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抵抗力太差一直是很多媽媽擔心的問題,抵抗力差的寶寶容易生病,特別是換季的時候。寶寶生病了,媽媽們神經也開始緊張起來,寶寶難受,媽媽更辛苦。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如何提高寶寶抵抗力的方法供媽媽們參考,積極有效的方法是增強寶寶的體質,提高寶寶對疾病的抵抗力。
1、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好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寶寶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
每天晚九點之前一定要讓寶寶睡覺,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寶寶腎臟有壓力,晚上起夜寶寶睡不好。讓寶寶一覺睡到天亮。中午吃完飯,玩一會睡午覺,午覺一般睡兩個小時左右。覺睡好了通常寶寶的抵抗力就強些,還有助於增長身高呢。
2、保證寶寶營養均衡
寶寶處於不斷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較多。但由於消化功能未完全成熟,而且食譜往往比較單調,故容易發生營養素的缺乏;營養不足,抵抗力就比較差。寶寶每天必須的營養素有七種,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維生素、膳食纖維。像「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五穀雜糧要吃夠」,每天2杯奶,就很好地體現了膳食平衡的思想。
3、注重維生素C攝入
從目前研究的情況來看,輕度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缺乏是造成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的一個常見原因。大量的維生素C能有效幫助合成抗體,激活白細胞,提高中性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殺菌和抗病毒能力,全面增強人體的抵抗力。體質弱的寶寶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瓜果。如每天食用兩個柑橘類水果或西紅柿、草莓、獼猴桃、椰菜和其他紅色和深色的水果,來獲取維生素C。
4、適當補鋅
寶寶缺鋅會導致抵抗力功能下降,反覆出現感冒、發燒、口腔潰瘍、蛀牙、發育慢等情況。適當補鋅,有助增強抵抗力。平時多吃些如牡蠣、瘦肉、花生、核桃、牛肉、動物肝臟、大白菜、白蘿蔔、金針菜、菠菜等。家長可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下微量元素,如果確診缺鋅的寶寶,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鋅製劑。
5、戶外活動
進行體育鍛鍊,這是增強體質的重要方面。鍛鍊要從小開始,滿月後的寶寶,夏天可以在室外躺一會兒,冬天可開窗在室內呼吸新鮮空氣,衣服也不要穿得太多。從小培養寶寶適應較冷的環境,當氣候發生變化時就不容易得感冒。
戶外活動不僅可以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而且對肌肉、骨骼、呼吸、循環系統的發育以及全身的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經常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慾,使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素,體質就會增強,抵抗力就會明顯增加。
6、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儘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鍊。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身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