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瞬間,父親為了救下跳樓輕生的女兒,寧願拼掉這條命。不知道父親知不知道,從25樓那麼高的地方墜落,靠人力接住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或許知道吧,但父親不會視而不見,父愛讓這位父親飛蛾撲火般接住孩子,而不考慮任何後果。感動,悲壯,惋惜!致敬,父愛無邊!
孩子母親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女孩患有抑鬱症,鋼琴是女兒自己想學才買的。
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可是父母們應該反思一下:十五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為什麼不願意和她的父母交流?
作為一名曾被抑鬱症困擾長達五年的人,想告訴大家,人群中就有一定的比例的人會得抑鬱症,和人類基因有關,青春期比例尤其高,父母關愛只是一方面,敏感的、不愛運動的孩子特別容易得。一旦被抑鬱症纏上,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嚴重者甚至有自殺傾向。
(心理科醫生給我開的藥)
另一方面,現在的孩子雖然不愁吃不愁穿,但思想壓力和精神壓力太大。老師們都希望學生學習好成績好,家長們更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是想一想,寶塔尖上又能容納多少人。不管什麼時代,精英人才畢竟是極少數,泛泛平庸之人才是主流。所以說儘量少給孩子們壓力,順其自然,快樂成長。
心理健康比學習更重要,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愛,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是最脆弱的,做父母的要用包容的心態寬容孩子,讓孩子順利的度過青春期不僅是家庭的責任,社會也應該給與青春期孩子更多的關愛,孩子更能感受到這是充滿愛的世界。
對待年幼的孩子,不能從小過於嬌縱,寵溺慣了受不得一點委屈挫折,這樣沒有一點抗壓能力,中學開始各種壓力接踵而來,就好比溫室花朵一下移到烈日或暴雨中,能有多少承受得住?
8月22日,四川瀘州15歲女孩跳樓的那一瞬間,父親愛女心切,想要挽留女兒的生命,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以為能接住女兒,可惜自己也失去生命了,剩下了活著的人太痛苦了,短短30秒失去兩位至親,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走出悲痛。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缺少玩伴,更加需要父母陪伴孩子成長,尤其是小時候,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逛逛玩玩,運動可以緩解人的壓力和不良情緒,旅遊可以增加眼界開闊視野。能夠分泌多巴胺是有好處的,鋼琴相對比較靜,不一定是特別好的選擇。
其實陽光和運動,對抑鬱症是有緩解作用的,另外諮詢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特別是對青少年抑鬱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師為好。
十幾年前,張國榮的死讓很多人對抑鬱症有了重新認識,2016年,喬任梁同樣因為抑鬱癥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它已經不是純粹的工作生活壓力引起的。
請關注抑鬱症群體吧,抑鬱症是一種身體上的實質疾病,不僅僅是抗壓能力差,當一個人存在某種基因缺陷時,如果他人生中的某一時刻受了刺激或壓力,這個潛藏的抑鬱就會跳出來,控制大腦,讓人生不如死。只要不是家裡揭不開鍋,父母還是儘量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吧!
不一定給孩子最好的,但是就算孩子做錯是的時候,父母的嘮嘮叨叨也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關愛。我們要學會積極的關注引導自身自己孩子們的情緒狀態,遠離抑鬱症等心理疾患。
一旦發現身邊人的反常心理狀態,要早發現早疏導早治療,盡最大可能避免生命悲劇!
願天下父母引以為戒,再也不要有這樣的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