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人類呼吸時,氣流既可以通過鼻腔也可以通過口腔進入呼吸道。在正常情況下,絕大部分人習慣用鼻呼吸,這也是正確的呼吸模式。但有人卻不自覺張嘴呼吸,久而久之,面容也可能發生改變。
張嘴呼吸的可怕後果
患呼吸道疾病
用鼻子呼吸時,鼻毛可以過濾顆粒物,鼻腔中的分泌物也會二次粘附細小的顆粒物,並能在空氣進入肺部前,對其溼度和溫度加以調節。
而用嘴呼吸,空氣沒有經鼻腔過濾而由口腔直接被吸入,病菌、異物直接附著於咽喉部,甚至直接吸入肺部,誘發呼吸道感染。
患口腔疾病
長時間張嘴呼吸會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丟失,還可能會因為空氣的直接刺激,引起牙齦和黏膜病變。張嘴呼吸加快唾液蒸發,減弱了唾液對口腔的清潔保護作用,更容易出現牙周病和蛀牙。
讓人變醜
正常的鼻呼吸功能是引導牙頜及顏面部正常發育的保障,長期張口呼吸易使牙列不齊,上切牙突出,嘴唇肥厚,面部表情僵硬。
4個症狀代表呼吸錯了
嘆氣次數增多
由於經常屏息,身體會本能地藉助嘆氣彌補不足的氧氣。
經常打哈欠
打哈欠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深呼吸活動,人在疲倦時,大腦神經就會強迫機體多吸入氧氣。如果經常打哈欠,說明你的呼吸比較淺。
睡覺磨牙
不恰當的呼吸方式常常伴隨著睡覺磨牙,表示壓力較大、神經焦慮。
經常疲倦
慢性疲勞的誘因之一就是呼吸方式不對,這還會影響身體攝取能量。
最正確的呼吸方式
部位:鼻吸
用嘴呼吸會使空氣進入肺部前得不到過濾調節,加重肺部負擔。
深度:呼、吸到底
吸氣時儘量深吸,讓氣體充滿肺泡;呼氣時用力吐,吐得乾淨才能將廢氣全部排出體外。呼吸到底能保障交換的氣體多一些。
過程:均勻細微
人的肺部像個氣球,均勻地呼吸能鍛鍊肺部彈性和換氣功能。一猛子吸進大口空氣、緊張時憋氣、喘粗氣等習慣都不利於肺部健康,還容易頭暈頭痛。
專家推薦:每天三次深呼吸
無論防治疾病、強身健體,還是壓力來襲、情緒不穩、睡不著覺時,都可以試試深呼吸。最科學的深呼吸方法:吸——停(屏氣10~20秒鐘)——呼,過程儘量均勻平緩。深呼吸時要放鬆,思想要集中,可以用數數的方法幫助你集中精力。每次控制3~10分鐘內,每天做兩三次即可。
深呼吸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對於有冠心病和腦動脈硬化的人來說,過度進行深呼吸可能會引起心肌缺血、腦供血不足,嚴重的甚至發生心肌梗死。
長期不自覺地用口呼吸,得去醫院查查
一般來說,人僅在說話、感冒鼻塞、運動、情緒緊張等特殊條件下,才會出現一時性的生理性口呼吸。這時候,鼻腔阻塞,口腔便自動「上線」,替代鼻呼吸,滿足人體獲取氧氣的需求。如果經常不自覺地用口呼吸,可能是疾病所致,建議去醫院查查。像部分兒童、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活躍時期,容易出現腺樣體肥大、扁桃腺肥大以及過敏性鼻炎,致使鼻氣道阻塞,從而改用口呼吸。另外,其他如鼻竇炎、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病症,也能引起口呼吸。
【來源:塞上清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