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是如何生存過來的?電影還藏了一種結局

2021-01-15 紙上影風向飈

說起李安導演,在電影界那可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

雖然近20年主要轉去了國外發展,但在國內依然還是留下了「李安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以及更加著名的《臥虎藏龍》和《色·戒》。

這些作品的年代都已經漸漸久遠,而反觀李安近十年來的作品,最出名的應該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豆瓣上拿下了9.1的高分,而李安也憑藉這部作品,再次在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臺摘得「最佳導演獎」的獎盃,除了這個最實至名歸的獎盃,這部作品也同時在各大頒獎活動上獲得了多個獎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58歲時候的作品,過了50歲的李安,創作力並沒有以前那樣旺盛。早年間兩年就能導一部作品,而上了年紀後,要看李安的一部作品,通常要等上四年。「速度與質量成反比」的關係,也電影行業同樣適用,事實證明,這部作品即便讓觀眾再多等上四年也是值得的。

男主角派出生於一個印度的4口之家,父親是信仰理性主義的動物園老闆,母親是信仰宗教的植物學家,家中還有一位哥哥。

派的出生家庭還算富裕,所以父母也都非常看重對他的培養。但因為父親是一位徹底的無神論者,而母親卻信奉宗教,所以兩人對派的培養也存在著不同的意見。但因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所以對派的培養也都比較開放。

派童年時期接觸了宗教,並且同時信奉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派和母親一樣成為了一位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而在進餐前,派總是要逐一進行三種宗教的禱告。在崇尚理性科學的父親看來,小兒子的舉動幼稚而近乎可笑。

宗教的世界觀裡,神的一切的主宰,而人和所有動物一樣,都是具有靈性的。派又一次在父親的動物園想要和老虎親近,幸而被及時趕到的父親制止。父親也給派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他讓飼養員牽來一隻山羊,逼著派目睹了老虎捕食山羊的場景。

看完這血腥一幕的派,雖然過去的他虔誠的信奉三個宗教,但他的所有信仰全部崩塌。很難想像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信仰破滅是如何一副樣貌。派的體現,如同是生了一場大病,雖然身體依然健康,但如同卻丟失了魂魄。

後來派結識了阿蘭蒂,跳舞很好的阿蘭蒂又讓派重新相信了神明的存在。

後來派的父親決定把動物都賣到美洲,然後全家去澳大利亞生活。他們乘坐的日本遊輪沉入海底,而全家只有派一人倖存。

派與老虎帕克在船上艱難的熬過了227天,最終承載他們兩條生命的小船橫跨大西洋,漂到了美洲。

派是如何生存過來的?

船上的經歷,應該會讓派終身難忘,沒有食物和引用淡水,一切的生活資源都需要派自己考雙手獲得。

因為從小家境富裕,所以派為了生存需要現學求生本領。從小受到宗教洗禮,只吃素食的派,在船上求生的時間裡,也只能吃肉。而這些賴以生存的肉,卻是派從海裡辛苦捕上來的魚。

在派自我講述的裡,他提到了鬣狗咬死了斑馬,而老虎吃了鬣狗,在老虎嫉妒飢餓時,也曾多次兇猛的向自己撲過來。

而派時刻對老虎的警惕,這種求生的本能讓他在船上與老虎一起度過了227天,所以,看似兇猛的嗜血猛獸,其實在用致命的力量監督自己,讓派能夠滿懷警惕度過這煎熬的227天。

在海上漂流的每一天,派都在經歷著上帝和生產兩種極端的考驗,宗教告訴派要吃素,而求生的本能則讓派選無可選。

海上漂流的這227天,無論外面的世界發展文明程度有多高,但對於派而言,他依然只存在於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在極端的生存環境下,藏在基因裡的本能求生欲,能夠一瞬間摧毀人類創造的數千年的文明。

電影中頻繁出現的蓮花其實也有暗指,第一次是出現在女友跳舞的時候,她告訴派:蓮花藏在森林裡。而派在還是漂流時,在陷入絕望與求生之間,出現了那座人形的小島。島上長著密密麻麻的樹,而樹根卻是可以直接食用的,低洼中的水,竟然也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

派在島上看到了一朵酷似蓮花的花,而花裡卻有一顆人類的牙齒。派明白白天的小島是可以讓人生存的補給之島,而晚上卻變成了一個食人島。這也讓派決心重新回歸到還是去漂流,在海上漂流至少還有一線生機,而如果繼續留在島上,無疑自己會變成下一顆牙齒。

電影沒有變成《魯濱遜漂流記》,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

在海上漂流的227天,派雖然無助過、悲傷過、也絕望過,但在求生後都熬過來了。而在獲救時,老虎帕克跳下船,步伐踉蹌的走入林中,但頭也沒回一個。派以為帕克會回頭看看自己,但帕克並沒有。這一刻對於派而言,雖然肉體獲救,但精神上卻已失無可失。

與帕克相處的日子,雖然每天提心弔膽,但這股壓力也讓派能夠保持振作。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雖然派和帕克的關係,已經變成了相依為命的夥伴,所以帕克對於派而言,是他失去的最後一位親人。

電影中運用了許多超現實主義的鏡頭,比如派在還是漂流,當暴風雨預來時,派和帕克可能都會在這場暴風雨中喪命。在絕望之際,天空突然出現一團亮光,照射在孤獨的小船上,仿佛猶如神跡降臨,這也重新燃起了派求生的欲望。

那個白天是補給站,晚上卻是煉獄的人形小島,其實也是虛幻的存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乍一看是非常正能量滿滿的求生計,但剝開奇幻二字,其實暗藏了許多悲慘的暗示。

這事件真的有上帝嗎?

電影的表層,給出了正面的回答,因為有上帝的存在,所以一直信奉宗教,虔誠的教徒派受到上帝的保佑,在海上漂流227天,從而平安的生存了下來,而那座人形的小島,也就是上帝賜給派的補給站。

電影的內層表達,其實又是那麼的血腥。從理性的思考,小船上不可能有那隻老虎,也更不可能有那座樹根能吃的人形小島。

派的講述裡,另外一個故事是廚子、水手、母親和派獲救,而廚子殺了水手,吃掉了水手的肉,廚子又殺了母親,將母親的屍體丟入了海裡,而派則殺掉了廚子。

電影還藏了一種結局

這個故事太過血腥,所以日本的兩名調查員都不願相信。其實,這個故事應該也不是最真實的。因為在極度生存環境下,廚子殺害母親後,不可能把母親丟入海裡。

所以,派對於最真實的故事,必定有所隱瞞。顯然,雖然第二個故事過於血腥,但卻更貼近真實。因此,可以推斷派最終吃掉了所有人的肉,而那個人形小島其實就是指代的自己的母親,可以吃的樹根其實是母親的肉,可以直接引用的淡水其實是母親的血,而島上的那些狐獴,其實是母親身上的蛆。

藏在人類基因中最本能的求生欲,在極端生存環境下,我們所謂的倫理道德顯得那麼不堪一擊。也許這樣的結局屬於過度解讀,也有可能真實的結局比這個更加殘酷。

顯然,李安在電影中,並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而李安想透過這個故事傳達的,也並非只人類本能的求生欲這樣簡單的問題。

全片都在暗示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上帝。在派的答案裡,上帝是存在的。不過在海上漂泊227天之後,派心中的上帝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

派如今所信奉的上帝,應該是要打引號的。派獨自一人在海上漂流227天,在絕對的孤獨下,明明只有上帝才能見到他,他也只能與上帝進行對話,但從始至終宗教裡的上帝並沒有出現。

而支撐他在還是生成227天的信念,並不是上帝的眷顧,而是人類本能的求生欲,及對生存的希望。

極端環境戲,人類幾千年養成的文明習性,會化為泡沫。但藏在基因中對生存的希望,卻不會湮滅,這就是藏在人類身體裡的「上帝」,更確切的名字應該叫做信念。

幾千年前,我們從莽荒而來,茹毛飲血,一路走來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像派這樣奇幻的生存故事,人類經歷了無數次。我們之所以能成為地球霸主,創造這個文明的世界,靠的是我們基因裡的對生存的信念,而不是所謂上帝的眷顧。

相關焦點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唯美的奇幻視覺下隱藏著對人性思考
    大家好,今天來說說一部非常唯美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一開始給人是一種奇幻冒險的感覺,但是到最後卻以一種讓人不可思議的方式逆轉了前面所發生的事情,引發觀眾們對人性的思考,對於生存和人性的選擇,現實往往很殘酷。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敘述視角切換與敘事結構生成
    關鍵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敘述視角;套層敘事結構 「視角(敘事角度)即敘事性作品中敘述主體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在具體的作品中它體現為敘事人稱的不同選擇」①,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簡稱《少》)之前,李安的電影作品在敘事上無一例外地遵循時間的歷史自然性,以第三人稱視角呈視似乎無人講述的故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小時候看到的是冒險,長大後看到的是人性
    2012年,一部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電影在國內上映,憑藉著冒險奇幻的劇情和美輪美奐的3D特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導演李安也因此名聲大噪。在電影上映僅一個月時,全球票房就已經超過了2億美元,甩了同時期上映其他影片了一大截,最終這部電影拿下了6億美元的高票房,成為了李安所有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不僅票房好,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很高,各大媒體接連報導,甚至有外媒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電影生涯的巔峰之作。
  • 觀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
    觀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這部電影看似是在為我們講述一個與現實毫無關聯的故事,但實則是對人生的領悟與對人性的解讀。電影比人生簡單,也比人生理想化,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全篇的故事圍繞著派這個主人公展開,儘管他常常被夥伴們嘲笑名字的怪異,但他卻從不迷茫,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定義自己,用自己的智慧與堅持讓人們明白與理解,派對神的虔誠使他同時接納不同宗教與不同的信仰,他認為宗教與科學本就沒有衝突,而宗教造就了信仰,人一旦有了信仰生活將會一片光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與原著的不同和相同
    很喜歡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瑰麗奇異的畫面,奇幻故事背後殘忍的吃人故事,都讓人無法不去想它。電影看了好幾遍,原著也看了一遍。相對於原著來說,電影做了很多的改編。原著裡大段大段關於動物園和動物的描寫,還寫到了在《瘋狂動物城》裡大熱的樹獺,可這些都不是重點。我一直在等漂流的故事開始。在漂流的故事開始前,是派名字的來歷,是他依次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很奇怪為什麼沒有信仰佛教呢?)。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奇幻的冒險背後,充滿了各種精彩的隱喻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奇幻的冒險背後,充滿了各種精彩的隱喻相信了解李安導演的人也都知道他有一個非常經典的代表作,這部電影也是在國內外又一次奠定他導演地位的一部作品,並且拿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榮譽獎項。說到這裡,你應該就猜到這部電影是什麼了,那就是非常經典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不僅給人在視覺上帶來了極致的享受,而且思想境界也是非常高的,裡面許多暗含的隱喻很多人第一遍看的時候並不能夠體會到,因為實在是太隱晦了,需要我們去細細品味和理解。在開頭的場景,可以看到極具異域風情的自然景象,是動物和植物美妙的棲息地。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三個角度剖析男主派最終走出困境的原因
    前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在2012年,是李安執導的冒險、劇情、奇幻類型的影片。上映當年反響熱烈,驚呼好看的聲音不絕於耳。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0.。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戰勝困境獲得重生的故事。
  • 用信仰認識自我的旅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李安導演的電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通過船隻失事、人獸共處、海上奇觀、浩瀚晴空、神奇浮島等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影像,表現了一個少年在大海上冒險求生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心靈探索的故事。在大海上漂泊的日子裡,少年派與自然抗爭、與最真實的自己抗爭。活下去的本能,逼迫著少年派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他的道德底線。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風暴,海難,吞噬——這是一場內心博弈
    2013年,在第85屆奧斯卡的頒獎禮上,導演李安親吻著剛剛獲得的小金人,他憑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個獎得來實至名歸。不僅3D的電影畫面純美,流光溢彩,故事本身充滿玄幻,而且到現在為止,對於它的過程和結局,這個豆瓣高達9.1分的電影,後坐力還極強,引發了網友大量的討論: 一部分人把它看作是一位勇敢少年海上漂流的勵志故事,一部分人想把它理解成人獸相處的寓言故事,更有一部分人則用它來拷問靈魂。
  • 李安不願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覺得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會限制觀眾的想像  核心提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圖為劇照)自在國內上映以來昨日,記者通過郵件採訪了李安,他坦言這部電影拍出來就是讓觀眾解讀的,但自己並不想將自己的解讀公布於眾,因為那樣有標準答案的感覺。  □記者 王峰 實習生 邵凱慧  這個片子有很多模糊的東西  有網友說:「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個片名時,我以為是風光冒險片,看了第一遍,發現是勵志片,又看了一遍,覺得是驚悚片,在網上看了解讀,後背發涼,原來是恐怖片。」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暗黑童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暗黑童話 華人導演李安憑藉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此片還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三項大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從未被低估的神作
    而我對導演李安的印象,卻是始於他的另一部神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是上初中的時候,英語老師推薦了這部電影(好遙遠的記憶),那時的我什麼也不懂,不懂為什麼派要講兩個故事,不懂漂流中小島的意義,不懂為什麼派最後對來訪者說:So it goes with god.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為什麼要活著?
    他出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重溫這部經典,以期能帶給我們更的人生感悟。2020年,註定是人類歷史中不尋常的一年。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通過刻畫一個遇到海難的少年派,與一隻老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並最終戰勝困境獲得重生的故事,冥冥之中,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做這樣一個假設:這場世紀疫情,就是少年派遇到的海難,而那隻孟加拉虎比作北美大國。
  • 不可能被拍出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理察-帕克人性的哲理!
    這部電影曾經被認為是電影史上不可能被拍出來的電影!這部電影來自一本小說名字就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界的人看完這本書後覺得寫的很漂亮,馬上就有人判斷不能被拍成電影為什麼呢?想像海嘯,老虎你都可以有很豐富的想像空間要落實在電影上是很困難的!想把它變成電影還涉及三大難關!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相信這個世上有神存在嗎?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2012年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這是著名導演華人李安的 作品,是一部他的同行詹姆斯·卡梅隆都讚不絕口的電影,憑藉此片李安獲得了八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殊榮。該片同時還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這個獎項即便是放到今天頒給它都不足為過 。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黑暗的第三層故事,揭示了人類文明的真相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李安用真真假假的線索,構建了一個巨大的敘事迷宮,迷宮表面奇幻而迷人,內裡卻幽暗而隱晦。為了生存,你要學會講故事很多人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作家。也許有人會認為,作家不過是引導派講出故事的工具人,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在少年派身上的體現
    根據湯·馬特爾同名小說改編、由華裔導演李安執導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於2012年底一經上映,就引起了全球巨大反響,在獲得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同時,還摘得2013年奧斯卡金獎的熱門提名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1分。
  • 《少年派奇幻漂流記》派說的前兩個故事都是假的,吃人食母才是真
    看完《少年派奇幻漂流記》,我有點雲裡霧裡。李安導演就是高明,結局和《盜夢空間》一樣,留給人無限的遐想。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英俊少年,名叫「派」。派和家人遭遇了沉船海難,家人全部喪生,派逃到了一隻救生船上,而一隻孟加拉虎也上了救生船。一個猛獸和一個少年組成奇異的團隊,同舟求生,並最終戰勝困難,獲得了重生。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細思極恐的恐怖故事
    熬過這一段,當冒險開始,一場驚險的奇幻冒險隨之展開。藍色的海、綠色的島、白色小船、黃色老虎,電影的視覺很豔麗。雖然看過小說,仍會被感動。電影講述了一個以法國遊泳池命名的印度男孩派,在一艘裝滿動物的日本船上,前往加拿大途中所發生海難,在大海漂流並倖存活下來的故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生的三重境界:本我、自我和超我
    隨著悠揚的印度女聲哼唱,各種動物緩緩相繼在熒幕上出現,一段充滿異域色彩的風土人情讓人如痴如醉,預示著一部奇幻的海上歷險記就要展開。這是2012年上映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開始的畫面。此片根據一次真實的海難事件改編,由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主演,是李安導演繼《臥虎藏龍》之後又一部舉世矚目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