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試用到期,消費者不表態視為購買 | 民法典解讀合同編

2020-10-14 武漢發布

  長江網10月13日訊(記者耿珊珊)商家向消費者提供商品試用,試用期到了,該商品應當如何處理呢?民法典告訴我們,若試用期到了,消費者沒有明確表示是否購買,則視為消費者同意購買該試用品。

  王女士在商場選購空調,店長表示可以試用一周,滿意了再購買,王女士就選了一臺進行試用。試用期到期後,王女士一直沒有表態是否購買。店長表示王女士已經試用空調,若空調無質量問題,王女士應當支付購買空調的費用。那麼王女士是否應當支付呢?

  民法典第638條規定,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內可以購買標的物,也可以拒絕購買。試用期限屆滿,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內已經支付部分價款或者對標的物實施出賣、出租、設立擔保物權等行為的,視為同意購買。

  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馬小債律師表示,試用買賣合同在試用期內,買受人即消費者應當作出對試用買賣合同標的物是否購買的意思表示,民法典對於意思表示的形式並未加以限制,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如以書信、傳真、數據電文等書面形式表示認可標的物,也可以通過行為進行確認。民法典明確規定了若買受人在試用期內支付了部分價款,對標的物實施出賣、出租、設立擔保物權等行為,視為同意購買。本案中,王女士在試用期到期後沒有做出明確表態是否購買,那麼根據法律規定,視為購買。

  同時,民法典639條規定,試用買賣的當事人對標的物的使用費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出賣人無權請求買受人支付。本案中,若店長要求王女士支付空調試用一周的使用費,那就要看雙方對於空調試用期的使用費有無約定,不論是約定支付還是不支付試用期的使用費,都應按照雙方約定履行,若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則王女士不需要支付試用期的使用費。

  【法律小貼士】

  試用期內,因買受人原因造成的標的物毀損和滅失,買受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640條規定,標的物在試用期內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出賣人承擔。需要指出的是,在試用買賣合同中,在買受人未作出意思表示前,標的物的所有權並未發生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仍屬於出賣人,因而應由對標的物享有所有權的出賣人負擔意外滅失風險的後果。但這並不意味著買受人對標的物沒有任何的義務。在試用期,標的物實際在買受人的控制之下,若由於買受人的原因造成標的物的毀損和滅失,則買受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焦點

  • 民法典買賣合同的10大內容變化&合同編通則12處修改要點匯覽
    今天的推文旨在就民法典合同相關的新贈內容作一度梳理,包括了10大變化法律和合同編通則部分12大修改要點匯覽兩個板塊。透過對上述新內容的梳理匯覽,希望能引起諸位師友對於民法典合同編部分的細微差別的注意,捕捉到源自民法典立法變化。亦歡迎屏幕前的你能轉需分享之。
  • 【賀州律師解讀民法典】網購中遇麻煩?下單成功電子合同即成立!合同編七大亮點解讀
    >本期解讀篇章:《民法典》合同編《民法典》開啟自然人、法人民事權利保護新徵程,其中合同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佔據了民法典40%的內容,細分為通則、典型合同、準合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合同編的亮點。亮點一:電子合同成立時間由「籤訂確認書時」調整為「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民法典》合同編第四百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合同編六大亮點!
    北林區婦女聯合會推出「民法典解讀」專欄 ,每天帶您學習和了解民法典的亮點法條。合同編六大亮點電子合同開啟無紙化時代01為了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以及百姓網購需求的增多,民法典規定,數據電文也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紙質合同將逐步退出網際網路時代
  • 這些合同煩心事,《民法典》給你支招
    體驗式消費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經營者以免費或者極低價格的形式,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供消費者試用一段時間,消費者覺得滿意再購買。對於這種新的消費形式,《民法典》的第六百三十七條到第六百四十條,對試用期限、所有權歸屬、費用、風險等,都分別進行了規範。
  • 系列報導:這些合同煩心事,《民法典》給你支招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任震宇)作為《民法典》篇幅最大的「合同編」,其立法規定有不少亮點,對消費者權益進行了更加全面的保護。  經營者承擔產品試用風險  近年來,體驗式消費成為一個新的熱點。體驗式消費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經營者以免費或者極低價格的形式,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供消費者試用一段時間,消費者覺得滿意再購買。對於這種新的消費形式,《民法典》的第六百三十七條到第六百四十條,對試用期限、所有權歸屬、費用、風險等,都分別進行了規範。
  • 民法典合同編-幾個重要的實質性修改
    整個民法部分的實質性改動都比較多,最近大家對於合同部分的梳理需求比較高,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合同法部分有哪些比較重要的變化以及內容吧! 合同編在民法典中極其重要的部分,民法典共有1260條,其中合同編就有500多條。
  • 民法典電子合同對網購的影響,網購商品損壞了責任誰擔?
    民法典電子合同對網購的影響,網購商品損壞了責任誰擔?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網購逐步取代傳統的消費模式,不過因網購引起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民法典》首次針對電子合同的成立規則、交付時間等作出規定,為網購糾紛審理提供了重要依據。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網購出現糾紛怎麼辦。
  • 「「典」亮生活 8」商品試用到期消費者未作表示,怎麼辦?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它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它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每日一題「典」亮生活正確答案:A試用期限屆滿,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
  • 【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之保理合同章解讀】之二: 保理合同的內容
    【專業解讀】 1、保理合同的主要內容(1)業務類型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制定的《國際保理公約》、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制定的《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公約》、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CI)制定的《國際保理業務通用規則》均未對保理業務進行明確分類,但是涉及了國際保理與國內保理、出口保理與進口保理、融資保理與非融資保理、公開保理與隱蔽保理
  • 民法典合同編分則「二審稿」民商事規範的區分設置檢討
    在民法典的立法結構與規範邏輯上,合同編的民商合一乃是民法總則的民商合一的自然延續,也是民法典的民商合一的最大載體。在此意義上,合同編的民商合一立法成就可謂關係整部民法典的民商合一之成敗。民法典合同編「二審稿」(以下簡稱「二審稿」)於2019年年初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民商合一規範的設計技術與立法構成成為學界關注的重點與焦點。
  • 《民法典》解讀三:合同編及網購風險
    民法典中合同編第四百九十一條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參與購物平臺的促銷活動,等待賣家下單後發貨。然而,賣方單方面提出退款,因為促銷價格太低,只能限制購買。根據《民法典》合同彙編中關於電子合同的規定,成功下訂單意味著建立電子合同,《民法典》規定了電子合同的訂立和履行等事項。
  • 開啟無紙化合同時代,向霸座旅客說不……民法典合同編讓契約精神深入人心
    ,到向霸座旅客說「不」;從禁止物業斷電停水催交物業費,到向商家「霸王條款」說「不」,民法典合同編堅持維護平等交換、公平競爭,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並順應時代潮流,讓契約精神深入人心。武漢市律師協會監事會副監事長、湖北山河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晏向記者介紹民法典合同編的亮點,合同編總共有526條,佔民法典條文總數的40%以上,是民法典中條文數量最多、對經濟生活影響面最廣的一編。
  • 民法典買賣合同的10大變化內容
    今天的推文旨在就民法典合同相關的新贈內容作一度梳理,包括了10大變化法律和合同編通則部分12大修改要點匯覽兩個板塊。透過對上述新內容的梳理匯覽,希望能引起諸位師友對於民法典合同編部分的細微差別的注意,捕捉到源自民法典立法變化。亦歡迎屏幕前的你能轉需分享之。
  • 《民法典》買賣合同的10大內容變化&合同編通則12處修改要點匯覽
    第六百三十八條:【試用買賣的效力】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內可以購買標的物,也可以拒絕購買。試用期限屆滿,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內已經支付部分價款或者對標的物實施出賣、出租、設立擔保物權等行為的,視為同意購買。
  • 「法學匯」民法典合同編立法精神與制度現代化
    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經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標誌著我國民法典時代的到來。在民法典1260個條文中,合同編佔據了526個條文,為各編中條文體量最大的一編,對於民法典的貫徹實施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合同編集中體現了民商合一立法精神,其在規範內容、價值追求、具體制度的發展完善方面具有重大變化。
  • 接到保險推銷電話消費者勿表態 敷衍詞視為同意
    此外,由於電銷方式的特殊性,有些消費者並未確定投保,卻因回答時不夠謹慎而被保險公司視為同意投保並扣除保費。該如何應對這種推銷方式呢?     據記者了解,電銷業務員工作時間是8小時,在工作時間內會不間斷地進行陌生拜訪。除了保險公司自建的電銷中心外,保險公司還與銀行和電信合作,將電銷業務外包。目前通過電話推銷的險種是意外險類和部分家財險、年金險。
  • 民法典信貸機構常用合同文本修訂、合同範本解讀及相關法律分析
    (《民法典》第469條解讀。)4、合同的成立——《民法典》第490條規定解讀5、合同的成立、不成立、生效、不生效、效力待定、無效、可撤銷傻傻分不清——《民法典》502條等規定解讀。6、為什麼要求自然人既要籤字又要按手印?7、如何更好的防範假公章風險?(九民紀要第41條解讀)8、什麼樣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信貸機構常用合同文本修改、合同範本解讀及相關法律分析
    (《民法典》第469條解讀。)4、合同的成立——《民法典》第490條規定解讀5、合同的成立、不成立、生效、不生效、效力待定、無效、可撤銷傻傻分不清——《民法典》502條等規定解讀。6、為什麼要求自然人既要籤字又要按手印?7、如何更好的防範假公章風險?(九民紀要第41條解讀)8、什麼樣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民事法律行為?
  • 找欠債人的欠債人要債,可以|民法典解讀之合同編
    原來王一找胡先生借款200萬元,雙方籤訂《借款合同》一份,雙方約定借款3個月後還款。合同籤訂後,胡先生就將錢如約借給了王一。可是3個月過去了,王一卻遲遲沒有還錢,而且胡先生調查發現,王一對該筆款項已經無力償還。據胡先生了解到,其實王一將該款項出借給第三人王二,出借款項160萬元且已到期。
  • 民法典時代信貸機構常用合同文本修改及合同範本解讀法律問題分析
    《民法典》內容豐富,包括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七編,共計1260條,據有關機構統計,相對於現行法律,民法典新增條款佔比11.7%、實質性修改19.5%、保留36.3%、非實質性修改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