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一般為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為主,主要考察各個層次的目標與其釋義和描述動詞之間的對應關係。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分為三類,分別是認知領域的目標、情感領域的目標以及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而其中以認知領域的目標影響最為廣泛,認知領域目標是指認知的結果,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六級水平。
1.知道(知識)
是指認識並記憶,指學生所獲得的實際信息,也就是必須知道的確切的事實、術語和方法,行為動詞:回憶、識別、陳述、說出、辨認、描述、呈現、標明等。
2.領會(理解)
是指對事物的理解,但不要求深刻領會,因此是最低層次的理解。包括「轉化」、解釋、推斷等。
行為動詞:說明、解釋、轉述、轉換、猜測、改寫、分類、比較等。
3.應用
是理解的高級階段,是指對所學習的概念、法則、原理的運用。正確地把抽象概念運用於適當的情況。這裡所說的是初步的直接應用,而不是全面地、通過分析、綜合地運用知識。
行為動詞:應用、論證、操作、實踐、分類、舉例說明、解決等。
4.分析
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組成要素部分,從而使各概念間的相互關係更加明確,材料的組織結構更為清晰,詳細地闡明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
行為動詞:分析、檢查、實驗、組織、對比、得出結論等。
5.綜合
在是以分析為基礎,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並再次把它們按要求重新組合成整體。以便綜合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達,制定合理的計劃和可實施的步驟,根據基本材料推出某種規律等活動。它強調特性與首創性,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行為動詞:組成、建立、設計、開發、計劃、創作、總結、寫作、創造等。
6.評價
要求理性的深刻的對事物本質的價值做出有說服力的判斷,它綜合內在和外在的細聊、信息,做出符合客觀事物的推斷。
行為動詞:評價、估計、鑑定、證明、預測、判斷等。
【考題再現】
1.學習完四則運算之後,學生能夠到模擬商店自主購物。根據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框架,該任務在認知目標的分類中屬於( )。
A.知識 B.領會 C.運用 D.分析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的理解。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其中,認知領域目標是指認知的結果,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級水平。應用水平指將所學材料應用於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規則、方法、規律和理論的應用。題幹中,學生應用四則運算的法則去模擬購物,正是應用水平的體現。因此,C項正確。A項:知識水平指學生所獲得的實際信息,也就是必須知道的確切的事實、術語和方法。與題幹不符,排除。B項:領會水平指把握所學材料的意義。與題幹不符,排除。D項:分析水平指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並理解組織結構,包括對要素的分析(如一篇論文由幾個部分構成)、關係的分析(如因果關係分析)和組織原理的分析(如語法結構分析)。與題幹不符,排除。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