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老師接到家長電話:能不能給孩子改一個「優」

2020-12-20 騰訊大浙網

每到期末,校園裡絕不會缺席的兩個詞語就是——緊張和焦慮。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焦慮的不止是學生,還有老師。

小學老師們期末都會接到家長的詢問電話: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評上「優」?能不能給他改一個「優」?

你可別以為只有語文、數學、英語和科學老師有此煩惱,音樂、美術、體育等綜合學科才是「重災區」——由於沒有書面考試,許多爸媽覺得,這些科目的成績都是老師憑個人感覺評定的,可以適當爭取一下。

近日,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的老師,發文講述自己的「期末焦慮」:期末考一結束,學生們為索要考試成績,用「正義凜然」的陳情郵件,持續轟炸他的電子信箱——

「老師,我要出國留學,勞煩您給我85分以上。」「如果我這門課不能上80分,我就要被退學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記者昨天採訪獲悉,不僅是大學老師,小學老師們更焦慮。

由於評價方式改革,杭城小學生告別百分製成績單已多年,取而代之的是「優」、「良」、「合格」這樣的等級評定。所以,在家長們眼中,孩子能拿到多少個「優」,是衡量學業成績好壞的標準。「全優生」應運而生,顧名思義,所有科目全部是「優」,其中當然也包括音體美等學科。

記者了解到,在取消「三好學生」的評定之後,「全優生」在小學家長心目中的地位更加超然。「因為這是進熱門民辦初中的敲門磚。」採訪中,每位家長都如此回答。他們對孩子成績單上「優」的執著追求,多半來源於此。

之前,就有家長因為孩子的成績報告單上「其他各科都是A,唯獨音樂是B」,而給校長發簡訊求助——

「我們家沒人懂音樂,孩子也沒學樂器,本身是個破嗓子。孩子說這次是考唱歌,我們應該怎麼幫她提高音樂成績呢?這課還不像語數英,有作業能輔導。我一想到如果到了四年級,成績單要記檔,音樂再掛個B,真不是滋味。」

簡單地說,對孩子其他那麼多的A(優秀)視而不見,只有音樂學科得了B(良好),家長就著急了。

事實上,這類找校長或者老師傾訴心事的家長,還算比較委婉的。現在有些爸媽會直接找任課老師溝通,甚至據理力爭,要求更改等級,非拿「優」不可。有校長告訴記者,曾有一位家長硬逼著體育老師改成績,結果把年輕的體育老師給氣哭了。

「有的孩子上美術課老是搗亂,作業也經常不交,期末綜合評定怎麼可能是優?」一位美術老師告訴記者,「我拿評分標準給家長看,家長卻固執己見,認為這事關孩子將來小升初,如果不改,就是我故意為難孩子,一次次給我打電話。」就在這位美術老師焦慮地不行,已經快頂不住的時候,幸好校長拍了板:音體美這些綜合學科也是有評定標準的,到底應該優秀,還是良好、合格,都不是老師隨意寫寫的,必須按標準來,不能改!

遇上的次數多了,老師們總結出一套辦法:學期初就定好綜合學科的考核標準和要求,平時作業和課堂表現及時記錄,如果家長對期末成績有意見,可以拿出來比對說明。

然而,即便是這樣,仍有家長會提出異議。有校長說:「上回有家長鬧到學校,當面質問老師,兒子考試成績一向都很好,為什麼平時成績不能『優』?老師解釋說,因為這孩子上課很鬧,作業經常不完成。家長表示不相信,老師找來全班同學集體作證,才作罷。」

類似的家長雖說不多,可音體美等綜合學科的老師通常兼任一到兩個年級的教學,但凡一學期碰上一個,就不大吃得消了,期末能不焦慮麼?!

家長們想盡辦法「爭優」,老師們絞盡腦汁「評優」

這個「優」不該父母去爭而是讓孩子自己爭

在「爭優」這件事情上,旁觀者可能無法想像其中的激烈,但身處其中的老師、家長們則是感觸頗深,圍繞著這個「優」字,他們也是施展出了十八般武藝。昨天,我們採訪了兩位當事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吧。

1、一位家長的糾結,為了多一個爭優機會,全家旅行計劃泡湯

齊女士的兒子今年六年級,在杭州一所公辦小學就讀,昨天下午參加了最後一門科目的期末考。

因為成績尚未揭曉,老師們的焦慮主要來自對未來形勢的預測,但齊女士的焦慮卻直接擺在眼面前:「兒子回來說題目很難,不要說90分了,85分也有危險。考不到85分,就沒有『優』,過兩天還得參加『爭優』考試。考試時間剛好和我之前定的旅行團衝突,到時就只能退團……」

記者打聽了一下,齊女士口中所謂的「爭優」考試,僅限於語文、數學、英語和科學四門學科,原本是學校給考砸的孩子一次補考機會,但沒考到85分的孩子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再爭取一次「優」。

「不過,期末考直接拿到的『優』和後來爭來的『優』,在成績單上的寫法不一樣,看得出誰是補考過的,也不能參加校內優秀生的評定。以後去民辦初中遞簡歷,同樣會被看出來。」齊女士告訴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既然如此,為爭一個「優」,使難得的全家旅行泡湯,值得嗎?

她表示:「有拿『優』的機會,總要讓孩子去試試。」至於爭來的「優」到底有什麼用,齊女士想了好半天,說:「其實就是心理安慰,成績報告單好看一點而已。」

和身邊一些音體美都要爭「優」的家長比起來,齊女士覺得自己勉強算淡定。

一是因為全家對兒子小升初的去向並不強求,覺得民辦不錯,但對口的優質公辦初中也能接受,所以支持孩子對空模、車模等模型的興趣愛好,而沒強迫他去學不擅長的奧數,自然更不會在音體美這些學科上糾結了。

二是因為兒子的文化課成績雖不算冒尖,但是屬於全面發展的類型,音體美等學科表現一向優異,她從不用為這幾門課的「優」操心。

「可這些『優』都不是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的。」齊女士說,「除了語數英科,家裡對音體美等學科的教育一直很重視。兒子天生嗓子好,愛唱歌,我們就鼓勵他多聽多唱,唱歌能在比較緊張的學業中做一些調劑。體育關乎孩子的體質,能夠培養拼搏和陽剛的性格,所以我們每天督促並陪伴他鍛鍊。對於美術,我平時很喜歡觀察兒子的作品,和他談我的感受和建議,因為我覺得從作品中能了解他的情緒、思維和想像力。」

在齊女士看來,任何學科要取得優異成績,都必須有付出,不能臨時抱佛腳,期末才想到找老師。

「家長爭『優』的心理挺好理解的,現在民辦太熱了,又是非『優』不可。另外,一個『優』不止讓家長心裡踏實,也是給孩子鼓勵和肯定——現在的孩子心理壓力大,平時成績都挺不錯,期末考卻容易發揮失常,的確需要爭『優』的機會。」齊女士說,「可我不能理解的是一些家長的做法。」

在她印象中,兒子班裡有個孩子經常在體育課上調皮搗蛋,有時候索性不去上課,結果體育老師挨不過家長的軟磨硬泡,期末還是給了「優」。「別說其他孩子了,我們這些家長也有意見,太不公平了!而且對孩子有意義嗎?」

齊女士坦言:「換成是我,不會這麼做。『優』肯定要爭,但不是父母去爭,而是應該讓孩子自己爭,爭到固然好,爭不到也能讓孩子懂得理性對待成績,承受挫折,讓他自己總結經驗。」

2、一位美術老師的煩惱 每次期末成績一公布家長電話就追來了

方玲(化名)是杭州一所公辦小學的美術老師,任教三到五年級的美術課。這兩天,她開始填學生的期末成績單了,每寫一個「良」或者「合格」,儘管有理有據,心裡卻總有點不踏實。「擔心有家長看到成績單後,會一天給我發N個微信,『商量』更改孩子的成績,甚至上門理論……」方老師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語氣帶著一絲焦慮。

她的焦慮來自於親眼目睹的一樁爭「優」往事。當事人是她的一位同事,那年教一年級的美術課。

同事一向認真負責,很受一年級小朋友歡迎。她每布置一次作業,都會給畫得好的孩子一張獎勵卡。期末的時候,就根據獎勵卡的數目評優。「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好,能體現孩子一個學期的付出和努力。」方老師回憶說。

沒想到,等到學期結束時,同事的做法竟遭到一位家長的質疑。

因為看到孩子的美術成績不是「優」,那位家長專程趕來學校兩趟,找同事理論。他提出,美術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不是只有畫得好的人,才是懂藝術的,才能拿「優」。一個孩子可以不會畫畫,但是要懂得欣賞。「說到後來,他甚至認為,我們美術老師是在用低俗的評價方式,扼殺孩子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細胞。別說同事了,我聽到後也難過極了。」方老師越說越鬱悶。

雙方為此爭執不下,最後還是班主任出來做和事佬,把孩子的期末評定改成了「優」,才相安無事。

「才一年級,就為一個『優』那麼較真,我和同事後來專門討論過這事。」方老師說,「如今有些家長對『優』的執著,其實和升學關係不大,只是對孩子的期望值高。這種期望不僅增加了孩子壓力,也有部分轉移到了老師這裡,孩子做不到『優』,仍希望老師能給一個『優』。」

雖說自己沒有碰到過這樣較真的家長,但每學期的期末成績公布後,方玲多多少少會接到一些家長的電話。「主要是覺得孩子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她分析說。一般來說,五年級開始詢問會比較多,因為五六年級是否是「全優生」,關係到能否進入熱門民辦初中,大家比較重視。不過,個別低段家長也有來問的。」

來方老師這裡爭取「優」的家長,什麼樣的都有。「最多的還是我們俗稱的比較『要』的家長,其次是一些有自己教育觀念又比較固執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很優秀,老師不給『優』,就是刁難孩子。」

家長的心情,方老師不是不能理解,自己教過的學生,終歸有感情,不想因為成績單上的一個打分,「葬送」了孩子讀民辦初中的一線生機,可是也有自己的底線。

遇上這種情況,她首先會告訴家長們,沒有「優」是因為沒達到要求,像上課不守紀律,作業沒及時完成等。同時,她也提出補救方案,比如把作業補齊了,仍有機會得「優」;或者跟家長商量,這學期先打合格,下學期如果表現好,就改成「優」,可要是表現仍然不好,就不修改。

她隔壁辦公室的音樂老師甚至想出了一招:個別實在五音不全的孩子可以通過音樂知識、聆聽素養等方面的努力把成績拉到優。確保只要孩子夠努力,就有機會拿到優。

「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優』都是十分執著的,這種執著是亙古不變的。但老師必須按照規矩做事。我有時在想,比起找老師要『優』,家長跟孩子一起找沒拿『優』的原因,再一起努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是會更好?」方老師說。

在她的印象中,有些家長第一次來要過、補過優秀之後,第二年第三年每一年都會找老師;還有一些家長很盡責,補過一次優秀之後,家長就會和孩子一起找問題、反思,以後就再也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記者手記

「良」、「合格」,或許會給孩子更大幫助

說到底,小學老師的期末焦慮,來自許多家長對「優」的渴望。他們為何渴望?錢報記者在採訪中找到了三種原因:

一是希望孩子一學期的努力和付出,能得到應有回報,不會因為偶然失誤而與「優」擦肩而過;二是對孩子的學業成績有比較高的要求和期待,家長自身追求完美;三是升學目標明確,將來預備讓孩子讀民辦初中的。

第一種原因,包括老師在內都表示理解。後兩者,卻有待商榷。

杭州拱墅區青少年宮副書記張敏,當過音樂老師,也曾擔任小學校長多年,一直在關注這種期末焦慮。他為此向家長提出過三個疑問:我們的孩子如果連一個良好都承受不起,還能經受未來的風雨嗎?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語數英科音體美樣樣精通的全才?你要求孩子必須全優,你自己全優了嗎?所有成績單上都是全優的成績,就保證孩子會有一個全優的人生了嗎?

他對有些家長的爭「優」做法表示擔憂:「他們並不是真正對孩子素質發展的重視,而是對音體美學科的分數成績重視,因為小升初考民辦中學要看成績單,全優是熱門民辦初中的敲門磚。」

話說回來,錢報記者專門採訪過民辦初中收簡歷,碰到過因為語數英科少一兩個優,簡歷被拒收,失去該校自主招生面談資格的。但因為音體美不是全優而拒收的,沒見過,也很少聽說。

接下去幾年,民辦初中會如何發展也是未知數。新中考政策,將名額分配比例上調到了60%,前八所重高通過中考招生的名額會更少,民辦初中的升學率多少會受點影響。此外,民辦學校的師資也將有變化——為加強公辦學校在編教師到民辦中小學任職任教管理,今後公辦學校在編教師被派遣到民辦中小學工作,比例不得超過該校教師總數的20%,同一名公辦學校在編教師在民辦中小學累計任職任教時間不超過6年。

撇開民辦初中不談,有時「良」、「合格」或許會給孩子更大幫助。有一位音樂老師告訴錢報記者,上學期他任教班級有兩個孩子因為音樂成績不達A沒有拿到獎學金,其原因就是學習態度影響了平時成績。

「我明確告訴學生原因,也請班主任轉告家長,學生不僅要懂得珍惜榮譽,也要學會承擔責任。」他說。

其實有時孩子拿不到好成績,根子出在家長身上。因為他平時瞎鬧,最終會有家長出面幫他善後爭「優」,無需他自己承擔責任。

所以,記者很欣賞這位家長:「我的孩子從未拿過全優,為此我也很焦慮。但每個學期我都看到了他的進步,比如美術不用在學期末補作業啦,音樂會一次次地練習已達到考試要求。我想與全優相比,沒什麼比這些去拿成績的過程來得更重要吧。一邊是民辦升學的死槓槓,一邊是孩子們的奮力追趕,如果把這些放入歷史長河中,對孩子而言可貴的是這份為了全優目標而盡全力的寶貴經歷。」

當然,作為學校,假如在評價音體美等級時更細緻些,從而真正體現孩子的音體美素養呢,或許能取得更多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相關焦點

  • 學期快結束,老師接到家長電話:能不能給孩子改一個「優」 重災區...
    記者昨天採訪獲悉,不僅是大學老師,小學老師們更焦慮。小學老師們期末都會接到家長的詢問電話: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評上「優」?能不能給他改一個「優」?「有的孩子上美術課老是搗亂,作業也經常不交,期末綜合評定怎麼可能是優?」一位美術老師告訴記者,「我拿評分標準給家長看,家長卻固執己見,認為這事關孩子將來小升初,如果不改,就是我故意為難孩子,一次次給我打電話。」
  • 因家長一個要求,小學老師最近都愁壞了:能不能讓孩子「全優」?
    看過孩子的期末成績後,如果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你會讓他們利用假期補習,還是認為沒有必要追求過高?不過,還有一部分家長卻讓老師極為無奈。最近,不少小學老師都紛紛接到家長的詢問電話: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評上「優」?
  • 為啥我家孩子沒評上"優"? 小學老師也很焦慮
    每到期末,校園裡絕不會缺席的兩個詞語就是——緊張和焦慮。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焦慮的不止是學生,還有老師。小學老師們期末都會接到家長阿的詢問電話: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評上「優」?能不能給他改一個「優」?記者昨天採訪獲悉,不僅是大學老師,小學老師們更焦慮。由於評價方式改革,杭城小學生告別百分製成績單已多年,取而代之的是「優」、「良」、「合格」這樣的等級評定。所以,在家長們眼中,孩子能拿到多少個「優」,是衡量學業成績好壞的標準。「全優生」應運而生,顧名思義,所有科目全部是「優」,其中當然也包括音體美等學科。
  • 臨近期末,家長才發現孩子練習冊幾乎沒寫,老師:已經盡力
    臨近期末,很多家長開始擔心孩子們期末考試考太差,平時不太管孩子學習的家長也開始查作業了。網上有位老師發文求助,說自己教小學英語,2、3、4年級,共5個班,一周有17節課。作為新老師,她備課、改作業、還要應付學校各種雜事,真的沒有精力去一個一個對付那些不肯寫作業的孩子。5個班加起來有30個孩子經常不寫作業。
  • 期末寫評語老師壓力山大 內向的孩子評語最難寫
    一個學期下來,老師對自己是怎麼看的?讀老師的期末評語,成了學生最期待的事情。  對班主任來說,寫期末評語是一件很糾結的事情,一些班主任,從一年級帶班到六年級,一個學生要寫12次評語,而且每次都要不一樣;  對家長來說,孩子面臨小升初,這時更希望老師只寫好評,不想在《成長記錄冊》上留下一丁點不好的記錄。
  • 四年級語文成績下降快,接到老師電話,家長迅速調整成功挽救成績
    當代家長最怕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語文成績下降了,老師要求家長配合,給孩子輔導學習。家長鬱悶:我要是會輔導能不輔導嗎?可是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平時教學嚴謹,要求也嚴格。孩子的語文成績突然下滑得很快,一定是和家長或者家庭的關係分不開。不是家長太忙,沒時間管學習,就是家庭變故,外界的變化影響到了孩子的語文學習。
  • 高考招生錄取期間,為什麼有人能接到招辦老師的電話,而你沒有?
    是時候說一下高校招辦老師打電話給考生的問題了。在每年高考錄取期間都會有不少考生能接到報考高校招辦老師的電話,可是大部分考生都沒有接到電話。因此,我每年在說會有高校給考生打電話這個事情的時候,就會有不少考生和家長噴我,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是在騙家長的流量!其實,這個事情信不信都是有的,只不過是你沒有接到,大部分考生沒有接到電話而已,因為要接到電話也是有一定條件的。
  • 深夜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福建蘭女士和孩子被嚇得瑟瑟發抖
    家有小孩高考結束,本想給孩子一個放鬆的假期,不料卻頻遭自稱高校招生老師的電話騷擾。多次被家長拒絕後,這名招生老師竟然還「放狠話」,這讓當事人蘭女士和她的孩子非常氣憤。「招生老師」騷擾電話福州的蘭女士向FM全媒體《維權超給力》欄目爆料,今年高考成績公布前一個星期,她就頻繁接到多名自稱武夷山職業學院招生老師的電話,希望她的孩子報考他們學校。
  • 學生作業家長改,還要老師幹什麼?
    ■ 來論  據《錢江晚報》報導,「蕭山某實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讓家長自己批改作業,這種做法合理嗎?班主任自己天天忙著在朋友圈做微商,根本無心教學,該如何反映這種情況?」最近,有家長爆料,杭州蕭山某實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讓家長自己批改作業,自己一心一意忙著做微商,這讓不少家長心裡很不悅,質疑老師把自己的工作轉嫁給家長。
  • 盤龍一中今天開始電話通知家長!你接到電話了嗎?
    今天下午突發消息,有家長反饋收到盤龍一中老師電話,告知孩子今年對口盤龍一中,核實相關信息。結合近期相關學校的工作開展,月底之前要把對口劃分進行公布,對盤龍城的各學校來說,壓力甚大,學位緊張,學生人數連年攀升。下午時分,盤龍城小升初群突然有家長詢問大家是否收到學校老師電話通知:核實了一下孩子信息,然後告知孩子被分到了盤龍一中,同時說明後期帶著資料去報導。
  • 接到孩子被綁架的電話 馬上做著5件事
    如果你正在單位上班,突然接到電話說孩子被綁架,索要10萬元,並威脅平某不許報警,甚至能聽到電話那頭正在呼救的童聲
  • 期末考試後老師常接求情電話 大學生伸手「要分」
    期末考試後老師常接求情電話 大學生伸手「要分」   目前,各大高校的期末考試陸續結束,很多老師已經開始批卷打分了,這一時期可謂是十分熱鬧的「求老師電話節」,不少老師都會接到同學的求情電話,出於各種目的希望老師能把分數打高些來刷高績點。
  • 老師,如何準備期末家長會?|實操課
    把家長會變成批判會 到期末了,很多老師會整理每個孩子一學期的表現,然後,在期末家長會上,對每個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價,督促家長重視自己孩子某個方面,要改。 2.熱點主題式的家長會 在家長會前,老師們可以在班級群中發起一份問卷調查,問問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然後再從其中挑選出一個主題,在期末家長會上與家長分享討論。 期末家長會前,張老師先在班級做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很多家長都對「幼小銜接」感興趣。
  • 四黃中學開始電話通知錄取的學生家長!你接到電話了嗎?
    備受家長們關注的四黃中學今天也終於開始了電話通知被錄取的家長。下午的時候還有家長詢問四黃什麼時候電話通知學生,家長匯問了下學校的老師,老師的回覆是正在整理,預計今天晚些時間或者明天早上電話通知,沒想到沒過多久,學校老師就發來消息說一會就電話通知家長。
  • 我最不想接的電話,是孩子老師的電話
    老師的電話一定是告狀,要不就是說小孩又沒交作業,要不就是說小孩調皮搗蛋,或者孩子又哪裡不舒服讓接回家。每當我接到老師的電話,我總是心神不寧,無法再靜下心來思考和工作。我很懷念以往孩子三四年級的老師,他們就很少打電話過來。可是最終孩子的學習成績,卻讓我看清了,電話打得少,是以往的老師不負責的。
  • 期末老師改卷改到崩潰,看見答題卡網友笑了,老師:59分都嫌多
    ●期末老師改卷改到崩潰,看見答題卡網友笑了,家長:請老師倒扣分臨近年關,雖然很多學生已經回家準備過年了,但是作為老師則沒有那麼「好命」了,因為還得留校修改學生的試卷,保證在年前把試卷改完,但是過程可謂是諸多曲折。
  • 老師,孩子期末考試多少分?老師:對不起,家長只能看等級評定
    一位在小學做班主任的朋友相當無奈,「雖然不是第一次有這樣的通知,但經不住總會一些父母反覆詢問,特別是孩子的媽媽,約計老師批完卷的日期,然後就會不停地私信,打聽孩子的成績。實在沒有辦法,就說一個大概分數段…不能違反紀律,但更不能得罪家長。」
  • 五年級學生家長: 語文期末考試太難了 嚴重打擊孩子自信心
    昨天18:29,一位家長來電:我孩子上五年級,這周四是期末考試的第一天,考了數學和語文,孩子們普遍反映數學還可以,但語文特別難。估計一個班裡也就三五個孩子能得到三項優,我覺得是不正常的。我們家長覺得現在提倡素質教育,題目出這麼難有這個必要嗎?現在家長和孩子都很苦的。我還聽說有家長因為期末考試太難,打了12345。
  • 期末考試太難,杭州一小學生家長擔心「嚴重打擊孩子自信心」
    1月12日18:29,一位家長來電:我孩子上五年級,這周四是期末考試的第一天,考了數學和語文,孩子們普遍反映數學還可以,但語文特別難。估計一個班裡也就三五個孩子能得到三項優,我覺得是不正常的。我們家長覺得現在提倡素質教育,題目出這麼難有這個必要嗎?現在家長和孩子都很苦的。我還聽說有家長因為期末考試太難,打了12345。
  • 老師:家長您直說,咱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揍
    ▶ 文 ▏少數派(謝謝關注)前幾天接到一個前同事的電話,問某個小孩是不是少數派安排進校的,少數派心頭一緊,大致就猜出了什麼情況。聽完前同事的叨叨絮絮後,果然不出所料——以前少數派塞進去的一個孩子,又調皮搗蛋了,然後被班主任揍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