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揍」孩子BGM神曲大盤點——奏出精神,揍出效率

2021-02-08 朵嘻嘻

——

自從2020初開啟宅家模式,親子間的相處時間,突然成十幾倍地咔咔增加,矛盾一多,自然也就免不了給孩子加幾頓成長教育。父母教育到高能時刻,熊孩子如果再頂句嘴,虎爸媽五臟六腑開始燃燒,就難免四肢並用。「揍」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揍」不對方法。本文將推薦三大「揍」孩子背景音樂神曲,不僅適合氣頭上的父母聽,更適合被打的熊孩子一起聽,為有效教育孩子打好神助攻。

類型1: 機關槍洗腦神曲式 

▷ 推 薦 歌 曲 ◁

此曲選自電影《浪漫天降》,是一首空姐教育不聽話飛機乘客的動感電音rap,當年關曉彤作為一個演員成功憑藉這首歌出圈。先來感受一下歌詞:

你叉叉❌

讓你關機你不關機

你叉叉❌

讓你系安全帶你不系

你叉叉❌

教你學用氧氣面罩你不學

你叉叉❌

讓你調直座椅靠背你非不調

讓你拉開遮光板你不拉

不讓你開行李架你非開

飛機正在起飛你非站起來

飛機馬上降落你非上廁所

這結構,這層次,這帶感,精準描述了每個揍孩子家長的無奈心理——讓你幹啥你偏不幹啥,說八百次也不聽,逼得你老爹老媽跳腳打人。

重複的「你叉叉❌」鼓點正適合下手,做到擊打節奏和音樂節奏渾然一體。這首歌不要太洗腦,做到只打一次,就能天天循環在孩子耳朵邊兒的緊箍咒效果。Rap 保證了歌詞的高密度,小詞兒自己隨意 diy 之後是絕配,移步全民K歌自行錄 BGM,妥妥一首模範孩子守則。改編版範例——

「你叉叉❌

讓你複習你不複習

你叉叉❌

讓你洗手再吃飯你不洗……」

 使用注意: 此曲適用於小毛孩兒,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可能掌握了自動屏蔽嘮叨技能。

類型2: 苦口婆心、聲淚俱下式 

▷ 推 薦 歌 曲 ◁

「揍」孩子的最終目的是教育好,敢於走苦情路線的才是最終大boss。不僅要做到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由內到外來感化孩子。「媽含辛茹苦把你養大,省吃儉用,就是為了讓你以後有出息,你卻……哎」,此時配以一兩下適可而止、恨鐵不成鋼的打法,《二泉映月》的悽苦曲調突顯了為人父母的不易與無奈,使孩子聲淚俱下,便可事半功倍。


 使用注意: 此套路適用於前青春期的初中生,七八歲毛孩兒可能因音樂太慢而睡著。

類型3: 反轉激將鼓勵式 

▷ 推 薦 歌 曲◁

隨著孩子長大,傳統的打罵強壓教育法已經過時,父母也需要與時俱進,使用更高級地激將法式「揍」孩子。這首《 Beat it 》既洋氣又經典,乍一看翻譯成「揍它」?實際上富有深意,表現了對孩子充滿期望、恨鐵不成鋼、不成鋼也很愛的矛盾心理。歌詞的深意也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為成為社會人打好基礎。

They Told Him 他們告訴他

Don't You Ever Come Around Here 你膽敢再來

Don't Wanna See Your Face 不想再見你

You Better Disappear 你最好消失

The Fire's In Their Eyes 怒火在他們眼中升騰

And Their Words Are Really Clear 話語也說得格外明白

So Beat It, Just Beat It 那麼就避開吧,避開

 使用注意: 此曲適用於後青春期的準社會青年,附帶好處可以督促孩子好好學英語。

本編總結了幾種揍孩子的高效套路,希望能有助於孩子不僅「記打」,更明白父母的苦心。最後還是祝所有家庭充滿愛,世界和平。

· end ·

相關焦點

  • 揍孩子需謹慎
    傳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文化,當然現在家中獨子比較多,揍孩子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了。少數家庭依然有這一文化的傳承,孩子太過分就懲罰一下,讓孩子能刻骨銘心的體會。 揍孩子,在教育界至少現在是不能容忍的,那叫體罰孩子,不尊重孩子。可實際上,孩子犯原則上的錯誤,屢教不改的情況下,用揍可以試試。但揍孩子,必須慎重,千萬不能在孩子身上發洩個人情緒。
  • 孩子該揍就得揍'復旦大學教授談育兒: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於是很多父母都覺得,教育孩子要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棍棒教育''越來越不被提倡,甚至有些矯枉過正,父母對孩子適當地懲罰,都會看作是家暴孩子。於是乎,現在的孩子已經變得越來越嬌氣了,打不得罵不得。
  • 兒子說:非要揍死我不可,我不讓你揍,我讓媽媽揍
    他爹說揍死,從來是嚇唬,孩子長了10來歲,他說了無數遍揍死,還沒捨得,點一指頭。但他聲音像破鑼,兒子也要自尊,聽完他爸一聲嚎,直接趴在我面前哭了。「你非要揍死我不可?」他當真。「我不讓你揍死我,我要我媽揍死我。」兒子哭得很委屈。
  • "孩子該揍就得揍",復旦大學教授談育兒: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於是很多父母都覺得,教育孩子要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棍棒教育"越來越不被提倡,甚至有些矯枉過正,父母對孩子適當地懲罰,都會看作是家暴孩子。於是乎,現在的孩子已經變得越來越嬌氣了,打不得罵不得。
  •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孩子該揍就得揍
    於是在民間流傳了這句:「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更是有「慈母多敗兒」一說,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棍棒教育」已經成為很多家長反對的教育觀,認為只有封建思想的老人,才會如此固執。至少,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直到有一次聽了復旦大學的歷史系教授錢文忠的一番話,給了我新的啟示。他曾在演講中表示,不要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該揍就得揍。
  • "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復旦教授談育兒,孩子犯錯該揍就得揍
    關於教育,到底要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在談到對孩子的教育的時候,曾經說過:"孩子犯錯的時候該揍就得揍,不要以愛的名義讓步。那是害了孩子!對於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往往怒其不爭,卻也無計可施。孩子犯的錯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的時候,再追悔莫及。
  • 父母必看: 孩子被揍的時候都在想什麼?
    我爸媽揍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很幸運他們從來不會男女混合雙打。我媽屬於那種如果我做錯事情了她要揍我,我是不許跑的,老老實實挨完這頓揍,揍完就完事兒了。那個時候她也很年輕,沒有學習,就是原始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我。嗐老大就是這點兒不太好,跟走在摸索階段的爸爸媽媽們會一起吃一些苦頭,不過還好我心大...
  • 老師:家長您直說,咱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揍
    聽完前同事的叨叨絮絮後,果然不出所料——以前少數派塞進去的一個孩子,又調皮搗蛋了,然後被班主任揍了一頓。比如,一些只有孩子才能幹出來破事兒——炸糞坑、下河野泳,看到馬蜂窩就去捅捅……自家的孩子在自己家裡幹這樣的事情,家長揍不揍?在這種情況下,抓住了便是一頓胖揍,當身體上的切膚之痛超過了心理上所獲得的愉悅,那他還值不值得再繼續同樣的行為?
  • 《哆啦A夢》中胖虎誰都敢揍,為什麼唯獨不敢揍小杉?
    在《哆啦A夢》的故事裡,除了平時經常一起玩耍的大雄、胖虎、小夫和靜香,還有一個小夥伴朋友們肯定印象深刻,那就是學習好脾氣好長得還帥的出木杉英才(小杉)。雖然在作品中登場不多,但是憑藉「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的設定,出木杉英才算得上是一位個性非常鮮明的角色了。
  • 抖音上流行的"揍翻你幾個gay" 到底是一首什麼歌???
    比如前段時間火熱的OPPO RENO神曲《放個大招給你看》,近期流行的翻唱版《處處吻》,野狼DISCO等,歌曲旋律好聽之餘,也帶動了很多人跟著使用作為他們炫酷短視頻的BGM。而在最近就有一首旋律也很上頭的洗腦神曲也在抖音上也火了起來,但是歌詞裡面一直有一句很奇怪的歌詞聽起來像"揍翻你幾個gay"著實讓人迷惑。
  • 我為什麼要揍你
    喬喬,過來,你再不學爸爸就揍你屁股了!她開始嚎啕大哭,這次大哭起到了效果,她的母親趕了過來。你就知道給孩子發脾氣,武力恫嚇孩子,你這樣對她,她以後也會這樣對別人的,你應該要耐心的引導,激發她的興趣,讓她自己願意學,而非強迫她。她以後是否能有高的情商應該就從孩子培養起。你有這麼有理論,你來教啊!我教就我教!喬喬,來跟媽媽學英語。
  • 老鷹捕食小鴨,被母鴨按在地上一頓猛揍,被揍的懷疑鷹生!
    老鷹捕食小鴨,被母鴨按在地上一頓猛揍,被揍的懷疑鷹生! 地面上的動物們稍不留意就會淪為老鷹的午餐,可是兇猛的老鷹也會有挨揍的時候,老鷹捕食小鴨,被母鴨按在地上一頓猛揍,被揍的懷疑鷹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不是shoot it(揍他)而是shoot them(揍他們)!
    不是shoot it(揍他)而是shoot them(揍他們)!
  • 你們都揍過寶寶嗎?實在是忍不住啊
    老大有一次拿著菜刀玩耍,還對著妹妹揮舞,幸好及時制止,後來又有一次,我就揍屁股了。情緒緩和後,給她詳細講解了其危險性。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也很少有揍了,但是個人認為,科學揍(主要是震懾為主)。主要是打手心或者屁股,不能一頓狠揍,這樣不僅在身體上受傷,心理上也會有陰影。
  • 種田文:末世女自帶手指穿越到農家,種果樹養養獸,揍揍奇葩無賴
    種田文:末世女自帶手指穿越到農家,種果樹養養獸,揍揍奇葩無賴大家好,小編相信對於電子書大家應該都是不陌生了。那麼大家比較喜歡的是什麼類型的電子書籍呢?還是大家處於 書荒的狀態,都找不到自己想看的書籍呢?
  • 那個被爸爸揍媽媽罵的小女孩兒怎麼樣了?
    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了解到了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小時候一直主要是老人帶(2歲之前是奶奶,2歲之後是外婆),媽媽從6歲才開始參與,在經常發現自己不能勝任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爸爸呢?除了經常出差經常缺位,偶爾給與孩子的就是在媽媽無力的時候行使大人特有的權利力——武力。
  • 孩子正值初三逃課了,被老師揍了一頓,你是告老師還是感謝老師?
    看到有位家長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你的孩子初三了逃課,讓老師給揍了,你是告老師還是謝老師?其實這位家長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只是想知道有多少人會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所以不妨我們也一起討論一下。孩子正值初三的關鍵時期,卻突然逃課了,結果被老師揍了一頓,作為家長你是會選擇高老師還是謝老師?不用說這個問題肯定不會有統一答案,明事理的家長自然會選擇感謝老師,感謝老師的負責任和替自己管教孩子;也有的家長會選擇要告老師,因為老師揍了他們的寶貝疙瘩,就是有這麼三觀不正的家長。
  • 孩子被揍後,常常哭著哭著就睡著了?家長要明白原因,別再做錯
    家裡有了孩子後,時不時就會聽到孩子哭鬧一陣,讓家長們不知如何是好,平常休息還好,有心情有時間可以哄一下孩子,如果下班了,遇到孩子哭鬧,很多家長都氣不打一處來,看到孩子哭都心煩,要麼大聲呵斥,要麼下狠手。每當讓孩子睡覺時,最讓人頭疼,怎麼哄都不睡,實在沒辦法的時候,給孩子揍一頓,反倒能睡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網路主播故事:抗揍—遇見你,是我的小幸
    於是,網路遊戲主播這個職業,成了抗揍最合心意的方向。從辭職到決定入行主播,面對許多未可知的未來,妻子給了抗揍最堅定的動力。錢不夠,妻子用自己的信用卡給他配置電腦和直播裝備;面對其他人的質疑,妻子始終堅定地相信抗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兩人的未來而努力。
  • 爆笑故事:把班主任的兒子堵住揍一頓,誰知班主任計謀更勝一籌!
    雖然報了仇,但腰上全是那小屁孩的指甲印,身體受傷可心情好,轉天二表哥神清氣爽的去上學了,等到晚自習時,四姨夫居然牽著那小屁孩來到了教室,然後讓他家孩子指,是哪個二貨揍的他,二表哥見狀心都涼了,剛要開溜,就見四姨夫伸手一指二表哥。「全班就你最皮,這麼急著開溜,難道就是你打的你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