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孩子該不該變得外向?教育專家:別逼孩子外向

2020-09-19 華唐藝術高中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外向一點,活潑開朗,能言善辯,人見人愛。他們大都認為,外向的孩子在生活中更招人喜愛,走上社會也更「吃香」。

畢竟現實是,當你走上工作崗位,光靠實力是不夠的,還要有優秀的人際交往能力。所以很多家長經常對那些內向的孩子說,「你要變得外向一點,不要整天悶悶的,要多交朋友......」。

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嗎?它有好壞之分嗎?內向的孩子就能被定義為loser嗎?

前一段時間,陶虹在一檔節目中講到女兒的一件小事,被無數網友點讚。

孩子悶悶不樂的從學校回來,說同學笑話她醜,陶虹問女兒:「你覺得你長得醜嗎?」孩子說:「我覺得我不醜」,陶虹又問:「你覺得你長得漂亮嗎?」女兒說:「我長得漂亮」。這時陶虹笑了笑對女兒說:「你不醜也不漂亮。但你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人都無法複製」。

自信是每一個人一生的必修課,而性格自信,就源於,我不願讓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失望,我不想改變,更不需要改變!

內向的人一般性格穩重沉靜,喜歡獨處,或者邀一兩個好友一塊玩耍。獨處的時候,他們更傾向於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與其說他們是內向的人,倒不如說,他們懂得如何對抗孤獨。

和一群好友吃喝玩樂就一定不孤獨嗎?獨自一人做事情就一定孤獨嗎?有句話怎麼說,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獨。

但在社交中,內向者通常很難和他人解釋:我們真的只是單純地沒那麼需要和別人說話而已。外向者通過社交來充電,他們在人際互動中獲得能量,並且會本能地避免長時間獨處,比如四處找人閒聊,因此他們也主導了社交活動。

而對於內向者來說,社交是一個十分內耗的過程,他們會本能地迴避無意義社交(閒聊)。這並不是孤僻或社恐,也不代表他們討厭社交時的那些人,獨處僅僅是他們「回血」的手段,就像吃飯可以提供能量,睡覺可以恢復精神一樣。

這世界五彩斑斕,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但只有你,是唯一,是獨一無二,是無可複製,而你的性格,亦是。性格本無好壞之分,你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試想,若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趨同,我們就要懷疑,這樣的世界,還能不能好好地存活下去。

最後,用奇葩說中顏如晶的話作為結尾,「內向的人從來沒有要求合群的人改變,但是你們很愛讓我們改變,為什麼我們不改,不是因為我們想遠離這個世界,而是因為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內向吃大虧?我到底該不該逼孩子變得外向一點?
    這也導致了家長們對內向的偏見越來越深,甚至用強硬的手段逼著孩子變得外向……兒子錫坤是一個典型的內向型孩子,而她的媽媽一直致力於讓孩子成為一個開朗外向的人,為此她幫兒子報了各種語言培訓班,但效果都不理想。在節目錄製期間,錫坤還被媽媽送進了一個英語夏令營。
  • 「假外向」真的很痛苦!家長們,不要再逼內向的孩子外向了
    如果孩子是一個內向的孩子,那麼家長肯定是要犯愁了。會擔心孩子長大後無法融入這個社會,很容易被孤立……於是就總想辦法讓孩子變得外向。讓孩子參與集體活動,讓孩子在公共場合表演……但是其實很多家長從來都沒有正確的認識內向這個性格,就一味地讓孩子變得外向
  • 70%的成功人士都內向,別再逼孩子外向了
    「外向的孩子活潑陽光,內向的孩子靦腆自卑。」大概所有人都聽過類似的話。我們為什麼都希望孩子變得外向呢?外向的孩子善於交際,朋友成群,而內向的孩子總被認為是膽小自卑。>相比外向的孩子,內向的孩子更專注,他們常常會表現出驚人的能力。
  • 逼孩子外向,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毀掉一個孩子,你可能是對他不信任,否定,或者逼他外向。前兩者,很多父母覺得確實是不太正確的做法,但往往很多父母覺得第三種情況並不屬於將孩子變化的情況。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只有外向,才可能從社會生活以及學校學會很多東西。
  • 親子成長|內向V.S.外向,不同個性的孩子該如何相處?
    內向或是外向其實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曾有研究指出:兩歲的孩子的表現若是靦腆害羞與內向,那麼到了十八歲的時候,孩子的個性本質則依然是如此,改變的僅僅只是外在的行事作風。有些父母們認為,外向的孩子較受歡迎也比較容易成功,因此,會想盡辦法,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外向,卻疏忽了錯誤的方法,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
  • 別再想讓「內向」孩子變「外向」了,內向孩子也是寶
    親戚家的孩子,今年六歲了,按理說正是活潑愛鬧的年紀,但他偏不。別的小夥伴都湊在一起玩耍,他卻喜歡安安靜靜的在旁邊擺弄玩具;同齡人見到長輩都親切的問好,他卻任由媽媽怎麼說都不主動打招呼。這可把媽媽急壞了,為了把孩子變成活潑開朗「討人喜歡」的性格,經常帶孩子去熱鬧場合玩耍,還指著其他人說「你怎麼就不能像他們一樣愛說話呢」。折騰了一圈下來,孩子性格還是那麼內向,唯一的變化就是開始懷疑自己,做事畏畏縮縮不自信。許多人對於「內向」都有很深的誤解,內向是人與生俱來不可更改的特徵,也是性格的一種,完全沒必要受到歧視。
  • 性格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哪種受歡迎?專家:跟性格無關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而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都是被忽視的那個。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而已,內向的孩子平時也比較安靜,而且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很多家長因此想讓孩子變得外向一些,希望孩子能夠自來熟一些,所以會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性格。
  • 請別逼孩子外向了,很多父母正在犯錯
    而那些沉默害羞的孩子,常常被同伴忽視,排斥。有的孩子甚至為此不願意去上學,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融入不進去。那麼,父母需要逼孩子一把,讓他們變得外向嗎?有很多媽媽看到孩子不跟剛見面的叔叔阿姨們打招呼,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就會忙著說:「你瞧,我這孩子,性格內向,唉……」這樣的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其實是不滿的。而且自己做的不對。可是他們並沒有錯啊。其實關於孩子打招呼這件事。
  •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壞事,而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才可能是壞事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說起孩子的性格,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性格開朗外向,都不希望孩子變得內向。看著孩子內向的性格,家長也會感到憂愁,覺得孩子內向,長大以後進了社會將會吃虧,而且也難有大發展。孩子性格內向不可怕,可怕是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
  • 孩子內向好還是外向好?請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但家長通常喜歡孩子能夠主動與人打招呼,內向的孩子因為不敢或者不願意主動與人打招呼常被誤以為不懂禮貌,而受到長輩的責怪,要是家長了解到害羞內向是孩子的天生氣質,而不是故意的,就能多一份諒解的心。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去逼迫一個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
  • 孩子從內向變得外向正常嗎?
    孩子本來是內向的,性格突然變得外向了。睡覺之前都說個不停,這是好現象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的性格是一個不確定的變量。就像是我們一棵樹,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某一片葉子長得快點,某一根樹枝長得慢一點,呈現出一種不均衡的分布。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未來發展更好?研究顯示:並非這樣
    你會認為內向的孩子不如外向的孩子好嗎?你也會因為孩子內向而焦慮不安嗎?如果是這樣,你一定要花費幾分鐘時間看完這篇文章。內向一詞往往與懦弱,自卑,逃避等負面詞語聯繫在一起,因此當父母們聽到有人評論自己的孩子內向時,父母都會想盡辦法讓孩子變得外向。
  • 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外向,內向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擁有自己的優勢
    於是,他們就會對自己孩子內向的性格感到擔憂,害怕孩子會因為不好的性格而吃虧,就會強迫著孩子去交友變得更積極外向一些。但這種做法往往最後的結果都不盡人意,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而受到傷害,難道性格內向的孩子就真的有問題嗎?其實,我們作為家長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因為內向同樣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內向的性格同樣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 逼孩子外向,就是毀掉孩子,你做了嗎?
    性格的好與壞,一般是由話語權掌握者定義,而內向的人通常不喜表達,結果輿論的戰場就被外向的人佔領。而且,內向者在創作、藝術、科研等領域有著外向者不具有的天賦。而有的家長,為了糾正孩子內向的性格,故意讓孩子在眾人面前表演。 有次過年去親戚家。她家女兒平時不多話,愛一個人待著。可她媽媽覺得內向吃虧,一直逼女兒變外向。 吃飯的時候,親戚打算趁著人多熱鬧,讓女兒敬酒。
  • 孩子性格「內向」不是壞事,家長不必逼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的性格,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開朗外放的性格。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能更好交到朋友,如果自己家孩子是內向的性格很多家長就會愁眉苦臉,想著怎麼樣能把孩子變成善於交際的外向的人。難道所有孩子都要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有部追蹤拍攝了長達十多年的紀錄片告訴我們的答案不是這樣的。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跟家長融不到一起,啥消息我也得不到,耽誤孩子前程怎麼辦?」「孩子要是受我影響,也變得這麼內向,該怎麼辦啊?」……這也讓常爸思考起這個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我們看到的那些「別人家的爸媽」好像都很多才多藝,能言善辯,但本身就不愛表達的,性格內向的人當了父母,該如何調節性格和帶娃之間的衝突?
  • 「父母課堂」內向的孩子是個寶,父母別再逼孩子外向了
    總是希望通過一些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善於社交、更開朗活潑、更討人喜歡。有些家長還會認為內向是種性格缺陷,容易被冷落被排擠,在社會交際上容易吃虧。其實,內外向就像男女性別一樣,並沒有優劣之分。同樣,內向不合群的人也被當成異類。可是,內向真的就一文不值嗎?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內向的孩子,往往通過自我獨處獲得能量,他們觀察細緻、善於分析、獨立思考、思維集中、思想深邃。」與外向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獲取能量的方向不同罷了。
  • 內向性格的孩子VS外向性格的孩子
    外向:1、活潑2、好動3、善於溝通4、對任何事物都比較感興趣內向:1、安靜2、喜歡獨立空間3、不善於表達4、容易害羞這麼一對比起來,是不是家長們更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外向性格。先說說外向吧外向性格的孩子最大的優點可能就是更加容易融入到團隊,如果換一種說法就是適應能力比較強;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外向的孩子,就能明白,這樣的孩子她的專注力會很差,因為對任何事物都比較感興趣,那麼必然孩子很容易被外面的新事物所吸引,對於很多事情更多只是搞清楚表面的東西就草草了事。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跟家長融不到一起,啥消息我也得不到,耽誤孩子前程怎麼辦?」「孩子要是受我影響,也變得這麼內向,該怎麼辦啊?」,性格內向的人當了父母,該如何調節性格和帶娃之間的衝突?所以,接納、包容才是親子教育的核心,安全感才是決定一個孩子人格是否健全的關鍵。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接受孩子的內向,也要接受自己的內向。因為真正容易傳染的不是內向性格,而是焦慮。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好嗎?家長需要知道
    文/樂樂媽(本文是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和分享)佳佳今天12歲了,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不愛說話,不喜歡熱鬧。學校有什麼活動基本不參加,也從來不參與班幹部競選。媽媽也經常鼓勵佳佳改掉內向的「缺點」,外向一些,多交朋友,但是佳佳沒有什麼改變。媽媽非常惆悵,擔心孩子太內向,以後發展受限,也擔心她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