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們常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有道理嗎?

2020-12-27 客家姑娘秦羽墨

01男大七

羽墨常年生活在農村裡,很多老人們都喜歡找我聊天,沒什麼事都喜歡叫我去他們家裡玩,老人們身邊女兒不在家,現在農村的經濟條件也變得更好,不愁吃喝。

老人們更喜歡跟年輕人聊天,我在村裡經常聽見老人們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羽墨跟大家一起來聊聊。

這句話就是農村人找老婆時候會說的一句話,以前我們父母那一輩結婚基本上都是靠媒婆相親,中國自古以來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說結婚一定要有媒婆在中間,充當協調作用。

媒婆給雙方介紹時,也會避免出現:「男大七,女大一」的情況,這句話一般是指女方選擇夫君的時候,寧可男方大7歲,也不要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大概率女方這輩子會吃虧,或者說會過得不好。

那這是什麼道理呢?為什么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就會不太幸福呢?

02女大一

大家都知道,在同等的年齡下,其實女孩比男孩心智更成熟,而如果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其實在科學上而言,女方的心智成熟情況比男方至少大兩歲,那麼男方會對女方產生依賴性。

在生活中工作中,男方會認為這個女孩子比自己更有主見,隨之會慢慢地對女方產生依賴性,甚至會把大一歲的老婆,看成是姐姐,或者說想獲得女方更多的關愛。

另外就是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在生活中女方由於更加感性,對很多的事情會比男方看得更加深刻,如果男方是個大男子主義,兩個人久而久之就會很容易鬧矛盾,不知道夫妻雙方到底應該聽誰的。

不過現在年輕人的愛情觀、價格觀念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姐弟戀也變得很多,但是總體而言姐弟戀的幸福感遠遠低於哥妹戀。

剛剛我們說了,男女雙方其實本身就存在心智成熟方面的差距,再者自古以來強勢的女性都很少,家裡大事一般都會選擇男方做主,這個現象不是只有中國才有,歐美國家也是一樣,大事男方做主,小事女方做主。

姐弟戀是反之而行,我們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自己心智的成熟,大家都會發現,其實老人們說的話,包括一些諺語俗語都是很有道理的,「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與「女大三抱金磚」等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信,你可以找個比自己大一歲的女朋友試試。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羽墨都認真當成了「喜歡」。如果可以的話,你的關注、分享加收藏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在農村,人們最注重的就是嫁娶。老人常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是從男女結婚的年齡上說的,意思是:寧可男方年齡大七歲這麼多,也不可以讓女方年齡大一歲。特別女的生育年齡有限,如果重生育,講優生優育,就應看重一點生育年齡,考慮到年齡這個問題。我國向來有男尊女卑,重男輕女思想,對男人而言,更有大男子主義,這也表現在年齡上,所以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有的男人更有「喜新不厭舊」「寧小勿大」的思想在作怪。從人平均壽命說,女比男長壽,要兩兩白頭偕老是女比男略大才對。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以前在農村,對於兩個人是否能夠結婚要求很嚴格,需要看兩個人的屬相,生辰八字,年齡等等。如果有其中的一項不適合,家裡的父母就會覺得,這兩個年輕人不適合在一起,尤其是關於年齡適不適合的俗語也有很多。那麼,這句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呢?總得來說就是男女在一起,如果有年齡差的話,寧可男方比女方大七歲,也不要女方比男方大一歲。
  • 農村老話「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如今有很多三十多歲的大齡青年,他們自身不怎麼著急,可是父母卻急壞了。到處託人、找媒婆給張羅著相親對象。而在相親的時候,有些比較傳統的父母,還是會有一些要求的,其中一點就是年齡。比如有些父母就會說其「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樣一句老話,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
    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老話,對於題主的問題,我有以下見解:01 從傳統觀念的角度看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說:在選擇配偶時,寧可男比女大七歲,也不要女比男大一歲。當然,這裡的「七」和「一」是指代,不一定就是7歲和1歲。更確切的說是,男比女的大多少都無所謂,但女的比男的大一點也不行。那為什麼農村會有這樣的偏向呢?首先是,傳統風俗的影響。在古時的鄉下,嫁娶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除了要門當戶對,通常還要合對生辰八字,這些場景在古裝劇中可見一斑。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有道理嗎?
    近年來離婚率不斷升高,有些原因是感情不和,有些是因為事業矛盾,有些則是家庭情況等等,除此以外,也有不少的婚姻是因為年齡上的差距造成的,在很早以前就流行著一句「女大三,抱金磚」,這個三代表生的意思,而用辨證的分析,女孩的心智會發育的比男孩早,到了適婚的年紀,女孩的心智成熟就會多照顧家庭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如今還適用嗎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老話有沒有道理呢?按照多數人的心理以及傳統思想做崇,大都認為夫妻雙方的年齡,應該是男的大一些比較好,這也就是寧可男大七,這裡的七其實也是虛數,並沒有確切的定義,也有說法是男的比女性歲數大一些比較好,但不要大過七歲,超過七歲的話,很容易產生代溝,生活之中會遇到很多雙方無法理解的事,為啥都愛講究男的比女的大呢?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大媽:已過時
    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呢?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說在農村傳統的婚姻觀念裡,嫁人的話寧願男人比自己大七歲,也不願找比自己小一歲的,反之娶妻也一樣,不願意娶比自己年齡大的做媳婦,哪怕只大了一歲。
  • 老祖宗的婚配觀:「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有何道理,靠譜嗎
    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老祖宗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為我們總結出一條「金科玉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有道理嗎?
    常言道,「婚姻不可兒戲」。婚姻是我們的人生大事。畢竟將來可是得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生活幾十年,如果兩人不對頭,那恐怕往後將會因為不合產生摩擦,從而不斷吵架,甚至走到離婚的地步!而古人對男女婚配一向很看重,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其中一句俗語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那麼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這個婚配觀,說得有道理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就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的年紀大一點是沒有什麼關係,反而男方年紀大一些更好。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黃曆我們都聽過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話的意思遠遠不是這字面的意思,在咱們傳統的農村的很多老人的眼裡,這男人是萬萬不可以比這女方小的,如果這男方一旦比這女方小,帶來的問題就是兩個人的婚姻必然不穩定,這寧可這男方比這女方大上七歲甚至是十歲二十歲,也不可以這女方比男方稍微大上一點點。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為什麼?老人婚姻觀靠譜嗎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為什麼?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俗語是老百姓生活裡,通過現實發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也可以稱為「經驗之談」。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字字珠璣,句句涵蓋深刻的道理。婚姻可以說使我們一輩子之中最大的一件事情之一,結婚決定了兩個人要攜手走完剩下人生道路。夫妻關係和睦又是我們生活中最想追求的一種狀態,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也會帶來事業上的成功。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靠譜嗎?
    在過去農村,人們對於自己的子女找對象,有頗多講究,結婚之前雙方父母要算好新人之間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和,年齡、生肖等等都是要仔細研究的,據說這是關於結婚後夫妻關係是否和睦的問題,因此流傳下來許多擇偶的農村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
  • 除了女大三抱金磚,還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
    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說的是,只要夫妻雙方,女的比男的大三歲,就有數之不盡的好處,在古代就有童養媳的說法,女人比男人大一點會照顧家,幫助男人更好的成長。雖說這句話是古代的陋習,但是放到現在,它依然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現在女生的心理年齡都要大一點,而且在加上女人再比你大三歲,這種心理年齡的人,喜歡上的男人必然是尤其可取之處。其實,夫妻雙方在意的不應是年齡,而是生活中相互的陪伴。我們經常聽這句話,但是另一句我們卻很少聽,那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俗話說,寧可男大七歲,不可女大一,這裡面有何說辭
    自古以來就有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的說法,還有娶妻不賢毀三代的俗語,可見結婚對男女來說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現在一般的男女只要感情好三觀一致基本就可以了,但是也有很多人特別識農村人對於婚姻有很多的要求和講究,比如說門當戶對,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俗語「寧願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答案跟你想的略有不同
    然而,這也間接地造成了農村產生許多剩男、剩女。逢年過節,哪家哪戶的適婚青年一旦回到老家,就會被長輩們張羅著相親。相親的時候,老一輩人有著他們的講究;關於相親結婚,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寧願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具體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難道農村人主張「老少配」嗎?其實,答案跟你想的略有不同!
  • 農村老話:「女怕生在後,男怕生在前」,啥意思?有道理嗎?
    有農村生活經驗的朋友們大多知道一些俗語,而且其中大多數都來自老人們的嘮叨。隨著小編的年齡越來越大,當初還覺得不靠譜的俗語越來越覺得有道理。但是下面的俗語你確定你知道嗎?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其實是孔仲尼對自己的小要求,到了三十歲,要有自己的成就而且身體狀況最好 ,所謂四十不惑,就是不為無關的事影響。
  • 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俗語的可信度開始受到挑戰,比如有句話說「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毫無疑問,這是一句涉及男女婚配的俗語。所謂「男大一輪」,按照舊曆的說法,一輪是指十二年(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即十二生肖循環往復一次,也就是十二歲的意思。「女大一辰」是指一年,即一歲。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
  • 古人說「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俗語不斷被淘汰,但是身處農村的老人還是會記起很多。有些俗語對他們有特殊意義,有些俗語是他們祖輩自己總結出來的。今天筆者就要和大家說一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呢?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