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辨析

2021-02-19 高校教師專業發展聯盟

我們在教學中,很多人都會將教學方式、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混為一談,基本上他們都不會去區分這三者之間的不同,通常將這三者當成是同一個概念來考慮。但是對我們這些將來要成為老師的師範生而言這兩者是要好好區分的,不能夠混為一談。

首先教學方式、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是聯繫極為緊密的三個概念。教學方式又稱為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的研究離不開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參與。換句話來說,教學模式的研究同時也是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研究。這三個概念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時也極易混淆。這三者都是教學原則、教學規律的具體化。

要了解這三者之間的異同,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這三者的概念。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法、方式、媒體的總和。教學方法是指師生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而採用的教學措施和教學手段,是教師和學生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繫。教學模式是指在某種情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的結構形式,是由許都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成的一個動態系統。

針對以上對這三個概念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教學模式是立足於整體的,而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是教學模式構成的一部分,起到整體與部分辯證統一的關係。

同時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之間即相互獨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又相互影響,在教學中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操作層面上教學模式最為理論化,他在理論上表明教學的典型化、規範化。教學策略次之,他重在表明方法、手段和程序的組合,而教學方法最為具體。這就是三者之間的關係,所以他們是緊密不可分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經常將這三者加以混淆。

我們還是可以從上述三者的概念以及聯繫中發現這三者的不同。

雖然他們都是教學規律,教學原理的具體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兩者是有區別的,教學模式依據一定的邏輯線索指向於整個教學過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通常是多種方法、策略的組合運用。教學策略其本身是靈活多樣的,結構性顯得不足,往往指向於單個或者局部的教學行為,其結構性顯得不足。

雖然都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是不同層次上的概念。教學方法是師生互動的方式和措施,最為具體,最有可操作性,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但是教學方法是在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因此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其形成和運用受到教學策略的影響。我們可以得到教學方法實際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一定的教學工具和手段、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具有多樣性、綜合性、發展性和可補償性。而相比之下,教學策略比教學方法的含義更寬廣,層次也更高。教學策略不僅表現為教學的程序,而且包含對教學過程的元認知自我監控和自我調整,在外延上大於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策略服務的,在教學方法的使用過程中又包含和體現著教學策略的意圖。總的來說教學策略是全面的範疇,教學方法是具體的範疇。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二者都是師生為了某種教育教學目的,所採用的各種手段、方法的總和。教學模式近似於我們平時所說的教學法的概念,它是對傳統教學法概念發展和豐富,它是對多種叫蹙額方法的提煉和組合,而教學方法常常表現為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側面的一系列操作活動。教學方法的操作性和具體程度與教學模式相比更高。教學方法只是教學模式的組成部分,教學模式是教學方法的穩定化、系統化、理論化,是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所參考的標準樣式。它不僅僅體現的是教學方法,而且是從教學原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過程、教學組織形式的整體、系統的操作樣式。

綜上所述,對於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方法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我們需要辯證統一的加以看待,三者即相互區別、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三者的區別與聯繫
    一、聯繫從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階段或順序看,是從教學理論到教學模式,再到教學策略,再到教學方法,再到教學實踐,教學策略是對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具體化,教學模式包含教學策略。教學模式規定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屬於較高層次。教學策略比教學模式更詳細、更具體,受教學模式的制約。
  • 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   導讀:在傳統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是高於一切的,它既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又是教學過程的歸宿
  •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的區分
    首先,從概念的範疇上確定三者之間的關係,教學模式是最為宏觀的,其次是教學策略,最後是教學方法,換句話說,教學模式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教學方法又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所謂模式,就是「套路」,就是一個事物的程序,作為老師,有些人不知道一堂課怎麼去課,那我就把一堂課的框架告訴你,老師按照框架進行即可,因此,教學模式是具有整體性和穩定性的,它涉及一堂課的整體框架,框架一旦確定,就很難改變,例如,我們常說的傳遞—接受教學模式、探究教學模式都是如此。
  • 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看課堂教學的創新本質
    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創新,是師生生命活力的體現。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教學設計上、教學過程中,還體現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如果再同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提問法、點撥法、調查法、嘗試法、誦讀法、示範法、資料搜集法等相結合,還會產生更多的、具體的子教學模式來。所以,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中是非常靈活的。那種在教學模式的運用上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只能導致教學模式的死亡,是沒有任何前途的。
  • 翟正河和他的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基礎教育教學目標、學生發展需要而構建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一)構建以理論知識為主導的中學化學教材體系和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系統強化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二)構建有利於掌握化學知識的規律和記憶效果的課堂教學方案與教學模式。(三)構建有利於提高學生化學知識應用能力和應用質量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應變能力。
  • 學思達——改變填鴨的教學模式 擁抱未來的教學方式
    一、撥正錯誤以前我錯誤的認為「學思達」學習模式只適合於高年級的學生,今天聽了講座,張輝誠老師撥正了我的錯誤理解——原來學思達模式適合從幼兒園到高效的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生,同時適用的範圍是:從主科到副科。現如今,全世界的教學方式已經開始改變,比如可汗學院的「翻轉課堂」等。
  • 強化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初中生技校的 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採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模式、分層次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注重知識的講授,還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 教學(六)——教學模式
    一、教學模式的內涵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教學模式的內容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①步驟安排;②師生交往;③反饋方式;④支持系統。)範例教學模式1、代表人物:瓦根舍因(德國)2、教育目的:克服教材內容的繁瑣,要求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蘊含著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和範例,使學生透過這種範例掌握學科知識和科學方法,並把科學的系統性與學習者的主動性統一起來。
  • 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討論教學模式
    一、討論教學模式的含義討論教學模式,也稱研討教學模式,是指圍繞某個主題,運用深入的討論、交流、探究、辯駁、反思等,找到解決方案並最終達成共識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討論教學模式中,學習者成為真正的學習中心和主體,通過自我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深入的建構。
  • 閱讀策略的教學模式解讀
    行為主義將閱讀簡化為外在文章刺激和讀者對這些刺激的反應, 這一閱讀觀指導下的直接教學法強調應該用系統、清晰和直接的方法訓練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特別是語音能力和解碼技巧。行為主義者認為閱讀策略教學中最優化的教學模式就是進行基本閱讀技能的分析與練習,做練習題是行為主義者所推崇的主要教學方式,學生通過做大量練習題強化閱讀技能。
  •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1)涵義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2)特徵①這種教學從外在表現形式上是採用「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開展教學的。
  • 構建語文網絡教學模式初探
    網絡教學和現代教學理念網絡教學是指以計算機網絡為硬體依託、以網絡方式的網絡軟體為教學平臺來組織教學的網絡教學方式。網絡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也與電教、CAI存在本質的區別。網絡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 常用教學方法分析
    暗示教學,就是對教學環境進行精心的設計,用暗示、聯想、練習和音樂等各種綜合方式建立起無意識的心理傾向,創造高度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效果。
  • 重點 || 何為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三者有何聯繫和區別?
    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方式、方法、媒體的總和。是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採用的一整套比較靈活的教學行為,它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依據教學的計劃、學生的身心特點對教學原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一種變通性地應用。教學策略基本特徵: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
  • 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教學策略的分類
    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則是在教學設計的實踐當中逐漸形成的,運用系統方法進行教學開發、設計的理論的簡化形式。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是適合於多種設計類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找到教學設計的基本組成部分。教學設計者在教學設計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教學設計過程的基本要素,如圖1-1所示。通過對教學設計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的分析,以及教學設計的實踐,我們得出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如圖1-2所示。
  •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很重要
    教學模式培訓數學計算教學流程(一)情境導學,揭示主題1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融複習和探究於一體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交流,品讀課文中精妙的語言,含義深刻的句子,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揣摩作者精妙的寫作方法。教師特別要針對語文學科的本體教學內容——語文方法、語文技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促使學生對本課中的語文方法或語文技能形成認知。在學生深入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感悟,達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熟讀成誦的教學目標。
  • 找到適合自己的互動式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
    在高中英語中實行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英語 授課方式,它強調的是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要綜合運用多種 方式學習外語。同時也要求進一步的加強學生與老師的交流 能力的培養,不斷地改進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進一步的轉 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從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學習,提高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此外,互動式教學也強調在課堂上以遊 戲和情景等方式實現自由地交流,以幫助學生獲取英語知識。
  • 高中英語開展分層教學,全面促進英語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根據學生在每個教育教學階段的能力來教他們,他們掌握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是不同的。它的本質是對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的高度理解和總結。也可以理解為分層教學,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方式。下層課堂教學與傳統教育教學體系之間最人性化的區別是,對個別學生的關注度大大提高,學校和教師在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從衣面的角度來看,大多數英語老師認為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對新語言充滿好奇。
  • 主體課堂教學模式(三)
    曲阜師範大學李如密先生認為,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導下,建立在豐富的教學經驗基礎上的,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而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比較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具體可操作的實驗活動方式。為了初學者的理解,咱們打個不很恰當的比喻,教學模式猶如請假條或書信之類應用文的格式。為什麼要運用教學模式?
  • 以模仿的方式進行教學是非常直觀的教學方法
    與其他的方法相比較來說,以模仿的方式進行教學是非常直觀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最容易、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所以採用模仿的方式進行哦教學,實際上這與人的天性是分不開的,這可以說是人的本性,人在幼兒的時候,就是靠模仿大人的語言而成長的。在電視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相聲演員模仿各種各樣聲音,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