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建築泰鬥張開濟辭世 家人商定喪事從簡(圖)

2020-12-15 搜狐網

  建築泰鬥張開濟辭世明天在八寶山火化家人商定喪事從簡

  一代大師臨走謝絕送別

  屋內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寫字檯前都是一些木雕的人物或筆筒。只是旁邊擺放的一個花籃以及上面的輓聯,提醒人們94歲的建築大師張開濟走了,那一刻是28日0時5分。

  簡樸,是張先生一家的傳承。明天上午10時,張開濟將在八寶山火化。張永和說,不準備舉行儀式了,一切從簡,這是父親的意思,也是我們家人商量後決定的。家人在一起商量後決定:骨灰盒也不要那種雕龍畫鳳的,簡簡單單就行。

  今天早晨,張開濟的大兒子張保和剛剛從美國飛回來。在他的記憶中,父親是一個有政治遠見的人。「1969年我被下放到內蒙古烏拉特旗,3年後才有機會第一次回家。當天晚上夜深人靜時,父親和我談了好長時間,分析當時的形勢,告訴我說,要腦筋清楚,抓緊時間學習,將 來知識肯定有用。另外,不僅要學習,將來有機會還要出國留學。當時 認為這是天方夜譚,簡直是做夢一樣。當時內蒙古信息閉塞,但是,父親的話使得我的眼界開闊了。」1980年,保和的弟弟永和出國留學,實現了父親的囑託。

  天安門觀禮臺、革命歷史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北京天文臺、百萬莊部委禮堂,建國初期,北京的不少標誌性建築都是張開濟的手筆,堪稱一代大師。在張老的家裡,滿眼的都是金漆木雕,穿衣鏡上,門楣上,牆邊還用木頭做了幾個4層的架子,上面擺放的都是金漆木雕。「喜上眉梢」、「福壽雙全」、《三國》英雄、《西廂》美人等等,許多歷史典故都能在這些細緻的明清老建築的窗格櫃面、木床花飾的木質物件上看到。

  前兩年,張老幾乎每個禮拜都要去一趟潘家園舊貨市場,那兒的人都知道他,因為他從不還價。張夫人還帶著記者走到張老的臥室,牆角擺放的是一個東洋的木雕。「這個是牆上的木雕,從開臉的笑容上就能看出它的歷史價值。」牆角還有一個柜子,裡面都是木雕。「這些都是張老收藏多年的心愛之物。他不讓保姆動,擔心她弄壞了。」張老當年設計了歷史博物館,還將家裡多年搜集到的古幣一股腦捐給了歷史博物館。

  雖然捨得在和建築有關的歷史物件上花錢,但是張老本人又很「摳門兒」。1951年,張開濟與孫靖牽手,從此攜手走過50多年。頭髮花白的張夫人清楚地記得當時兩人結婚時的場景。當年的婚禮很簡樸,一共花了張先生30元錢。還是因為孫靖的母親表示:女兒出嫁起碼得告訴親戚吧?於是,兩人這才請幾個親戚朋友一起吃了頓飯。

  本報記者 賈中山

(責任編輯:車東哲)

相關焦點

  • 建築大師張開濟辭世
    建築大師張開濟辭世  享年94歲,他曾設計天安門觀禮臺等著名建築  晶報綜合報導沒有舉行告別儀式,大師悄然遠行。曾設計過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天安門觀禮臺的我國著名建築師張開濟遺體昨日在八寶山火化。
  • 愛《北京晚報》的張開濟
    在報上看到《建築大師張開濟辭世》的消息,我心裡一驚,不禁心潮起伏。張先生的音容笑貌又浮現在了我的眼前。  正如報導所說的:張開濟同志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大師。他1912年生於杭州,1935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曾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
  • ...原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去世 家屬遵照遺願貼告示:喪事從簡,不收...
    封面新聞記者 刁明康 謝凱 李佳雨 衢州攝影報導10月23日下午,「改革先鋒」、原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因病去世,享年88歲。10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在衢州殯儀館悼念現場看到,為遵照謝高華遺願,家屬特地在悼念廳外張貼多張告示,告知來客:「喪事從簡,不收挽金」。
  • 厝頭村推進喪事簡辦 樹立文明新風
    10月20日(農曆九月廿二)凌晨6時,淨峰鎮厝頭村下南尾自然村的百歲老人莊某去世後,其家人堅持喪事簡辦,商定於10月24日(農曆九月廿六)早上出殯。老人出生於1917年,享年103歲,是村裡唯一的百歲老人,家裡五世同堂,直系親屬共124人。
  • 農家從簡辦喪事,不通知親朋好友,不擺酒席設宴,只有10多個孝子
    昨天也就是元月30日,在垣曲縣新城鎮劉張村就有一家老人去世辦喪事的。這在平時,必定是通知親朋好友、生前故交、老娘家人,只要是和逝者有關係的,都得通知到。畢竟這是逝者在這個世界最後的一件事情了。作為晚輩,也一定會盡心盡力好好操辦,誰也不想落一個不肖子孫的名聲呀!
  • 上海灘風雲人物杜月笙,喪事從簡,為何棺材卻要花大錢買好的?
    恰巧的相反,這個人的身份與儒雅兩個字一點都不沾邊,他可是舊中國上海青頭幫的頭子,從14歲開始就掌管負責經營賭場,並且後來還和別人一起運送鴉片,創建了中興銀行。後來在發生了盧溝橋事變的時候還加入了抗敵的後援會,為八路軍運送物資。
  • 長沙縣:村民組長做表率 簡辦喪事倡導厚養薄葬
    (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塝上屋組組長羅冬旗簡辦喪事。)通訊員供圖)     星辰在線1月18日(通訊員 陳靜明)不立拱門、不做道場、不請樂隊、不辦酒席、不收受任何禮金,喪事一切從簡……1月18日,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塝上屋組組長羅冬旗在家辦了一場簡單的喪事,引來附近居民誇讚。     「母逝從簡,不鳴炮、不燒紙,恕不收禮。」羅冬旗家的前坪,有一張醒目的公告,是他一大早用毛筆書寫的。
  • 95歲老藝術家因病去世,被譽為川劇泰鬥,家人不設靈堂低調告別
    8月4日,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傳出消息,著名川劇藝術大家、導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川劇泰鬥李笑非先生,於昨晚(8月3日)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享年95歲。川劇作為中國戲曲寶庫中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更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少人心中都有著神聖的光環。
  • 杜月笙遺囑:喪事從簡,但棺材要花大錢買好的,原因令人淚目
    1951年8月,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因為疾病撒手西去,享年63歲。 杜月笙臨終前,曾經跟身邊人留下遺言,他要求家人辦理喪事時一切從簡。
  • 一周文化:著名翻譯家楊絳辭世 明長城敵樓成茶室
    25日凌晨,著名翻譯家、作家楊絳辭世,眾多網友及曾與楊絳先生有過來往的各界人士紛紛發文表示哀悼;在文保方面,多家媒體報導,懷柔區九渡河鎮二道關明長城敵樓成為茶室。對此,北京市文物局文保處工作人員稱,將責成懷柔文委調查此事。此外,備受關注的頤和園「涵虛」牌樓修繕工程將於下半年啟動,力爭年內修繕完成。
  • "維摩精舍"最後歷史見證人袁淑平居士辭世 宗性法師主持荼毗儀式
    袁淑平家人禮拜敬香宗性法師宣說荼毗法語宗性法師舉火宗性法師與大眾一起送袁淑平西行袁淑平之子含淚祭母荼毗儀式現場佛教在線四川訊 2015年3月2日(乙未年正月十二)凌晨(子時),袁煥仙先生之女、「維摩精舍」最後歷史見證人袁淑平居士辭世,世壽93歲。
  • 天安門觀禮臺設計者張開濟剖析設計方案獨到之處
    天安門觀禮臺設計者張開濟剖析設計方案獨到之處
  • 94歲武俠小說泰鬥金庸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
    觀察者網10月30日報導   據香港文匯網10月30日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原名查良鏞)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查良鏞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在8歲左右開始接觸武俠小說,初中三年級時初涉寫作,與同學合作出版《獻給投考初中者》。1955年,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並於《新晚報》連載,大受歡迎。1956和1957年分別在《香港商報》連載《碧血劍》和《射鵰英雄傳》。
  • 晉江市紫帽鎮湖盤村:移風易俗戰「疫情」 喪事從簡孝心不減
    按照要求,喪事的舉辦不得超過三天,且要控制弔唁人數,不舉辦火光、功德等引起人群聚集、流動的法事和相關民俗活動,不辦「公飯」和「答謝席」,不舉辦大規模出殯前祭拜活動。在去的路上,大家邊走邊商量著如何去做好家屬工作,也做好了家屬不願意配合的準備。
  • 喪事從簡喜事延期 保康為疫情防控闢出「隔離帶」
    「雖然母親去世,心痛萬分,但是面對這嚴峻的疫情形勢,請政府放心,我們一定會顧全大局,從簡辦理老人的喪事。」近日,逝者的女兒郝某對前來表示哀悼的鎮村幹部說道。2月16日晚,保康縣馬良鎮松崗嶺村一位老人因病離世。按照當地習俗,老人離世,家人會搭設靈堂,親朋好友會前來弔唁。
  • 百縣千村行(314)丨金陽縣東山社區移風易俗:喪事從簡,鄰裡親戚都叫好
    一個多月前,入住涼山州金陽縣馬依足鄉東山社區的居民齊吉說日因愛人病逝需要籌辦喪事,考慮到自己的積蓄並不寬裕,喪事的規格讓他犯了難。「既要讓愛人家的親屬覺得體面,又要節省開支。」齊吉說日求助了社區。東山社區組建了以黨員引領的紅白理事會。由紅白理事會出面協調,原本可能花四五萬元的喪事,在社區努力下,僅花了1萬元左右。
  • 總臺對臺廣播第一代閩南話播音員李玲虹辭世,享年94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廈門節目製作室微信公號「 你好臺灣」10月16日消息,2020年10月12日凌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臺灣廣播第一代閩南話播音員李玲虹(播音名:李華)在家中安然辭世,享年94歲。她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對臺廣播事業和對臺交流工作。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領導委託,總臺港澳臺中心負責人慰問了她的家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謹以此文紀念李玲虹女士。
  •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魯才全辭世,享年82歲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魯才全辭世,享年82歲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02-01 14:02 來源:澎湃新聞
  • 「不辦喪事 不擺酒席 不收禮金」基層老黨員子女主動喪事簡辦降低...
    嶽麓區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彭毓妍 通訊員 徐利娟)「父親是原核工業七一六礦退休的,是有著64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生前就叮囑我們,自己是接受黨的教育多年同志,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要一切從簡。」面前來探望的社區工作人員,長華社區七一六小區的老黨員謝月松的大女兒說道。
  • 川菜泰鬥史正良遇車禍辭世 享年69歲
    0史大師製作的菊花魚,圖據 四川烹飪  9日,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川菜大師史正良今日在德陽至羅江途中遭遇車禍,不治身亡,享年69歲。記者了解到,其中一名死者是川菜泰鬥史正良大師。史大師為中國川菜文化的弘揚,川菜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傑出貢獻。  成都市美食文化協會會長得知這一消息非常痛心,她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今年5月,史正良還打來電話同她開玩笑,要求當烹飪大賽的評委,「這是整個川菜界的損失,走得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