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三者的區別與聯繫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這三個概念屬於教育學中的基本概念,看起來簡單,但學生做題的時候一碰到這三組概念還是非常容易混淆,這三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而且各個教材版本中定義不統一,做題中也會見到不同的說法,故在此進行系統梳理,理清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做題時候能夠迅速定位準確選項。

一、聯繫

從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階段或順序看,是從教學理論到教學模式,再到教學策略,再到教學方法,再到教學實踐,教學策略是對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具體化,教學模式包含教學策略。教學模式規定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屬於較高層次。教學策略比教學模式更詳細、更具體,受教學模式的制約。教學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而教學策略則較靈活,具有一定的變性,可隨著教學進程的變化及時調整、變動。二者是不同層次上的概念。

教學方法是更為詳細具體的方式、手段和途徑,它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介於教學策略與教學實踐之間,教學方法要受制於教學策略,教學展開過程中選擇和採用什麼方法,受到教學策略支配。教學策略從層次上高於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具體的操作性的東西,教學策略則包含有監控、反饋內容,在外延上要廣於教學方法。

二、區別

1.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係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模式」一詞是英文model的漢譯名詞。model還譯為「模型」、「範式」、「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對象在理論上的邏輯框架,是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一種可操作性的知識系統,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結構。教學模式通常包括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之間有規律的聯繫著就是教學模式的結構。包括:理論依據、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教學評價。

所以在做題過程中找範型、固定、穩定這樣的關鍵字眼,說的是教學模式。

2.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簡單集成,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的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於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關鍵詞定位在計劃、方案等詞彙。

3.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對此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它是指具體的教學方法,從屬於教學方法論,是教學方法論的一個層面。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

教學方法不同於教學方式,但與教學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繫。教學方式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技術。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學方式組成,可以分解為多種教學方式;另一方面,教學方法是一連串有目的的活動,能獨立完成某項教學任務,而教學方式只被運用於教學方法中,並為促成教學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服務,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項教學任務。

關鍵詞定位在方式、手段等詞彙。

在理解三者之間關係的基礎之上,能夠抓住各自概念中的關鍵詞,在做題的時候理解和關鍵詞識記兩者結合運用,就能確保準確無誤的找到正確選項。

以上是《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三者的區別與聯繫》,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重點 || 何為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三者有何聯繫和區別?
    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式、方法、媒體的總和。是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採用的一整套比較靈活的教學行為,它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依據教學的計劃、學生的身心特點對教學原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一種變通性地應用。教學策略基本特徵: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
  • 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辨析
    首先教學方式、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是聯繫極為緊密的三個概念。教學方式又稱為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的研究離不開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參與。換句話來說,教學模式的研究同時也是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研究。這三個概念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時也極易混淆。這三者都是教學原則、教學規律的具體化。
  • 何為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三者有何聯繫和區別?
    大學是培養國家未來接班人的重要地方,更應該把德性貫穿於其教育的始終,只有這樣才能追求更為卓越的教學,真正起到引領社會的作用。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逐漸缺乏對卓越精神的追求。除了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以外,學校自身傳統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學方法更有不可推卸的職責。怎樣擺脫這樣的困境,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對於當下的大學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的區分
    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這三個概念是教資、教招考試中經常會遇見的概念,而這三個概念又是咱們學生容易弄錯的概念,下面其內容進行區分,希望幫助廣大考生在考試中能夠正確區分。
  • 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教學策略的分類
    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則是在教學設計的實踐當中逐漸形成的,運用系統方法進行教學開發、設計的理論的簡化形式。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是適合於多種設計類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找到教學設計的基本組成部分。教學設計者在教學設計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如圖1-1所示。通過對教學設計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的分析,以及教學設計的實踐,我們得出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如圖1-2所示。
  • 閱讀策略的教學模式解讀
    行為主義將閱讀簡化為外在文章刺激和讀者對這些刺激的反應, 這一閱讀觀指導下的直接教學法強調應該用系統、清晰和直接的方法訓練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特別是語音能力和解碼技巧。行為主義者認為閱讀策略教學中最優化的教學模式就是進行基本閱讀技能的分析與練習,做練習題是行為主義者所推崇的主要教學方式,學生通過做大量練習題強化閱讀技能。
  • 【教】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教學策略的分類
    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則是在教學設計的實踐當中逐漸形成的,運用系統方法進行教學開發、設計的理論的簡化形式。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是適合於多種設計類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找到教學設計的基本組成部分。教學設計者在教學設計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如圖1-1所示。
  • 優化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進教學策略
    當教師運用一種教學方法難以奏效時,是否想過改變一下思考思路,換一種教學方式?一種新的教學策略也許會讓你的教學活動走出「山重水複疑無路」,而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策略」一詞最初指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戰略、戰術。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方法、步驟、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這樣能出奇制勝,常教常新。
  • 【教學策略的五種分類方法】以此來理解教學策略的選擇
    有的突顯夥伴教學例如PI教學法、行動學習、頭腦風暴等有的突顯評估方法例如UBD(重理解的教學設計)、系統化教學設計等有的突顯知識中心,例如基於情境拋出問題例如情境教學法、真實問題導向有的突顯學習者中心例如行動導向教學法、對分課堂等當然一次課程不可能說突顯了四個方面
  • 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導讀:在傳統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是高於一切的,它既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又是教學過程的歸宿
  • 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教學目的區別與聯繫
    綜上所述,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係是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繫,把握好它們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我們提高教學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所謂「教學目標」,是指「與教學或訓練有關的,而並非與教育有關的目標,也稱行為目標。」 二 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相同之處表現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據相同。
  • 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
    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這一個知識點在湖南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是以單選、多選和判斷題出現。一般是考查其概念、特點、作用等等。所以在此將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進行講解,幫助備考。教學策略的制定一般是以教學過程的某個主要構成因素為中心,建立框架,將其他相關要素有機地依附於這個中心,形成一類相對完整的教學策略。
  • 教學設計的模式
    教學設計的模式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多選的形式出題,所以考生在把握的過程中要重點掌握教學設計的模式分類,能夠區分出這三種模式。1.系統分析模式系統分析模式是在借鑑工程管理科學的某些原理基礎上形成的。這種模式將教學過程看做一個輸入 產出的系統過程「,輸入」是學生「,產出」是受過教育的人。
  • 教學策略的教學因素分類
    長期以來,人們創用了許多有效的教學策略,它們可以根據教學因素、教師行為、教學成分、學習結果和活動主體不同進行分類和把握。教學策略均是以某個構成教學活動的主要因素為中心而形成其策略框架,然後圍繞該中心將其他相關要素進行有機整合。因此,依據所含中心教學因素的不同,教學策略可以區分為方法型策略、內容型策略、方式型策略和任務型策略。
  • 高朋: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聯繫與區別
    高朋: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聯繫與區別 作者:雲教育評論 發布時間:
  •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1)涵義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2)特徵①這種教學從外在表現形式上是採用「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開展教學的。
  • 認知策略教學的基本方法
    1.發現和引導發現在策略教學的初級階段,大多數學生通常是以發現的方法學習認知策略的。
  • 大數據時代教學模式的變革
    如何設計進行概念學習這一教學問題在於為學生提供從寬泛的主題中獲取有序信息的高效方法,獲得概念是指在不同的種類中尋找並列出能夠區別開來的特點,需要學生對包含概念特徵的例子和不包含概念特徵的例子進行比較,以此來發掘已經存在的本質屬性和類別屬性。
  • 課堂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為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今天主要講解一下教學策略的特徵、和幾種課堂教學策略的運用。一、教學策略的特徵1.指向性。教學策略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現實的教學問題,掌握特定的教學內容,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操作性。
  • 八種常用的教學策略
    2.演繹策略 演繹策略也是基於接受學習而設計的策略,但這種接受學習是奧蘇伯爾所提倡的意義接受學習而非機械學習。由於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某種形式的抽象觀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結論),因此,運用演繹策略設計課堂教學,須考慮學生是否已掌握了成為推理過程起點的物理概念,及他們能否通過觀察將現象與概念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