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壞事,而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才可能是壞事

2020-12-11 每天育兒的媽媽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

說起孩子的性格,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性格開朗外向,都不希望孩子變得內向。看著孩子內向的性格,家長也會感到憂愁,覺得孩子內向,長大以後進了社會將會吃虧,而且也難有大發展。孩子性格內向不可怕,可怕是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

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地點發生在浙江金華,有一位小男孩,他的性格很內向,平時也不願意和人交流,他的父母也因此很焦慮。他們用盡了方法,兒子都不能變得外向。於是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給兒子練練膽量。他們把兒子帶到了火車站,把兒子扔在了火車站,父母則悄悄躲起來,在旁邊看看兒子的反應,看看兒子有沒有變得大膽。

由於兒子找不到爸爸媽媽,在火車站急得大哭,孩子的哭聲引來了眾人的圍觀,路人馬上報警。民警馬上趕到了現場,並找到了小男孩的父母。這時候兒子已經嚇得瑟瑟發抖,他看到爸爸媽媽後,抱著爸爸媽媽大哭了起來,一直哭著喊著:「爸爸媽媽不要離開我。」最後,小男孩被父母接回了家,但這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將難以抹去。

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擁有這樣的性格是一種缺陷,家長們都很難接納這樣的孩子。他們認為內向的孩子是沒出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孩子性格內向並不可怕,內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

著名心理學家蘇珊.凱恩在《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列舉了很多成功人士,這些成功人士大多數性格都比較內向。蘇珊.凱恩表示:內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只要找到適合他們的社交模式,他們不但能更好地融入生活,還能發光發熱。

1、內向的孩子更專注

內向的孩子平時比較安靜,如同活在自己的世界一樣。但他們的注意力不容易被分散,很多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他們都能注意到,他們聽得比較多,說得比較少。但內向的孩子更專注,做事情也會比較認真專注,專注也是內向的孩子的優勢。

2、內向的孩子懂得自省

外向的孩子在做錯事情的時候,很少自省,只要將這件事情處理好了,他們也不會再去想這件事情,也會因此看不到自己的問題。但內向的孩子會在自己做錯事情的時候,自我反省,他們會反省自己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從中找出自己的問題,並改正它。

3、內向的孩子更善於思考

一般孩子遇到難題時,會不懂得思考去如何去解決,大多數孩子都是第一時間找父母幫忙解決。但內向的孩子,他們很喜歡安靜,也享受安靜的時光。他們善於思考,當他們遇到難題時,他們會積極地鑽研思考,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的自主能力更強。

在很多父母看來,內向的孩子將來難有大成就,很多父母會逼著孩子變得外向一些。那麼,家長逼迫孩子變得外向,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二、家長逼迫孩子變得外向,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1、使孩子變得自我否定

很多家長看著孩子內向的模樣,內心也會感到很焦慮。很多家長會如同案例中小男孩的父母一樣,想著辦法逼迫孩子變得外向,家長逼迫孩子變得外向,只會讓孩子變得自我否定,孩子會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並不好,他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自卑,因為父母的不接納而不認可自己。

2、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

家長習慣刻板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性格,給內向的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逼迫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家長這樣的做法,只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孩子也會因此變得自責,也會因為自己沒有成為家長期待的樣子而產生內疚心理,這將會讓孩子過得抑鬱寡歡。

3、使孩子變得更加孤僻

在很多家長看來:內向的孩子難有大作為,面對孩子內向的性格,很多家長會逼迫孩子變得外向。孩子性格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逼迫孩子變得外向,這不但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孤僻,孩子會覺得自己和他人性格不同,沒有勇氣交朋友。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孩子的性格內向,不代表孩子性格不好,將來難有大作為。面對內向的孩子,家長要懂得好好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未來發光發熱。

三、面對內向的孩子,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

1、面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包容

孩子的性格內向,這並不是他的性格缺陷,而是孩子身上一種難得的特質,家長面對內向的孩子,如果表現出不接納,甚至試圖扭轉孩子的性格,這只會讓內向的孩子變得自卑。家長面對內向的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耐心地適應內向孩子的生活模式,允許他安靜一個人獨處。多給予孩子積極的暗示,對孩子要足夠包容,才能讓孩子擁有自信,讓他在自己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2、讓孩子懂得社交禮儀與技巧

內向的孩子都不太願意和別人交流,家長這時候不要對孩子的行為貼負面標籤,要懂得去接納他,包容他。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社交的禮儀與技巧,如果孩子不喜歡開口和別人打招呼,家長可以讓孩子學會用微笑點頭、或者揮手等方式和別人打招呼,讓孩子懂得社交禮儀與技巧,也能減輕孩子的社交壓力。孩子也能從中獲得自信,慢慢地,孩子會變得願意開口和他人打招呼。

3、多給孩子創造交朋友的機會

內向的孩子,他們的朋友都不是很多,他們擅長交朋友。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創造交朋友的機會,比如:多帶孩子外出走走,讓孩子和外面的孩子交朋友,邀請朋友的孩子來家裡,和孩子一起交朋友等等。當孩子擁有了自己的朋友,就算不多,只有一兩個,他會從交朋友中得到快樂,也會慢慢懂得敞開心扉,變得不再自我封閉。

孩子性格內向不可怕,可怕是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家長要給予內向的孩子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好好引導孩子,才能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才會發光發亮。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的孩子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你們可曾逼迫孩子變得外向?歡迎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內向」不是壞事,家長不必逼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的性格,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開朗外放的性格。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能更好交到朋友,如果自己家孩子是內向的性格很多家長就會愁眉苦臉,想著怎麼樣能把孩子變成善於交際的外向的人。難道所有孩子都要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有部追蹤拍攝了長達十多年的紀錄片告訴我們的答案不是這樣的。
  • 舒輔 | 孩子內向,真的是壞事嗎?
    但孩子內向,真的就是壞事嗎?當我們發現一個人是比較內向時,很容易給他貼上以下標籤,不喜歡說話、很害羞、很無禮等等。其實內向的孩子並不是家長所看到的、想像的那樣,在家長眼中,那些內向的孩子仿佛與世界隔絕開,享受一個人的世界,對社交提不起興趣。
  • 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外向,內向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擁有自己的優勢
    於是,他們就會對自己孩子內向的性格感到擔憂,害怕孩子會因為不好的性格而吃虧,就會強迫著孩子去交友變得更積極外向一些。但這種做法往往最後的結果都不盡人意,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而受到傷害,難道性格內向的孩子就真的有問題嗎?其實,我們作為家長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因為內向同樣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內向的性格同樣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 孩子性格內向吃大虧?我到底該不該逼孩子變得外向一點?
    這也導致了家長們對內向的偏見越來越深,甚至用強硬的手段逼著孩子變得外向……所以比起焦慮,家長更應該做的是尊重、接納孩子的性格,給他們獨處的空間,因為只有處在安靜、低調的環境中,內向的孩子才能把他們的天賦發揮到更大!
  • 「內向」的孩子非要變「外向」嗎?家長別幹涉,讓孩子自己走
    每次在幼兒園總能看見亮亮一個人獨自玩耍,曾經我也問過小寶:是不是因為亮亮的性格比較孤僻或者脾氣比較壞,才導致了這種現象?但是小寶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料,小寶說,亮亮這個人挺好的,平時大家出現什麼事情他都會去幫一把,但是他總是喜歡獨自一個人玩耍,這可能也是他的性格原因。
  • 內向的孩子沒有錯,強迫孩子外向的爸媽才有病
    再看自己的孩子,怎麼教都不會開口叫人,再清明的家長在眾人面前掛不住臉面時,都會覺得心裡頭窩火。內向只是孩子的一種個性特徵,並不是人格缺陷。《零零後》是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的追蹤零零後孩子成長的紀錄片。個性與制度、應試與素質、留守與留學、青春期與親子關係、獨生子女與二胎政策等現實的教育話題連接著每個家庭。
  • 內向性格的孩子VS外向性格的孩子
    我們對於孩子的表揚很多時候都是,這個孩子性格真的活潑、開朗、陽光。於是我們家長每次都急不可耐的希望自己孩子更加活動,更加外向。其實性格真的無所謂好壞,好與壞只是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外向:1、活潑2、好動3、善於溝通4、對任何事物都比較感興趣內向:1、安靜2、喜歡獨立空間3、不善於表達4、容易害羞這麼一對比起來,是不是家長們更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外向性格。
  • 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外向,內向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擁有自己的優勢!
    現在的社會大家雖然都提倡接納多元化,但是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還是覺得自己認為對的就是好的,自己認為的不好的或者自己不喜歡的就認為孩子是不優秀的,例如很多孩子本來是比較敏感內向的,但是家長會認為這樣的孩子是不合群的,在未來有可能因為不合群而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 「父母課堂」內向的孩子是個寶,父母別再逼孩子外向了
    總是希望通過一些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善於社交、更開朗活潑、更討人喜歡。有些家長還會認為內向是種性格缺陷,容易被冷落被排擠,在社會交際上容易吃虧。其實,內外向就像男女性別一樣,並沒有優劣之分。如果家長為了「鍛鍊」、「改造」孩子,強迫孩子「改正」,強迫孩子融入、開朗、活潑……不僅會讓孩子難堪、尷尬,還會不斷消耗他們內在的能量。作為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會孤獨,他自有一方天地。所以,內外向只是人一種心理狀態,沒有優劣之分,內向者更不是異類。
  • 內向的孩子該不該變得外向?教育專家:別逼孩子外向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外向一點,活潑開朗,能言善辯,人見人愛。他們大都認為,外向的孩子在生活中更招人喜愛,走上社會也更「吃香」。畢竟現實是,當你走上工作崗位,光靠實力是不夠的,還要有優秀的人際交往能力。所以很多家長經常對那些內向的孩子說,「你要變得外向一點,不要整天悶悶的,要多交朋友......」。
  • 性格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哪種受歡迎?專家:跟性格無關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而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都是被忽視的那個。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而已,內向的孩子平時也比較安靜,而且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很多家長因此想讓孩子變得外向一些,希望孩子能夠自來熟一些,所以會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性格。
  • 開朗與否不是判斷孩子性格優劣的標準,不必逼內向的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性格好」,家長那個們首先聯想到的一定是「積極樂觀」『、「陽光開朗」、「外向大方」等形容詞,仿佛只有擅長與人交際,長袖善舞才是「好性格」;而相對而言性格沉穩,喜歡獨處,不喜交際往往就成為了反面典型。但是否喜歡與人交流真的是判斷一個孩子性格優劣的標準嗎?
  • 孩子不合群是壞事?有種「開朗人格」挺危險,內向型好處反而更多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一個人的成功和情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很多家長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開朗的性格,但想要改變孩子的個性特徵,往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且,有些孩子的「開朗人格」往往是危險的預兆,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沒有好處。
  • 孩子從內向變得外向正常嗎?
    孩子本來是內向的,性格突然變得外向了。睡覺之前都說個不停,這是好現象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的性格是一個不確定的變量。就像是我們一棵樹,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某一片葉子長得快點,某一根樹枝長得慢一點,呈現出一種不均衡的分布。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未來發展更好?研究顯示:並非這樣
    你會認為內向的孩子不如外向的孩子好嗎?你也會因為孩子內向而焦慮不安嗎?如果是這樣,你一定要花費幾分鐘時間看完這篇文章。內向一詞往往與懦弱,自卑,逃避等負面詞語聯繫在一起,因此當父母們聽到有人評論自己的孩子內向時,父母都會想盡辦法讓孩子變得外向。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跟家長融不到一起,啥消息我也得不到,耽誤孩子前程怎麼辦?」「孩子要是受我影響,也變得這麼內向,該怎麼辦啊?」……這也讓常爸思考起這個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我們看到的那些「別人家的爸媽」好像都很多才多藝,能言善辯,但本身就不愛表達的,性格內向的人當了父母,該如何調節性格和帶娃之間的衝突?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原來這個媽媽性格一直都比較內向,不善言辭,有了孩子以後即便溜娃也不喜扎堆,本來也沒覺得有何不妥,但前幾天參加完孩子幼兒園第一次家長開放日,突然就崩潰了。「跟家長融不到一起,啥消息我也得不到,耽誤孩子前程怎麼辦?」「孩子要是受我影響,也變得這麼內向,該怎麼辦啊?」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好嗎?家長需要知道
    媽媽也經常鼓勵佳佳改掉內向的「缺點」,外向一些,多交朋友,但是佳佳沒有什麼改變。媽媽非常惆悵,擔心孩子太內向,以後發展受限,也擔心她會吃虧。性格本身是沒有優缺點色彩的,正如性別一樣,男性女性沒有優缺點一說。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個性氣質不同,主要是在於獲得能量和釋放能量的方式不同。外向的孩子喜歡熱鬧,喜歡融入環境,在人群中獲得快樂。同樣的外向的孩子需要環境去釋放自己,通過表達,活躍,積極的表現獲得關注,關注帶來成就感,進而讓孩子更加喜歡外向的交流方式,結交的朋友多而廣。
  • 內向不是缺點,家長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內向的人不是不愛講話,而是更偏重於思考。 作者:綿糖媽媽 關於孩子內向外向的話題討論很多,不少家長都認為孩子內向不好,應該讓孩子變得更加外向活潑一些。其實性格是天生決定的,孩子無法決定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
  • 孩子性格太內向?家長試著這樣引導,孩子變得更優秀
    孩子性格內向怎麼辦?相信很多家長都說過以下這句話。「我家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內向了」「這孩子從小就這麼內向,長大了可怎麼辦啊」……很多家長都存在這樣的誤解,他們認為孩子性格內向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總是希望可以通過一些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加善於交際,更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