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喪事要求一切從簡,只求棺材要買貴的?原因讓人淚目

2020-12-22 花落花又落

杜月笙——這個曾經在上海叱吒風雲的男人,終於也到了飄零的那一刻。

在1951年7月底,久病臥床的杜月笙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因為他的兩條腿一點力氣都沒有,已經站不起來了。

風燭殘年杜月笙

之前,香港許多知名醫生都曾治療過杜月笙。過去,他們會說要注意好好休息,但現在,他們在診斷後得到的結果基本上都是:"杜先生精氣神全無,恐怕不是回天乏力。"杜月笙的家人聽了醫生的話,也明白現在只能等時間了,能持續多久是多久,沒有別的辦法了。

幾天後,杜月笙一直在勉強支撐,然後他開始為未來做準備,趁著自己還能說話,安排自己的後事。對於他的妻子、孩子、親戚和朋友,甚至是為他服務的僕人,他都會分別列出每個人應當做的事情。

杜月笙跟手下的人說:"此地是香港, 不是上海,我們在這裡算是做客,這裡也不是我們的故鄉,所以喪事切忌鋪張, "杜月笙又對家裡人說道:"從移靈到大殮,前後絕不可以超過三天。我去的時候就穿長袍馬褂,還和原來的穿著打扮一樣。這是我穿了大半輩子的衣裳。"

"不過有一件要多用兩鈿的事,我那一口棺材。這並不是我死出風頭,一定要買口好棺材,而是我不要葬在香港,葉落歸根,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活的時候我因為氣喘毛病,到不了,死了我還是要葬到上海去的。"

他不想讓自己的屍骨埋在他鄉,意思不能被埋在香港,他們可以先埋在臺灣。將來,當上海"恢復"時,他們會把棺材拿出,然後帶回上海,葬在他出生的高橋市,所以他只要求買個好棺材。

由於杜月笙的身體太虛弱,而且他有太多的事情要解釋,所以他無法一次性說完。

杜月笙只能用有限的精力一段時間說一段話,然後移開視線,停了很長時間。一段時間後,他的精神力稍有恢復,又努力說了幾句話。

"我一生一世,過手洋鈿何止億萬,一旦兩腳一伸,我只要你們在這件事上完成我的心願,讓我多用兩鈿,其餘的事一概從簡。頂要緊的是要記得我們正在落難,凡事切忌招搖,免得給別人批評。所以不論開弔、出殯,絕對不許再擺什麼場面,你們要是不聽我這個話,那就不是愛我,反倒是在害我了。"

8月16日,杜月笙病危。為了維持杜月笙的生命,他的家人在西瓜汁中添加了一些藥物供他飲用,這可能是藥物的作用,也可能是迴光返照,杜月笙醒了。並告訴家裡剩下的全部財產是:宋子良為他存了10萬元,朱如山為他存了10萬元。

姚玉蘭信奉基督教,並邀請趙世光牧師在病床前為杜月笙祈禱。杜月笙說了幾句話後陷入昏迷。下午,無論人們如何稱呼杜躍生,他都沒有回應。

他安靜地躺在床上,閉著眼睛,眼角流下了眼淚。最終杜月笙於16:50去世,享年64歲。出席的人們都哭了,他們有與杜月笙有多年友誼的家庭成員、兄弟和老朋友。

風風光光的出殯儀式

他們嘆了口氣,一個如此的風雲人物就此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自己。一時間,整個房間充滿了悲傷和嘆息。

顧嘉棠負責喪治委員會的總務,他的見解與杜月笙有很大不同。

顧嘉棠認為,每個人的離去都應當受到尊重,杜月笙出道至今已在上海超過40年。儘管杜月笙平日內花錢,極為浪費。但是,所有這些錢都花在了結交朋友,創辦公司,銀行,學校上,經過仔細的計算,杜月笙真的用在自己身上的反而沒多少錢。

因此,他認為杜月笙的葬禮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件事兒。事情必須做得體面,多花18萬港元而已。顧嘉棠的想法也被杜月笙一家所接受。

杜月笙死後,他的遺體被停放在香港萬國殯儀館。杜月笙的親戚,朋友和弟子徒弟按照杜月笙的遺囑,為他支付了高昂的價格,併購買了價值1.5萬港元的楠木棺。

不僅如此,為了讓杜月笙死後更好地入睡,他們還特別邀請風水先生選擇了入殮日期。

杜月笙的傳奇一生

1952年11月25日,蔣介石命令杜月笙的棺材從香港運到臺灣。然後杜月笙的棺材定居在臺北縣汐止鎮大尖山麓之西。

從上海小不點到上海大亨,杜月笙的傳奇經歷無窮無盡,他的表現受到後代的好評!

想了解更多關於杜月笙,黃金榮,戴笠的故事,我推薦一本關於他們的傳記,這是一本超權威,超豐富,超真實的書籍,講述了傳奇民國時期的上海三大亨跌宕起伏的故事

超長開本,共三本,僅售78元,歡迎採購

這套書非常精彩,滿滿的乾貨,能寫的書裡面寫了,不能寫的書裡面也寫了,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就看你敢不敢讀。這套書是三大本厚書,現在特價僅需78元。有興趣的朋友趕緊定一套吧!

相關焦點

  • 杜月笙遺囑:喪事從簡,但棺材要花大錢買好的,原因令人淚目
    杜月笙原本是個水果店的學徒,進了青幫之後,靠著自己的能力嶄露頭角,最終成了上海地區的大亨。1929年,杜月笙當上了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中,地位最高的職務。後來,杜月笙還創辦銀行,進軍金融領域又賺了一大筆錢,在上海地區有了更大的影響力。
  • 上海灘風雲人物杜月笙,喪事從簡,為何棺材卻要花大錢買好的?
    做人要吃三碗面,一是情面,二是體面,三是場面,這是三碗難吃的面,可是為了朋友,再難吃都要吃。 ——杜月笙剛聽到這個名字,一瞬間覺得這個人一定是如此的溫文爾雅,應是民國時期的翩翩公子吧。杜月笙喪事從簡,棺材卻要花大錢買好的杜月笙對手下說:「此地是香港, 不是上海,我們在這裡算是做客,這裡也不是我們的故鄉,所以喪事切忌鋪張,從移靈到大殮,前後絕不可以超過三天。我去的時候就穿長袍馬褂,還和原來的穿著打扮一樣。這是我穿了大半輩子的衣裳。」
  • 杜月笙遺言:喪事要從簡,唯獨棺材要花大錢買好的?原因讓人淚目
    杜月笙對手下人吩咐說: 「此地是香港, 不是上海,我們在這裡算是做客,這裡也不是我們的故鄉,所以喪事切忌鋪張, 」 此時此刻,他似乎更感到漂落異鄉的悽涼,稍微停了一下, 杜月笙又說, 「從移靈到大殮,前後絕不可以超過三天。我去的時候就穿長袍馬褂,還和原來的穿著打扮一樣。
  • 杜月笙臨終前銷毀百萬借款欠條、要求葬禮從簡,看透人心顯大智慧
    二、杜月笙自知病重,時日無多,連夜喊來得意門生陸京士安排後事,並反覆囑託:喪禮從簡,避免他人責難 7月28日的上午,自知時日無多的杜月笙,
  • 農家從簡辦喪事,不通知親朋好友,不擺酒席設宴,只有10多個孝子
    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打贏這場事關億萬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遭遇戰、攻堅戰,要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救治患者;要不遺餘力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要堅持其他工作安排都要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讓路,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防控工作。誠然,這樣的嚴防死守勢必給大家帶來許多麻煩。
  • 百縣千村行(314)丨金陽縣東山社區移風易俗:喪事從簡,鄰裡親戚都叫好
    一個多月前,入住涼山州金陽縣馬依足鄉東山社區的居民齊吉說日因愛人病逝需要籌辦喪事,考慮到自己的積蓄並不寬裕,喪事的規格讓他犯了難。「既要讓愛人家的親屬覺得體面,又要節省開支。」齊吉說日求助了社區。東山社區組建了以黨員引領的紅白理事會。由紅白理事會出面協調,原本可能花四五萬元的喪事,在社區努力下,僅花了1萬元左右。
  • 94歲建築泰鬥張開濟辭世 家人商定喪事從簡(圖)
    建築泰鬥張開濟辭世明天在八寶山火化家人商定喪事從簡  一代大師臨走謝絕送別  屋內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寫字檯前都是一些木雕的人物或筆筒。只是旁邊擺放的一個花籃以及上面的輓聯,提醒人們94歲的建築大師張開濟走了,那一刻是28日0時5分。
  • ...原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去世 家屬遵照遺願貼告示:喪事從簡,不收...
    10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在衢州殯儀館悼念現場看到,為遵照謝高華遺願,家屬特地在悼念廳外張貼多張告示,告知來客:「喪事從簡,不收挽金」。但即使這種情況下,謝老對餐食或者養生依然沒有要求。「我們去他家裡,他也不會安排保姆專門買菜,不搞特殊,冰箱裡有什麼就端什麼上桌。他吃得也不多,每頓就是一小碗,從不喝酒。」
  • 晉江市紫帽鎮湖盤村:移風易俗戰「疫情」 喪事從簡孝心不減
    按照要求,喪事的舉辦不得超過三天,且要控制弔唁人數,不舉辦火光、功德等引起人群聚集、流動的法事和相關民俗活動,不辦「公飯」和「答謝席」,不舉辦大規模出殯前祭拜活動。在去的路上,大家邊走邊商量著如何去做好家屬工作,也做好了家屬不願意配合的準備。
  • 孕婦夢見埋人辦喪事好不好 孕婦夢見埋人辦喪事好不好是什麼意思
    還有我先生已經去世的奶奶也在,她還要我倒茶給客人喝,我還到去找杯子,她還要我給我爸爸燒紙,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湖北網友提供)夢見一家辦喪事一家辦喜事:夢見一家辦喪事,這家在夢境中是我的仇人,我辦喜事,可我還路過他們家,看到了棺材還有其他人,等我快回到自己家辦喜事時,他們家要敲開我家門,砸場子,後來平息了下來,就醒了(山西網友提供)夢見別人死卻在我家辦喪事:夢見回到家有人在我家辦喪事
  • 杜月笙生前不願去臺灣,但他死後逃脫不了宿命安葬在臺灣
    杜月笙深刻的知道,自己作為一個黑幫大佬,並且把握著上海的經濟命脈,相當於是「資產階級」,留在大陸是不可能有好日子的(黃金榮的晚年就證明了一切)。然而自己跟蔣介石本來就有嫌隙,如果自己真的孑然一身的跟隨蔣介石到達臺灣,肯定沒啥好果子吃。
  • 「不辦喪事 不擺酒席 不收禮金」基層老黨員子女主動喪事簡辦降低...
    嶽麓區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彭毓妍 通訊員 徐利娟)「父親是原核工業七一六礦退休的,是有著64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生前就叮囑我們,自己是接受黨的教育多年同志,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要一切從簡。」面前來探望的社區工作人員,長華社區七一六小區的老黨員謝月松的大女兒說道。
  • 長沙縣:村民組長做表率 簡辦喪事倡導厚養薄葬
    (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塝上屋組組長羅冬旗簡辦喪事。)通訊員供圖)     星辰在線1月18日(通訊員 陳靜明)不立拱門、不做道場、不請樂隊、不辦酒席、不收受任何禮金,喪事一切從簡……1月18日,長沙縣高橋鎮白石源村塝上屋組組長羅冬旗在家辦了一場簡單的喪事,引來附近居民誇讚。     「母逝從簡,不鳴炮、不燒紙,恕不收禮。」羅冬旗家的前坪,有一張醒目的公告,是他一大早用毛筆書寫的。
  • 臨邑深化殯葬改革,倡導喪事簡辦——建公益骨灰堂 育文明殯葬風
    「按以往喪葬舊俗,老人去世後需要入土封墳頭,墳頭越大,人丁越興旺。 」村委會主任馬秀勝介紹,「在土地資源緊缺背景下改變『入土為安』的舊觀念勢在必行。 」近年來,臨邑縣大力推行殯葬改革,在全市率先實行村級公益性骨灰堂建設,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村級骨灰堂建設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明確扶持政策。
  • 喪事從簡喜事延期 保康為疫情防控闢出「隔離帶」
    「雖然母親去世,心痛萬分,但是面對這嚴峻的疫情形勢,請政府放心,我們一定會顧全大局,從簡辦理老人的喪事。」近日,逝者的女兒郝某對前來表示哀悼的鎮村幹部說道。2月16日晚,保康縣馬良鎮松崗嶺村一位老人因病離世。按照當地習俗,老人離世,家人會搭設靈堂,親朋好友會前來弔唁。
  • 峰峰礦區關於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峰峰礦區關於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倡議書 2021-01-07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代民間,5色棺材葬分別葬5種人,「紅色棺材」葬的是何人?
    喪葬文化十分講究,分為普通喪事與喜喪。喜喪主要是指家中的老人功德圓滿,沒有受到疾病的折磨而壽終正寢,後人是不應該悲傷的,而且還需要請樂隊來慶祝。一個人至少要經歷三件人生大事:剛降臨人世呱呱啼哭的滿月酒,成年後遇到良人結為連理的喜宴,最後就是人生大限的喪席。我們能體會到的只有前兩件大事,最後的那件,我們在親人好友的哭泣中和吹鑼打鼓中徹底長眠。
  • 杜月笙遺言死後回故鄉入土 為何死後骨灰被人帶到臺灣安葬?
    時人不認識上海市長的很多,沒有聽說「黃金榮」這三個字的卻少之又少。然而,10年過去,風雲突變。一個從鄉下來到上海灘,礙於生計不得不混跡水果攤的的小混混,竟然取代了黃金榮,成為上海灘的頭號老大。此人叫杜月笙。在上海灘三個流氓大亨中,杜月笙最年輕,但他卻最會處事。杜月笙在上海灘結交的圈子極廣。
  • 關於在全市範圍內倡議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通告
    確實不能推遲的,要簡化程序、縮小範圍,嚴格控制參加人員,並做好防護措施防止人員集中發生交叉傳染。 二、喪事簡辦。本著特殊時期一切從簡的原則,全市範圍內有白事的家庭,應積極響應並配合黨的號召,並向所在村屯(社區)報備,嚴格控制參加人數,做好必要的防控措施。 三、強化行業監管。
  • 柳市翁垟樹喪事簡辦典型
    殯期3天,不擺放花圈、花籃,出殯鼓樂隊減為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