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小吃大產業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圖為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沙縣小吃文化城舉行。目前,沙縣全縣有6萬多人外出經營小吃,輻射帶動30萬人創業致富。如今,小吃已經成為沙縣人民增收致富、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張斌 攝

圖為沙縣小吃產業園一家企業員工在生產蒸餃。在沙縣小吃產業園裡,一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不停運轉,各類食材自動被包成了一個個精緻的柳葉蒸餃,然後送到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加盟連鎖店。 張斌 攝

圖為沙縣小吃產業園內的餐飲智能化系統將連鎖店的運營數據同步展示在大屏幕上。近年來,沙縣成立了國資背景的沙縣小吃集團,在全國各地建立子公司,加盟連鎖門店統一標準、統一形象、統一供應鏈,共有近2000家門店接入了沙縣小吃餐飲連鎖供應鏈服務系統。藉助數位化等技術,沙縣小吃也在變得「高大上」。 張斌 攝

圖為在「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沙縣文昌街,沙縣小吃經營業者正在製作扁肉。沙縣小吃已成為沙縣名片。據統計,2019年沙縣農民人均年收入近兩萬元人民幣,其中2/3來自經營小吃店。 張斌 攝

圖為入駐15位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的「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沙縣文昌街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品嘗各種小吃。這條街今年揭牌以來,已成為當地的一個網紅打卡地。小吃給沙縣帶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每年沙縣吸引超過500萬人次觀光旅遊,2019年旅遊總收入54.48億元人民幣。 張斌 攝

20多年來,福建省沙縣持之以恆培育「小吃大產業」。根據當地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沙縣小吃現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僅在中國門店就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人民幣,實現和帶動30萬人的就業。如今,沙縣小吃不僅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也成為沙縣乃至三明市的名片和中國人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

相關焦點

  • 沙縣小吃築就大產業
    扁肉是「水泥」,拌麵是「鋼筋」, 沙縣小吃逐漸築就了大產業。沙縣位於福建三明市,自古是商賈雲集之地,素有「金沙縣」之稱。上世紀90年代初,沙縣俞邦村老支書俞廣清作為致富帶頭人,在福州開了一家沙縣小吃。不久後,沙縣成立了有編制、有經費的小吃產業發展中心,主要負責對沙縣小吃業進行培訓、研發並推動其產業化發展。「一個縣能為一個產業成立事業單位,這在當時的中國是很有獨創性的。」張鑫說,發展中心開啟了推動沙縣小吃常態化、有序化發展。▲三明沙縣小吃培訓中心,學員們正在學習製作蔥肉餅。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12月14日凌晨6點記者打通電話的時候,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一家沙縣小吃店裡,俞其寶和妻子已經忙開了。5元一碗的「扁肉」,也就是餛飩,是這家店最受客人歡迎的小吃。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心系發展、心繫民生,對沙縣小吃發展尤為關注,對小吃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  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1989年至1997年,老楊曾擔任沙縣縣長、縣委書記。「沙縣能將小吃做成大產業,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對沙縣小吃的關心和推動至關重要。」回憶往事,老楊感慨萬千。
  • 沙縣小吃大產業_即時新聞_大眾網
    圖為沙縣小吃產業園一家企業員工在生產蒸餃。在沙縣小吃產業園裡,一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不停運轉,各類食材自動被包成了一個個精緻的柳葉蒸餃,然後送到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加盟連鎖店。
  •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親歷者說)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目前常見的品種上百個,拓展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  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2)
    2001年初,林英松到浙江嘉興經營小吃,夫妻倆在市區租下一間店面,起早貪黑地幹,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一直腳不沾地忙到深夜。「雖然很辛苦,但只要生意好,日子就有奔頭!」老林說。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錢一塊一塊地攢下來。多年打拼,老林在沙縣蓋了一棟300多平方米的小樓,還買了一套房。
  • 沙縣小吃產業,小中見大、由小到大的發展啟示
    現在,無論你走到祖國各地,甚至在異國他鄉,大概你總能見到沙縣小吃。特別是在國內,沙縣小吃可以說是遍布祖國各地,沙縣小吃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產業。據央視報導,目前,沙縣小吃已經遍布全球62個國家的地區,在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沙縣小吃成了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也成為沙縣及至三明的名片。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舌尖上的沙縣,有滋有味。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目前常見的品種上百個,拓展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  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1989年至1997年,老楊曾擔任沙縣縣長、縣委書記。「沙縣能將小吃做成大產業,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對沙縣小吃的關心和推動至關重要。」回憶往事,老楊感慨萬千。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目前常見的品種上百個,拓展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 親歷者說,沙縣小吃如何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沙縣小吃現在早已經遍布全國各地,乃至拓展到全球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是中國人民普遍喜歡的一種小吃,上到一線城市,下到四線縣城,都能看到沙縣小吃的身影,因為在沙縣有6萬多人外出去經營小吃,間接輻射30萬人的創業致富。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
    20年來,沙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沙縣小吃當作大產業來抓,推動沙縣小吃做大做強,走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之路。如今,沙縣小吃不僅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還遍布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早上九時,法國巴黎第八區的這家沙縣小吃開始營業。靠著扁肉、蒸餃、拌麵、燉湯這號稱沙縣小吃中的「四大天王」,這家沙縣小吃在競爭激烈的巴黎站穩了腳跟。
  • 扁肉是「磚頭」,拌麵為「鋼筋」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親歷者...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目前常見的品種上百個,拓展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 小吃為什麼是沙縣?政府力量如何推動集體產業建設
    因此,在沙縣小吃擴張的階段,一些業主看到這個商機,購進位面機、絞肉機等機械設備,在各地辦起了大大小小的麵廠,機械化加工麵條、扁肉皮和蒸餃皮。此外,麵店也派專人負責對各個店面提供配送支持,小吃店開到哪裡,配送就到哪裡。由於控制了關鍵的食材供給,麵廠在整個產業中的話語權相當大,可以說很多小吃店是跟著麵廠在遷徙。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對沙縣小吃發展提出殷切希望。20年來,沙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沙縣小吃當作大產業來抓,推動沙縣小吃做大做強,走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之路。如今,沙縣小吃不僅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還遍布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 早上9點,法國巴黎第八區的這家沙縣小吃開始營業。
  • 沙縣小吃:小吃也有大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心系發展、心繫民生,對沙縣小吃發展尤為關注,對小吃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沙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興忠說,20年來,沙縣人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沙縣小吃開遍祖國大地,把沙縣小吃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 沙縣小吃:「老味道」與「新思路」
    11月23日,在沙縣小吃培訓中心,老師(左二)在教學員製作沙縣小吃。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持之以恆培育「小吃大產業」,沙縣小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勢頭迅猛的富民支柱產業。憑藉近年來的現代化創新,沙縣小吃「四大金剛」的製作方法均完成了升級:除了扁肉可以依靠機器自動捶打,拌麵也用上了自動撈麵機,蒸餃來自中央廚房統一製作和配送,燉罐可用半成品材料製作。高強度勞動已成為歷史,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 沙縣小吃:小吃裡的大國奮鬥史
    在明麗悠閒的縣城,小吃已經成為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但沙縣小吃的源頭並不在城裡,要繼續深入到縣城數十公裡外的夏茂鎮。上世紀九十年代,村民們為了生計挑著擔子在城裡叫賣拌麵和扁肉,從此開啟了沙縣小吃走向世界的開端。「二十多年來,村民們把沙縣小吃開到全國、全世界,吃了不少苦,但也有大回報。
  • 福建沙縣強化食安監管護航「沙縣小吃」
    「沙縣小吃」作為沙縣的著名地方品牌,已成為福建沙縣乃至三明的名片。目前,沙縣小吃在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成為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沙縣小吃食品產業在沙縣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的監管和扶持下,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特色「沙縣小吃」食品產品已隨著沙縣小吃產業的發展輻射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