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遺囑:喪事從簡,但棺材要花大錢買好的,原因令人淚目

2020-12-20 騰訊網

杜月笙原本是個水果店的學徒,進了青幫之後,靠著自己的能力嶄露頭角,最終成了上海地區的大亨。1929年,杜月笙當上了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中,地位最高的職務。後來,杜月笙還創辦銀行,進軍金融領域又賺了一大筆錢,在上海地區有了更大的影響力。

我們經常說,人生就像潮水,有漲潮就必然有退潮。杜月笙這一輩子便是如此,他有過威名赫赫的鼎盛時期,也有流落異鄉的落魄時期。1949年4月,杜月笙因為國內局勢的變化,逃到了香港地區。1951年8月,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因為疾病撒手西去,享年63歲。

杜月笙臨終前,曾經跟身邊人留下遺言,他要求家人辦理喪事時一切從簡。畢竟他們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風光,手中的資金也比較匱乏,若是一味講究排場的話,不僅會讓接下來的生活變得更加拮据,還有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杜月笙這個臨終決定,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的人生智慧。

杜月笙既然有這樣的覺悟,他為何唯獨對棺材提出了特殊要求,要家人花大價錢買個好的?背後的原因讓人有些淚目。杜月笙晚年雖然到了香港,但他始終認為,自己呆了大半輩子的上海,才是真正的故鄉。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被葬到上海,如同古人一般落葉歸根。

杜月笙認為,落葉歸根是一個中國人特有的情懷,從古至今有無數這樣的例子。離開家鄉遊子,若是牽掛著故鄉,不管走的多遠,將來都會找機會回來,在故鄉找個地方安葬。杜月笙去世後,家人按照他的囑咐,花費一萬五千元港幣,給他置辦了一個上等的楠木棺材。

杜月笙這一輩子歷經風風雨雨,算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不過,他能從一個小人物逆襲成頂級大亨,確實有一定值得學習的地方,若是對杜月笙感興趣,想要多了解一些故事的話,建議去看看《杜月笙全傳》,詳細了解一下,他是如何發家致富,成為人生贏家的,或許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經驗。

相關焦點

  • 上海灘風雲人物杜月笙,喪事從簡,為何棺材卻要花大錢買好的?
    杜月笙喪事從簡,棺材卻要花大錢買好的杜月笙對手下說:「此地是香港, 不是上海,我們在這裡算是做客,這裡也不是我們的故鄉,所以喪事切忌鋪張,從移靈到大殮,前後絕不可以超過三天。我去的時候就穿長袍馬褂,還和原來的穿著打扮一樣。這是我穿了大半輩子的衣裳。」
  • 杜月笙遺言:喪事要從簡,唯獨棺材要花大錢買好的?原因讓人淚目
    杜月笙對手下人吩咐說: 「此地是香港, 不是上海,我們在這裡算是做客,這裡也不是我們的故鄉,所以喪事切忌鋪張, 」 此時此刻,他似乎更感到漂落異鄉的悽涼,稍微停了一下, 杜月笙又說, 「從移靈到大殮,前後絕不可以超過三天。我去的時候就穿長袍馬褂,還和原來的穿著打扮一樣。
  • 杜月笙喪事要求一切從簡,只求棺材要買貴的?原因讓人淚目
    杜月笙跟手下的人說:"此地是香港, 不是上海,我們在這裡算是做客,這裡也不是我們的故鄉,所以喪事切忌鋪張, "杜月笙又對家裡人說道:"從移靈到大殮,前後絕不可以超過三天。我去的時候就穿長袍馬褂,還和原來的穿著打扮一樣。
  • 杜月笙臨終前銷毀百萬借款欠條、要求葬禮從簡,看透人心顯大智慧
    二、杜月笙自知病重,時日無多,連夜喊來得意門生陸京士安排後事,並反覆囑託:喪禮從簡,避免他人責難 7月28日的上午,自知時日無多的杜月笙,
  • 百縣千村行(314)丨金陽縣東山社區移風易俗:喪事從簡,鄰裡親戚都叫好
    一個多月前,入住涼山州金陽縣馬依足鄉東山社區的居民齊吉說日因愛人病逝需要籌辦喪事,考慮到自己的積蓄並不寬裕,喪事的規格讓他犯了難。「既要讓愛人家的親屬覺得體面,又要節省開支。」齊吉說日求助了社區。東山社區組建了以黨員引領的紅白理事會。由紅白理事會出面協調,原本可能花四五萬元的喪事,在社區努力下,僅花了1萬元左右。
  • 晉江市紫帽鎮湖盤村:移風易俗戰「疫情」 喪事從簡孝心不減
    按照要求,喪事的舉辦不得超過三天,且要控制弔唁人數,不舉辦火光、功德等引起人群聚集、流動的法事和相關民俗活動,不辦「公飯」和「答謝席」,不舉辦大規模出殯前祭拜活動。在去的路上,大家邊走邊商量著如何去做好家屬工作,也做好了家屬不願意配合的準備。
  • 農家從簡辦喪事,不通知親朋好友,不擺酒席設宴,只有10多個孝子
    打贏這場事關億萬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遭遇戰、攻堅戰,要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救治患者;要不遺餘力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要堅持其他工作安排都要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讓路,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防控工作。誠然,這樣的嚴防死守勢必給大家帶來許多麻煩。但疫情面前,大局為重。
  • 94歲建築泰鬥張開濟辭世 家人商定喪事從簡(圖)
    建築泰鬥張開濟辭世明天在八寶山火化家人商定喪事從簡  一代大師臨走謝絕送別  屋內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寫字檯前都是一些木雕的人物或筆筒。只是旁邊擺放的一個花籃以及上面的輓聯,提醒人們94歲的建築大師張開濟走了,那一刻是28日0時5分。
  • ...原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去世 家屬遵照遺願貼告示:喪事從簡,不收...
    10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在衢州殯儀館悼念現場看到,為遵照謝高華遺願,家屬特地在悼念廳外張貼多張告示,告知來客:「喪事從簡,不收挽金」。家屬:「喪事從簡,不收挽金」在衢州殯儀館悼念現場,記者見到了謝高華的兒子謝新彪。由於前往悼念親友太多,謝新彪和其他親人一直在接待和陪伴。
  • 杜月笙遺言死後回故鄉入土 為何死後骨灰被人帶到臺灣安葬?
    此人叫杜月笙。在上海灘三個流氓大亨中,杜月笙最年輕,但他卻最會處事。杜月笙在上海灘結交的圈子極廣。不管是前清遺老還是革命志士,不管是軍閥政客還是社會名流,不管是高官子弟還是文人墨客,他都執禮甚恭,傾力結交。所以,杜月笙在上海灘黑白通殺。不管是誰,都會給他三分面子。
  • 湘潭縣:一份遺囑破舊俗 簡樸葬禮引領文明新風
    龍定安老人遺囑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4日(通訊員 胡鋁 周賽男 莫錦文)4月9日,湘潭縣雲湖橋鎮新聯村的老人龍定安因病過世,這位老人曾在生前立下遺囑,要求 「不請地仙、不用西樂、不用龍槓,不遊壠,喪事一切從簡」……這無疑與新聯村一貫的風俗習慣大相逕庭
  • 美國交際花的豪華葬禮:穿蕾絲睡衣下葬,法拉利豪車作為棺材
    在還是土葬的時候,人們的棺材最為常見的便是用木頭製作而成的,也稱之為「棺木」,而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有一個人的棺材讓人目瞪口呆,她的棺材竟然是一輛豪車。豪車也能作為棺材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呢?1977年5月19日,在美國的舊金山舉行了一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葬禮,這場葬禮讓在座的人都目瞪口呆。
  • 慈禧下葬用的金絲楠木棺材,後來卻發現是紅漆,溥儀羞於說出原因
    慈禧下葬用的金絲楠木棺材,為何會被塗上紅漆?溥儀羞於說出原因.其實其中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對於自己死後的陵墓,同樣也是看得很重的,他們一般在生前就會花非常多的資金和人力去參與到陵墓的修建工程。
  • 杜月笙生前不願去臺灣,但他死後逃脫不了宿命安葬在臺灣
    1949年3月,蔣介石將杜月笙請到南京,告訴他:「上海看來是難以守住的了,杜先生應有所準備,必要時攜家小去臺灣,協助黨國共圖復興大業。」杜月笙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模稜兩可地回答:「我是準備放棄上海以後的退步了。」
  • 杜月笙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寫了14個字,杜月笙見到竟一病不起而靈驗
    ,也漸漸的走下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杜月笙,上海灘這部電視劇就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杜月笙也是三人之中最會做人的,所以到最後他能安然活到最後 ,是一個水果小販,尤其是梨削的特別好,當他成名後,依舊有人嘲笑他曾經也只是一個擺地攤的小販,杜月笙很大度,沒有計較,反而把削梨當成了一門槓槓的技術活,並且引以為傲 俗話說的好,越有本事的人越沒有脾氣,杜月笙就屬於這種,重情面,講義氣,杜月笙最常見的打扮是教書先生穿的長褂子,手搖著一把扇子,看著很像是一個文化人,世紀上他大字不識兩個,卻不得不讓人服從他
  • 「不辦喪事 不擺酒席 不收禮金」基層老黨員子女主動喪事簡辦降低...
    嶽麓區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彭毓妍 通訊員 徐利娟)「父親是原核工業七一六礦退休的,是有著64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生前就叮囑我們,自己是接受黨的教育多年同志,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要一切從簡。」面前來探望的社區工作人員,長華社區七一六小區的老黨員謝月松的大女兒說道。
  • 葬在臺灣的杜月笙,墳墓多年無人問津,為啥陌生老人掃墓多年?
    蔣介石曾告訴過自己的大兒子蔣經國,我隨然是委員長,但是掌握實權的是地下皇帝杜月笙杜先生,要說名頭最響,聲望最高,實力最強,非杜月笙莫屬,他是中國近代史裡相當傳奇的一個人物,有「三百年黑幫第一人」和「上海皇帝」之稱。而且做人這方面更是讓後人稱道,就算杜月笙去世仍然葬於臺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下。
  • 臨邑深化殯葬改革,倡導喪事簡辦——建公益骨灰堂 育文明殯葬風
    在骨灰堂開建之前,北街村村幹部給村民算了一筆這樣的帳:傳統殯葬,即便是用最普通的紅松棺材也要3000元,一塊墓碑1000元,而建設公益性骨灰堂後,這些費用都節省下來。另外,骨灰堂就建在村子附近,村民祭奠也方便。骨灰堂用上了,村民的殯葬習慣也因此發生了改變。「我們提倡厚養薄葬,村裡有人去世了,一切從簡,紅白理事會負責操持,基本不到一天就辦完了,也就幾千元。 」馬秀勝說。
  • 《杜月笙傳》讀後感
    中國政法大學尹鈦老師所著的《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1943年前後,杜月笙與戴笠私下合作,成立了一個通濟公司,由杜任董事長,並把錢新之拉去擔任副董事長,實際上,戴笠才是大老闆。這個公司倚仗戴笠的特權,做盡了任何奸商所不能做的生意。
  • 喪事從簡喜事延期 保康為疫情防控闢出「隔離帶」
    「雖然母親去世,心痛萬分,但是面對這嚴峻的疫情形勢,請政府放心,我們一定會顧全大局,從簡辦理老人的喪事。」近日,逝者的女兒郝某對前來表示哀悼的鎮村幹部說道。2月16日晚,保康縣馬良鎮松崗嶺村一位老人因病離世。按照當地習俗,老人離世,家人會搭設靈堂,親朋好友會前來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