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賢臣,遠小人,這是自古以來我們就有的理念,但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個用人管人的領導者,稻盛和夫認為:君子和小人都要用,君子要善用,小人要用對地方,這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
君子我們都知道,那小人又如何用呢?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到:用才,苛辨君子小人太過,反生害也。乃因自天地開闢始,世十之七八皆小人。善察小人之情,取其長用以小職,盡其才藝也。
用人的時候,太過於計較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反而容易發生不好的情況。因為一直以來,人性就是個非常複雜的東西,誰的心裡都有著自己自私的一面。只要看到小人的才能,將他安排到一個能夠讓他發揮才能,權利又不是太大的職位上,這就夠了。
我們在分辨是君子還是小人的時候,依據都是品行人格,而小人其實也有著自己擅長的一面,所以,如果能夠將小人用好,也會對自己的事業有所幫助。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和珅就是其中一個。
大家對和珅的印象都是貪汙受賄,但為什麼乾隆還重用和珅呢?就是因為和珅在有些時候比紀曉嵐用得順手。
乾隆有一次讓和珅賑災,和珅卻在糧食裡加了石子。紀曉嵐很生氣就去找他理論,和珅卻不慌不忙地說:「你不是怕有錢人裝窮,有人惦記糧食嗎?這樣不就解決了?」因為,這樣的糧食,只有真正的窮人願意吃。
稻盛和夫說:「所謂君子,即德高望重、能力亦出類拔萃之人。所謂小人,可解釋為,其人,才能出眾,然而人格不成熟,尚缺修養,雖不足以稱為惡人,人格卻仍待完善。現實生活中君子甚少,而小人眾多,正是『茫茫人海,適者難覓』。」
我相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明明你覺得有的人人品不行,但他的能力確實出眾,而領導也願意用他。
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往往都懂得用人之道,既善用「君子」,也能用好「小人」。
看透小人不成大器的缺點,然後考慮如何在企業內發揮他的長處、能力,這是每一個領導者都要學習和掌握的技能。
稻盛和夫是經營管理學的牛人,一個人創辦了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並且救活了巨虧的日本航空。可以說,稻盛和夫成就事業的經驗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借鑑。
就連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都給予過高度評價:京瓷幾十年如一日的精進,做到了全球第一,我們只有追隨的份。華為擁有全球一流的數學家,但他們卻擁有全球一流的化學家與物理學家。我們趕不上稻盛和夫!
2019年,87歲的稻盛和夫親手關閉了培養100多個上市公司、14000多名全球企業家的「盛和塾」。幸運的是,他把自己的「稻盛哲學」都融匯到了《心》、《活法》、《幹法》三本書中。
這3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解釋了什麼是「阿米巴經營」,以及「六項精進」,裡面沒有煩人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我們實際的解決方法和對策。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