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 四川】1.教師在編寫教學目標時,要求學生"概括出《孔乙己》的故事情節",這屬於布魯姆認知目標中的( )。
A.知識水平 B.領會水平 C.分析水平 D.評價水平
1.【答案】B 。
【2017下 四川】2.教師在編寫教學目標時,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夠辨別所給的一段文字是否符合邏輯結構",這屬於布魯姆認知目標中的( )。
A.知識水平 B.領會水平 C.分析水平 D.評價水平
2.【答案】C 。
四川教師招聘考試連續兩次對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進行考察,學生在此處得分率比較低,今天對布魯姆的認知學習領域目標分類考點進行梳理。
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以布魯姆為代表的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在這個理論體系中,布魯姆等人將教學活動所要實現的整體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心理運動等三大領域,並從實現各個領域的最終目標出發,確定了一系列目標序列。
布魯姆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知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
知識(knowledge):指對先前學習過的知識材料的記憶,包括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理論等的記憶,如記憶名詞、事實、基本觀念、原則等。比如:回憶李白的《靜夜思》。
領會(comprehension):指把握知識材料意義的能力。可以通過三種形式來表明對知識材料的領會,一是轉換,即用自己的話或用與原先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所學的內容。比如:對古文進行翻譯。比如:說出某詞的反義詞或者近義詞。比如:用自己的話概括《老人與海》故事內容。二是解釋,即對一項信息(如圖表、數據等)加以說明或概述。比如:對某一公式的說明。三是推斷,即衝刺發展的趨勢。比如:推測鐵球和和銅球從同一高度同時拋出,誰先落地。
運用(application):指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新的情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比如: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某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運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領會為基礎,是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analysis):指把複雜的知識整體分解為組成部分並理解各部分之間聯繫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鑑別、部分之間關係的分析和對其中的組織結構的認識。例如,能區分因果關係,能識別識別史料中作者的觀點或傾向等。比如:分析《敬業與樂業》的文章結構。比如:區分新聞報導中的事實、觀點。分析代表了比運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為它既要理解知識材料的內容,又要理解其結構。
綜合(synthesis):指將所學知識的各部分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知識整體。它包括發表一篇內容獨特的演說或文章,擬定一項操作計劃或概括出一套抽象關係。它所強調的是創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結構的能力。
評價(evaluation):指對材料(如論文、觀點、研究報告等)作價值判斷的能力。它包括對材料的內在標準(如組織結構)或外在的標準(如某種學術觀點)進行價值判斷。例如,判斷實驗結論是否有充分的數據支持,或評價某篇文章的水平與價值。比如:判斷自己的幾何證明題是否正確。這是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因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學習內容,綜合多方面的知識並要基於明確的標準才能做出評價。
最後附上認知領域六層次目標的一些典型用詞:
識記
說出…名稱、背誦、辯認、回憶、指出等
領會
描述、解釋、選擇、區別、歸納、舉例說明、列舉等
應用
運用、計算、改變、說明、證明、利用等
分析
分類、比較、評論、猜測、舉例說明、圖示等
綜合
編寫、設計、提出、排列、組合、建立、形成、重寫、歸納、總結等
評價
鑑別、討論、評價、判斷、總結、證明等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