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米酒有「三怕」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就是你釀不出好酒的原因
米酒又叫做醪糟,中國家庭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小時候我家是經常做米酒吃,用來煮湯圓或者是豬雞蛋放糖喝都很好喝,醪糟喝起來酸酸甜甜的特別開胃,不僅僅是直接喝,用來做菜也特別好吃,做雞肉鴨肉的時候放點醪糟就會有種獨特的風味。在川菜裡面也經常用到醪糟調味,像是大家經常吃的火鍋,還有一些辣醬裡面,都會放一點醪糟調味。醪糟不僅能給肉類去腥還能改變食物的味道,老百姓家裡是必備一瓶醪糟。雖然現在醪糟在市場上買更方便,但是自己做的醪糟更加實惠,相比市場上10幾塊錢一斤的價格,自己動手做一大盆也要不了10幾塊錢,會過生活的主婦們一般都自己做醪糟。
雖然做醪糟算不上難,但是還是不容易做成功,特別是這發酵的過程很難控制,很多做米酒失敗的原因就在這發酵的過程。因為這米酒的發酵過程很長,我們做一次米酒只需要花半個小時,而發酵要花好幾天才能成功,發酵的過程中,有些地方沒有注意到,米酒就會發黴或者是發酵不起來。所以小編總結了一下做米酒的一些要點,大家可以參考學習一下,也許做不出好喝的米酒原因就在這裡面。
做米酒有三怕,這三怕是做米酒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的三個點,第一點做米酒怕搖晃。因為我們自己在家做米酒,用的容器都不怎麼完美,所以在米酒發酵的過程中去搖晃米酒罈子,米酒會吸入真菌空氣,影響米酒的發酵。第二怕怕開蓋,米酒並不是不能開蓋,只是在發酵的過程中儘量避免開蓋,開蓋後其他空氣進入米酒裡面,影響米酒的乳酸菌發酵環境,從而釀出來的米酒不好喝,如果說是夏天在米酒發酵期間開蓋的話,室內溫度高,會容易發黴。
米酒第三怕怕陽光,夏天的時候南方陽光強,如果將米酒放置到陽光能夠直接照射的地方,米酒的溫度會增高到菌體沒辦法生長的溫度,所以陽光直射會影響到米酒的發酵。正確的方法是將米酒密封好,放置到陰涼避光的乾燥地方,觀察米酒發酵的過程用耳朵聽聲音或者是用鼻子聞味道就能知道,不要經常打開蓋子去看,這樣會影響米酒的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