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在西方重新受重視 資本論成為暢銷書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馬克思主義在西方重新受重視 資本論成為暢銷書


2008年10月21日 08: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援引英國《泰晤士報》20日報導,這次全球金融危機,資本主義摔得「灰頭土臉」,反倒倡導共產主義的馬克思重新引起世人重視,而他批判資本主義的《資本論》(Das Kapital)也再度走紅。馬克思重新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他早就警告說,以剝削為本的資本主義終將自我摧毀。

  《資本論》是部大部頭著作,內容艱澀,過去擺在書店裡多半乏人問津,最近幾個月卻變成了暢銷書,許多在這波金融危機中蒙受慘重損失的投資人買了《資本論》回去研讀,想要從中找出資本主義失敗的根源。

  信用擴張 資本主義崩潰

  馬克思主義學者曼德爾說,信用過度擴張使資本體系得以銷售更多的商品,其額度甚至超過現行生產創造的所得加上過去儲蓄的總值,但到頭來債務必須償還,且由於債務不能透過擴大的生產和收入自動償還,資本主義勢必崩潰。

  馬克思的這番論調似乎頗能獲得現代讀者的認同。重新將馬克思著作整理出版的柏林狄耶茲出版社老闆說,現在有批「新世代」讀者,他們受到金融危機的驚嚇,從而體認到新自由主義只是虛幻夢想。他並宣稱,馬克思會再度流行。

  資本論走紅 教皇也讚揚

  這話可能不算誇張。日前法國總統薩科齊被人看到在翻閱馬克思的著作;德國財政部長史坦布魯克最近承認,馬克思某些思想真不壞。英國坎特伯裡大主教威廉斯上月給予馬克思正面評價;就連教皇本篤十六世也對主張無神論的馬克思說了些好話,讚揚馬克思有「絕佳的分析技巧」。

  不但如此,馬克思家鄉特裡爾(Trier)的觀光客近來也遽增,今年到現在已有四萬人。當地馬克思紀念館館長伯威爾說,好多次他聽到遊客在交談時佩服的表示,「這個人的想法是對的」。還有電影導演計劃將《資本論》拍成電影。

編輯:李洋】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當代資本論緣何成西方最暢銷書
    1867年,卡爾·馬克斯的《資本論》第一卷問世時,其德文原版書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達到1000冊的銷量。時隔20年之後,該書才被翻譯成英文,而且直到1907年,新聞報紙才覺得適合提到它。   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法國經濟學家託馬斯·匹克迪的著作《21世紀資本論》一夜爆火。
  • 《資本論》的當代價值
    原標題:《資本論》的當代價值   今年是《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周年。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有人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說法是武斷的。」事實證明,連西方國家也高度肯定馬克思理論思想的重大貢獻。
  • 汪榮祖 | 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論文集中最紮實的一篇是《物化與無產階級的自覺》(「Reific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letariat」),被視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之作,盧卡奇遂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建者之一。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狀況及前沿
    人們注意到,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傳統越來越重視柯亨的《馬克思的歷史理論》,把它看成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卡佛的《英語世界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現狀》一文篇幅不長,但卻包含著大量的學術信息,該文特別剖析了目前已經成為西方特別是英國顯學的「馬克思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 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術史研究方法論的四個維度
    國家只是外圍的壕溝,後面屹立著一個強大的堡壘工事網」,[2]這就決定了西歐革命不能照抄照搬俄國十月革命的模式,而是應當採取包括政治革命、經濟革命和文化心理革命在內的「總體革命」模式,對總體性的渴望與追求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思考的主要問題;第二,西歐社會主義革命面臨的難題是無產階級階級意識不成熟,其根源既在於當時馬克思主義陣營不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價值功能的發揮和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培育,也在於西方意識形態和市場經濟的物化意識對無產階級內心意識的侵蝕
  • 《資本論》簡介
    這部著作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實現了革命性的變革,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它把高度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結合在一起,為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解放事業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  《資本論》第一卷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卷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卷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
  • 誰在續寫21世紀的《資本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為「工人階級的聖經」。人們看到,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每遇到一次危機,就會引發一場「馬克思主義研究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資本論》等著作再次熱銷。
  • 為什麼要重溫《資本論》?
    但因他的編輯存在問題,後人又重新編輯,以《剩餘價值理論》為書名出版。   馬克思生前並不滿足於《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二版的成果,恩格斯在第三版序言中特別提出:「馬克思原想把第一卷原文大部分改寫一下,把某些論點表達得更明確一些,把新的論點增添進去,把直到最近時期的歷史材料和統計材料補充進去。由於他的病情和急於完成第二卷的定稿,他放棄了這一想法。
  • 《資本論》中的自然歷史觀及其對政治倫理的批判
    標題注釋: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國家治理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21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已然成為一個廣受承認的研究範疇。因此,當代學者必須承認,正是在人道主義和人性論而非唯物史觀的理論坐標中,作為政治哲學的《資本論》才成為一種可能。儘管阿爾都塞呼籲重新發現《資本論》的科學性和戰鬥性,但是卻囿於對文本的結構主義闡釋,最終陷入了無歷史的辯證性,進而助推了此後半個世紀對《資本論》和歷史科學本身的意識形態化解讀。
  • 安維復、吳瓊: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重新理證
    進而思之,重新反思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問題涉及馬克思恩格斯所有至少是主要經典文獻的解讀,在學術上需要(西方)哲學史、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文獻編目學的知識儲備及文本分析技術等。筆者及所屬團隊長期從事自然辯證法研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研究,20世紀80年代末關注「科學轉向」等流派研究,近十年轉向西方科學思想史特別是維多利亞時期科學文化(包括馬克思傳統和孔德主義)的對比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或可說同時了解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和西方科學思想的歷史與文獻。
  • 資料包 | 習近平總書記談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多次就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重要論述。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筆記君整理了總書記的相關重要論述,一起學習!  ——2014年7月8日,在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強調  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有生命力,就必須與時俱進。實踐是理論的源泉。
  • 《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在中國的早期翻譯與傳播
    星火:近代革命者對《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的摘譯和推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發生聯繫的星星之火初現於19世紀末。孫中山是第一位比較系統地接觸馬克思社會主義學說的中國人,他在廣州起義失敗後離開中國,從1896年9月到1897年6月底,一直生活在倫敦,能夠近距離地觀察歐洲的社會現象。在這期間,孫中山經常閱讀西方時事和理論讀物,與當地各方面人士交流互鑑,視野得到了極大開闊。
  • 南哲思享|周嘉昕:「物化」問題再研究——從《資本論》「商品」章...
    摘要:經由盧卡奇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闡發、新辯證法研究和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推動,"物化"問題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一個理論焦點。回到馬克思的文本中去,"物化"討論不能脫離"物象"、"物"、"對象"等範疇而獨立進行。圍繞該問題的討論集中在《資本論》第一卷《商品》中。
  • 馬克思主義依然影響世界(權威論壇)
    這對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而言是革命性一步。  馬克思主義從19世紀40年代起隨著《宣言》而誕生,逐步形成理論體系。俄國1917年爆發十月革命;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發軔於五四運動,在1924年至1927年克服早期困難不斷成熟,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全面開啟馬克思主義實踐,從各個方面展現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該書指出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揭露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對產業革命和工人運動的關係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揭示了普通勞動者生活資料匱乏的原因,這些都顯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一些寶貴萌芽。恩格斯早期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馬克思的經濟學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少觀點都被馬克思採納和借鑑,成為後來《資本論》中一些觀點的雛形。
  • 「抽象力」:《資本論》的「認識論」
    原發信息:《哲學研究》第20203期  內容提要:近代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並不是表面的「認識對象」的不同和區分,而是「認識方式」的不同和區分,也即一種從「客體性邏輯」到「主體性邏輯」的「認識邏輯」的根本轉換和「認識主體」的時代凸顯。
  • 馬福運: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概念、特點及功能分析
    [1]作為理論和現實的雙重呼喚,深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學習和研究,越來越得到學術理論界的重視。搞清楚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概念、特點及其功能,是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精神實質的前提,也是堅持和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迫切要求。
  • 南哲思享 | 周嘉昕:格羅斯曼論《資本論》的結構與方法——兼論...
    在此基礎上,我們嘗試從格羅斯曼對資本主義崩潰和危機的分析出發,探索他對《資本論》結構和方法的考察,結合格羅斯曼與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關係的演變,動態管窺20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在西方的歷史轉型。一、格羅斯曼與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在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格羅斯曼通常是以一位有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的身份而為人所知。不過很少有人將他與法蘭克福學派聯繫起來。可事實上,早在1925年他就進入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成為形成中的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政治經濟學家。
  •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作文10篇
    《資本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這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好處,他不僅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後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揚光大。
  • 人民日報整版刊文探討「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彰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真理是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辯證統一,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推進不斷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正是因為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才成為我們始終堅持和遵循的真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也正是在人民群眾與時俱進的創新實踐中、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中得以體現和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