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病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話說「十人九胃」,有相關數據指出中國有九千多萬的人長期被便秘折磨著,可見胃腸疾病真的是給人們帶來十分大的困擾。胃腸問題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非常大的關係。
古人云「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有些人一吃完飯就感覺比較難受,出現脹氣,需要躺下來睡一會才能得到緩解。那人們在吃完飯要做點什麼才能幫助胃腸更好的消化呢?
吃完飯後,到底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散步?醫生一文解答清楚
1、可以坐著嗎?
答:可以
人們都知道吃完飯之後是不適合劇烈運動的,因為這時候的胃部裝了比較多的食物,重量會比較重,飯後立馬出去跑跳,會誘發胃下垂的情況出現。導致胃部出現不舒服的情況。吃完飯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一會兒。但注意不要趴著,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不利於血液循環。
人坐著的時候可以將後背挺直,然後用雙手適當的按摩一下胸口,輕輕拍一拍,這樣可以排除胃裡面多餘的氣體,促進血壓循環,增加胃部動力。而且人們吃完飯以後身體中的一部分血液會湧向胃腸部位,大腦容易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所以年紀比較大的人剛吃完飯最好不要立馬站起來,可以坐下來歇一歇,之後再適當走一走。
2、吃完飯可以立馬躺下嗎?
答:不建議
這時人們的胃部往往會比較滿,若是剛吃完飯就躺下睡覺,容易誘發食道反流的情況出現。這樣胃部的酸性物質就會對口腔、食道的黏膜組織造成傷害。還會導致口腔中滋生更多的細菌,不利於口腔健康。吃完飯可以消化一個鍾然後再去午睡,這樣會比較健康。
但注意不要睡太久,否則身體中的能量很容易轉化成脂肪堆積在身體中。誘發身體肥胖的情況出現,長時間睡覺不易於身體的循環代謝,不利於血糖的控制。身體比較胖的人飯後最好不要睡覺,可以起身走一走,散散步促進消化。
3、吃完飯後可以散散步嗎?
答:小坐一會再去。
吃完飯之後也不要急著出門散步,最好休息10分鐘左右再走。特別是吃得比較飽的時候,若是立馬起身去散步也容易出現胃部不適的情況,容易誘發打嗝、脹氣等情況的出現。若是患者有胃病最好休息20分鐘左右再去,這樣的效果會比較好。散步時間可以控制在半小時左右,注意不要太過勞累,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勞逸結合。
餐後可以立馬吃水果嗎?
水果是涼性的,剛吃完飯最好不要立馬就吃,因為容易刺激到胃部,特別是有胃部的人,千萬不要剛吃完飯,又去吃大量的水果。人們可以在吃完飯的半小時之後再去吃水果、咖啡等食物,這樣會更健康。可以吃點含有水分的水果,像獼猴桃、桃子、橙子、哈密瓜、柚子等食物,這些食物中有大量的纖維素可以增加腸道的運轉動力。
值得提醒的是吃完飯之後人們還可以倒一些溫水來漱漱口,這樣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避免滋生大量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