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育兒經不能成了偽科學生意

2020-12-22 長安觀察

如今的新手爸媽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兒問題,都習慣於去網上尋找答案。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

信息混亂到什麼程度?諸如嬰兒黃疸是否需要曬太陽等基本問題,都會有完全衝突的答案。苦心求解越搜越亂,已經給人添堵,而更讓人鬱悶的是,一旦不慎還可能被割「韭菜」,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某些帳號一旦積累足夠粉絲,便開始帶貨、賣課,「漲粉—帶貨—變現」的生意經玩得火熱,產品質量卻無人保證。有人按推薦買回「嬰兒孕婦電蚊香」,卻發現使用說明赫然寫著「孕婦禁用」。今年3月,一名新手媽媽加入收費不菲的「付費睡眠引導群」,其3個月大的女兒趴睡時大哭不止,媽媽聽從「專業建議」不加幹預,導致女嬰不幸去世。

某些商家既無科學素養,也無道德良知,作為窗口的平臺方顯然不能視若無睹。某種程度上,這些帳號能夠取信於人,就在於其以「專家」「醫生」的面孔示人。對於這些專業身份,平臺理當謹慎甄別。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某些平臺雖然有「資格驗證」機制,卻流於形式:諸如專業證書、營業機構代碼等無人審查真偽,至於畢業學校、專業、工作單位等更是水分極大。作為平臺,對於發布者身份、傳播的內容以及售賣行為,都守土有責,即便後兩者存在困難,至少也應先守好身份審核這道關口,幫助用戶區分「李逵」和「李鬼」。

換個角度看,偽科學育兒帳號大行其道,還因權威信息供給未能滿足科學育兒的需求。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難免遇到各類實際問題,怎樣培養孩子睡整覺,孩子不喝奶瓶怎麼辦等等,往往很難從抽象的育兒書、官方網站等上尋找答案。有媒體發現,在某權威機構的兒科學官方網站上,「兒童健康科普園地」欄目,僅有2014年發布的3條內容。

權威機構科普缺位,某些育兒帳號卻在大做「1對1」服務。對比之下,許多父母即便具有一定科學素養,在手忙腳亂、焦慮憂心之時,也難免一時糊塗交了「智商稅」。有人說,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卻不需要學習,不需要考試,對孩子來說不是好事。眼下,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認真學習,卻缺乏讓人放心的渠道。 從有關部門到內容平臺,大刀闊斧清除劣質信息,與時俱進打造優質渠道,緩解新手父母的育兒焦慮,也是社會溫度的體現。

*本文由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相關焦點

  • 別把育兒經做成偽科學生意
    如今的新手爸媽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兒問題,都習慣於去網上尋找答案。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   信息混亂到什麼程度?諸如嬰兒黃疸是否需要曬太陽等基本問題,都會有完全衝突的答案。
  • 國考申論熱點:別把育兒經做成偽科學生意
    國考申論熱點:別把育兒經做成偽科學生意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國考,公務員考試,公務員,國家公務員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北京日報評論:別把育兒經做成偽科學生意
    如今的新手爸媽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兒問題,都習慣於去網上尋找答案。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某些帳號一旦積累足夠粉絲,便開始帶貨、賣課,「漲粉—帶貨—變現」的生意經玩得火熱,產品質量卻無從保證。有人按推薦買回「嬰兒孕婦電蚊香」,卻發現使用說明赫然寫著「孕婦禁用」。
  • 不能放任育兒自媒體兜售偽科學
    《半月談》近日刊發的報導顯示,網際網路已成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 在家長對育兒知識渴求的當下,一些育兒自媒體的確有著不小的市場。但海量網際網路育兒信息往往真假難辨,流量經濟之下更是亂象不少。
  • 育兒要科學 不要偽科學
    ■ 韓慧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
  • 大量自媒體帳號全靠包裝,別把育兒經做成偽科學生意
    如今的新手爸媽遭遇大大小小的育兒問題,都習慣於去網上尋找答案。但據媒體調查,在母嬰育兒領域,大量自媒體帳號身份全靠包裝,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傳授幾條經驗就自稱育兒師,海量信息魚龍混雜,偽科學泛濫成災。某些帳號一旦積累足夠粉絲,便開始帶貨、賣課,「漲粉—帶貨—變現」的生意經玩得火熱,產品質量卻無從保證。有人按推薦買回「嬰兒孕婦電蚊香」,卻發現使用說明赫然寫著「孕婦禁用」。
  • 半月談|套上白大褂演戲,包裝身份做生意?小心這些偽科學育兒自媒體
    套上白大褂演戲,包裝身份做生意?小心這些偽科學育兒自媒體半月談記者 胡林果 楊穩璽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
  • 套上白大褂演戲,包裝身份做生意?小心這些偽科學育兒自媒體
    她在短視頻網站關注了許多育兒帳號,後來慢慢發現這些育兒帳號主體身份混亂。有的育兒自媒體帳號名叫「某某育兒經」,帳號認證主體不具有任何醫療教育背景,卻經常發布一些所謂的育兒知識,例如「媽媽想要生出高顏值的寶寶,要多吃這些東西」「多吃葡萄能讓寶寶的眼睛又大又亮」「寶寶幾點出生決定了他以後的性格」。
  • 科學育兒須遠離「偽育兒經」
    江德斌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不管什麼人,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有些爆款文章表面傳授育兒經驗,背後卻是一本營銷帳……面對便捷卻又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育兒,年輕父母疾呼「救救孩子」!
  • 別掉進育兒「偽科學」的坑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認識到科學育兒的重要性,然而市面上和網絡上各種所謂的科學育兒的觀點魚龍混雜、濫竽充數,這些信息幹擾了家長的爭取認知。我們經常收到老一輩育兒觀念影響,比如「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但是這裡的「窮」和「富」是怎麼體現,很多人都一知半解,最後都歸結到物質上。所以這些斷章取義也會造成「偽科學」的科學育兒,這些觀點在孩子身上只會起到反效果。還有比如什麼。說完孩子的教育,下面說說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餵養。都說孩子一歲之前不加鹽、兩歲之前不喝牛奶等等,有的家長甚至完全按照書上和網上專家的觀點執行。
  • 念好科學育兒經不能迷信自媒體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但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的標題,雖然很吸引眼球,獲取的流量驚人,讓人倍增信任感,但內容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卻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年輕父母花了很多錢,卻得到毫無用處甚至有害的「知識」,輕者損失錢財,重者危害寶寶生命健康。面對這種情況,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加強平臺監管。
  • 套上白大褂演戲,包裝身份做生意?小心這些育兒自媒體
    關注育兒自媒體、參加付費育兒課程、購買各類博主推薦物……如今,網際網路成了諸多年輕父母備孕育兒的首選知識來源。然而,一些網絡育兒自媒體炮製各類標題,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所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無法保證,導致育兒偽科學泛濫。不管什麼人,白大褂一套就是醫生,有些爆款文章表面傳授育兒經驗,背後卻是一本營銷帳……面對便捷卻又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育兒,年輕父母疾呼「救救孩子」!
  • 中國式育兒標準,竟然都是偽科學
    中國式育兒標準,竟然都是偽科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闢謠:6個月戒奶,5歲分房睡?中國式育兒標準,竟然都是偽科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如今,似乎許多養育嬰兒的母親自相矛盾。
  • 算命生意經:網際網路半仙簡史
    如今一切皆可「網際網路+」的時代,曾經行走江湖「知天命」的神人們,也不再局限在廟宇和街邊擺攤,堂而皇之做起算命的生意來。網際網路算卦,成了存留於灰色地帶的一盤大棋,棋局上有人封神,有人墜落。如今回憶起來,只能說,網際網路初期,收割智商稅極其容易。第一波做電腦算命的人賺得盆滿缽滿,充分證明了計算機浪潮初起時的「編程改變命運」。只是這電腦算命的準確率連10%都沒有,跟鬧著玩兒似的。老百姓們也學聰明了,不容易被忽悠,程式化的電腦算命自然越來越不吃香。但信命的人倒從來沒有減少,只要算得準,錢不是問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算命也開始「消費升級」 。
  • 盤點8個偽科學育兒知識,很多家長深信不疑,別被忽悠了!
    如今網際網路發達了,家長對於各種育兒知識的獲取更加容易了,然而網上卻流傳著很多偽科普育兒知識,這些育兒知識至今還讓很多家長深信不疑。以下這8個育兒知識是偽科學,大家不要被騙了! 1、吃水果要蒸著吃
  • 盤點8個偽科學育兒知識,很多家長深信不疑,別被忽悠了
    如今網際網路發達了,家長對於各種育兒知識的獲取更加容易了,然而網上卻流傳著很多偽科普育兒知識,這些育兒知識至今還讓很多家長深信不疑。以下這8個育兒知識是偽科學,大家不要被騙了!便秘就得多喝水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寶寶便秘了要多喝水,實際上光靠喝水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便秘
  • 別讓「皮紋測試」之類偽科學誤了孩子
    醫學專家認為,這種測試缺乏科學依據,極具欺騙性,屬偽科學。(1月31日《京華時報》轉新華社電)  筆者在百度輸入「皮紋測試」詞條,發現「皮紋測試指明孩子成功路」、「給你一個預知孩子未來的機會」、「一生只做一次、一次了解一生」等宣傳可謂多多,也發現「皮紋測試」此前已流行於上海、天津、福州等地,重慶白領甚至也熱衷此道,筆者所在城市也有市民在網上問「哪裡可以做皮紋測試」。
  • 育兒自媒體良莠不齊 家長謹防陷阱
    由於門檻低,育兒類自媒體質量參差不齊,更有不少自媒體依靠販賣焦慮吸引流量,甚至充斥大量偽科學。近日微博公示處置違規自媒體帳號的名單,其中不乏育兒類自媒體。如何去偽存真成為年輕父母必須面對的難題。專家認為,育兒自媒體的出現迎合了年輕人重視科學育兒,偏愛網際網路互動的特點,能夠為新手父母迅速「充電」。但更需注意的是,育兒沒有標準答案,家長在使用育兒自媒體時需學會鑑別真偽,避免盲目跟風。
  • 神秘學和玄學是不是偽科學?偽科學的定義!
    宗教是不是偽科學?偽科學的定義是什麼!偽科學(pseudoscience)是已經被實踐(包括科學實驗)證偽、但仍然當做科學予以宣傳推廣的理論假說或假設。在人類科學發展過程中,理論假說或假設往往是科學發現的拐杖。
  • 不要再相信育兒偽科學了
    壹初為人父母,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給給孩子,不想讓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這種觀念導致很多新手父母產生了育兒焦慮,毫無防備地踩進了一個個無良機構營銷出來的育兒陷阱。對此,小貝感到既氣憤又悲痛,悲痛的是無法想像小寶寶在這2個小時裡經歷了怎樣的絕望和無助,氣憤的是這種臭名昭著、偽科學的「哭聲免疫」育兒方法為何還會有人相信。網上瘋傳的哭聲免疫訓練法、延遲滿足訓練法、嬰兒獨立完整睡眠訓練法等,主張「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其核心思想源於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約翰·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