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裡單親媽媽每晚帶刀入睡 有人願提供房子讓母女倆免費住

2020-12-20 東風新聞

從高空俯瞰豫森城,十幾棟停工還沒來得及粉刷外立面的樓體呈現出一大片暗沉的水泥色,就像是烙在鄭州市農業路和沙口路東南角的一塊傷疤,即使是在正午太陽的映照下也毫無生氣。

爛尾的豫森城

10月29日,《河南青年時報》曾以《苦等6年 她們住進爛尾樓》為題,報導了鄭州市豫森城不少購房者因為生活困頓,不得已住進爛尾樓裡展開自救的故事,成為全網關注的焦點。

一位市民看到報導後,主動聯繫豫森城的業主張華(一位帶著5歲女兒在爛尾樓居住的母親),稱願意提供鄭州市內的一套住房,讓她們免費居住。如今,業主們在爛尾樓裡的生活仍在繼續,寒冬將至,他們只能抱團取暖。

「晚上睡覺我會在枕頭邊上放一把水果刀」

11月15日,鄭州今冬集中供暖的第一天,也是單親媽媽張華和5歲的女兒麗麗入住豫森城爛尾樓的第十五天。上午8點,太陽和地面呈40度角照在豫森城2號樓東邊的空地上,張華趁著女兒麗麗還在熟睡,蹲在空地上清洗積攢了一周的髒衣服。

「媽媽,你在幹什麼?」麗麗醒後,趴在2樓的窗臺上,伸著頭往下面喊。張華見狀心中一驚,趕緊丟下衣服跑上二樓。

對於只有5歲的麗麗來說,沒有護欄的樓梯,用單薄木板圍起的電梯井,以及裸露在外的鋼筋都時刻威脅著她的生命安全。即便是把女兒帶下了樓,張華也必須在幹活時緊緊盯著她,因為周邊的工地上遍布鐵釘、木棍等尖銳的建築垃圾。

樓道裡狹窄黑暗,每次上下樓,張華都要緊緊抓住女兒的胳膊

捧著建築工地冰涼的自來水,張華和麗麗進行了簡單的梳洗後回到了她們的「家」。在豫森城2號樓2樓的一個小三室的毛坯房裡,她們將一條軍綠色被子釘在門楣上充當大門,客廳的沙發、茶几、廚房的煤氣罐和灶具讓這裡多了些煙火氣。

昏暗的房間裡,只有充電式的便攜應急燈能發出微弱的光亮。因為這屋子之前是建築工人的臨時住地,幾個房間都安裝了玻璃窗。

軍綠色的被子做大門,幾塊石頭摞在一起當桌子,簡陋的家裡,5歲的麗麗依偎在媽媽懷裡聽著故事開心地笑了

三居室裡朝南的房間是張華母女的小天地,窗臺上擺放著麗麗的照片,記錄她成長的軌跡。兩天前,這個房間又多了一名新成員——一隻剛剛滿月的小狗,麗麗給它起名叫「佩奇」,因為「它太能吃了,像只小豬」。

5歲的麗麗正趴在塑料箱上寫作業。她的家曾是建築工人的臨時住地,幾個房間都安裝了玻璃窗

爛尾樓裡連續半個月的生活,讓這對母女已經對眼前的一切習以為常,她們甚至很「滿意」如今的處境。「原來我們住在這裡,都是在泡沫板上支起帳篷睡,現在一對比感覺更像個家了。」

張華母女是這片爛尾樓最早的「拓荒者」。在經歷了第一次入住爛尾樓的失敗後,上個月月底,張華母女租住的房子到期,因為沒錢續租,她們又搬進了這座爛尾樓裡,成為常住這裡的第一家住戶。雖然有了暫時的棲身之所,但困苦的境遇並沒有改變太多。

白天的日子相對好過,一旦夜幕降臨,張華的神經就繃了起來,她在這裡幾乎沒睡過一次安穩覺。「晚上睡覺我會在枕頭邊上放一把水果刀(長約15釐米),這邊連個門都沒有,萬一有壞人闖進來那我就得拼命了,我得保證我女兒的安全。」

除了壞人,蚊子也是需要防範的。「這裡晚上蚊子非常多,咬得我睡不著覺。已經立冬了,天氣這麼冷,這兒的蚊子能存活下來是真堅強,就像我們一樣。」張華說。

「人氣」越來越旺的豫森城

在張華母女之後,越來越多的豫森城業主開始嘗試入住爛尾樓。

「沒辦法啊,現在經濟壓力太大,養兩個孩子租不起房子了。」王磊來自山東菏澤,2015年,他拿著十年來在鄭州打零工省吃儉用攢下的14萬元,在豫森城交了一套65平方米的小兩居的首付,可苦等6年等來的卻是一個爛尾的房子。

「老家也回不去了,我們現在就跟逃荒一樣,只能在這兒硬撐了。」王磊一邊說,一邊機械地將塑料薄膜釘在牆上預留的窗戶四周,為自己的兩居室做一個可以擋風禦寒的「窗戶」。

天氣漸冷,幾名業主將塑料薄膜釘在牆上預留的窗戶四周,以擋風禦寒

天氣預報顯示,受冷空氣影響,19日鄭州的最低氣溫只有7攝氏度,未來幾天氣溫也將一路下跌。爛尾樓裡,未雨綢繆加緊安裝塑料薄膜窗戶的業主還有不少,祝小勇也是其中的一個。

2015年,還在中原工學院上大學的祝小勇在家人的資助下全款購置了豫森城一套86平方米的三居室,準備當婚房。大學畢業後,祝小勇很快就向感情一直很穩定的女朋友提出結婚的想法。提親時,那張全款購房的認購意向書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婚房就是我對她以後幸福生活的承諾,可是現在我的孩子都會跑了,媳婦孩子都還跟著我租房子住。」祝小勇說,每次提起豫森城的爛尾房,他的鼻子就是酸的。「我感覺對不起妻子和孩子。」

爛尾樓裡如祝小勇這樣的年輕人並不少。王浩拉來了一臺柴油發電機,轟鳴聲中,他嘗試連接水管,將樓下的自來水引到樓上方便生活。「以前誰會接水管啊,這不都是被逼得沒辦法了。」王浩說。

還有一些業主看到建築工地周圍有不少荒地,有把這些荒地開墾成菜園的打算。爛尾樓中,業主們從鄰居成為患難與共的親人,他們甚至培養出了難得的集體意識。

白天,年輕人離開這裡去上班,年齡稍長、退了休的業主就負責白天巡視,防止有人破壞他們的「家」。年輕人則從事更多的體力勞動,比如幫助其他業主安裝塑料薄膜「窗戶」。

越來越多的業主開始搬進爛尾樓

一名業主告訴記者,現在爛尾樓裡已經住了30多戶了,「如果後期能把水電接上,會有更多的業主住進來」。

「今天的照片能不能選一張給我?」

入住爛尾樓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它的確解決了一部分業主眼前的困境。

在麗麗的眼中,這個連牆壁都沒有粉刷的家是漂亮的,待在這裡也是快樂的。床上的布偶「彩虹豹」和「小粉兔」是陪伴她的忠實夥伴,更何況現在還有了「佩奇」的加入。

麗麗與自己的新玩伴「佩奇」在一起

麗麗每天最開心的時間幾乎都是在這個房間裡度過的,看到女兒已經接納了新家,張華的自責和愧疚就少了一些。

在《河南青年時報》報導了張華母女住進爛尾樓的事件後,她們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昨天一家外省的媒體看到報導也聯繫我了,還有香港的一家媒體正在跟我約採訪時間。」也有很多愛心人士通過新聞報導關注到了張華母女倆的困境,他們來到爛尾樓裡給房間裡裝上了太陽能燈,麗麗可以開著燈在房間裡學習;也有人為母女倆送來了日常生活用品。

還有一名熱心人士願意提供一套位於惠濟區的閒置住房,讓她們免費居住,但張華說,她想再堅持一下……

看到張華的艱辛,一位熱心市民送來了一袋水果

「今天你們給麗麗拍的照片能不能選一張給我?我女兒每年生日都會拍一張照片留念,但是唯獨5歲生日的照片沒有拍。」張華向本報攝影記者提出了個小請求。

2020年1月15日,麗麗5歲生日的前一天,張華的丈夫因心梗去世,麗麗在極度的悲傷中度過了5歲生日,每年生日拍寫真留念的傳統在那一天中斷了。

「現在麗麗快6歲了,明年生日我還會繼續給她拍一張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如今的張華比記者第一次見到時更堅忍了。

官方:如果對接順利,年前會有些消息

11月17日,鄭州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雨,氣溫也隨之驟降。在千家萬戶暖氣入戶逐漸升溫的同時,居住在豫森城爛尾樓裡的人們正面臨著嚴寒的考驗。

「咱們的房子什麼時候能夠動工啊?」業主中有人發出了「老生常談」的一問,可是沒有人能夠回答。

豫森城項目接下來走向如何?如今又有何進展?帶著業主和網友的各種疑問,記者來到了鄭州市南陽路街道辦,見到了金水區大孟砦城中村改造項目指揮部的宋主任。

「現在金水區政府牽頭正在積極和企業對接,企業目前正在對成本進行核算。」宋主任告訴記者,從2018年豫森城全面停工開始,金水區政府就已經介入,並和河南一家本土知名房企進行了積極的對接。但是因為豫森城項目地塊體量較大,又是城改項目,牽扯拆遷安置和豫森集團巨額欠款等問題,所以三方對接過程有些慢。

除此之外,宋主任透露,企業以何種方式進駐豫森城目前也正在商榷。「對於業主最好的結果就是企業全面接盤豫森城。還有就是企業作為代建方,幫助豫森集團把豫森城剩下的工程完成並交付。最後一種方式就是這家企業作為豫森集團的擔保方,從銀行貸出大量資金,注入豫森集團,將資金鍊斷裂的企業救活。」

對於項目何時會有新的進展,宋主任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只是提了一句「如果對接順利,年前會有些消息」。(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

記者 李鋼/文 趙墨波/圖

編輯 夏賽賽

審核 田震

相關焦點

  • 住爛尾樓的人:單親媽媽身背房貸租不起房,有人花光積蓄未能入戶
    拮据的單親媽媽再租不起房陳豔春在爛尾樓樓下開闢的菜地裡施肥。陳豔春是第一位搬進「別樣幸福城」爛尾樓的業主。她是單親媽媽,身上背著每月4000塊的房貸。搬進爛尾樓以後,她在裡面養雞、種菜,還做大鍋飯。住進爛尾樓一周後,陳豔春把長在樓下空地的野草除了,在上面種了菜苗。菜苗很快就長出了新葉,爛尾樓煥發出一絲生機。陳豔春最近在一家足療店找到了工作,夜班經常要上到凌晨4點。平日裡女兒託管在幼兒園,周末才帶在身邊。陳豔春在收拾自己那一棟的「大堂」,給沙發鋪上罩子,在桌上擺了花。
  • 爛尾樓裡的30位房奴:每天爬18樓、集體生火做飯、一個月洗一次澡
    單親媽媽陳豔春, 是第一個入住進「別樣幸福城」的居民, 「我是單親媽媽,今年收入下滑, 實在承擔不起房貸和開銷。」她說,
  • 雲南昆明「別樣幸福城」:花光一輩子積蓄 我住進了CBD隔壁的爛尾樓
    陳豔春花費半生積蓄買到了爛尾樓■陳豔春是第一位搬進雲南昆明「別樣幸福城」爛尾樓的業主,也是每個月背著近4000元房貸的單親媽媽。2013年初,來自四川農村的她花費所有積蓄又貸款35萬,在昆明巫家壩CBD西側,買了套60多平米的一房一廳。
  • 學學日本單親媽媽,帶娃住35㎡布置得井井有條,讓小家越住越大!
    學學日本單親媽媽,帶娃住35㎡布置得井井有條,讓小家越住越大!
  • 單親媽媽的10坪新家:空間小如鼠窩,母女相伴,就是最好的幸福感
    比如本期的單親媽媽@Lina,離異後獨自一人帶著女兒,為了讓女兒有個家,她買了一套10坪的小小公寓。那麼,10坪的房子裡,如何打造幸福生活呢?隨我一起來看看。本案設計坐標臺灣,是套僅有10坪的公寓(10坪=33㎡),戶主是單親媽媽@Lina,從小女兒就跟著她過著租房生活,而擁有一個屬於她們的家,是母女倆唯一的夢想。
  •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 媽媽被病痛纏身,孩子晚上靠手電筒照明...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 媽媽被病痛纏身,孩子晚上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時間:2020-11-07 12: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 媽媽被病痛纏身,孩子晚上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 2020年11月5日,山東青島。
  • 廣州最大爛尾樓的20年:有人瘋了跳江,有人到死都沒等到房子
    在那個炎熱的八月裡,她的美夢似乎朝著一個不可扭轉的方向,陷落了下去。張齡豐找到相關部門詢問,到底什麼是爛尾?後來她才慢慢明白,原來爛尾就是房子既不能住,又不能賣,而且借貸的人還要繼續還貸款。從2000年9月,澳美公司就不再向銀行支付貸款利息了,而這部分錢,當初說好了是公司替大家掏的。
  • 單身媽媽兩年不交房租後續:好心人免費提供住處被拒:那地方太冷
    但有些時候房東可能就會遇到一些耍無賴的租客,比如說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租房,拖欠兩年的租金不交也不願意搬走,那怕房東已經斷水斷電,卻依舊沒有讓這位單親媽媽離開。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房東薛先生,在2015年將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租給了孫女士,當時兩人協定好租金每年1萬元一年交一次。
  • 為照顧女兒 單親媽媽帶女兒一起「開出租」(圖)
    那天是婦女節,為了照顧女兒,這位沒有太多能力的單親媽媽只能把自己和孩子一股腦兒塞進車裡,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兜兜轉轉。李少雲和依依在計程車中。黃士峰/攝每天一睜眼,等待著她的是房租、水電、夥食費,以及100元的計程車租金。李少雲必須精打細算。
  • 李小璐五一騎單車帶女兒,自稱「小矮人媽媽」,母女倆膚色成亮點
    李小璐五一騎單車帶女兒,自稱「小矮人媽媽」,母女倆膚色成亮點可見大家都李小璐有多關注了,雖然如今她已經成了單親媽媽,但是網友對她的關注度依舊非常的高。在五一的時候,李小璐就宅在家裡專心的陪女兒,她還騎著自行車帶著甜心,在院子裡溜達。
  • 日本單親媽媽帶娃住35㎡小屋,不慌不忙斷舍離,睡在客廳也溫馨
    單身媽媽帶娃一向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為了養活自己和孩子,需要經常工作,這樣也就很難顧得上整理屋子了,家裡大多亂糟糟的,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單親媽媽,屋子只有35㎡,但家中仍是十分乾淨整潔,看起來就像是住在100㎡的大房子。而這位媽媽的秘訣就是——斷舍離。家裡不是很需要的東西全都扔掉,久而久之,雜物越來越少,家裡空間也就越來越寬敞了。
  • 日本單親媽媽帶娃住35㎡小屋,不慌不忙斷舍離,睡在客廳也溫馨
    單身媽媽帶娃一向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為了養活自己和孩子,需要經常工作,這樣也就很難顧得上整理屋子了,家裡大多亂糟糟的,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單親媽媽,屋子只有35㎡,但家中仍是十分乾淨整潔,看起來就像是住在100㎡的大房子。而這位媽媽的秘訣就是——斷舍離。
  • 聊城癌症媽媽母女住進廉租房:漂泊了半輩子,終於有房住了!
    聊城「癌症媽媽」丁元美母女倆故事經齊魯晚報報導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18日,臨清新華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為丁元美申請了一戶50多平方的廉租房,她哽咽著說:「漂泊半輩子,終於有房住了!」在新房裡,妞妞穿上好心人買的衣服,母女倆開心極了。齊魯晚報記者 鄒俊美 攝18日下午,臨清華美醫院,住院三天半的丁元美臉上有了笑容。聽說辦事處為她準備的住房已收拾好,她高興地坐立不安。
  • 「為了養活孩子,我一天打四份工」:單親媽媽到底有多無助?
    單親媽媽陳豔春,是第一個搬進爛尾樓的人。 她上有老有下有小。 4年前父親因車禍喪失勞動能力,治療花光了積蓄。 女兒剛滿一歲,丈夫提出離婚。 她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
  • 爛尾樓裡搭帳篷夜宿,為產權集體下跪!昆明房子這些...
    本文原標題:《爛尾樓裡搭帳篷夜宿,為產權集體下跪!爛尾樓裡集體搭帳篷夜宿「目前這個房子,可能到最後的結果就是破產清算,現在我已經無家可歸了,我來住我自己的房子,我已經全款買了,那麼我要住我的房子。」當天早上,呈貢奧宸中央廣場門口聚集了不少業主,經過多年維權至今他們仍然接不到房,無奈的業主們決定搬進已經停工多年的爛尾樓裡居住。
  • 把男友帶回家,母親說: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不能嫁!
    媽媽又說:不是媽媽有偏見,單親的孩子大部分因為年幼時缺愛,導致對以後性格、生活都有很多影響。媽媽給若琳舉了個身邊的例子。「你二姨父就是單親,從小父親出車禍不在了,他媽媽一個人拉扯他長大。把那個兒子當老公養了。跟你二姨結婚後,看不得他們倆有親熱的舉動,稍親密點老太太就摔盤子摔碗地表達不滿。」
  • 帶娃開計程車 公共政策別忘了單親媽媽
    原標題:帶娃開計程車 公共政策別忘了單親媽媽遭遇「李少雲式」困境的人,並非只有李少雲一個,而存在一個不可小視但同時被公眾忽視的群體,即單親媽媽。武漢帶娃開計程車的單親媽媽李少雲的生活困境,因為得到了媒體的曝光,正在陸續得到解決。
  • 中青報:帶娃開計程車 公共政策別忘了單親媽媽
    原標題:帶娃開計程車 公共政策別忘了單親媽媽   遭遇「李少雲式」困境的人,並非只有李少雲一個,而存在一個不可小視但同時被公眾忽視的群體,即單親媽媽。   武漢帶娃開計程車的單親媽媽李少雲的生活困境,因為得到了媒體的曝光,正在陸續得到解決。
  • 520曹曦文曬女兒,母女太相似,單親媽媽告白:你是我最愛的人!
    多天未見女兒的曹曦文一回到家就趕緊來到女兒床邊,小姑娘皮膚白皙,側顏和媽媽非常相似,被媽媽吵醒,小姑娘睡眼朦朧的和媽媽合影,母女倆非常溫馨。曹曦文是一個低調的演員,對自己的家庭生活更是如此,2014年傳出她隱婚的消息,4月經她親口證實,同年11月,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曹曦文流淚承認自己已經離婚,當時,女兒剛出生不久,曹曦文說:「一個人撫養孩子,確實特別不容易,也有心酸,但我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做個快樂的單親媽媽。」
  • 單親媽媽的房子,溫暖舒適之外,更是安全感爆棚
    在富有藝術氣息的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有這麼一套有100多年歷史的房子,房子本身的「歷史感」肯定是不能丟的,屋主希望改造後能夠更加柔和明亮些。讓我們來一起看看經過設計師手之後的房子變成什麼樣了吧~由於屋主是個單親媽媽,帶著一個小女孩,那麼本身三室一廳的房子就不用那麼多房間了,只需要一個主臥和一個女兒的房間,其他的空間打通之後就變得寬敞了。衛生間往西邊擴大,臥室的門也改了方向,大刀闊斧的修改後,整個客餐廳的面積都變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