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雞飛狗跳」到「科學」的育兒經

2020-08-28 愛琴海鄭傑

人在任何崗位都需要有證,結婚需要有結婚證,教師上班需要教師證,律師需要律師證,學生上學需要學業證。可是作為父母教育孩子一生的事業,卻都是無證上崗,很多的家長都沒有做好做父母的準備,都已經成了爸媽。把孩子當成了一個試驗品,但是孩子的生長只有一次,錯過之後不會再從頭再來,不要等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再去後悔,但是為時已晚。

在我24歲的時候,有了我們家的第一個孩子,當時還很年輕,面對一個哇哇大哭的嬰兒,我手忙腳亂,不知道應該怎麼辦?衝奶、換尿布這些平時的小事,我來說都是一種負擔。生下孩子的第二個月我就回到單位上班, 把孩子丟給了婆婆, 孩子慢慢長大,我發現當我想給孩子親近的時候,孩子根本不理我,晚上想摟著孩子睡覺的時候,孩子哭著死活也不肯讓我跟我。老年人帶孩子留下了很多的問題,老年人比較溺愛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較差,不愛說話,性格也比較內向。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我們住到了一起,在後來的日子裡,我慢慢的糾正孩子的不良的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21天,改變一個習慣需要很長時間。習慣改變起來很難,在後來的日子裡把我三年偷的懶全部都還回來,甚至更長的時間,讓我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

後來又要了二寶後,一切都是我自己做,不讓別人代勞,不會的東西嘗試著去做。在孩子一歲的時候,給孩子講故事,每天給孩子多說話,別人孩子他能聽懂嗎?但是我知道孩子雖然小,但是他能聽懂一切。0-6歲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也是孩子習慣的養成期,隨著二寶不斷的長大,他的很多的品質也慢慢的顯現出來。聽故事長大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在注重他語言表達的同時,我還培養他自力能力的培養。身邊的人都說「你兒子很優秀」,聽說這些我感覺努力沒有白費。

隨著他一天天的長大,我發現不知道大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為了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又學習了家庭教育心理學,能更科學的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好的親子關係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現在我和孩子的關係非常好,就像朋友一樣,他有什麼話都願意給我說,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我從內心感到高興。

教育孩子從最初的雞飛狗跳到現在能科學的教育孩子,和孩子親密無間的聊天,讓我深深的了解到,想要孩子好,家長必須學習科學的教育孩子方法,才能引領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科學育兒須遠離「偽育兒經」
    江德斌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不管什麼人,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有些爆款文章表面傳授育兒經驗,背後卻是一本營銷帳……面對便捷卻又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育兒,年輕父母疾呼「救救孩子」!
  • 讀懂科學育兒經 讓孩子健康成長
    「雲課程」 線上讓家長掌握育兒經「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不僅給孩子的學習生活帶來變化,也給孩子們心理造成衝擊。」圍繞「心理承受能力差孩子有哪些表現」「心理承受能力差對孩子有哪些影響」以及「提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方法」等內容,金玉蓉講述各種情景表現及影響後果、如何解決等,闡述了科學育兒的重要性。《我愛我家》公益微課堂由路橋區教育局、路橋區婦聯主辦,路橋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協辦,堅持每周一期。
  • 科學育兒方法誰說的對?
    怎麼可以更科學又有效的育兒呢? 我也是一樣的困惑,所以看了好多育兒類書籍。可以越看越不知道該怎麼去育兒。好多理論上的知識,不知道該如何實踐。好多別人家的媽媽,別人家的娃,自己借鑑不來。直到我遇到小七老師的作品《小七老師育兒說》,直擊早期教育時媽媽們的痛點。
  • 「寶寶一哭,雞飛狗跳」,專家:愛哭的寶寶更聰明,科學早有解釋
    導讀:「寶寶一哭,雞飛狗跳」,專家:愛哭的寶寶更聰明,科學早有解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一哭,雞飛狗跳」,專家:愛哭的寶寶更聰明,科學早有解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育兒要科學 不要偽科學
    ■ 韓慧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
  • 營造科學育兒的信息環境
    孩子呱呱落地,從嬰兒床到輔食餐,從學發音到學外語,從興趣班到升學考,成長過程中有不少年輕家長需要攻克的「知識點」。相較傳統育兒理念,對網際網路依賴程度較高的新一代家長追求科學育兒,觀念更加開放,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精細教育的需求充分釋放。有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已達2.7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3萬億元。在需求側推動下,育兒類知識分享的市場蛋糕被快速做大,創造了新的消費藍海。
  • 我的育兒經(1)
    前言寫在前面,我出生在農村,家鄉的教育資源不好,父母也不認識幾個字,沒什麼科學的育兒方法,但我依舊感恩父母,正是曾經的困難,體現如今的不易。曾經種種,仿佛昨天。今年家裡增添了小公舉一枚,甚是開心,我也開始慢慢的計劃我的育兒經。
  • 盤點:2018最受歡迎育兒IP 進入科學育兒新時代
    峰會期間的一大亮點為年度最受歡迎育兒IP盤點,喵姐高壽巖、芝士媽媽等一眾知名育兒IP上臺接受了頒獎,這些實力IP們深耕育兒垂直領域,與掌通家園強強聯合,共同建構起高精內容平臺,為家長們提供了豐富的科學育兒生態空間,他們輸出的內容全方位覆蓋身體健康到精神成長以及日常呵護等方方面面
  • 老一輩的錯誤育兒經,你中招了嗎?
    時代在進步,觀念在更新,育兒的理念也在不斷進化,祖輩流傳下來的育兒經大多已經經不起科學推敲,可它們卻仍然影響著當今幼兒哺育和教養。#生活#一、說到老輩育兒天冷易著涼感冒,夏秋易受蚊蟲叮咬,學爬路時還易蹭到身體。穿開襠褲的前提是確保寶寶身體安全,然而這麼多弊端擺在眼前,大家又怎能再繼續沿用明知錯誤的老套育嬰觀念!二、綁腿睡覺。老一輩觀點:睡覺時把寶寶腿綁起來,日後腿型好,長得筆直。
  • 念好科學育兒經不能迷信自媒體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但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的標題,雖然很吸引眼球,獲取的流量驚人,讓人倍增信任感,但內容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卻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年輕父母花了很多錢,卻得到毫無用處甚至有害的「知識」,輕者損失錢財,重者危害寶寶生命健康。面對這種情況,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加強平臺監管。
  • 我的育兒經:60天,6歲寶寶從0分到全班第一名
    前言:我錯誤的育兒思維,讓孩子患上抽動症,為了孩子的未來,我要好好學習充電!孩子考了零分記得我開始學習的第一周,果兒的學校組織一次小考試,中午寶爸去接果兒,回來看他一臉生氣樣,原來孩子成績是零分,考題啥都沒有寫出來,我一聽考了零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馬上把孩子拖過來就是一頓爆錘,然後又和寶爸吵了起來,孩子又在一邊大聲哭,當時家裡,真是被搞得雞飛狗跳
  • 平時母慈子孝,陪讀雞飛狗跳?
    用心交流,用愛育兒最近開學了,家長們又要開始陪讀了。都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讀家長真的傷不起啊!孩子學習重要,但身體健康更重要,所以姐妹們,千萬記住氣大傷身啊!姐妹們,你們因為陪讀發過火嗎?
  • 說到「科學育兒」,考驗智商的時候到了 -- 科學武裝大腦系列1
    科學是有組織的知識-- by 康德上一篇文章《你的羔羊,停止哭泣了麼?》,隱約地批評了某著名心理學家,許多讀者不解:好像你們談的觀點都差不多?不不不,真的是千差萬別,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寫這篇文章,除了要解釋上面的問題,還要來談現在育兒界很流行的一個詞,叫「科學育兒」。
  • 人民時評:營造科學育兒的信息環境
    孩子呱呱落地,從嬰兒床到輔食餐,從學發音到學外語,從興趣班到升學考,成長過程中有不少年輕家長需要攻克的「知識點」。相較傳統育兒理念,對網際網路依賴程度較高的新一代家長追求科學育兒,觀念更加開放,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精細教育的需求充分釋放。有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已達2.7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3萬億元。在需求側推動下,育兒類知識分享的市場蛋糕被快速做大,創造了新的消費藍海。
  • 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體驗科學育兒的意義
    來源:消費日報網7月26日上午,上海長寧區教育局託育服務指導中心攜手觀化啟蒙園共同舉辦了一場妙趣橫生的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20多對親子家庭在精心設計的敲染、音樂遊戲、繪本閱讀活動中,度過了一段歡樂、溫馨的親子時光。早上9點30分,啟蒙園二樓的生活學習區熱鬧非凡。
  • 坦然接受育兒之路的「雞飛狗跳」:是不完美媽媽也沒關係
    2017年10月,我從女孩變成了媽媽,一路上磕磕碰碰,有「雞飛狗跳」的瞬間,也有幸福暖心的時刻。作為媽媽,雖然我做的還不夠好,但是我仍然在努力。回想起這快三年來的點點滴滴,箇中辛酸仍歷歷在目。1、產後奶量不夠,是媽媽的錯嗎?因為每個媽媽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產後奶量跟不上孩子的成長步伐是一個困擾新手媽媽的問題。
  • 網際網路育兒經不能成了偽科學生意
    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信息混亂到什麼程度?諸如嬰兒黃疸是否需要曬太陽等基本問題,都會有完全衝突的答案。苦心求解越搜越亂,已經給人添堵,而更讓人鬱悶的是,一旦不慎還可能被割「韭菜」,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 get到這樣的科學育兒,給寶寶更好的愛
    尊敬的讀者朋友,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科學育兒一定對嗎?答案是否定的。從孕期的孕婦學校、產後康復人員到催奶師無一不在強調同一個問題——母乳足夠寶寶吃,讓他多吸允就可以啦
  • 「科學育兒」販賣的是科學還是焦慮
    有統計數據顯示,60%的年輕媽媽手機上安裝了至少2個育兒app。雖然廣泛吸納各路養娃觀,但崇尚科學育兒的新手媽媽大多認為自己能保持理性育兒。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新手媽媽們持續通過多樣的育兒渠道武裝自己,但隨著育兒不斷精細化,她們的焦慮程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營造科學育兒的信息環境
    日前一項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遇到育兒困惑時,91.0%的受訪家長會搜索育兒類自媒體,但60.5%的受訪家長認為自媒體中無用信息過多。「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做一名合格的家長,需要用心盡力,也需要知識積累。孩子呱呱落地,從嬰兒床到輔食餐,從學發音到學外語,從興趣班到升學考,成長過程中有不少年輕家長需要攻克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