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
那剛吃完飯到底應該怎麼做?
忌:立刻劇烈運動
有人覺得吃飽了,運動下剛好可以消消食。其實剛吃完飯就劇烈運動,會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飯後馬上運動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胃下垂及做過胃部切除手術的人群尤其不利。
忌:馬上睡覺或躺下
吃飽了就躺下不僅容易誘發胃食管反流等腸胃疾病,還容易長胖,不利於控制血糖。白天進餐後不宜立即臥床,晚上睡前2~3小時不宜再進食。
宜:小坐一會兒
為了確保心、腦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進餐後最好不要突然起身,以免引起心腦血管供血不足。建議吃完飯在原位小坐十幾分鐘,然後再起來走動。
宜:10分鐘後慢步緩行
如果想散步,可以在飯後休息10分鐘後再進行,若吃得過飽則需適當延長休息時間。飯後散步應該緩步慢行。
2
餐後半小時,黃金養生時間
如果飯後養生,
三餐後半小時才是黃金保養時間。
早飯後半小時
吃水果+漱口+按摩
吃點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如獼猴桃、櫻桃等。
漱口,做叩齒、轉舌運動,以健齒潔齦,增強口腔咀嚼能力。
可用手反覆按摩膝關節,幫助胃經通暢。用十指代替木梳,從前往後、自下而上梳頭,有醒腦的作用,將兩手手指對揉按摩,也能起到提神醒腦的效果。
午飯後半小時
喝酸奶+打盹+曬太陽
餐後喝杯酸奶。
午飯後半小時可以打個盹或者午睡半小時。
如果太陽不是太強烈,可短時間曬曬後背,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
晚飯後半小時
散步+泡腳+按摩
晚餐後散步30分鐘左右,可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脂肪堆積。
泡腳能使腎經、肝經都得到養護。特別是腳底的湧泉穴,經熱水刺激後,可消除一天的疲勞,補充腎氣。
泡完腳,可用雙手掌心輪換著對腳進行按摩揉搓,還可請家人幫忙,自上而下捶叩背部,能寧心安神、促進睡眠。
來 源 | 生命時報
編 輯 | 胡 蝶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進來看看標準答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