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有術」|破解出行之困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是首都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超大社區,同時也因「大城市病」集中,成為城市治理的痛點、難點。

去年8月16日,旨在優化提升當地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的三年行動計劃重磅出臺,近200億資金、17項任務、108個項目,政府部門的決心可見一斑。17個委辦局送服務、辦實事,「回天有我」活動火熱開展,回天地區迎來上下齊心、各方發力、人人參與的破解契機。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落實行動計劃為抓手,以結構調整和完善功能為導向,以補齊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為重點,以提升大型社區治理能力為基礎,以增強群眾獲得感為標準,努力打造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匹配的、充滿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園。 」

2017年起,市委書記蔡奇先後六次前往「回天」地區明察暗訪,「四不兩直」精準點穴,現場調度謀篇布局,專項調研一抓到底,推動藍圖落地、美景成真。

一年來,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陸續啟動,一批民生項目建成投用,一系列共建共治機制落地生根,昔日的「睡城」正被逐漸喚醒。「回天」問題的解決過程,是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的典型探路,亦是超大城市治理中值得解剖的「麻雀」。自今天起,識政推出系列報導——《「回天有術」》,為您講述「回天」故事。

【破解出行之困】

早六點半,家住天通苑西一區的崔陽要準時出門趕去中關村上班。晚幾分鐘,就得堵在龍德廣場,四十分鐘起。改坐地鐵?要在天通苑南站外排隊二十多分鐘。上地鐵?還要擠得動。

在回天地區,有約84萬居民面臨著同樣的「出行之困」。

八成以上回天居民就業地集中分布在上地、中關村、望京、CBD等區域。這座「潮汐城市」,每天有大量居民往返通勤,現有交通系統早已不堪重負:交通路網承載力弱,縱向和橫向的快速路少;45條主幹、次幹、支路、斷頭路沒有打通;京藏、京新、京承等高速路分割,東西向幹線路網實現率低、貫通性差;公共運輸運力不足……「進不來、出不去」成為多少當地居民的無奈吶喊。

市委市政府直面矛盾癥結,解結突圍。

規劃先行!

從梗阻多年的「斷點」,到不堪重負的地鐵公交,再到短缺落後的路網規劃,為徹底解決群眾出行難題,回天三年行動計劃勾勒出「一縱一橫、五通五暢」骨幹交通路網,打通老堵點,織補新動脈,合力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構建區域慢行系統的改造藍圖,為區域交通治理設定了規矩和方圓。

回天地區擬建路網示意圖

一年來,北郊農場橋改造完工、林萃路斷點明年打通、北苑北綜合交通樞紐9月投入使用、地鐵13號線年內啟動拆分、自行車專用路成了新「網紅」……一張疏密有致、交錯相通的城市路網正在回天地區有序鋪開。

打通斷點 子落棋活

南起北五環,北至回南北路的林萃路全長7.6公裡,是城市北部地區,特別是回龍觀地區連接中心城區的一條城市主幹路。

此路於2006年啟動建設,大部分路段均已按規劃實施完畢,卻在五星啤酒廠門口「戛然而止」——950米的斷點,因為複雜的拆遷利益、跨越鐵路工程及地鐵13號線等種種原因,一直擱淺至今。

林萃路斷點打通示意圖

「上下班要多繞4、5公裡,一堵就是半個多小時。」與在回龍觀住了十幾年的王林一樣,林萃路啥時能通車,是當地居民評價「回天計劃」成果的重要標準。

斷頭路與便民路,只「一步之遙」。2017年的一個炎炎夏日,市委書記蔡奇就曾來林萃路暗訪。 今年,他又接連兩次來到施工現場檢查進度,反覆叮囑,要狠抓計劃實施,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打通林萃路喊了十幾年,王林的心情也從一開始的期待逐漸轉變為失望。去年,他在媒體上看到回天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打通林萃路,當時還不以為然。直到去年底,看到斷點處開始拆除,王林終於明白,這條路,是真的要通了。

破解癥結並非易事,既需要政府部門的決心耐心,還要有多方配合以及科學的施工方案。

經多輪協商,海澱區政府與企業於去年12月28日就廠區「整體收儲、先行修路」達成共識,五星啤酒廠同意施工。 今年5月,拆改移工作順利完成,林萃路拆遷難題徹底解決。

林萃路斷點正加緊打通

為了儘可能減少對地鐵線路的影響,林萃路將採取U形槽下穿方式,連續穿越國鐵、地鐵13號線,下穿線路長度約650米,整體工期將於明年7月底前完成。 屆時,林萃路北段、建材城中路、黑泉路將實現南北貫通,形成一條雙向六車道的城市主幹路。

落好「關鍵子」,下活「整盤棋」。林萃路僅是一個縮影。

去年八月,察看北郊農場橋早高峰堵點

道路是否通暢,是丈量老百姓心中幸福指數的標尺。北郊農場橋曾是回天地區諸多堵點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因設計缺陷,作為回龍觀西大街進入京藏高速的唯一入口,北郊農場橋上下都只有一條車道。尖峰時段,雙向三車道的車在此匯入,擁擠可想而知。

改建後,北郊農場橋在原有橋梁南、北兩側各新建1座橋梁,橋寬由16米拓寬至32.5米,機動車道擴展為「兩進兩出」,通行能力成倍提升的同時,實現了人車分離。

5月底通車後的北郊農場橋,已難覓往日大堵車之景。

改造前的北郊農場橋擁堵不堪

改造後秩序井然一路通暢

同時,陳營東橋建成通車,辛莊橋立交節點改造明年3月完工,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年內開工……一批「斷點」即將陸續打通。

誠然,打通「斷點」歷來是棘手的難事。但,憑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和一定「要拿下」的魄力,就能打通「斷點」,連接民心。

公交優先 暢通動脈

公共運輸是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但在回天,選擇乘坐公交地鐵同樣困難:84萬人口,只有4.5萬平方米的公交場站;軌道交通主要依靠5號線、8號線和13號線,13號線更承載了東西向通行的全部壓力。

「出行不太方便,希望能多開幾趟公交車。」 去年6月,融澤嘉園居民黃秀雲曾當面向蔡奇反映這件煩心事。

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就沒有辦不好的事。

——線路設置不合理?33條公交線路優化調整。

——等車時間長?北苑路開行大站快車,實現快速通勤。

——接駁困難?441路加開公交擺渡車,把乘客直送地鐵站。

——線路少只能死等一趟?專80路調整線路走向並延長運營時間,方便佰嘉城、國仕匯等小區上萬名居民接駁地鐵8號線及13號線。

……

如今,回天地區共有地面公交線路72條,全部線路均可與至少一個軌道交通車站相接駁。此外,「回龍觀大街」和「北苑路」兩條公交示範走廊也將於今年落地。

軌道交通也迎來改變。

13號線2003年時客運量僅為4萬人次,2016年增長為80萬人次。期間雖經6次調整,高峰時期的發車間隔由10分鐘縮短至了2分半,但快速增長的客流還是超過了承受能力。除了客流量大,回天地區多個地鐵站進出口少,也導致了進站時間極長,多個站點高峰時都要排10至20分鐘的隊才能進站。

去年8月13日早7點半,蔡奇不打招呼,直奔回龍觀城鐵站,融入川流不息的客流,檢查城鐵早高峰運營情況,並明確要求,遠近結合、標本兼治。改善城鐵運力,優化公交線路,鼓勵多元出行。

去年年底,13號線拆分方案公布。原有的13號線將在西二旗至龍澤站之間分成兩條交叉的「L」型線路,發車間隔時間由2分30秒縮短至2分鐘。13A線將由6編組加長為8編組,運輸能力提高七成。項目將於今年年底開工,2022 年底前開通試運營。

13號線拆分示意圖

同時,17號線將針對當地居民出行路程遠、時間集中、需求量大的特點,採取「大站、快跑、高運量」的設計方案,設21座車站,最小發車間隔2 分鐘,建成後將有效分擔5 號線客流壓力,大幅提升區域運力。

「公交優先」,就是「百姓優先」。從細微之處著手,有針對性地從百姓需求做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城市慢行 綠色「網紅」

今年5月31日,全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試運行。

3天,4.7萬人次騎行,首月累計通行量達26萬車次,工作日日均通行量約7500人次。自行車專用路儼然成了回天地區的「網紅」!

6.5公裡的專用路,騎完全程僅需26分鐘,可惠及約1.16萬「通勤族」。而在此前,由於兩區之間高速公路阻隔,儘管直線距離僅有3.8公裡,平均出行時間卻近50分鐘。

自行車專用路成「網紅」

6月4日,專用路開通不到一個禮拜,蔡奇就來到這裡,察看上坡助力裝置、潮汐車道、立體停車設施運行情況。作為首批體驗「用戶」,在百度工作的程書坤為專用路豎起大拇指,「以前開車上班要一小時,現在只要半小時,太方便了!」

專用路的開通,讓回龍觀這座超大社區,直接連接到西二旗、上地這些熱門通勤目的地,實現了騎自行車可與地鐵汽車「賽跑」,甚至贏下「比賽」的通勤新體驗。

眾多市民爭相「打卡」,綠色出行成時尚

自行車專用路成為「網紅」的背後,是悉心的規劃和決策,更是對綠色出行、節能減排的誠意和努力。

——潮汐車道中午變換方向,為的是更符合居民上下班出行規律;

——入口處設置上下坡助力系統,方便騎行者輕鬆把車帶上高架橋;

——除起點和拐彎處外,全程坡度不超過1%的設計,最大限度滿足騎行體驗;

——出入口闢出雙層立體停車架,有效緩解了共享單車停車難題;

——在沿線各個進出口的設置上,也充分考慮到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與現有地鐵站、公交站、配套設施等進行了全面適配,儘量減少中轉;

——養護管理單位實行24小時巡查服務,對欲闖入專用路的電動自行車、摩託車及行人進行勸離。除遇極端天氣外,這裡將會24小時為騎行人使用。

……

自行車專用路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回天地區將逐步完善連接居住區、森林公園、交通樞紐、公建設施的適宜騎行和步行的專用通道,構建覆蓋區域的慢行系統。

「不因事小而不為,把民生訴求作為工作著力點。 」 蔡奇在調研中反覆強調。 與市民出行休戚相關的市政基礎設施,要真正從需求出發,換位思考,想前一步,多做一點,才能讓老百姓真正得實惠。

打通關鍵節點,盤活城市骨幹道路,配建公交線網,暢通出行動脈,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讓區域出行環境實現整體提升和改善。「點、線、面」相結合,綜合施策、系統推進的治理思路,讓回天地區在「緩堵」的同時,實現了與上地、未來科學城、CBD乃至順義臨空區的有效通達,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感謝市發改委、昌平區、北京日報攝影部供圖

相關焦點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
    (原標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 ...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這裡曾是亞洲最大的居住社區——面積63平方公裡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常住人口達80多萬人。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這裡曾是亞洲最大的居住社區——面積63平方公裡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常住人口達80多萬人。
  • 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這裡曾是亞洲最大的居住社區——面積63平方公裡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常住人口達80多萬人。
  • 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打造共商共治新格局
    上學難、就醫苦、出行煩、治安亂……20多年間,「回天地區」從當初房地產業的樣板工程逐漸淪為「價值窪地」。雖幾經修補、整治,終因規劃先天不足,喟嘆「回天乏術」。居民們紛紛抱怨,更有人頻頻遷離。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8年8月,北京市出臺《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
  • 「回天之力」喚醒一座「睡城」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上學難、就醫苦、出行煩、治安亂……20多年間,「回天地區」從當初房地產業的樣板工程逐漸淪為「價值窪地」。雖幾經修補、整治,終因規劃先天不足,喟嘆「回天乏術」。居民們紛紛抱怨,更有人頻頻遷離。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8年8月,北京市出臺《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
  • 特斯拉被曝APP宕機:手機鑰匙失效 車主被困無法出行
    並且北美車主大都沒有攜帶特斯拉實體鑰匙的習慣,因此宕機之後,手機鑰匙失效,有車主被困在充電樁數小時,無法出行。直到4個多小時後,APP恢復正常,車輛才得以啟動。此外,國內交付的特斯拉Model 3車型,只配有一張NFC解鎖卡片,沒有配備傳統形式上的實體鑰匙。而該實體鑰匙需要車主單獨購買,特斯拉官方渠道售價在1000元左右。
  • 有感於「困而知之」
    日前,為孩放誦讀版本《中庸》,聽的一句甚感,云:「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幾日來,日日欣喜,皆因困而知之。一者,因「一」而喜。「一」者真常之理,《道德經》云:「道可道,非常道」,說不清,道不明者,一也;可我等認為非為真,認為其後必定有真理,其實無常本真理。二者,因己經歷。時至今時,己度過六六春秋,回望來時路,所知皆似「困而知之」。兒時饑寒,少時壯志,屢屢得傷,而至立業,常不遂願,每因困時,才知一二,卻依舊困而不知。
  • 沙丘為何被稱為「困龍之地」?
    沙丘位於河北省邢臺市,它和樓蘭古國一樣,充滿著神秘的氣息,它就是所謂的「困龍之地」。歷史上,在沙丘這片土地上,發生了許多令人詫異的怪事。商紂王在這裡建立了「酒林肉池」,留下了一世罵名;一代帝王秦始皇死在這裡,發臭黴爛;倡導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也被自己的親身兒子困在這裡,活活餓死,留下一世笑柄。從此以後,中國歷代帝王出行,都會刻意繞過這裡,這就使得沙丘更加神秘。
  • 破解寶寶夜啼的原因
    怎麼破解:白天適量增加餵奶次數和奶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部分寶寶夜奶次數,對於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睡前除增加一些飽腹感較強的輔食外,需要考慮逐步斷掉夜奶第二:由於寶寶消化功能還不完善,腸蠕動快,有些時候容易出現腸絞痛,腸痙攣。
  • 功夫雞之勇往直前破解版下載_功夫雞之勇往直前破解版安卓版下載...
    功夫雞之勇往直前破解版下載_功夫雞之勇往直前破解版安卓版下載_功夫雞之勇往直前內購破解版下載將由小編帶來。《功夫雞之勇往直前破解版》是一款特色經典好玩的大型小雞跑酷類手遊,真值即將迎來的2017是雞年,就讓我們這款遊戲的陪伴下,一起跨年吧,遊戲趣味十足,喜歡的玩家,就千萬不能錯過了哦!
  • 做夢夢見電梯出故障差點被困 夢見電梯出故障被困
    夢見自己被困在電梯,表示你近期會遇到一件讓你無從下手的事情,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解開這個怪圈。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被困在電梯,建議途中受困,延後出行。 懷有身孕的人夢見被困在電梯,預示生男,夏佔生女。夫妻不睦,不可墮胎。 創業的人夢見被困在電梯,代表不可大投資、宜守舊,小生意有利。
  • 重慶歌樂山:破局「名山舊城」之困
    舊城之病、擠城之困讓歌樂山這座革命聖地、城市「綠肺」不堪重負,亟待「治療休養」改造既要面子,更要裡子;既要城市好形象,更要群眾獲得感。這是一座紅色之山。白公館、渣滓洞、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聚集,並由此誕生了著名小說《紅巖》。這是一座綠色之山。森林茂盛、暗河溪流,是名副其實的城市生態綠肺。這又是一座城中山。東面是重慶核心城區,西面是大學城、科學城等發展新區,有常住人口達11萬餘,中小企業近1700家。
  • 中等生被困在哪裡了,如何破解中等成績瓶頸?
    中等生是學生中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很多中等生學習也很努力可是成績就是不見提高,今天老李就給同學們分析一下成績中等的同學學習上還存在哪些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還要找到破解方法。破解方法:回歸課本,加深理解。無論哪個學科,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層層關聯的,希望基礎不好的同學以課本為主,配套練習課本後的練習題,以中等題、簡單題為輔,逐漸吃透課本,也漸漸提高信心。先吃透課本知識、再吃透課後題、再做練習冊上的題目,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才是正確的學習順序。
  • 審判之光內購破解版下載
    一個修仙夢,一段修仙故事,審判之光破解版是2020年最新經典國風回合手遊巨作,遊戲巧妙結合Q萌造型設定和國風古風故事設定,畫面精緻唯美,角色刻畫活靈活現,動態特效表達細緻,原創的劇情故事跌宕起伏,歡迎各位玩家前來下載試玩。
  • 內蒙古這地遭遇「風吹雪」 45人被困風雪中 這時……
    12月11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再迎降雪並伴隨大風天氣,15輛車被困風雪中,巴彥淖爾邊境管理支隊民警火速出動,成功救出45名被困群眾。「當時的積雪深度有10多公分,被困車輛輪胎不停地打滑空轉,越用力踩油陷得越深,情況比較緊急。我們只能用鐵鍬先將輪胎四周積雪進行清理,然後用牽引繩將被困車和警車相連,前拉後推。」
  • 一招破解社會難題
    不僅影響居民出行,而且存在安全隱患。一名老太的孫子在空地上玩耍,摔倒之後牙齒磕在地鎖上,弄得滿嘴是血。在山東青島一個叫香榭蘭庭的小區裡,一條無名路上被私自裝了大量地鎖。交警調查發現,佔用地鎖的居民覺得這是一條斷頭路,私自佔用問題不大,但是斷頭路也屬於市政道路、公共資源,不能非法佔用。
  • 樂業隧道塌方14天後:9名被困人員仍未救出,救援再遇風險
    修築破解危石的施工便道  本文圖片均來自「樂業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廣西樂業縣樂業大道隧道塌方事故發生14天後,當地仍未發布有人員被救出的消息。9月24日,樂業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樂業大道隧道坍方事故累計填充混凝土2113.9立方米,但並未提及9名被困人員的情況。
  • 如何破解學科壁壘?西安交大創新探索破局「學科交叉之困」
    如何破解學科壁壘,組建大團隊承接國家大任務?西安交大創新一招「先手棋」,學科要交叉,隊伍先交叉。通過調研和論證,啟動了35家教學科研單位的30名副職幹部交叉兼職工作,從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層面出發,探索一條破局學科交叉困境的交大路徑。11月9日,西安交大校黨委召開幹部兼職宣布會暨集體談話會,會場奮鬥之意昂奮,熱愛之情濃鬱。
  • 夢見被困在電梯裡獲救是什麼意思
    夢見被困在電梯裡夢見電梯在上升,有上進的意味,暗示你會提高成績,獲得更好的收入和地位。夢見電梯,還有可能表示你感到壓抑,感到周圍的環境緊緊地禁錮了你,你的內心正渴望突破這種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