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種植戶,出現徒長不結薯怎麼辦,做好這些,每年都高產

2020-12-23 少芳說三農

土豆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稱為世界五大作物,世界上廣泛分布。其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其中中國是總產量最的國家,中國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土豆也許是大家種植最普遍的農作物類型了。現在正值春季回暖之時,不少地方的農民朋友已經種植或者開始著手種植土豆了,但是每到土豆收穫季,不少農民進行收穫時就會發現:不同地裡種植的土豆在總產量和品質上有非常大的差異!農民種植土豆,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因氮肥使用過多,加上種植密度過大,很容易出現植株徒長、延遲結薯,甚至不結薯的現象,嚴重影響產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其中的原因及方法。

種植

在土豆播種前,一方面要選擇正規廠家或農資站購買經過嚴格檢疫的優質薯種,另一方面應當優選選用經過脫毒處理的種薯和抗病蟲害性強的品種,同時在播種前,還要進行精心選種,及時把那些病弱的劣質薯種剔除掉,在切薯塊時,還要隨時對刀具進行消毒處理。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很好保證使用種薯的質量品質性,減少病蟲害的傳染與危害,保證土豆播種後能夠正常出苗,並且出苗齊、出苗壯。

土壤選擇

在種植土豆的時候要想土豆高產種植地的土壤就顯得很重要,在選擇土壤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稀鬆的土質,裡面還有一些沙子是最好的,而且在種植的時候可以把坑挖的深一點,把土壤翻細一點,然後再撒上底肥,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清除掉地裡的雜草也能有效的防止其他病症的發生這樣,土豆就可以長得更好,產量也會自然提上去。

種植管理

要按照適合土豆生長的溫度來種植不僅要溫度合適,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留好種植之間的行距,土豆在生長的過程當中需要一定充足的空間,要不然擁擠的話會長出很小,這樣產量自然就上不去。在種植過程中施肥一定要吃農家肥料,千萬不能直接澆在種子上面,這樣會把種子燒壞,等到土豆開花的時候可以去查看一番,這個時候土豆很容易發生一些病情,要根據病情及時處理。

徒長現象及其危害

土豆發生徒長後,植株擁擠,枝葉互相遮蔭,嚴重者枝葉跌疊,覆蓋地面,下部葉片因光照不足變黃、腐爛或脫落,導致光合同化作用減弱。加之養分大部分被冒長的莖葉所消耗,輸送到塊莖的營養不足,導致結薯延遲,薯塊膨大緩慢,影響產量形成和乾物質積累。如發生貪青晚熟,在莖葉仍然繁茂的狀態下遭遇早霜,塊莖未及膨大,可造成嚴重減產。再是徒長田覆蓋鬱閉,空氣流通差,田間溼度高,容易感染早疫病、晚疫病,如防治不及時可造成毀滅性危害。

原因

土豆喜歡涼爽的氣候條件當氣溫高於25度以上,快進停止生產而莖葉生長仍然會很好的進行,致使事業部製造的有機營養全部輸送到了敬業和匍匐莖生長上,從而造成莖葉徒長。土豆在苗後9周至10周內對氮肥的吸收劑可以達到需求量的90%,如果這個時間段使用氮肥容易引起莖葉徒長。在灌溉機雨後潮溼高溫長日照的條件下,土豆對養分的吸收率加大,如果此時追肥過多,營養過剩莖葉也會徒長。土豆植株具頂端優勢在室溫條件下可以無限地生長,種植過密敬業,相互蒙蔽,光照不足,植株纖細,主莖和側枝向上競爭,當竟敢不足以支撐負重時形成倒伏。植株高大,主莖多,莖葉生長高峰出現晚,生長勢強,結薯晚,如管理不當極易產生徒長。

解決辦法

選擇早熟品種病時期的早播出,促進早結薯,避免晚播后土豆不能生理成熟,造成業績突漲,無霜期較長,但夏季高溫對土豆儘快膨大不利,應適當的晚播或種植晚熟品種,既可以獲得高產,又避免了莖葉徒長。合理的施用氮肥,根據計劃施肥方案,應將全部的氮肥在馬鈴薯出苗9~10周後使用完畢,如果追加尿素一般潛至7天使用,在此之後不可以追施氮素化肥或含氮化肥。合理密植能充分的有效利用光能和地力最大限度的避免土壤,從而獲得單位面積上的最高產量,一般早熟品種植密度宜稠些,中晚熟品種密度宜稀。地瘦宜稠,地肥宜稀。發生徒長時,主要採用化學農藥控秧。施用藥物時適當加大劑量,既可控制徒長又可防止馬鈴薯早疫病。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土豆種植過程中出現徒長應該怎麼解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土豆出現旺長不結薯現象怎麼辦?
    ——愛華植保土豆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在種植土豆的過程中,會有土豆旺長不結薯的情況發生。主要是因為農戶的氮肥使用過多,加上種植密度過大,就很容易出現植株徒長、延遲結薯,甚至不結薯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產量,那麼如何解決這一現象呢?一、控制澆水可以通過控制澆水,減少澆水次數和水量,土壤適當乾旱可以延緩植株旺長,但是控制澆水只是暫時的,時間一久就會造成減產。二、合理施肥尤其避免氮肥施用過多。
  • 土豆種植很難結薯怎麼辦?學會這些方法,不再是難事
    土豆種植很難結薯怎麼辦?學會這些方法,不再是難事土豆是全球種植量非常多的一種農作物,因為它的營養很高,而且也很容易被人吸收,所以需求量也非常的大,也有很多工廠會把它加工為零食,比如薯片就是其中的一種。土豆的種植相對比較簡單,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的強,但是也有很多農戶說種植的土豆不結薯,這也是在種植土豆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如果種植的土豆沒有結果那等於就是一棵草,因為土豆的植株是沒用什麼作用的,利用價值不大。想解決土豆不結薯的問題其實也不難,只要做好以下幾點,就可以結出很多薯。種的土豆不結薯,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氮肥使用太多了。
  • 土豆高產的種植方法,主要是做好田間管理
    馬鈴薯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土豆,土豆在我國的種植面積非常廣泛,而且土豆還是世界上做重要的糧食之一,營養價值極高,而且土豆體內含有的營養成分比較容易被人吸收,所以才受到人們的喜愛,現在市場上土豆的價格非常親民,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所以種植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有些種植戶說自己種植的土豆產量不是很高,那麼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哪些地方才能讓土豆高產呢?
  • 種植土豆只長秧不結薯咋回事?做好這6點,一棵能結一大堆
    提到土豆種植,尤其是春季種植,植株長勢特別好,秧子粗壯,就是不結薯塊,很多的農民朋友就認為是水肥過大而造成營養生長佔優勢,實際上這是不完全正確的。這是多方面造成的我們一起分析一下:#谷豐計劃#1是播種時間太晚,土豆塊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6--18度,播種過晚以後,溫度超過24度便不會結薯;2是品種,像一些晚熟的品種,塊莖形成比較晚,
  • 土豆種植時,出現只長秧不結薯的情況,應該這樣解決
    土豆種植時,出現只長秧不結薯的情況,應該這樣解決土豆是我們在超市中經常可以看到的一個農作物,我國人民對它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說有很多人選擇大規模的種植土豆最後進行販賣。很多人在種植土豆時或許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它們的植株生長的特別快,秧子也比較粗壯,可是它的下面就是不結出薯塊,有一部分人認為是種植期間水和肥料的用量比較大,所以說它在營養生長上佔了一定的優勢,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聊一下可能會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 農村種植土豆,為何「攤秧子」不長莖塊?
    所以土豆種植,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適時把握節令。我國土豆適宜大面積種植的區域主要有:西南、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他地區的海拔高、氣溫低的山區也可以種植。即便是適宜土豆種植的區域,選擇地塊必須土壤疏鬆的沙土地較好,低洼、潮溼、泥濘或鹽鹼地塊不適宜種土豆。二、選種不適合造成「攤秧子」,不長塊莖
  • 農民種馬鈴薯,薯苗只長秧不結實減產咋辦?2個種植方法來解決
    馬鈴薯種植戶可能注意到這個現象,即春播的馬鈴薯地面部分的秧苗長勢旺盛,枝葉相互遮陰,呈現出「高產」之勢,然而拔出秧苗後,發現植株延遲結薯,或者一棵只結了一個薯塊,甚至一個都不結,嚴重影響到馬鈴薯的產量。這種只長秧苗、不結薯的現象,其實,大部分原因是由馬鈴薯株苗徒長造成的。
  • 避免土豆只長秧不接薯,農戶做好預防和補救措施,棵棵結上一大窩
    咱們農民種土豆,最怕的是土豆只長秧不結土豆,特別是春季土豆種植,發生只長秧不結薯的現象更多,一旦發生,對土豆的產量影響很大,因此,需要做好預防措施和補救措施。
  • 馬鈴薯只長秧子不結薯啥原因?5大原因引起,農民朋友要看看
    最近有河北網友私信說自家種植的馬鈴薯(也叫土豆、洋芋)今年產量非常低,一畝地只有3000斤左右,每株馬鈴薯結的薯塊很少,種子和鄰居家一樣買的,管理也差不多,為何鄰居家畝產達6000多斤呢?這個差距的確有點大,那麼原因出在哪裡呢?
  • 為啥你種的土豆產量低?放鬆管理是大忌,記住2點,保證多結薯
    那麼種植馬鈴薯播種後如何進行田間管理呢? 此時氣溫開始逐漸的升高,土壤中的水分的蒸發量大,而且這個階段薯塊開始迅速的膨大,對水分的需求量變大。如果馬鈴薯缺水,會出現塊莖停止生長的現象,並且還易造成畸形薯,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因此必須要增加澆水量,始終保持土壤溼潤的狀態,一般每隔7天就需要澆1次水,連續澆2~3次。澆水時要遵循小水勤澆的原則,水不要漫過壟頂,保持壟內的通透性。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
  • 種植的土豆開花到底需不需要人工採摘?怎麼才能高產?
    說到土豆,我們都很熟悉。有些地方也叫馬鈴薯。目前,馬鈴薯種植已經提高到國家一級,是繼玉米、小麥、水稻之後的第四大主糧。說到土豆種植管理技術,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了一個普遍但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土豆開花時是否需要摘花。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馬鈴薯種植時是否需要摘花。
  • 土豆高產的科學施肥方法
    土豆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蔬菜,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種植範圍非常廣泛,那麼在種植過程中如果想要高產,科學施肥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土豆的科學思維方法。需肥特點土豆在幼苗期的需肥量是比較少的,此時主要以基肥供應為主。隨著土豆的生長,等到發棵期,需肥量會迅速的增加,結薯初期需肥量達到高峰期,隨著塊莖的逐漸膨大,需肥量會迅速下降,因此可以看出,土豆在生長前中期所需要的肥料粘到土豆總需肥量的2/3以上。
  • 土豆只長秧子不結薯?幾種空秧現象分析和對策
    一是溫度原因,有的土豆品種對溫度很敏感,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低,有明顯的晝夜溫差的條件才會結薯,如果晚上也是高溫(長日照高溫),可能就會不結薯,這種土豆品種不適應在當地種植。馬鈴薯空秧現象二是土豆種植土壤乾旱培土過遷,這個也很明顯,尤其是在土豆塊莖膨大期的時候,本來培土過淺,或者說起壟低種薯埋的太淺,再遭遇乾旱天氣長期不澆水,也會出現土豆空秧不結薯現象。
  • 土豆產量不夠高?掌握4點種植技術,土豆高產不難辦
    提要:土豆產量不理想?4點種植技術要記住,土豆高產不難種 馬鈴薯又叫土豆,目前已成為四大糧食作物之一,由於其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低廉的價格,已經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
  • 土豆葉子長得好,下面卻沒薯塊,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
    導語:現在春天又是栽種土豆的時候,有一些農民在最後收穫的時候會發現上面的葉子長得好,下面卻沒結薯塊,會出現這樣的原因,不一定是用肥的關係,而是有很多種可能性。馬上到了春天,又是栽種土豆的時候了,這個東西是長在土裡面的,要等到最後收穫的時候才知道長出來的土豆大小如何。有一些土豆地面上的植株部分長得非常的好,很粗壯,但是最後薯塊卻很小,甚至還有不結薯塊的。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是自己在用肥的時候沒有用好,其實會出現這樣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並不一定就是用肥的問題。只有更好的了解會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才可以有效地進行避免。
  • 土豆秧長得旺,結薯量卻很少,這幾點需要了解一下
    導語:土豆是一種相當高產的作物,栽種起來也並不麻煩,但種植方面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只長秧子不結薯塊的情況。一些種植人員把這種狀況歸咎於使用的肥料和水分太多、造成營養生長太旺,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導致土豆只長秧子不接薯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了解並做好預防。
  • 土豆植株萎垂捲縮、薯塊腐爛?都是晚疫病惹的禍,提早預防很關鍵
    土豆是農村最普遍種植的蔬菜種類之一,因為吃法多、口感好,深受大家的喜愛。在農學博士的老家,就有很多人種植土豆,多的農戶種了五六畝地,是一年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前幾天,家裡的表叔給農學博士發消息,說他在山地裡種的土豆,有些植株出現了萎垂捲縮,扒開下面的土層,發現土裡的薯塊已經腐爛了,問我是怎麼回事?
  • 紫薯種植如何實現高產?紫薯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紫薯是近年來頗受種植戶歡迎的種植項目,具有投入少、產出多等種植特點。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健康,具有一定保健作用、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的紫薯也備受青睞,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因此,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更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紫薯的高產種植十分關鍵。那麼,紫薯種植如何實現高產?現將紫薯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選用良種,精選種薯  種薯的選擇要根據具體的用途來定。一般選擇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較少的優良品種。
  • 土豆種薯如何切塊能高產?掌握2個訣竅,土豆播後苗齊、苗壯
    「一斤土豆切八塊,過兩三個月之後,就能長出20多斤」,這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土豆的種植過程。將土豆種切成幾塊,經過處理,然後按到土裡,澆上水就能發芽。說起來簡單,但對於沒有種過土豆的人來說做起來卻有些難。要想土豆有一個好產量,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要求。
  • 高產量澱粉鮮食兩用優質紅薯品種商薯十九號,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寫高產紅薯栽培管理方法之前,先介紹下我們當地情況和紅薯種植現狀:1.我們當地鄉鎮有著大大小小的粉條廠200多家,是河南省最大的三粉「粉條、粉絲、粉皮」生產基地,每年9月份以後是生產旺季,對紅薯澱粉的需求非常高。粉廠對那些出粉率比較高,品質良好的的紅薯品種,收購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