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保險的第三者,請求保險公司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三年

2020-12-22 法律從業人員

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受害人向保險公司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是以被保險人訴訟時效計算,還是受害第三者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實踐中,存在分歧意見。

對此,2019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第九十九條規定:「【直接索賠的訴訟時效】商業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確定後,保險人應當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直接向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提出請求的,第三者有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保險人拒絕賠償的,第三者請求保險人直接賠償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如何認定,實務中存在爭議。根據訴訟時效制度的基本原理,第三者請求保險人直接賠償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向保險人的保險金賠償請求權行使條件成就之日起計算。」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了不同情形的第三者保險金給付請求權,而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九十九條規定第三者請求保險人直接賠償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向保險人的保險金賠償請求權行使條件成就之日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理解與適用一書中認為:在具體案件中,仍需要結合不同情形加以判斷。司法實踐中,在適用訴訟時效制度時,如果存在既可以作出有利於權利人的理解,也可以作出有利於義務人的理解的情形,在不違背法律規定和基本法理的基礎上,應當從寬掌握,作出有利於權利人即受害第三者的理解。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8條第1款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一規定改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關於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26條規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由於保險法對責任保險中第三者的訴訟時效問題未作規定,因此,應當直接適用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的規定。

相關焦點

  • 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
    一、什麼是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
  • 交通事故中責任人和保險公司均進行賠償後的不當得利責任認定探析
    4、該協議為當事人或(當事人代理人)自願籤訂,一經籤訂雙方不得反悔。另查明,涉案車輛魯Q×××××登記在被告李某芳名下,李某芳與劉某宇為母子關係。李某芳為其名下的魯Q×××××號車在陽光保險公司投保車輛損失險(責任限額為230800元),第三者責任險(責任限額為500000元)等商業險,並投保不計免賠率特約條款,保險期限為2015年3月29日至2016年3月28日,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限內。
  • 【判決】責任保險項下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判斷標準
    事故發生後,寶鋼公司就碰撞事故遭受的損失向太平洋保險提出保險賠償要求,太平洋保險賠付後依法取得代位求償權。2016年6月7日,太平洋保險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新南方818」輪的船舶所有人欽州南方輪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公司)就涉案貨損承擔賠償責任。
  • 【普法課堂】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範圍
    被保險人購買第三者責任險後,如果在使用被保險車輛的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而導致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的規定給予賠償。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範圍是什麼呢?接下來由找法網小編帶您了解相關知識。
  • 車上乘客是保險公司車險的第三者嗎?
    在機動車保險及最高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均涉及到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問題,那麼機動車責任保險中的第三者是什麼人,車上乘客是否屬於機動車保險中的第三者?無論從交強險上看,還是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第三者保險上看,車上乘客均不是機動車保險中的第三者,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車上乘客不能向保險公司請求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1、從交強險上看,車上乘客不是第三者。
  • ​案例探析:人身保險意外死亡情況下保險公司賠償責任探析
    王某彩、馬玉金、馬科記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王某彩、馬玉金、馬科記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支付保險賠償款10萬元及利息;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 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從責任保險的角度而言,確定訴訟保全申請人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也屬於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的情況,保險公司應當履行保險責任。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
  • 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駕駛人員存在幾種常見的重大過錯,保險公司如何承擔保險責任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第三者賠償責任是指當機動車駕駛人對交通事故第三者損害負有賠償責任時,其承保的保險公司依據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也因此替代性承擔相應的保險金的賠償責任,其保險賠償責任分為交強險責任和商業險責任。
  • 訴訟財產保全責任險出險後賠付給誰,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訴訟保全責任險則既具有財產保全擔保規則的作用,又能打破擔保規則的局限性,由保險人直接承擔賠償責任,有利於降低訴訟雙方當事人及法院的保全風險。訴訟過程中,當申請人因申請錯誤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的,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既有利於降低申請人的風險又有利於保護被申請人之合法權益。從保險法律關係看,訴訟保全的申請人為投保人,被申請人為保險受益人。
  • 交通事故糾紛,以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理由並不充分!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訴訟中,人民法院通常會根據訴訟過程中查明的案件事實,判決保險公司對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第三者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有人認為,既然人民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對第三者的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那麼,表明保險公司在訴訟中是敗訴方,對於訴訟中的敗訴方,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訴訟費用由敗訴方負擔,勝訴方自願承擔的除外。 部分勝訴、部分敗訴的,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當事人各自負擔的訴訟費用數額。 共同訴訟當事人敗訴的,人民法院根據其對訴訟標的的利害關係,決定當事人各自負擔的訴訟費用數額。
  • 交通事故中如何確定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
    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的損失,應怎樣通過訴訟來獲得賠償? 答:當事人可以以侵權車輛的所有人、管理人以及保險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要求賠償。這裡的車輛保險可以分為交強險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商業險」。 問?
  • 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由於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方的請求賠償的權利或過錯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追償權利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或相應扣減保險賠償金;第二十六條:保險人按照下列方式免賠:(一)負次要事故責任的免賠率為5%,負同等責任的免賠率為8%,負主要責任的免賠率為10%,負全部責任的免賠率為15%等內容。
  • 僱主責任險糾紛的訴訟時效如何起算?看看這個案例!
    僱主責任保險,被保險人為該公司,保險期限自2016年7月6日零時起至2017年7月5日二十四時止。2017年3月17日21時34分,金屬公司聘用的員工區某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2019年1月25日,區某離職時因工傷待遇問題與該公司發生爭議,後提起勞動仲裁,最終仲裁委裁決金屬公司需向區某賠償相關損失。金屬公司以裁決書確定的經濟賠償責任向保險公司提出賠償,保險公司以其向保險公司請求賠償時,訴訟時效已過二年訴訟時效期間為由,拒絕理賠。
  • 公司未繳納社保,可以要求賠償養老保險待遇損失嗎?
    2015年12月9日,張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仍在南京某公司工作。2019年5月21日,張三以南京某公司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為由,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係。2019年5月22日,張三向南京市江寧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支付經濟補償金36553元、支付養老保險待遇損失,之後向法院提起訴訟。
  • 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訴訟費用?
    案件事實:張某將自己所有的貨運車輛掛靠到北京一家貨運公司並以跑運輸為業。2016年12月份的一天,正在從事貨運作業的張某遇到前方車輛緊急剎車,因避讓不及導致三車追尾,交警部門認定張某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導致追尾事故的發生應負事故全部責任。
  • 僱主責任險糾紛的訴訟時效如何起算?看看這個案例!
    案例二依法確定訴訟時效的起算標準,分散企業經營風險基本案情某金屬公司在保險公司處投保了僱主責任保險,被保險人為該公司,保險期限自2016年7月6日零時起至2017年7月5日二十四時止。2017年3月17日21時34分,金屬公司聘用的員工區某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
  • 受害人未獲賠償,保險公司不得將錢付給車主
    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後,受害人以旅客運輸車主為被告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旅客運輸車主向受害人賠償。於是,經常有車主(一般是被保險人)拿著法院生效判決書找到保險公司,要求保險公司將判決書中的賠款付給車主,其理由是:1、生效判決書判決車主應當給受害人賠償金額是確定的。
  • 車禍意外去世,為何保險不賠?答:超出訴訟時效
    小王原以為可以向保險公司要一筆理賠金,結果卻被保險公司告知其父親於五年前發生車禍,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期,保單已經失效了。最終小王也沒有拿到保單的十萬塊理賠金。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來,買保險並不是交了費就可以放心了。在買保險的前後,我們一定要仔細閱讀保險合同,合同中有許多重要的時間節點需要我們注意。
  • 中聯視點:關於解除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產品構想
    ;3.在保全損害賠償之債的訴訟時效屆滿後,由於申請人不能再就該損害提起訴訟,此時也無繼續提供擔保的必要;4.在確實出現應當以原保全財產落實裁判結果時,在保險公司保全財產限額內承擔對申請人的擔保責任在給付完成後,該種保險自當終結。
  • 交通事故責任賠償順序三步曲
    經交警部門認定,駕駛員王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受害人文某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被告王某所有的汽車在保險公司僅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限額50萬元,不計免賠)。交強險、商業三者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均為王某,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內。文某死亡後,其近親屬起訴至法院,請求王某承擔涉案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並要求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範圍內直接向原告方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