過當地最為正宗的面,唯獨吃了多年的沙縣小吃,於遙遠的福建三明沙縣沒去過。不過最近得已有機會三明之行,在附近的小縣也一睹了沙縣小吃在本地價格。
  • 沙縣小吃:「老味道」與「新思路」
    11月23日,在沙縣小吃培訓中心,老師(左二)在教學員製作沙縣小吃。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持之以恆培育「小吃大產業」,沙縣小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勢頭迅猛的富民支柱產業。憑藉近年來的現代化創新,沙縣小吃「四大金剛」的製作方法均完成了升級:除了扁肉可以依靠機器自動捶打,拌麵也用上了自動撈麵機,蒸餃來自中央廚房統一製作和配送,燉罐可用半成品材料製作。高強度勞動已成為歷史,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 年賣500億、擬入非遺,風靡全球的沙縣小吃到底有多厲害?
    提起沙縣,可能很多人連它的地理位置都不知道,可這個地方卻因為「小吃」而在全國聞名。沒錯,今天,天眼妹想跟大家聊的就是那個不僅在國內遍布各地,甚至還將店鋪開到了海外的民族料理之光——沙縣小吃。作為「中國餐飲三巨頭」之一,沙縣小吃不僅是國民料理,更是每個「乾飯人」繞不開的「衣食父母」。昨天(12月22日)下午,沙縣小吃突然登上熱搜,天眼妹點進去一看,發現原來是這兩天,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其中沙縣小吃的製作技藝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