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林子哥我

農村人簡單純樸,也喜歡總結生活經驗,所以生出了很多發人深省的俗語和老話。其中不乏很多富含哲理的經典。當然,很多農村老話也一直流傳至今。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老話,對於題主的問題,我有以下見解:

01 從傳統觀念的角度看

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說:在選擇配偶時,寧可男比女大七歲,也不要女比男大一歲。當然,這裡的「七」和「一」是指代,不一定就是7歲和1歲。更確切的說是,男比女的大多少都無所謂,但女的比男的大一點也不行。那為什麼農村會有這樣的偏向呢?

首先是,傳統風俗的影響。在古時的鄉下,嫁娶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除了要門當戶對,通常還要合對生辰八字,這些場景在古裝劇中可見一斑。在這樣的傳統下,長相一般不被看重,而年齡卻很被看重。人們普通認為,男大女小,婚姻才更長久,女人才更旺男人。

其次是從家庭關係的角度考慮。在農村,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男人要保持在家中的地位。男比女大,這樣的地位更易保持;女比男大,就有可能出現妻管嚴的情況。另外,在農村男女一般都早婚,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人年紀大點,就更有責任和擔當,婚姻和家庭也就更幸福。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生兒育女。以前人們封建思想落後,結婚就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女人越年輕,生育能力越好,生出來的孩子也越聰明。年紀大點的女人,就沒有這個優勢了。所以,就有了「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類似的說法還有「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男大七,抱金雞,女大一,不成妻」,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02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分析

以前的農村地區,經濟落後、思想閉塞,人們從家庭幸福、繁衍子孫的考慮出發,提出男大女小的擇偶標準,具有一定的道理和益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今天再用這樣的標準,就顯得非常不合時宜了。

首先,自由戀愛。現在人們談婚論嫁,不像以前為了完成任務,而是彼此情投意合,是愛情的結合。因為都是自由戀愛,個人喜好和期望才是最重要的,比如長相、家世背景、房子、車子等更被看重。再者,現代社會,婚姻≠生育。所以,「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早就被當成封建迷信了。

此外,從家庭關係角度看。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是多角色、多責任,家庭關係也不像以前單純的「男主外女主內」。一個家庭的穩定和諧,也不像以前一方說了算,更多的是在彼此的磨合之間取得平衡。所以,夫妻雙方對家庭、事業、人生的態度和看法,就是大家常說的三觀相符,更決定了婚姻的幸福程度。

最後,用事實來說話。現在,不管老牛吃嫩草、還是姐弟戀的婚姻都再正常不過了。比如,霍建華林心如、張家輝關詠荷、張杰謝娜很多明星夫妻都是女大男小。再比如,有書君的兩位姐夫年齡都比兩個姐姐都小,但一點不影響他們的幸福生活。細心觀察一下,每個人身邊肯定也有很多女大男小的幸福愛情故事。

所以,個人覺得,隨著社會的發展,「年齡」在婚配關係中真的已經無足輕重了。不管男人女人,在選擇另一半時,與其過多關注外界的標準,不如多問問自己內心。因為,自己內心對於幸福的標準,才是最大的標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大媽:已過時
    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呢?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說在農村傳統的婚姻觀念裡,嫁人的話寧願男人比自己大七歲,也不願找比自己小一歲的,反之娶妻也一樣,不願意娶比自己年齡大的做媳婦,哪怕只大了一歲。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以前在農村,對於兩個人是否能夠結婚要求很嚴格,需要看兩個人的屬相,生辰八字,年齡等等。如果有其中的一項不適合,家裡的父母就會覺得,這兩個年輕人不適合在一起,尤其是關於年齡適不適合的俗語也有很多。那麼,這句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呢?總得來說就是男女在一起,如果有年齡差的話,寧可男方比女方大七歲,也不要女方比男方大一歲。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如今還適用嗎
    在農村俗語永遠是不缺少的,很多的老話至今還在被沿用,像我們平時有時候做錯什麼事之後。就會有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確實有的老話雖然時間久遠,但擱到現在依然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是值得我們去參考和借鑑的,但也有很多的老話俗語,在歷史長河之中應該被沉澱下去,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 農村老話「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比如有些父母就會說其「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樣一句老話,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比較的簡單明了,其說的是男女雙方擇偶的標準。意思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年紀大一點沒有關係,反而年齡大一些更好。而男人在擇偶的時候必須要找比自己年齡小的女人,哪怕是女方比自己大一個時辰也不能要。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是從男女結婚的年齡上說的,意思是:寧可男方年齡大七歲這麼多,也不可以讓女方年齡大一歲。特別女的生育年齡有限,如果重生育,講優生優育,就應看重一點生育年齡,考慮到年齡這個問題。我國向來有男尊女卑,重男輕女思想,對男人而言,更有大男子主義,這也表現在年齡上,所以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有的男人更有「喜新不厭舊」「寧小勿大」的思想在作怪。從人平均壽命說,女比男長壽,要兩兩白頭偕老是女比男略大才對。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黃曆我們都聽過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話的意思遠遠不是這字面的意思,在咱們傳統的農村的很多老人的眼裡,這男人是萬萬不可以比這女方小的,如果這男方一旦比這女方小,帶來的問題就是兩個人的婚姻必然不穩定,這寧可這男方比這女方大上七歲甚至是十歲二十歲,也不可以這女方比男方稍微大上一點點。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在農村,人們最注重的就是嫁娶。老人常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 農村老人們常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有道理嗎?
    01男大七羽墨常年生活在農村裡,老人們更喜歡跟年輕人聊天,我在村裡經常聽見老人們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羽墨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媒婆給雙方介紹時,也會避免出現:「男大七,女大一」的情況,這句話一般是指女方選擇夫君的時候,寧可男方大7歲,也不要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大概率女方這輩子會吃虧,或者說會過得不好。那這是什麼道理呢?為什么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就會不太幸福呢?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有道理嗎?
    近年來離婚率不斷升高,有些原因是感情不和,有些是因為事業矛盾,有些則是家庭情況等等,除此以外,也有不少的婚姻是因為年齡上的差距造成的,在很早以前就流行著一句「女大三,抱金磚」,這個三代表生的意思,而用辨證的分析,女孩的心智會發育的比男孩早,到了適婚的年紀,女孩的心智成熟就會多照顧家庭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為什麼?老人婚姻觀靠譜嗎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到底是為什麼?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俗語是老百姓生活裡,通過現實發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也可以稱為「經驗之談」。在過去農村,人們對於自己孩子找對象頗有講究。結婚之前雙方父母要算好新人之間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和,年齡和生肖都要仔細研究。
  • 老祖宗的婚配觀:「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有何道理,靠譜嗎
    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老祖宗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為我們總結出一條「金科玉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靠譜嗎?
    在過去農村,人們對於自己的子女找對象,有頗多講究,結婚之前雙方父母要算好新人之間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和,年齡、生肖等等都是要仔細研究的,據說這是關於結婚後夫妻關係是否和睦的問題,因此流傳下來許多擇偶的農村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有道理嗎?
    常言道,「婚姻不可兒戲」。婚姻是我們的人生大事。畢竟將來可是得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生活幾十年,如果兩人不對頭,那恐怕往後將會因為不合產生摩擦,從而不斷吵架,甚至走到離婚的地步!而古人對男女婚配一向很看重,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其中一句俗語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那麼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這個婚配觀,說得有道理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就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的年紀大一點是沒有什麼關係,反而男方年紀大一些更好。
  • 俗語「寧願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答案跟你想的略有不同
    然而,這也間接地造成了農村產生許多剩男、剩女。逢年過節,哪家哪戶的適婚青年一旦回到老家,就會被長輩們張羅著相親。相親的時候,老一輩人有著他們的講究;關於相親結婚,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寧願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具體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難道農村人主張「老少配」嗎?其實,答案跟你想的略有不同!
  • 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
    有些俗語不僅僅局限於交朋會友的交際用語,而且還能夠起到指導人們生產生活的作用,特別是民間農事耕種、婚喪嫁娶等方面,俗語一定程度左右著人的舉止行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俗語的可信度開始受到挑戰,比如有句話說「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辰」。毫無疑問,這是一句涉及男女婚配的俗語。
  • 俗話說,寧可男大七歲,不可女大一,這裡面有何說辭
    自古以來就有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的說法,還有娶妻不賢毀三代的俗語,可見結婚對男女來說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現在一般的男女只要感情好三觀一致基本就可以了,但是也有很多人特別識農村人對於婚姻有很多的要求和講究,比如說門當戶對,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除了女大三抱金磚,還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
    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說的是,只要夫妻雙方,女的比男的大三歲,就有數之不盡的好處,在古代就有童養媳的說法,女人比男人大一點會照顧家,幫助男人更好的成長。因為現在女生的心理年齡都要大一點,而且在加上女人再比你大三歲,這種心理年齡的人,喜歡上的男人必然是尤其可取之處。其實,夫妻雙方在意的不應是年齡,而是生活中相互的陪伴。我們經常聽這句話,但是另一句我們卻很少聽,那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俗語: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啥意思?有什麼說道?
    在農村,對於每個老人來說都會說一些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俗語,其中不乏一些天氣變化,農田耕種和鄰裡關係的。在農村,這些俗語構成簡單,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這或許也是俗語在農村「風靡」的一種原因吧!
  • 農村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是什麼意思?
    最美不過人間俗語,一語中的,道破世間玄機。所有的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俗語也是人們認識的一種。是廣大老百姓在實踐中幻化而來,是智慧的結晶。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感受,俗語「不俗氣」。俗語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力求精益求精,達到讓人們更好理解的狀態。農村俗語呢,有關季節類的,生產類的還有關於擇偶類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 農村俗語「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具體是什麼意思?
    前言:農村俗語「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具體是什麼意思?農村的俗語又來了!擁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農村,確實蘊含著豐富的「寶藏」。真的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去研究,去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悠久的文化和豐富的民俗風情,真的可以讓很我們學到很多的東西,當然也能知道農村的發展經歷和事事變遷。小編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村人,關於農村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尤其是一些奇聞趣事或者是方言諺語,小編小時候最愛聽大人們聊這些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