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廣州最大爛尾樓區澳洲山莊的業主們,時隔23年再次聚到了一起。他們在山莊的空地上分享著自己維權的經歷,其中不少人已是兩鬢斑白。組織者喬先生表示,累了大家就互相安慰鼓勵,再堅持一陣我們一定能等到勝利的!
上個世紀末,移民到澳大利亞的胡耀智回到了廣州,他與許多精明的潮汕人一樣,有著靈光的商業頭腦。
胡耀智14歲開始經商,在澳洲做著服裝生意。當時廣州市政府對外招商引資,他看見了市內大型房地產產業的缺口,他想著自己一定要抓住機會,拿下這個澳洲山莊超級大的項目。
然而,胡耀智的運氣不太好,他說自己碰見了一個不靠譜的財務,捲走了公司上億的工程款。最後也只追回了2200萬元,36個施工隊等著他發工資回家過年。銀行告訴他,他的錢只能再撐3個月了。
承辦澳洲山莊的澳美公司,最初打出的廣告十分動人。"首付3.8萬元,月供488元"還說可以滿足大家在澳大利亞度假的夢想。業主張齡豐當時正好在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房子,她來看房時發現這裡視野開闊,就是自己想要的理想住宅,就買下了一間50來平的小屋。
張齡豐對房子有著一股執著的熱情,她兒時同家人擠在一間十幾平米的房間裡生活,床上面躺著人,床下面塞滿了雜物,但凡想洗個澡、上個廁所都要去公用的地方。那時候人們的夢想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張齡豐離開國企後做起了買賣,她愈發地渴望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就是那時候,澳洲山莊闖進了她的視野。
可張齡豐等來的不是美夢成真,而是山莊爛尾的消息。
2003年8月,張齡豐頭一次聽說樓盤爛尾這個概念,心裡模模糊糊的她,決定先去山莊裡看一看。本來還挺熱鬧的山莊,那時已經變得靜悄悄的了,原本的二三十戶人家都搬走了,路邊的公交站也不見蹤影。
張齡豐的家裡被人洗劫一空,沒有水也沒有電,屋裡的牆上都開始生出黴菌來。在那個炎熱的八月裡,她的美夢似乎朝著一個不可扭轉的方向,陷落了下去。
張齡豐找到相關部門詢問,到底什麼是爛尾?後來她才慢慢明白,原來爛尾就是房子既不能住,又不能賣,而且借貸的人還要繼續還貸款。從2000年9月,澳美公司就不再向銀行支付貸款利息了,而這部分錢,當初說好了是公司替大家掏的。
職場失利、房子夢想落空,再加上被迫背上了還貸的壓力,張齡豐看著手裡僅剩的1萬多塊錢存款,心裡既傷心又絕望。明明自己是按規矩買房,到頭來卻什麼都沒了,張齡豐越想越氣,她不甘心就這麼算了。
2011年,她在網上認識了維權組織者喬先生,大家合力把澳美公司告上了法庭,雖然勝訴了,但澳美公司還是無法償還違約金,房子爛尾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2013年,為了推動爛尾樓的重建,廣州市處理"爛尾樓"專責小組通過了《澳洲山莊盤活重建工作方案》,澳美公司引進了另一家房地產公司來試圖打破困境。
那次,業主們終於望見了一絲光明,但最後因為開發商之間的利益爭鬥無疾而終。
2015年,胡耀智曾經表示,自己不會逃跑。他看著那些老業主從40多歲到60多歲,真的很心酸。他要等到重建小區、客戶回遷的那一天,那樣他才能放心退休。
曾經的澳洲山莊包工頭陳先生,也成了這裡的業主之一。當時胡耀智欠他100多萬的工程款,他就打算一邊住在這要錢,一邊做點小項目。在這裡住下的時候,陳先生的女兒才1歲,現在女兒都已經大學畢業了。
但陳先生說,他從來沒有怨恨過胡耀智,也沒有跟他打過官司。"做生意無非講究個互相信任,樓盤爛尾,他肯定比我還著急"。
11月30日聚會那天,張齡豐又回到了自己的房子裡,當時的家具現在已經被蛀得千瘡百孔,屋裡的電線被剪斷,留下一個空洞洞的大窟窿。她惋惜地說,玻璃窗和水池都是精心設計好的,但是也用不上了。
山莊旁邊的村子拆遷,村民們慢慢朝著這邊搬了過來,原本一片死寂的山莊終於有了些人氣,張齡豐想,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重建,但是她希望建好的那天,她能在自己家門口種上花草樹木,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喬先生說,維權這20多年裡,有人瘋了跳江自殺,有人直到去世都沒住進自己的房子,多種悲慘的人生裡,只剩下他們還在堅持。
編輯:古月
來源:上遊新聞、廣州日報、中國網資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