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常用教學原則

2020-12-14 中公教師網

中小學常用教學原則

關於教學原則的考查,歷來都是教招考試中的熱點。主觀題,教學原則可以作為材料分析題出現。客觀題,教學原則涉及三種考法:概念考、文言考和案例考。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就是雙基教育與德育相互滲透。這一原則是說教育者要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也要在這個過程中滲透德育因素,以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例如,講授嶽飛的歷史,除了要講解清楚史實外,還要學習嶽飛身上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數學課上講圓周率,除了要講解清楚知識還要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個原則體現了傳授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的教學規律。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就是理論與實踐並駕齊驅。這一原則告訴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理論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另外,學生在學會了知識後要學以致用。例如,不少地區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以適應本地區實際情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紙上談兵」等也是理論聯繫實際的表現。這個原則體現了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教學規律。

直觀性原則,就是直觀感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直接經驗。這一原則告訴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多聽、多看、多操作。例如,直觀教具和PPT。此外,直觀性包括三種,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和言語直觀。這個原則體現了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教學規律。

啟發性原則,就是強調學生積極主動。這一原則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主動學習。例如,不直接呈現問題答案,讓學生自己討論從而得出問題答案。文言古語中有啟發性原則的反映。比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君子之教,喻也」等。這個原則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的教學規律。

循序漸進原則,也叫系統性原則。這個原則強調順序。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兩個順序:一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順序;二是知識的邏輯順序。例如,不陵節而施、學不躐等、欲速則不達、盈科而後進等。這個原則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順序性。

鞏固性原則,就是複習。這一原則是說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複習,在複習的基礎上學習新知。例如,溫故而知新。這個原則也體現了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量力性原則,也叫可接受性。就是量力而為。這一原則告訴我們教學要量力而行,教給學生的內容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例如,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

因材施教原則,就是差異性。這一原則是說我們面對的學生是具有個別差異的,要求我們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例如,認知方式沒有優劣之分,需要教師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症下藥」等。這個原則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好了,親愛的同學們。經過老師耐心細緻講解,你是否區分清楚了這些教學原則了呢?

以上就是《中小學常用教學原則》,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教學這一部分在教育學中佔得比重非常大,在考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學原則這個知識點更是重中之重,考查頻率非常高,題型非常,既可以進行客觀題的考查,也可以通過主觀題進行考查,因此針對這個知識點,大家要高度重視,需要抓住重點去進行學習,結合習題進行鞏固,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來,詳細介紹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是教育學中教學這一章節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選擇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形式出現,根據每個方面的具體涵義、相對應的名言俗語可以作為單選題進行考察;對於每個原則的涵義和基本要求可以通過論述題的形式來進行考察;對於整體的原則內容也在案例分析題中有所涉及。所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這個部分的內容加以理解、區分和記憶。
  • 雲南教師招聘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雲南教師招聘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http://yunnan.hteacher.net 2019-03-19 09:24 雲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常用的教學原則及記憶小技巧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原則是屬於易考的知識點,需要全題型備考。選擇題通常是概念反選或者是案例反選,也就是直接考察概念,或者通過名言俗語、例子讓考生判斷所體現的教學原則。主觀題通常是考察案例分析題和簡答題。在案例分析題中,一般情況需要考生結合教學原則去分析教師的做法,並且讓考生說明原則的實施要求,條件。
  •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的識記技巧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的識記技巧在各個地區的教師招聘的教育理論筆試中,教育學都佔著一個很大的比重,而在教育學的體系裡,教學和德育又佔據了很重要的比例。考試考得又很靈活,主客觀的題型都有。教學和德育裡面涉及到許多的規律、原則和方法,看得眼花繚亂不說,記起來還容易混淆或者遺漏。
  • 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在考試中一般以單選(概念反選、例子反選、俗語反選、原則和規律的對應)、判斷、案例分析(根據教學原則評析案例中教師的行為)的形式考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理解相應的重點原則,一些原則的要求也要做到適當的識記(一些重要的原則如:理論聯繫實際、直觀性、啟發性、量力性等原則)一、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
  • 教師的教學原則是什麼?
    教學原則是依據教學過程規律以及教學目的制定出來的,予以指導教師教育教學的基本準則也是基本要求。那麼既然是依據教學過程規律來制定出來的,那麼我們需要區分兩者的關係,規律是客觀的,而原則是依據規律人為指定的,所以原則是主觀的。
  • 教育理論——啟發性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體系,是在蘇聯凱洛夫教育學的教學原則體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其內容已由我國教學理論和實際工作者結合我國的教學實踐有所發展,並補充了一些新的原則。
  • 教學原則(節選)
    知識內容: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節選(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1.基本涵義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強調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的結合。比如講屠呦呦教授研究的青蒿素時,講了科學家的科研精神。
  • 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 考 點 二 】 教 學 原 則 與 教 學 方 法1.我國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2)直觀性原則(3)啟發性原則(4)鞏固性原則(5)循序漸進原則(6)因材施教原則(7)理論聯繫實際原則(8)量力性原則【考點三】教學方法(1)講授法的含義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 中小學教學中班級管理的含義、功能(作用)和原則是什麼?
    「學得小課堂」中小學教學中班級管理的含義、功能(作用)和原則一、班級管理的含義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具體要求,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二、班級管理的功能(作用)1.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2.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 3.鍛鍊學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 教師資格證《中小學教學》簡答題考點歸納(下)
    這期我們就以題型為導向來梳理考點本期講中小學教師資格證《中小學教學》簡答題的考點今天更新第二部分(五)中小學教學的原則與方法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則>記憶訣竅:思科一統、發力攻(鞏)關、理論實際、因果循環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原則(簡述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教學原則的含義及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 教學原則的詳解
    教學原則這個知識點在陝西特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單選,多選和材料分析題中都有可能出現,主要考察學生對八大教學原則的理解,要求學生能夠從實際的教學案例中判斷出案例中使用了那些教學原則。因此,我們要掌握八大教學原則以及它們的貫徹要求。(一)教學原則的概念教學原則是指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
  •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之教學原則
    在學習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在我們提到「教學」時一定要分開來解讀,它既包含教師的教又包含學生的學,切不可片面對待。教學原則在考察過程中主要以這幾個點切入:(1)概念;(2)教學原則對應的規律基礎;(3)結合名人名言進行考察;(4)呈現教學片段或教師的教學行為考察對應的理論原則;(5)考察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高頻考點之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我們教育基礎知識考察中比較受青睞的一個考點,這部分知識屬於教育學當中教學這一章的內容。教學原則在考察過程中主要以這幾個點切入:(1)概念;(2)教學原則對應的規律基礎;(3)結合名人名言進行考察;(4)呈現教學片段或教師的教學行為考察對應的理論原則;(5)考察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一.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
  • 中小學數學遊戲化教學的設計原則
    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喜歡課堂歡樂的氣氛以及豐富多樣的畫面內容,所以將在教學中開展遊戲化教學。通過文獻,筆者總結將遊戲化應用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對其進行教學設計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但也並不是在課程中越多整合越好,過多的整合會干擾學生知識的攝人率,影響教學,所以不應該出現以利用技術而用技術的現象。因此,不論是學科整合還是新技術整合,都是根據教學的目標和需要來的,一-定要遵循適當有用的原則。
  • 教學中的循序漸進原則
    在生活中我們常用循序漸進指做事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逐漸進行。在教育學的教學八大原則中也有循序漸進的原則。它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要把握該原則,我們的重點在一個字——序。此處的「序」簡單來說包括兩個方面:人的發展順序和知識的邏輯順序。
  • 陳鶴琴:17條教學原則
    此文是陳鶴琴《活教育的教學原則》中總結的十七條原則,1948年曾分別發表於《活教育》月刊各卷,1948年彙編成集,由上海新華書店出版。 我們一起來看看。 陳鶴琴在該書卷頭語中說:「這裡所舉的十七條教學原則都是根據最近兒童心理的學說和我個人的教學經驗寫成的。
  • 日拱一卒丨八大教學原則及對應古語名言匯總
    教學原則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備考的過程中基本是全題型去備考,然而俗語與原則對應、俗語與俗語對應也是常考的一種類型,故為方便記憶,特此做以整理,便於大家學習!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及古語名言整理典籍: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 教學(一)——教學概述、教學過程、教學原則
    (3)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一)教學原則的含義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和要求。(二)我國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1、直觀性原則(1)含義: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他們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他們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