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長您直說,咱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揍

2020-09-19 少數派報導

▶ 文 ▏少數派(謝謝關注)

前幾天接到一個前同事的電話,問某個小孩是不是少數派安排進校的,少數派心頭一緊,大致就猜出了什麼情況。

聽完前同事的叨叨絮絮後,果然不出所料——以前少數派塞進去的一個孩子,又調皮搗蛋了,然後被班主任揍了一頓。現在可熱鬧嘍,孩子家長告到了教育局又打了市長熱線,學校和班主任正被整的焦頭爛額……

說起那個孩子,是異地轉學過來的,因為不屬於校區劃分,於是老家的親戚便找到了少數派,一把辛酸的訴說著孩子的優秀和仁義以及家人的殷殷期盼。少數派耳根子軟,一聽說老家人有了事兒,立刻大手一揮的把事兒給包攬了下來。

當時說的輕鬆,實際上,少數派可是求爺爺告奶奶的央求著前同事給點面子,拍著胸脯保證咱家的孩子多麼的聰明伶俐、多麼的乖巧懂事,可結果呢……

孩子做錯事,能不能揍?

法律上來說——不能揍!揍了犯法!

不揍行不行——真不行!

在學校裡不好好學習,天天調皮搗蛋、欺負同學,屢教不改,老師揍不揍?

說個實例,現在中學的教學樓大多數是五層結構,在第五層上課的小孩,都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

初三學生年齡不算小了吧,但初三的學生中,就有過、甚至組團的在五樓之上,瞄準了樓下同學,然後往下吐口水——吐到了,腦袋一縮,賊兮兮的笑作一團;吐不到,還哀嘆惋惜。

這樣的孩子、這樣的事兒,風輕雲淡的說教,有什麼用處?即使是小孩子,也會有一個簡單的性價比、成本核算——如果他發現自己所做的壞事、所受到的懲罰,不足以抵消他所獲得的歡樂,那他還會不會再繼續?

人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孩子在幼年階段,就是一個不成熟的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無法完全明白自己行為的對錯、無法抽象的考慮到事件的關聯性。

比如,一些只有孩子才能幹出來破事兒——炸糞坑、下河野泳,看到馬蜂窩就去捅捅……

自家的孩子在自己家裡幹這樣的事情,家長揍不揍?

在這種情況下,抓住了便是一頓胖揍,當身體上的切膚之痛超過了心理上所獲得的愉悅,那他還值不值得再繼續同樣的行為?

在人生觀方面,能不能揍?

有的孩子乖巧懂事,和他說什麼道理,他就明白什麼道理。

而有些孩子,特別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執迷於自己的一個狹隘的、片面的觀念,也喜歡用故意對抗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獨立」與「成熟」。這個時候,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要是僅僅單純的進行理論說教,所得到的結果,要麼是陽奉陰違,要麼就是詭辯反駁,讓孩子藉機宣揚自己的「獨立成熟」。

這樣的瓜娃子,沒有什麼能比海扁一頓更出效果的了。

在學習方面,能不能揍?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習是一個枯燥乏味的事情。對於天生喜鬧好動的孩子,尤其為甚。

我們都去和孩子說過——如果好好學習,那麼在將來,將會獲得更多的回報。但孩子大腦發育的程度,根本不足以架構出那麼宏偉的人生藍圖——別說小孩了,就是現在和成年人說,報個成人教育,好好學學土木工程,十年之內肯定能從拎泥兜子混到監理,有幾個會去好好學的?

孩子也是一樣,苦口婆心的那麼多廢話,倒不如親手多幹實事——下次還考不及格就揍你!

揍孩子,老師都是怎麼揍的?

陰天下雨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的——那是家長。老師可沒幾個敢拿孩子撒氣的。

如果一個孩子需要揍揍、需要長長記性,老師是怎麼揍的?

多是小懲大誡,沒有毆打!

新聞報導之中,同樣是愛之深切、恨鐵不成鋼,是家長毆打的多,還是老師毆打的多?

孩子犯的錯,多是小的過錯,懲戒足以。如果小孩幹了違法犯罪的事情,沒有老師會把懲戒手段提升為虐打毆打的——老師又不傻,遇到這樣的事件,都知道扭送到公安局。

對於任何老師來說,揍孩子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它是一個必要的手段!只有一個強勢性、即時性的手段,才具有警戒性、權威性,才能防微杜漸!

放羊式的教育,孩子最終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本地曾經有一個明星公立學校,那時候,那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在當地是首屈一指,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都是請客送禮找關係,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調到那所學校裡去就讀。

大幾年前,那個學校因為一個老師揍了學生被告了,當時的教育主管部門抱著寧事息人的態度,直接把當事的老師開除了公職——貌似剷除了教育界敗類,大快了人心……

但自那以後,學校的校風和老師的教風大變,老師們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要還想讓他們多管教下學生——抱歉,四十五分鐘內,愛聽不聽,四十五分之外,沒人閒的沒事去找抽!

結局呢,曾經的輝煌的名校,到如今落得人人嗤鼻……

教師們有損失嗎?沒有,他們的工資一分不少,還落的輕鬆。

當地教育局有損失嗎?沒有,他們落得的一絲不苟、秉公辦事的好名聲!

所遭受損失最大的,還是那些屬於那個學區的孩子們——在沒有人管教、沒有人過問的情況下,只能像雜草一般,散漫而又野蠻的生長……。

所以,對於老師,家長您直說——咱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揍?

(篇幅有限,下章再述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老師:請檢查自家孩子的橡皮,腦補上課場景!家長:收到,已開揍
    老師:請檢查自家孩子的橡皮,腦補上課場景!家長:收到,已開揍同事張姐孩子的老師,在班級群裡發了一則通告:「想要知道你家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請自行檢查下文具盒中的橡皮,別怪你家孩子成績差,都是有原因的,請參照橡皮損毀程度,腦補孩子上課的場景。」
  • 小孫子淘氣,爺爺脫了鞋就「揍」,寶爸淚奔:您當年可沒這麼客氣
    文|文兒不久前,網上流傳的一段「打」孩子的視頻引起了網友關注,當事人是祖孫三代人,因為小孫子在家太淘氣,大人覺得不教育不行了,於是當爺爺的脫了鞋就開始「揍」,有趣的是,小孫子倒是積極認錯,撅起屁股讓爺爺打,然而爺爺手上的鞋卻轉了個面,換成了鞋面,揮手的力度也非常輕,比起打,更像是在跟小孫子開玩笑
  • 老師將小學生揍到腦震蕩,對家長說:是為孩子好
    校園暴力臺灣地區新竹發生一起國小老師對學生施暴的社會事件。有家長投訴,4日下午孩子在學校遭到老師朝太陽穴的方向揍了一拳,放學後才經由孩子告知此事。家長將孩子帶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有腦震蕩的情形。校方於當天晚上出動兩位主任向家長道歉,而動手的體育老師,則是通過電話向家長表示道歉,並說是為了管教孩子,為孩子好。據了解,當時被揍的不止這名小男生,還有其他3名小孩,4人為同班同學。
  • 孩子正值初三逃課了,被老師揍了一頓,你是告老師還是感謝老師?
    看到有位家長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你的孩子初三了逃課,讓老師給揍了,你是告老師還是謝老師?其實這位家長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只是想知道有多少人會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所以不妨我們也一起討論一下。孩子正值初三的關鍵時期,卻突然逃課了,結果被老師揍了一頓,作為家長你是會選擇高老師還是謝老師?不用說這個問題肯定不會有統一答案,明事理的家長自然會選擇感謝老師,感謝老師的負責任和替自己管教孩子;也有的家長會選擇要告老師,因為老師揍了他們的寶貝疙瘩,就是有這麼三觀不正的家長。
  • 「專家」都說孩子不能打?沒有那麼絕對!關鍵是要科學揍娃
    導讀:「專家」都說孩子不能打?沒有那麼絕對!關鍵是要科學揍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專家」都說孩子不能打?沒有那麼絕對!關鍵是要科學揍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位家長給我留言:老師,孩子說不想學了,您來家訪吧
    單位裡的事情不能不做,班上的孩子不能耽誤,於是這方小園地就只能在該播種的季節荒著,像北方農村盼雨一樣地盼著眼睛好些,工作閒些,能為各位網友提供一些微博的幫助,表達一位教育者些許真實的心聲。五一前一天,4月30日,班上的一位孩子家長在群裡給我留言:老師,孩子這段時間網課不上,作業不寫,我和他爸誰說的話都不聽。
  • 家長:這孩子,要狠狠揍一頓了
    孩子讀一年級,數學考了97分,結果,家長沒有表揚和鼓勵,反而十分抓狂:瘋了!感覺快腦溢血了!這孩子,要狠狠揍一頓了!奇怪了,孩子考了97分,這已經很優秀了,家長卻為何如此焦慮呢?「孩子一年級語文考了97分,這分數也不低啊,沒想到成了倒數第一。」
  • 老師,您要批評我就直說,不用拐彎抹角的
    媳婦看見走到面前拍著我肩膀說:「你以為我在欺負你嗎?不是,我是在愛你!欺負你就是愛你!知道嗎?」我……有這種說法嗎?3.前幾年談戀愛,媽媽總擔心的說:「多看看,不著急,要了解對方,怕對方藏的太深了!」現在談戀愛,媽媽總是擔心的說:「看好了就快點出手,時間長了,等對方了解你了,可能就又黃了。」4.出差,住在一個小區的民宿中。
  • 三年級數學和英語滿分,家長:怕孩子驕傲,老師:要不先揍一頓
    這個家長的小朋友其中兩門功課是滿分。綜合排名全年級第一,暫且不論全年級多少人,單從分數來看,這個小朋友的成績已經很棒了。 做家長真的太難了,孩子考得差吧,要給孩子找補習老師,難! 孩子考第一吧,又怕孩子驕傲,難! 那麼站在老師的角度,假設這個小朋友是我們班的,我會建議家長怎麼辦呢?
  • 有話好好說沒用?非得揍了才聽話的孩子,到底是什麼問題?
    02有的媽媽說:「我家孩子就愛玩水,每天都要泡澡,連老師們都說了讓孩子們多接觸水對孩子成長有好處,我也是這樣做的。但是,他是什麼水都玩啊,那天下雨了我帶他去踏踏水,沒想到直接趴在了水了,怎麼叫也不起來。
  • 我為什麼要揍你
    你剛才答應爸爸的,說看完毛克利學英語啊,大家都要信守承諾,喬喬也一樣。為什麼學英語啊?因為啊,你以後要上幼兒園,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說英語啊,你不學英語,以後就不能跟小朋友玩了。我不跟小朋友玩就不學英語了唄。喬喬乖,跟爸爸學一會,就學一會,爸爸明天帶你去巧虎玩,去不去啊?去!那咱學會英語吧。
  • 「孩子不聽話,老師你就打他」,家長說出一句話親子關係輸一半
    我是一名老師,接觸了太多的家長,有些家長真的很讓老師哭笑不得,比如說這一位家長 ,他來到學校直接就說孩子交給你,你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這樣的話讓老師很尷尬,老師真的沒有那麼暴躁。父母說這樣的話真的很坑兒子的,給兒子一些不好的印象,讓孩子害怕老師。對於這樣的家長,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否決他們,因為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們最主要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在整個教育過程當中,孩子能接觸到好的教育,孩子能改變自己身上的那些毛病。
  • 揍孩子需謹慎
    傳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文化,當然現在家中獨子比較多,揍孩子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了。少數家庭依然有這一文化的傳承,孩子太過分就懲罰一下,讓孩子能刻骨銘心的體會。 揍孩子,在教育界至少現在是不能容忍的,那叫體罰孩子,不尊重孩子。可實際上,孩子犯原則上的錯誤,屢教不改的情況下,用揍可以試試。但揍孩子,必須慎重,千萬不能在孩子身上發洩個人情緒。
  • 那個說老師體罰孩子致孩子吐血的家長……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家長在網上發帖說老師體罰自家得了哮喘病的孩子,導致自家孩子吐血,不得不入院治療……原貼如下:這條長微博,翻譯過來便是:廣州方園實驗小學一年級五班副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劉某疑似體罰6歲孩子至吐血送至搶救。
  • 家長?老師?
    其實大部分說這句話的,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吧,自己沒早戀,已經好好學習了,現在才說這句話叫別人早戀去?!這句話,貓爸來說最合適了,咱初中二年級就交女朋友了,老師罵、爸媽罵,還換了好幾個,嘿嘿!!仔細想想,說不定,如果當年被老師揍,咱就不敢交女朋友了。然後說不定成績能好不少檔次,然後說不定中考能提高,然後說不定高考也能上個好學校耶……然後說不定……⚆_⚆?
  • 期末老師接到家長電話:能不能給孩子改一個「優」
    「有的孩子上美術課老是搗亂,作業也經常不交,期末綜合評定怎麼可能是優?」一位美術老師告訴記者,「我拿評分標準給家長看,家長卻固執己見,認為這事關孩子將來小升初,如果不改,就是我故意為難孩子,一次次給我打電話。」就在這位美術老師焦慮地不行,已經快頂不住的時候,幸好校長拍了板:音體美這些綜合學科也是有評定標準的,到底應該優秀,還是良好、合格,都不是老師隨意寫寫的,必須按標準來,不能改!
  • 「老師,您能不能把作業寫到黑板上」家長的卑微請求,引網友共鳴
    文|文兒最近,網上的一條視頻火了,內容是家長給老師錄下的一段話,他說:「老師啊,我想問一下,您能不能每天放學的時候,把作業寫到那個黑板上啊」原來,這位家長是位離異父親,平時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天早上6點出門工作,夜裡12點才能回家
  • 之前學生挨老師打,家長不反對。現在學生挨打,家長聲討老師?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關於小時候經常挨老師揍,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所見所感的有趣事兒。1.九幾年,那年代所有人都窮,很多家庭都是好幾個孩子,所以家裡從不護犢子。甚至爹媽看孩子頑皮不順眼,都要往死裡打上一頓。
  • 一年級家長說成熟晚的孩子更聰明,網友:千萬不能空空等
    不過其實你也大可不必太焦慮,畢竟一份付出一份收穫,聰明孩子的表現,也那一定不是說天上憑空掉下來的,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付出了金錢和時間,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公平的。拿英語課外培訓班來說,大家算算這筆帳,一年不多說,按1萬塊錢的投入已經是很低的了吧?
  • 「老師辛苦了!孩子就交給您了!」
    五月,各地陸續複課,多處拉起橫幅,彈冠相慶,表達的中心意思只有一個——「老師辛苦了!孩子就交給您了!」 哈哈哈,這樣的話太耳熟了有沒有——「老師,我們太忙了,真的沒時間管孩子!」 小學六年,師生一場,是多大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