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牛羊肉更滋補的是它!大雪後最肥美,蒸一鍋不上火又解饞

2020-12-20 閃電新聞

老話說的好「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節氣後,天氣愈發寒冷,吃粉們除了禦寒保暖,此時做好養生保健尤為關鍵。

鴨肉性涼、味甘,從中醫角度來說,更是理想的進補食物,所以比牛、羊肉更適合現在吃。但說到鴨子,可別只知道北京烤鴨、八寶鴨了,今天室長給大家解鎖一道《紅樓夢》裡,大戶人家才吃得上的【酒釀清蒸鴨】。

作為四大名著,很多人肯定為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嗟嘆。但作為吃貨,室長每次看都情不自禁的垂涎三尺,《紅樓夢》雖不是描寫美食的專著,但真心是一本吃貨界的百科全書啊!

告訴我們200多年前的人是怎麼生活的。簡單的一碗粥,到頗有講究的「酒釀清蒸鴨子」。把食物做到了極致,更體現了濃厚的中國文化。

對於今天這道酒釀清蒸鴨子,《紅樓夢》六十二回中有著一段詳細描述。

「寶玉生辰那天忘了邀請芳官,賭氣在床上躺了半日,芳官餓了便叫廚房送飯來。這柳嫂平時最善討人心,伺候寶玉的丫頭更是不敢怠慢。

不多時便差了人送了一個盒子來。小燕揭開,裡面一碗蝦丸雞皮湯,另外一碗酒釀清蒸鴨子,竟讓吃厭山珍海味,過生日酒醉飯飽的寶玉都搶著吃,究竟有何魔力?

原來古時候的貴族吃慣雞鴨魚肉,羶腥油膩,酒釀清蒸鴨反而顯得口味別致,與眾不同

製作工藝在於「蒸」,清蒸法以淡寓濃,清淡中品嘗出濃鬱,淡意中品出清香。酒不醉人人自醉,醉在其清純、湯濃、味美、酒香和其神韻。酒香撲鼻,使人心醉神迷。

不過,可惜的是曹雪芹在書中沒有介紹【酒釀清蒸鴨子】的做法。正宗做法無從考究,不過這反而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發揮空間。

室長研究多本書籍和做法,才找到與曹雪芹幾乎同時代的美食家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裡記錄了一道蒸鴨:

生肥鴨去骨,內用糯米一酒杯,火腿丁、大頭菜丁、香蕈、筍丁、秋油、酒、小磨麻油、蔥花,俱灌鴨肚內,外用雞湯放盤中,隔水蒸透。

肥鴨脂肪豐厚,加入糯米和各色配料,一方面可豐富口感,另一方面也可吸取油脂。不過,又加入了小磨麻油和雞湯,會顯得有些油膩。

今天作為精緻廚娘室長,就在還原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番改良。

今天這道菜和《紅樓夢》裡有何區別?

①在食材上的改良,首選瘦鴨,因為偏肥的鴨子油脂過多,吃起來會比較油膩。

其次,②主要的配料不是米酒,而是糯米發酵而成的酒釀,也叫醪糟。

一吸收油脂;二酒味能去掉鴨肉的腥味;三是有益於養生,有活血美顏、增進食慾之功效,真可謂「一舉三得」,味道一級棒!

這道【酒釀清蒸鴨】如何快速去腥?

《呂氏春秋》云:水居者腥。很多人不愛鴨,是因為鴨肉腥味較重且不好去除。其實只要方法掌握好,就能快速去腥!

①切好的鴨肉放冷水中浸泡1個小時去除羶味。

鴨肉冷水下鍋,在加熱的過程中會將鴨肉的腥味、血水和油逼出,這樣處理過的鴨不需很多調料就可以非常好吃,既不腥又不膩。

③鴨肉經過酒釀醃漬以後,不但去除了腥味,而且香甜可口,還有助於消化吸收。

冬季吃鴨,究竟有哪些好處?

冬天的鴨子最肥美,囤積了大量脂肪來禦寒過冬,肉質肥美細膩,現在吃正在好時節。

鴨肉屬於白肉,比起紅肉來說,蛋白質含量高,但脂肪含量卻低。具有養胃、滋補、消水腫以及止咳化痰等功效;鴨肉比雞肉、豬肉都便宜,比羊肉更滋補,好吃不上火,不懂吃太可惜了。

酒釀如何製作?

做這道菜最大的「攔路虎」,肯定就是酒釀了。

鴨肉雖腥味大,但好在經過酒釀的浸泡和蒸製,不僅去腥,香甜可口、更有助於消化。

「蒸」的烹飪手法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酒釀開胃暖胃,鴨子滋陰益腎,清甜甘洌中透著沁人心脾的酒香,不失為一道經典的養生菜品。

飽口福的同時還能補氣養血、美容養顏,也難怪柳嫂子要拿這個去討好芳官。

酒釀清蒸鴨

食材

鴨子1隻 / 酒釀1大碗

蓮子少許 / 枸杞少許

做法

- 1 -

食材選擇:鴨子要挑選瘦鴨,因為偏肥的鴨子油脂過多,吃起來會比較油膩。

改良關鍵點1,鴨肉挑選:看背上和尾巴處以及肚子處,圓潤豐滿的油就多,皮就厚。反之油就少,皮就薄。

- 2 -

浸泡:鴨肉去頭和尾,將洗淨切好的鴨肉放入冷水中浸泡1個小時去除羶味。(注意:鴨肉羶味過大,不去除的話口感會非常差。)

- 3 -

焯水:泡好鴨子放入冷水中,再放入適量的鹽和蔥姜,開鍋撇去浮沫,煮40分鐘左右。

改良關鍵點2,冷水焯水:鴨肉冷水下鍋,加熱的過程中將鴨肉的腥味、血水和油逼出。

- 4 -

煮好的鴨子撈出,稍加攤涼。(覺得麻煩也可以直接買鴨胸肉替代鴨子)

- 5 -

抹醪糟:準備一隻大碗,將整鴨上均勻的塗抹醪糟,用保鮮袋封口包裹起來,醃製3-4小時。

改良關鍵點3,酒的不同:古時跟現在的酒大有不同,由於提純工藝的不足,這道菜古人很有可能是用糯米酒。

而我們今天是使用的是醪糟,是糯米發酵而成的。既可以吸收油脂,去除鴨肉的羶味。酒味不重,還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 6 -

蒸製完成:把醃製好的鴨肉切大塊,碼入碗中,再在周邊放入蓮子和勾芡。鍋上汽,開中火慢蒸90分鐘即可,口感細膩、香味撲鼻。

因為一隻鴨子屬實比較大,籠屜可以放不下,家裡鍋夠大的吃粉可忽略此步

鴨肉清熱去火,是秋冬滋補潤燥的首選。酒釀又能補氣活血、美容養顏,這道菜真的很適合中老年、養生人群及愛美女生食用。

相關焦點

  • 明日大雪節氣,吃牛羊肉不如多吃它,蒸一蒸10分鐘就好,溫暖過冬
    明日大雪節氣,這蒸菜記得給家人吃,蒸一蒸10分鐘就好,溫暖過冬。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大雪節氣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這個時候氣溫會開始越來越冷,大雪節氣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有的地區大雪節氣喜歡吃餃子、喝羊湯等等,而且大雪節氣一到,一些地方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忙著醃製「鹹貨」了。
  • 小寒後,吃牛羊肉不如吃它!增強抵抗力,不上火,熱乎乎的特解饞
    導讀:小寒後,這肉要多吃!比牛羊肉營養高,尤其女人更要多吃,別不懂小寒節氣,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天氣也愈加的寒冷,除了要增加衣物以外,最重要的是要「食補」!在古代,古人們把這段時間稱之為「補冬」,會刻意地給身體進行滋補!古人的滋補,最主要的是「貼膘」!
  • 建議大家: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鍋中一燜鮮美營養又解饞,比牛羊肉好吃
    導語: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鍋中一燜鮮美營養又解饞,比牛羊肉好吃隨著天氣的逐漸變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前兩天我們這邊的溫度下降到零下十幾度了,寒冷的天氣一定要吃一些既有營養還能保暖的食物。作為一個家庭煮夫,這段時間我隔三差五給家人們做一頓肉吃,天冷,一般大家都會選擇吃一些牛羊肉來給身體進行進補,但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牛羊肉可以偶爾吃一回,經常吃的話,價格不是我們普通家庭能接受得了的,雞肉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鍋中一燜鮮美營養又解饞,比牛羊肉好吃。
  • 冬天,這蒸菜多做給孩子吃,蒸一蒸鮮香營養,比牛羊肉便宜又滋補
    冬天,這蒸菜多給孩子吃,蒸一蒸鮮香又營養,比牛羊肉便宜又滋補。最近南方也開始降溫了,天氣特別冷,南方的冬天很溼冷,而且還沒有暖氣,所以一到冬天就容易冷得直哆嗦的那種。
  • 上火體質進補,吃牛羊肉都不如它,鮮甜溫補不上火,體質好不怕冷
    說到冬季的滋補湯,各種雞湯、牛羊肉湯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這些食材的價格也不便宜,雖然說冬季吃牛羊肉和雞肉進補,有很好的滋補暖身作用,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這樣溫補的食材的。尤其是一些內有熱,容易上火的人,還有一些「虛不受補」的人,這類人群在冬季進補的時候就特別矛盾,不進補身體又比較虛,一吃進補溫補的食材又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特別不受補。
  • 冷天吃它最解饞,只需簡單蒸一蒸,無油更健康,上桌三兩下必光碟
    而在這些烹飪方法中, 蒸菜既能保持了菜餚的原形、原汁、原味,且蒸出來的食物比起其它烹飪技法油脂要少得多,口味鮮香,不上火,清淡養胃,是最健康的烹飪方式之一。大雪節氣過後, 天氣越來越冷,這時我們一定要多添加衣物來保暖, 同時也要注意飲食調理,增加能量的攝入。
  • 明日大雪,大魚大肉靠邊站,冬天最該吃這菜,營養滋補不上火
    明日大雪,大魚大肉靠邊站,冬天最該吃這菜,營養滋補不上火。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其實即使沒到大雪這個節氣,北方就已經大雪飄飄了,小小所在的城市雖然還沒有下雪,但是氣溫也到了零下,不過還好室內的暖氣很足,回家以後還是很暖和的,不過在北方生活有一個特別大的缺點,就是乾燥!
  • 冬季吃肉有講究,比牛羊肉實在,養胃滋補此物更適宜
    冬季吃肉有講究,比牛羊肉實在,養胃滋補此物更適宜北風凜冽,寒冷刺骨,在這個特殊的時節,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每天不吃點肉就感覺渾身沒力氣,更沒了熱量,做什麼都畏手畏腳的,的確,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各種各樣的肉質食材可以說是予取予求,我們從中汲取營養來養護身心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 芋頭和它天生一對,蒸一蒸20分鐘能出鍋,鮮到流口水,好吃不上火
    冬至過後,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數九寒冬,這時對於主婦來說,做飯也是一種考驗,天冷飯菜還沒上桌就涼了,熱菜也是些麻煩事,因此冬天一般火鍋菜,乾鍋菜,燉菜等就非常受人們歡迎,但這些菜吃起來有些油膩,也很容易上火,因此在冬季
  • 丸子不油炸了,這樣蒸一蒸,熱乎乎出鍋,鮮嫩味美不上火
    近期天冷了,孩子說想吃油炸丸子了,而我和她商量著,試試這個做法,這樣蒸一蒸,熱乎乎出鍋上桌,鮮嫩可口,味美不上火。肉丸子所用食材,一般以豬肉為主,也可以加入一些素菜,豐富口感,鮮美解膩,比如豆腐與豬肉製作的丸子,也深得家人喜愛。豆腐不燉了,換個做法,隔三差五做一次,一碟上桌老光碟。
  • 不如切根蘿蔔蒸一盤,省事營養,滋補解饞還不會長胖
    導語:入冬後我家愛蒸這菜,Q彈脆爽吃不膩,鮮美滋補,比牛肉羊肉饞人。燉肉嫌麻煩?不如切根蘿蔔蒸一盤,省事營養,滋補解饞還不會長胖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雖是相隔不遠,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都會存有差異。
  • 大雪後,糯米別只會熬粥,抓把紅豆一蒸,軟糯香甜,滋補更飽腹
    導語:大雪後,糯米別只會熬粥,抓把紅豆一蒸,軟糯香甜,滋補更飽腹說起糯米,相信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糯米粥,但其實糯米的吃法多樣,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僅局限於這一種做法,我特別喜歡用糯米做甜點,抓把紅豆蒸一蒸,吃著軟糯更香甜,而且更滋補飽腹,這款紅豆糯米糕是我總結了最為成功的經驗,第一次做紅豆糯米糕,以為紅豆經過一晚上的浸泡很容易會熟
  • 冬天,吃它比吃豬肉強,蒸一蒸鮮美軟爛又解饞,每次蒸一鍋不夠吃
    ,讓你的家人也解解饞。冬天,吃它比吃豬肉強,蒸一蒸鮮美軟爛又解饞,每次蒸一鍋不夠吃,現在的豬肉很貴,但是雞肉就相對便宜不少,並且吃起來軟爛入味,所以吃雞肉說比吃豬肉強,我們家隔三差五做一鍋雞肉蒸飯,每次蒸上一大鍋都不夠吃的,從這就能看出家人特別喜歡吃這道菜。
  • 三伏天,吃牛羊肉還不如吃它,滋補溫潤不上火,開心過夏天
    三伏天,吃牛羊肉還不如吃它,滋補溫潤不上火,開心過夏天。三伏天一到,能明顯感覺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胃口下降,不想吃飯,各種瓜果蔬菜冷飲搬上了餐桌,飲食雖然要以清淡爽口為主,少吃各種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但是肉類不能少的,吃牛羊肉還不如吃雞肉,烹調成家庭版大排雞,口感鮮美,超級好吃。
  • 冬瓜的這個做法火了,與豬肉搭配,上鍋蒸一蒸,鮮嫩多汁又解饞
    大家都知道,冬瓜是豬肉最好的配料,只要用冬瓜做點吃,不放豬肉,整盤菜吃起來沒有味道,所以吃冬瓜,要加豬肉!現在我就用冬瓜和豬肉做一道美食,不煮蒸包子,不熬湯,上鍋蒸,吃起來鮮嫩而多汁,端上一盤肉末蒸冬瓜,老老少少,一家人都喜歡吃,冬瓜這種做法很火,與豬肉搭配,上鍋蒸,鮮嫩多汁,解饞!菜餚做法簡單,上鍋蒸一下,寓意:蒸蒸日上,過年吃它,寓意好!
  • 入冬後,我愛蒸一鍋它,滿滿都是料,解饞管飽,孩子吃完渾身暖和
    導語:冬季進補,我常給孩子吃它,比包子簡單,比燒麥好吃,營養又解饞。入冬後,我愛蒸一鍋它,滿滿都是料,解饞管飽,孩子吃完渾身暖和入冬後,多給孩子吃糯米,加把麵粉簡單一卷,鹹香軟糯,出鍋之後比燒麥好吃。南方人都喜歡糯口小吃,一到冬天,糯米就會特別的受歡迎,各種點心,或蒸或炸要,又或者是用它釀酒,悅悅的爸爸就特別愛用糯米釀酒,每年冬天都要做好幾次。悅悅也愛吃糯米,但大多時候是用它來做早點。糯米是糯稻脫殼的米,是一種溫補的主食,食用之後能夠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冷天食用。
  • 冬天最饞這菜,簡單蒸一蒸8分鐘就能出鍋,鮮美極了,營養不上火
    大雪節氣過後,人們又開始忙著醃製臘肉、灌腸等腊味了,這時豬肉的價格又漲起來了,讓人感覺有些吃不起了,因此冬季想吃點肉類來增加能量, 但豬肉太貴,不如吃點魚吧。
  • 80歲老廚師:冬天進補,牛羊肉都不如它,7元一斤,簡單一蒸,營養全面又美味
    80歲老廚師:冬天進補,牛羊肉都不如它,7元一斤,簡單一蒸,營養全面又美味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哈嘍,大家好,我是顏小廚,今天小廚又來給大家更新美食菜譜啦!冬天進補,牛羊肉都不如它,7元一斤,簡單一蒸,營養全面又美味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氣候漸冷,小雪也成了寒冷開始的標準,地面上的露珠成了霜,北方地區開始下雪,南方也正式開始進入冬季。
  • 大雪將至,記得給家人喝這碗湯,驅寒保暖,營養豐富不輸牛羊肉
    大雪將至,記得給家人喝這碗湯,驅寒保暖,營養豐富不輸牛羊肉日子過得飛快,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也就代表著天氣越來越冷了,白天的溫度也會逐漸到零度以下,天寒地凍,寒風刺骨,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冬天身體消耗的能量很多,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滋補,補充足夠的營養,為身體提供熱量和能量,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安穩度過寒冬。說起滋補,今天呢,就和大家分享一道適合常喝的湯水,它就是這碗蓮藕豬骨湯。民間有句俗語,說的是秋冬的蓮藕最養人,散發著獨特的清香,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常吃對脾胃好,還能夠潤燥敗火。
  • 肥美的螃蟹,蒸食最鮮美,是開水上鍋還是冷水上鍋?蒸多久?
    導讀:「蟹肉上席百味淡」,深秋,大閘蟹肥美黃金季,「蒸」食最鮮美!開水上鍋還是涼水上鍋?深秋,菊黃蟹肥,正是蟹味最肥美的黃金季,金秋美味,非大閘蟹莫屬。深秋嗜蟹好時節,此時母蟹黃滿肉厚,公蟹膏足肉堅,烹飪無需多複雜,蒸一蒸最鮮美,眯著眼睛細品慢嚼,配上些許小酒,喝上一杯紅糖薑茶,真的是一種最愜意的享受。蒸螃蟹,應該冷水上鍋還是開水上鍋?說起蒸螃蟹,好多人有疑惑,到底是涼水蒸還是開水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