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細胞神經瘤是什麼病

2020-12-17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神經節細胞瘤是由神經嵴交感神經出現問題,從而引起自主神經纖維的罕見和良性腫瘤,它們屬於交感神經系統的完全未分化細胞。但是神經節細胞瘤本身是完全分化的神經元腫瘤,不含未成熟元素。

  最近家住江蘇南京的小張感覺到腹部疼痛,到醫院檢查後得知自己腹部可能有腫瘤,剛開始小張以為自己得的病是胃瘤,但是最終卻被診斷為節細胞神經瘤,那麼到底什麼是節細胞神經瘤呢?這個病有哪些症狀與危害呢?

  神經節細胞瘤是由神經嵴交感神經出現問題,從而引起自主神經纖維的罕見和良性腫瘤。神經節細胞瘤最常發生在腹部,但是這些腫瘤也可能在有交感神經組織的任何地方生長。除了腹部以外,其他常見的部位包括腎上腺、椎旁後縱隔、後縱隔、頭部和頸部。

  這個病在剛剛發病的時候通常是無症狀的,往往是患者在進行常規檢查,或者因為其他疾病檢查腹部時而檢查出來的,患者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要視乎腫瘤生長的位置。例如,胸部區域的腫瘤可能導致呼吸困難,胸痛和氣管受壓。 如果腫瘤位於腹部較低的位置,可能會導致腹痛和腹脹。脊髓附近的腫瘤可能導致脊柱畸形或脊柱壓迫,導致腿部或手臂疼痛,甚至是導致肢體的運動功能受到障礙。除了常規的腫瘤特徵外,這些腫瘤還可能會分泌某些激素,引起腹瀉、女性陰蒂增大、高血壓、體毛增多和出汗等問題。

  以上就是到底什麼是節細胞神經瘤的簡單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相關患者。該病並不常見,所以最好找專業的醫生去治療。並且該病屬於良性腫瘤,越早得到正規治療,對患者今後的康復越是有利。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纖維瘤病這樣治療
    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並不常見的疾病,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神經纖維瘤病這種疾病,神經纖維瘤病有許多人不了解,那麼請問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吃什麼?神經纖維瘤病治療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良性的周圍神經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1型神經纖維瘤新藥被批准上市
    於是,1882年的一天,Friedrich寫下了「神經纖維瘤病」一詞,這也成為了這種疾病的正式大名。隨著科學和臨床的不斷深入,我們對神經纖維瘤病有了更多的了解,進行了更詳細的分類。神經纖維瘤病可以分為1型神經纖維瘤病、2型神經纖維瘤病和神經鞘瘤病。其中要數1型神經纖維瘤病最為常見。
  • 首個1型神經纖維瘤病藥物!阿斯利康激酶抑制劑Koselugo...
    2020年04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最大的獨立腫瘤學藥房Onc360®近日宣布,該公司已被阿斯利康(AstraZeneca)選定為靶向抗癌新藥Koselugo(selumetinib)的專業藥房合作夥伴,該藥是一種新型口服激酶抑制劑,用於年齡≥2歲的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兒科患者,治療NF1
  • ...阿斯利康MEK抑制劑selumetinib被授予治療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
    2018年08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selumetinib治療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的孤兒藥資格。在美國方面,FDA在今年2月也授予了selumetinib治療NF1的孤兒藥資格。
  • Selumetinib上市,FDA批准的首個1型神經纖維瘤病藥物
    新藥介紹 Selumetinib(商品名為Koselugo)由阿斯利康開發,4月10日在美國上市,用於治療2歲及以上的患有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且有症狀的、無法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的兒童患者。
  • 國內首個神經纖維瘤病多中心治療協作組成立——上海九院李青峰...
    在得到國家食藥監局、國家衛健委的批准後,李青峰教授團隊將在海南博鰲成立國內第一個神經纖維瘤病藥物治療試點。力排眾難,經過半年多不懈努力,這項救助工作才初見成效。團隊每個月會派遣醫生去博鰲,定期觀察、診治患者,評估判斷哪些患者可以使用神經纖維瘤病「孤兒藥」,並對符合藥物治療指徵的患者給予「同情用藥」。
  • 軍醫詳解幾種新型神經上皮源性腦腫瘤
    病理學特點:瘤細胞形狀和大小較一致,核形態單一,呈圓形,無明顯核分裂相,核周有空暈。血管周有原纖維性無細胞帶,但Homer Wright菊形團和節細胞不常見。多數報導顯示,CNC瘤細胞呈突觸素陽性,部分細胞尚表達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但神經絲蛋白(NF)陰性。
  • 神經纖維瘤病,一種罕見疾病的認識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神經纖維瘤病,簡稱NF,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系統遺傳性腫瘤疾病,主要表現為全身多發的神經系統腫瘤。從發病率角度,神經纖維瘤病為人類罕見類疾病,該疾病目前尚無治癒手段。
  • 花季少女長「駝峰」 被確診患有基因遺傳病神經纖維瘤
    萍萍在港大深圳醫院被確診為神經纖維瘤的罕見病。「駝峰」壓心臟險癱瘓據港大深圳醫院骨科顧問醫生杜啟峻介紹,當時為萍萍檢查後發現,神經纖維瘤導致萍萍的脊柱嚴重畸形,後凸155度,並且已經壓迫到她的心臟和肺部,導致呼吸困難,雙下肢幾近癱瘓。
  • 聽神經瘤會自行消失嗎?真相是怎樣?
    聽神經瘤會自行消失嗎?  聽神經瘤是指從耳朵內部通向大腦的神經細胞的厚度或異常生長。所採用的治療取決於腫瘤的厚度或大小以及患者所經歷的症狀。聽神經瘤的發展緩慢,每年增長1到2毫米。然而,有時,由於腫瘤位置靠近重要神經,完全切除是不可能的。如果任何重要神經如面神經或耳蝸神經受損,就會出現各種外科併發症。  監測。由於這種神經瘤的進展非常緩慢,所以這種神經瘤的最佳選擇是等待和觀察。然而,對於那些日常生活不受聽神經瘤嚴重影響的患者,監測條件是最好的。對於那些年老且無法承受其他積極治療創傷的患者,也建議進行監測。  放射治療。
  • 神經纖維瘤病關愛月「心若向陽 便不再懼怕」
    身上長滿小泡泡、牛奶咖啡斑、容貌變形….沒錯,這就是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患者的典型症狀。他們常常會被人誤解為傳染病或智力低下。走在路上、被人指指點點、避之不及。但實際上,神經纖維瘤病(NF)並不會傳染,也不影響智力,除了腫瘤和一些外觀特徵外,他們和尋常人並無兩樣。
  • 緩解率達到66%,首款兒童神經纖維瘤病藥物獲批上市!
    4月11日,美國FDA宣布批准阿利斯康(AstraZeneca)公司和默沙東(MSD)公司共同開發的Koselugo(selumetinib)上市,治療2歲及2歲以上的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兒童患者,這些患者攜帶有表現出症狀和/或進行性,不能通過手術治療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
  • 垂體瘤是什麼 垂體瘤竟帶來這些危險
    垂體瘤是很多朋友都十分陌生的疾病,事實上垂體瘤的危害是很大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垂體瘤是什麼,垂體瘤的症狀有哪些,垂體瘤的危害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朋友們哦。垂體瘤是什麼垂體瘤是什麼?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清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Science: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因此,神經變性疾病研究的挑戰之一即是了解這些個體在腦中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存在下,大腦是如何成功地維持正常的神經元功能的。基因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大腦內主要的巨噬細胞)可能是調控和維持神經元功能的關鍵。那麼,在AD和PD中,是否存在小膠質細胞-神經元相互作用的受損呢?哪些方面的損害導致了神經退行性變?
  • 北京劉氏腫瘤研究院:神經纖維瘤是怎麼引起的?
    ,臨床醫學上一般覺得神經纖維瘤歸屬於常染色體顯性基因遺傳疾病,大部分狀況下考慮到為存有顯著的基因缺陷,進而造成神經嵴體細胞生長發育出現異常,導致好幾個系統內臟器官作用損害。  臨床醫學上一般能夠分成二種種類,神經纖維瘤一型和神經纖維瘤二型,具體表現為在全身好幾處可能會出現皮膚牛奶咖啡斑,而且在外展神經非常容易出現散在多發性的神經纖維瘤,通常建議根據手術治療的方法開展摘除,大部分病人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 頜面部神經纖維瘤吃什麼食物好?
    神經纖維瘤是由神經鞘細胞及纖維母細胞兩種主要成份組成的良性腫瘤,分單發及多發兩種型式,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又稱神經纖維瘤病,本瘤可發生於周圍神經的任何部位,口腔頜面部發病者常發於三叉神經及面神經,通常位於面部、顳部、眼部、頸部、舌部及顎部。
  • 中國首例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病獲成功
    新華網石家莊11月22日電:中國第一例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病手術近日在石家莊市醫科院獲得成功。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患者謝喜雲現已度過危險期並將於近日回國。  近年來,神經幹細胞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已成為海內外醫學界的攻關熱點。石家莊市醫科院率先參與了國內神經幹細胞移植研究和應用的重大課題,並承擔「腦立體定向骨標新法定位顱內靶點技術臨床應用」研究課題。
  • 治療神經纖維瘤 首款新藥離患者還有多遠
    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neurofibromatosis)簡稱NF,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症狀是導致患者的神經生長腫瘤。具體細分的話,NF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1型NF,2型NF,以及神經鞘瘤。這些疾病會引起失明、失聰、骨骼畸形、毀容、學習障礙、以及傷殘性疼痛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這種疾病至今尚無治癒方法。MEK抑制劑的臨床進展但研究人員們相信,距離首款治療神經纖維瘤的新藥獲批,或許已經不遠了。
  • 揭秘毛細胞星形細胞瘤:可痊癒的良性膠質瘤
    有研究證明,約40%的原發於視路者,伴有I型神經纖維瘤病(NF1),且多數為女孩。  發病部位  可發生在所有神經軸,好發部位包括:  ①視神經(視神經膠質瘤);  ②視交叉/下丘腦;  ③丘腦和基底節;  ④大腦半球;  ⑤小腦(小腦星形細胞瘤);  ⑥腦幹(背外腦幹膠質瘤)。
  • 8歲女孩患多發性神經纖維瘤 不手術可能癱瘓
    「爸爸的病能好起來,全家人健健康康。」這是8歲的諾諾在作業本上寫下的心願。雖然願望很簡單,但對於諾諾一家來說卻十分難實現。  上周,8歲的諾諾因患上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剛剛做完第一次手術,雖然手術讓她暫時擺脫了癱瘓的危險,但長在她脊椎、胸椎、腰椎多處的纖維瘤,還需要繼續手術,高額的治療費用讓全家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