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瑪儀派:一支現代化的伊斯蘭教派

2020-12-22 騰訊網

[摘要]有一支伊斯蘭教的派別,他們的教長生於瑞士日內瓦,身著西裝,住在法國,哈佛大學畢業,先後兩次娶了漂亮的歐洲姑娘為妻,熱衷慈善事業。這個特立獨行的伊斯蘭教派就是伊斯瑪儀派。

提起伊斯蘭教的教長,絕大多數人的腦子裡應該是這樣一副形象:他們身著或白或黑的長袍,儀態威嚴地在清真寺中講經布道。他們一般畢業於中東地區的大學和經學院,如埃及艾資哈爾大學等伊斯蘭世界的權威機構,而他們的夫人們則把自己的面容隱藏在厚厚的頭巾和罩袍之後,鮮有人能一睹真容。

霍梅尼的形象很符合一般人心目中伊斯蘭教長的氣質

但並不是所有伊斯蘭教的教長都是這般。有一支伊斯蘭教的派別,他們的教長生於瑞士日內瓦,身著西裝,住在法國,哈佛大學畢業,先後兩次娶了漂亮的歐洲姑娘為妻,熱衷慈善事業。

這個特立獨行的伊斯蘭教派就是伊斯瑪儀派。

伊斯瑪儀派是什麼

很多人知道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但是如此龐大的一個宗教其派系區分可不會就到此為止。遜尼派在教法學上還分為四大派(哈乃斐派、罕百裡派、馬立克派、沙斐儀派),而什葉派則又分為宰德派(流行於葉門)、伊斯瑪儀派和十二伊瑪目派(流行於伊朗)等派別。

什葉派分布圖

當今世界什葉派最重要的陣地是伊朗,十二伊瑪目派也因此是什葉派中最人多勢眾的一支。但是,伊斯瑪儀派早早就與其分道揚鑣了。

伊斯瑪儀派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個新教派的形成,一般都跟一位傑出人物有點關係,基督教世界中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大決裂和君士坦丁堡牧首米恰爾·色路拉裡烏斯(Michael Cerularius)有關。佛教禪宗、法相宗的創立則是達摩祖師、玄奘法師功不可沒。而在伊斯蘭世界中,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分離也是由於什葉派認為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為先知的繼承者而非遜尼派認可的先知的嶽父阿布·伯克爾(Abu Bakr)。

什葉派將教派首領稱為伊瑪目,阿里即為什葉派的第一位伊瑪目,自阿里開始,什葉派的法統由歷任伊瑪目繼承。

當然,如此位高權重的位子自然是惹人覬覦,同時,什葉派伊瑪目的存在也對當時的阿拉伯帝國政權構成了威脅。這樣的境況下,伊瑪目想要坐穩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歷史上多位什葉派伊瑪目死於非命,如第六任伊瑪目賈法爾·薩迪克(Jafar al-Sadiq)就被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裡發、巴格達的建城者曼蘇爾(Al-Mansur)毒殺。

而也正是伊瑪目賈法爾·薩迪克遭遇暗殺之後引發的繼位危機,才導致了什葉派的分裂。

賈法爾·薩迪克去世後,並未留下明確指令說明誰應該繼承伊瑪目大位。當時主要分為兩派,一派認為賈法爾長子、先於其去世的伊斯瑪儀應該繼位,由於伊斯瑪儀當時已不在世,所以伊瑪目應由其子穆罕默德擔任。另一派則認為賈法爾的幼子穆薩才是新的伊瑪目。另有一些小的支派則認為繼承者另有他人,就此什葉派分裂的格局已經奠定。

伊斯瑪儀伊瑪目傳承不絕,一直到當今。而十二伊瑪目派後來又有了自己的第八到第十二任伊瑪目,不過這些伊瑪目就和伊斯瑪儀派關係不大了。而後伊斯瑪儀派自身也發展出了數個支派,這裡說的伊斯瑪儀派主要指其最大的主流支派尼扎裡派。

自由的傳統

和其他伊斯蘭教派相比,伊斯瑪儀派對教義的理解顯得相當靈活,他們認為伊瑪目擁有解讀《古蘭經》的權力。

而對其他穆斯林義務的理解,伊斯瑪儀派也是重精神而輕形式。首先,多數穆斯林一天應該做五次禮拜,但是伊斯瑪儀派則只做三次。齋月期間,一般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封齋,但是對於伊斯瑪儀派來說,封齋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在精神和靈魂上取得淨化,因此許多伊斯瑪儀派教徒在齋月白天進食。

怎麼看待朝覲更是伊斯瑪儀派的一大特色——既然伊瑪目是當下宗教的化身和解釋權所在,那麼朝覲的對象就應該是伊瑪目本人而非麥加。因此在全球穆斯林齊聚麥加進行朝覲活動時,伊斯瑪儀派信徒則往往祈禱自己能見到阿伽汗(伊斯瑪儀派領袖稱號),完成穆斯林五功。

多數穆斯林朝覲需要到麥加克爾白參加

以此看來,當今的伊斯瑪儀派應該算是伊斯蘭世界中較為世俗的一支。但是歷史上伊斯瑪儀派卻是恐怖主義的先驅,訓練出了大把的刺客。

當今伊斯瑪儀(尼扎裡)派主要分布在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這兩個國家中都有相當信眾,全球總數大約為1500萬。中國境內的伊斯瑪儀派信徒數量則比較稀少,成規模的只有聚居於塔什庫爾幹縣的塔吉克族。

但是開頭已經提到,伊斯瑪儀派的伊瑪目住在法國。那麼在伊斯瑪儀派重心為南亞次大陸的情況下,伊瑪目為什麼又會住在法國呢?這就得從伊斯瑪儀派的近代歷史開始說了。

現在的這一系伊斯瑪儀派領袖被稱作「阿伽汗」,即Aga khan。

Aga對於中國人來說應該不陌生,Aga/aqa/aka等詞正是北方民族對於兄長的稱呼,而這個詞也早早進入了漢語,即漢語中的「哥」。「哥」在漢語地區混得可謂風生水起,在如今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口語中已經取代了漢語自身的「兄」,當今差不多只有福建才用「兄」。

《木蘭詩》中仍然使用「兄」

不過這個北方民族的詞怎麼成了伊斯蘭教教長的稱號呢?

教長基地的變遷

早期的伊斯瑪儀派主要分布於以埃及為核心的法蒂瑪王朝之中。法蒂瑪王朝覆滅後,尼扎裡派在很長時間內以今天的伊朗為活動重心,歷任伊瑪目也多數居住在伊朗境內。

而此時的印度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來自中亞的突厥穆斯林不斷南下,建立起統治者為波斯化的突厥穆斯林的德裡蘇丹國。

13世紀時,蒙古人是一支十分可怕的力量,他們東徵西討,打下了極其遼闊的土地。而他們在中亞地區的後裔則慢慢和當地的突厥人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突厥化的汗國,如帖木兒帝國。帖木兒的後代則繼續南侵,攻入了南亞次大陸,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所謂莫臥兒,即蒙古的訛寫。只不過發展到這個階段,莫臥兒帝國中蒙古的影子已經留下不多,他們已經差不多可以被當作深度波斯化了。在莫臥兒帝國的統治下,伊斯蘭教在次大陸繼續得到發展。由於在伊朗的刺客基地被拔,其他地區的伊斯瑪儀派發展也並不順利,教派重心逐漸轉移到了南亞。

莫臥兒帝國全圖

第四十五任伊瑪目沙阿·哈裡魯拉三世(Shah Khalilullah III)於1815年將住所搬遷到更靠近南亞的亞茲得以方便信徒朝覲,但是兩年後在當地的一次衝突中遇害。他的夫人和兒子哈桑·阿里·沙阿(Hasan Ali Shah)陷入貧困和親戚爭鬥中。於是母子前往德黑蘭向卡扎爾王朝法特赫·阿里·沙阿(Fath Ali Shah)國王求助。國王幫助了他們,並賜哈桑尊號(一說小名)「阿伽汗」。

卡扎爾王朝本也出身突厥,因此用Aga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按照同源詞來對翻的話,甚至可以把阿伽汗翻譯為阿哥汗。

當老國王去世,其孫繼位以後,首任阿伽汗失寵並遭遇迫害,於是他開始流亡,並最終前往信眾眾多的印度定居。也正是在南亞,阿伽汗家族開始了和西方的接觸。

一種現代化的伊斯蘭

與傳統伊斯蘭世界普遍對西方有牴觸情緒不同,歷任阿伽汗似乎都對西方抱有較大的好感。第三世阿伽汗蘇丹·穆罕默德·沙阿(Sultan Muhammed Sultan)留學英國,先後於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就讀。他很快就學會了穿西裝,說歐洲語言,甚至於娶歐洲夫人——第三世阿伽汗前後共有四位夫人,後三位分別是義大利人、法國人和瑞士人。

第三世阿伽汗

現任的第四世阿伽汗沙阿·卡利姆·海珊尼(Shah Karim Al Hussaini)更是典型。他先是於瑞士接受基礎教育,隨後在哈佛大學就讀,在工程學掛科後轉修歷史。

1957年,其祖父第三世阿伽汗去世。第三世阿伽汗在遺囑中打破常規,他認為當今世界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原子科學興起,應當傳位給一個在新時代成長的年輕人。因此,在卡利姆父親在世的情況下,第三世阿伽汗跳過兒子,直接傳位給孫子。

換作一個權力欲薰心的人,如此好的機會哪能錯過,應該立刻棄學即位以避免夜長夢多。但是阿伽汗先生顯然對自己的學術修養有著一定的追求。知悉消息後,他並沒有中斷在哈佛大學的學業,只是將進度加快了一些,於1959年順利畢業後才返程即位。當然,他讀歷史學PhD的夢想就徹底完蛋了。

而他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更是相當有趣,阿伽汗四世前後有兩任夫人,一位是英國人,一位是瑞士人。他的子女結婚也非常自由,長女嫁給了一個英國聖公會基督徒,而兩個兒子也都娶了美國人。

第四世阿伽汗女兒結婚照,新娘左手側即為阿伽汗

更絕的是,阿伽汗家族還積累了驚人的財富。根據伊斯瑪儀派傳統,教徒捐獻自己收入的12.5%給教會,其中2.5%屬於窮人,即全體穆斯林都繳納的「天課」,而另外10%則捐獻給伊瑪目(即阿伽汗)。長此以往,阿伽汗富得流油,根據《福布斯》估計,2010年阿伽汗總身價8億美元,在世界王室中名列前茅。

對於現任阿伽汗來說,其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讓信徒儘可能有機會見到他,完成朝覲。作為一個善解人意的領袖,阿伽汗自然不會呆坐在法國家中等待信徒上門。作為阿伽汗,他得不斷在世界各地有伊斯瑪儀派信徒的地區巡遊,以方便信士親睹他的聖容,正所謂「我不去麥加,麥加來我家」。當然,中國也是他巡遊的目的地之一——阿伽汗曾於1981年訪華,並於2012年再次探訪新疆。

如果我們把當阿伽汗看成一種工作的話,這大概是全世界最令人豔羨的工作之一,因為不但有忠實的信徒定期足額送錢作為薪水,而且工作的大體內容就是環球旅遊,一路做慈善還能得個好名聲(其名下的慈善組織一年大約在慈善事業上花6億美元)。只是全世界能且只能有一位阿伽汗,作為一般人,也只好努力學習、工作以圖改變人生了。(文/軋犖山)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基要派與現代化
    作者:王美秀在討論基要派與現代化的關係之前,讓我們先來考察一下基督宗教與現代化的關係。人們不難看出,在西方現代史上,基督宗教與現代化的關係是模稜兩可的,基督宗教既是推進西方走向現代化的一股積極力量,也曾經是阻礙西方現代化的一種障礙 。
  • 伊斯蘭教的起源與派別
    但鬥爭仍在進行,並逐漸形成伊斯蘭教的兩大派:擁護阿里的一派稱什葉派(意為宗派),另一派為遜尼派(意為遵守聖訓),最初,這是一種政治派別,後來,發展成為宗教派別。遜尼派承認四大哈裡發都是合法繼任者,因此獲得歷代哈裡發國家的扶植而廣泛流傳,自稱正統派。世界上穆斯林多屬遜尼派。
  • 世界伊斯蘭教七十三派的區別
    世界伊斯蘭教七十三派的區別穆聖(祝他平安)說:"我的教生將分為七十三個派別。他們全部都在火獄中,只有正統的一派例外"……這是聖訓所明言的」。其餘的七十二派分為六大派,每一大派又分為十二小派,總稱為七十二派或稱為七十二夥。
  • 當代中東伊斯蘭教教派衝突:神學還是政治?
    作為現代國際體系中的一部分,中東多個國家在過去幾十年中卻未能因此而免於國內的教派衝突和地區衝突的教派化,時常成為教派衝突的演練場,其烈度和廣度超過了伊斯蘭教產生以來任何時期。這一持續的衝突背後,到底是同一宗教內部不同教派之間的神學紛爭,還是出於政治利益的爭奪?  一、教派分化的產生與歷史變遷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前期的阿拉伯半島。
  • 趙雪峰:印尼亞齊伊斯蘭教的本土化及其啟示
    在那些巫術盛行的地區,巫術等本土因素被納入了伊斯蘭教體系。這種充滿了本土化因素的伊斯蘭教還通過傳統宗教學校「達雅」不斷得到傳承。為了與亞齊官方的伊斯蘭主義思想相區別,我們可以將這種頗具本土化特徵的伊斯蘭教稱之為「傳統派伊斯蘭教」。時至今日,亞齊的傳統派伊斯蘭教仍然具有牢固的群眾基礎和較大的社會影響。相應地,堅持傳統派伊斯蘭教的烏萊瑪也有一定的影響。
  • 解讀李安《少年派》:所有信仰都讓他選擇生存
    與此同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被全球的各路媒體衍生出了各式解讀。不管是影片在3D技術上裡程碑式的表現,還是電影中關於哲學、宗教、人性的深刻思考,都足以讓人回味良久。  這次冒險,李安玩轉了一切。  首周進帳1.95億盧比(註:約合人民幣2200萬元),這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來說,著實是一個好成績。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是如何生存過來的?電影還藏了一種結局
    男主角派出生於一個印度的4口之家,父親是信仰理性主義的動物園老闆,母親是信仰宗教的植物學家,家中還有一位哥哥。派的出生家庭還算富裕,所以父母也都非常看重對他的培養。但因為父親是一位徹底的無神論者,而母親卻信奉宗教,所以兩人對派的培養也存在著不同的意見。但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所以對派的培養也都比較開放。
  • 長沙林派家具製造有限公司
    長沙林派家具製造有限公司,本著「誠信經營,務實創新」的企業經營宗旨,十三年勵精圖治,已成為長沙地區集辦公家具、醫療及養老家具、酒店家具、教學家具生產、銷售的綜合性企業。公司總部設在湖南省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星雅美辰,湖南省山東商會總部大樓擁有現代化辦公場所,在長沙縣安沙鎮工業區建有標準化生產廠房,擁有一批專業家具技術人才和熟練技工。
  • 派派怎麼成功打艾倫攻略 派派打艾倫爆星星技巧
    派派怎麼打艾倫攻略來啦!在派派家族裡每天晚上基本都會打艾倫,下文介紹派派打艾倫爆星星技巧,一起和小樂哥來了解下吧!  派派怎麼打艾倫攻略:  艾倫出來後選擇先打減防,用普通攻擊即可,切記,一定要先打防,不能打別的哦  減血,這是第2步,打減血,這步也用普通攻擊就行哦,也可以用強烈攻擊,但是不建議採用,太耗費元寶  在時間剩餘30秒的時候,可以組合形式打,即打怒-減防-減血,這是採用強烈攻擊比較合算哦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三個角度剖析男主派最終走出困境的原因
    01派和帕克在海上相互依存,從開始的針鋒相對到後來的和平共處,無一不顯示著派的智慧。影片的開頭,就展示了派的倔強、堅決、有主見。上學時,同學叫他「便辛」,他不喜歡,堅決要改名「派」,老師同學不認可這個新名字,他倔強的一遍遍在課堂上重複介紹,直到最後一節數學課上完,他居然把π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全部背寫出來,這時,大家齊聲呼叫派派派」,終於記住了他的新名字。
  • 派樂少兒英語加盟怎麼樣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12 10:46:10 瀏覽:1次 派樂少兒英語具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
  • 探秘:從伊斯蘭教不同的教派,透視「伊斯蘭國」興起之路
    雖然伊斯蘭教派分立,但扎瓦赫裡的伊斯蘭國計劃形成後,迅速形成了宗教威力,甚至扎瓦赫裡都難以控制。2006年,伊拉克國內的蓋達組織就成立了伊斯蘭國。蓋達組織頭目扎卡維死後,馬斯裡解散了伊拉克蓋達組織,宣布效忠新領袖巴格達迪,隨後,巴格達迪控制了伊斯蘭國。巴格達迪領導伊斯蘭國後,他自封的稱號就讓伊斯蘭聖戰組織內部一陣混亂。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與原著的不同和相同
    很喜歡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瑰麗奇異的畫面,奇幻故事背後殘忍的吃人故事,都讓人無法不去想它。電影看了好幾遍,原著也看了一遍。相對於原著來說,電影做了很多的改編。在漂流的故事開始前,是派名字的來歷,是他依次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信仰佛教呢?)。然後,原著裡並沒有派寫了滿滿幾黑板π的故事,也沒有那個跳舞的阿南蒂,這都是李安在電影裡面加上去的。漂流開始了,書中的漂流比電影描寫的更加細緻,在電影裡,幾隻動物之間的衝突進展的很快。
  • 為何伊斯蘭教內部相殺呢?
    但是這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就非常暴力,而且還內部廝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全球幾千個宗教,為何唯獨伊斯蘭教內部相殺呢?原因主要是三點。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公元七世紀產生,發展一千多年,現在全世界伊斯蘭教國家有50多個,而人口接近20億,堪稱強大到極點了。
  • 垮掉派與後垮掉派是頹廢派,還是疲脫派?
    垮掉派詩歌是開創美國後現代詩歌的急先鋒。作為一個文學流派,其影響非常深遠,在美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顯著的地位。美國詩人、批評家愛德華·福斯特(Edward H.Foster)對垮掉派作家曾作出這樣高度的評價:「垮掉派作家不需要學者和批評家建立他們的名聲。當美國從戰後遏止和保守中移開時,他們就成了名人。
  • NBA分3派,2派看好字母哥,1派看好哈登!
    目前,NBA各界也非常關注這件事,而相關人員的意見大概分為了3派。從呼聲來講,哈登的呼聲甚至更高,但從投票的制度來講,最關鍵一派的意見似乎站在了字母哥這邊。第一派是數據派,以庫裡、保羅等球員為主,他們認為作為球員,哈登的表現更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