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的叔叔于勒》:一個有錢的中年男人絕對比窮人受尊重

2020-12-27 卿敢說

導語:法國著名短篇小說家莫泊桑寫的《我的叔叔于勒》刻畫了眾多人物的鮮明性格,影射現實,其中「我的叔叔于勒」最為明顯。

于勒叔叔是中年窮人的代表

「輪船緩緩地離開防波堤,在平靜得如同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面上向前駛去。」

我們以故事的開頭開始這篇文章。

主人公若瑟夫從小就聽聞于勒叔叔的大名,在他的幻想中,于勒叔叔是一個成功的大商人,坐擁財富。

可是,在去哲爾賽島的途中,發現「富翁」于勒居然在甲板上賣牡蠣。若瑟夫的父母直接裝作不認識,覺得有失顏面。而若瑟夫則同情他的叔叔,給了他叔叔小費。

我們且不說于勒的家人怎麼樣,于勒更有特點。

他是中年人的另一種極端,人到中年沒有錢就抬不起頭,非常落魄,非常卑微,非常無奈。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人到中年的時候可以光鮮亮麗,但是總有人沒那麼幸運,于勒就是其中一個。

曾經有一句話很火,「我們最終,或許都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

我們都希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但是在他鄉僅僅為了生存就已經花盡了所有的力氣。

你可能想當個歌手,為了家庭你放棄了;

你可能夢想環遊世界,為了家庭你放棄了;

你可能想擁有一輛跑車,為了家庭你放棄了;

……

我們一直放棄,就是為了不讓自己窮,不讓別人看不起自己。

錢真的很重要!

在我的身邊也有一個叔叔,他是我爸的親弟。

曾經他光環在身,985院校畢業,上市公司運總經理,年收入超百萬,市區擁有兩套房。

每次過年回到老家,村裡人都一窩蜂湧過去噓寒問暖。每個人都希望跟他攀點關係,以後自己的子女到大城市有個照應。

對於在大城市有頭有臉的人,誰不想搭關係啊!換作是我,我也肯定會的。幸運的是,他就是我的叔叔。

那時我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直接奔著叔叔去。他動用他的人脈,幫我謀得一份好工作。

有一天,從小眼光就看得很遠的叔叔辭職了,說要自己創業,開一家公司。那年他42歲。

沒想到毫無經驗的他居然真的開始做起來了,找來了幾個朋友一起。

在兩年間,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宣布破產。和他合夥的朋友都捲款而走了,留下他欠了一屁股債。

他不得不把全部存款拿出來,而且把兩套房子也給賣了才足以還債。他變得一貧如洗。

那年回老家的時候,村裡的人都好像不知道他回來了一樣,他的家變得非常冷清,只有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的子女去看他。

年後他回去找工作,基於他的學歷和經驗,他很快就在私企找到了一份總監的工作。

在這幾年間,沒有人去他家噓寒問暖。可能每個人都想著,他欠了一大筆債,一輩子都還不清了,就沒必要再繼續討好他了。

五年後,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一家更大的上市公司當了總經理,年薪三百萬。

他又買起了房和車,日子過得舒舒服服。

這一次他回到老家,把那些前來奉承的人都拒之門外了。

人到中年,如果你有錢,皆大歡喜,事事順心;如果你沒錢,別人會對你另眼相看,把你拒之門外。

人到中年,生活都變得很現實了!

于勒叔叔的多種結局。

再說回《我的叔叔于勒》,這部小說還沒有個最終的結局。

我們不妨設想多個結局來探討:

第一種,于勒客死他鄉,無人問津

其實于勒知道那是他的親戚,一聽口音就知道了。

但是礙於自己沒錢,又十分落魄,就不敢打招呼,甚至都不敢抬頭。

多年後,他隨輪船漂泊無依,最後病死他鄉,含淚而終。

一個落魄的中年人,將不會被人看得起,只會招人排擠。

第二種,于勒突然暴富,榮耀回歸

于勒在賣牡蠣的時候,碰到一位有心的大商人。于勒在跟他聊天時,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位大商人覺得于勒很有想法,就帶著他一起發展。

多年後,于勒55歲了,憑著他的聰明才智,他成功當上了百萬富翁。

他衣錦還鄉,不僅兌現了當初的承諾,也在故鄉做起了事業,帶動周圍的人致富。周圍的人都對他很尊敬。

一個有錢有事業的中年男人,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存在,就像有光環護身一般。

第三種,于勒完成承諾,招人嫌棄

于勒靠賣牡蠣賺夠了當初承諾給他兄長的錢,一身落魄的回到了家鄉,其間的艱辛我們不難想像。

起初,他的兄長是非常開心的,因為他帶回了當初承諾的錢,把他當家人一樣。

久而久之,看著自己的弟弟已經落魄成這樣了,跟他往來有失顏面,所以就疏遠他。

于勒呢!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又坐上了當初的郵輪,開始了漫無目的的流浪生活了!

一個兌現承諾的中年男人絕對比不上一個有錢的男人受尊重!

不難看出,一個有錢的男人絕對沒錢的男人更受尊重!

最後,我們以小說的最後一段結束:

在我們的對面,一片紫色的陰影出現在天際,仿佛從海裡鑽出來似的,那就是澤西島了。

相關焦點

  • 我的叔叔于勒
    我小時候,家在勒阿弗爾,並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父親做著事,很晚才從辦公室回來,掙的錢不多。我有兩個姐姐。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如果于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父親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時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這以前則是全家的恐怖。據說他當初行為不正,糟蹋錢。在窮人家,這是最大的罪惡。在有錢的人家,一個人好玩樂無非算作糊塗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稱他一聲「花花公子」。
  • 再讀《我的叔叔于勒》:窮在鬧市無人問,窮人的艱辛越早明白越好
    1、底層的卑微者,沒有動作,語言和思想于勒是誰,也就是"我"的叔叔,菲利普夫婦本打算是來投靠這個叔叔于勒的,但是是在遊船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視了他。他們的眼裡只有漂亮太太吃牡蠣的優雅,旁人不值一提。父親還有一個弟弟,也就是我的于勒叔叔,于勒叔叔年輕時品行不端,糟蹋家裡的錢,他不僅僅把自己的遺產花光了還霸佔了父親的遺產。
  • 《我的叔叔于勒》:人生處處是于勒
    在窮人家裡,一個人要是逼得父母動家底,那他就是混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說講的是年輕時的于勒大肆揮霍,人財兩空,被看成是流氓,落地掃地出門的地步。既至美洲,賺了小錢,兩年後又發了大財,成為大家的「福星」。
  • 《我的叔叔于勒》:貧窮是原罪,金錢才是資本主義社會萬能試金石
    約瑟夫是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敘述者,也是一個經歷者。我給了一個乞丐5法郎,即使那個像乞丐一樣的老人給我們一家帶來了新鮮的牡蠣,很明顯那些牡蠣不值這個價錢。我為什麼要多給?只是當作小費嗎?《我的叔叔于勒》的開篇就只是短短的幾句話,給我們帶來疑問的同時,又吸引我們閱讀的興趣。
  • 文本的尊重與文本的超越——執教《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執教《我的叔叔于勒》有感烏魯木齊市第53中學    王瓊    初中語文教材中,小說教學,因其內容的豐富、情節的曲折、形象的多異、主題的潛蘊性等特點而呈現教學的多樣性。教學此課時,我以「變」作為切入點,尊重文本的同時,也努力超越文本固有解讀。    一、​情節的多變。    小說情節的跌宕起伏吸引著讀者的眼球,初讀此篇小說,便被平鋪直敘之中的波瀾所吸引,所以在梳理小說情節的時候,我便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感受情節的多變。教學目標便設計為「多角度準確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體會小說曲折巧妙的構思,理解主題思想。」
  • 入選語文課本的《我的叔叔于勒》和《百萬英鎊》,你看懂了嗎?
    飢腸轆轆的「我」捲入了兩個倫敦富商兄弟的打賭,將一張無法兌換的百萬鈔票贈予「我」一個月,看「我」在規定時間如何應對。結果「我」通過這張巨額大鈔,輕鬆地在英國立足,並聲名鵲起順當地躋身進倫敦的上流社會,並且利用自己的名聲順勢而為成功賺取了真正的一百萬,同時還收穫了美滿的愛情。《我的叔叔于勒》是以「我」從孩童的角度去感受家人對叔叔于勒的態度轉換。
  • 課文《我的于勒叔叔》:刪減了人性光輝,誘導了偏見
    最近閱讀了《我的于勒叔叔》原著,才真正感覺這是一篇偉大的作品,與之前學習這篇課文時有不同的感受。《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說,並被入選在中學語文教材之中,現在是九年級語文課本的第15課。這篇文章的內容很簡單,以兒童的視角講述了一個金錢和親情的故事。主人公有一個叔叔叫于勒,早年敗光家產,讓人唾棄,被掃地出門後不知所蹤。
  • 金錢與人心——讀《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金錢與人心——讀《我的叔叔于勒》有感法國作家朱爾斯·勒納爾認為,人與野獸區別不過在於:人為金錢而擔憂。我本並不認同,但當我讀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後,我深有體會。金錢到底能將人心腐蝕到何等地步呢?文中的菲利普夫婦因于勒大肆揮霍家產,不惜將自己這個親弟弟趕去美洲,卻因聽說于勒在美洲賺了一大筆錢,又望眼欲穿地盼他回來,後來于勒淪為流浪漢,菲利普夫婦立刻變臉,一面發狠地唾罵他,一面果斷地帶著一家老小遠離了這個「危險」。
  • 淺析《我的叔叔于勒》,全面釋解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的涼薄和通透
    作者圖片再讀《我的叔叔于勒》,內心翻滾的是在法國作家筆下莫泊桑描述的活生生的于勒叔叔的音容笑貌,以及菲利普夫婦在不同時期的于勒的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不同態度,揭露並諷刺了在資產階級社會中
  •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純粹,踏實,自信是生活的底色
    如果于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莫泊桑享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我的叔叔于勒》講述了于勒兄嫂對于勒態度從厭惡、期盼,到避之不及的幾番大轉折的故事。
  • 15.我的叔叔于勒
    15.我的叔叔于勒教學目標1.梳理小說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 評析程紅兵老師執教《我的叔叔于勒》
    程紅兵老師執教《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從課堂實錄看,他確定的教學內容同樣是從傳統小說教學內容的情節、人物和主題入手的。但他的文本解讀、學習活動設計、課堂上思維的點撥總結讓這一堂課變得較為精彩。他不是孤立地先理清小說情節,再分析人物,最後理解主題。而是將三個內容融合在一起,以菲利普夫婦對于勒評價和態度的變化為教學線來設計學習活動的。
  • 九年級語文《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練習
    第9課《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練習 【同步評價】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闊綽chuo?) 襤褸la?n) 棧橋zha?n) 別墅ye?) B、撬開qia?o) 熱忱che?n) 詰責jie?) 深惡痛疾wu?) C、牡蠣li?)
  • 《我的叔叔于勒》:教材刪去了3處關鍵信息,毀了原著的「靈魂」
    在一次前往哲西島的旅行中,我們在航船上偶遇了叔叔于勒,可是這時候的他已經淪為了一個賣牡蠣的窮困老水手,一家人最終誰也沒有和叔叔相認。我至今對書中的一個細節印象特別深刻,當爸爸媽媽最終認出了窮困的于勒叔叔時,他們刻意躲避,「我」在結帳的時候多給了賣牡蠣的叔叔10個銅子,作為小費,但是卻為此受到了母親的斥責。
  • 人教版初三年級課文,以兒童的名義,解讀《我的叔叔于勒》
    文|教育知識匯圖|網絡配圖如果說我們根據《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來提出一個問題比如:為什麼會是「我的」叔叔于勒呢?而對於我來說可能會這麼回答,這篇課文是以若瑟夫的兒童視角來寫的。其實這篇課文就好比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樣,因為《孔乙己》這篇文章是以鹹亨酒店的一個小夥計的視角來寫的。
  •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答案示例:(1)外貌對照:少年閏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 《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你只看懂菲利普一家人的勢利,你一定還年輕
    最近空閒時間很多,又重溫了莫泊桑的幾篇經典短篇小說,依然很有感觸,尤其是十多年前就讀過的《我的叔叔于勒》。01寄希望於他人,就難免傷心失望菲利普一家人自從收到于勒的來信以後,就開始幻想靠著于勒過上好日子。最初的心情或許有可理解之處,可他們竟然等了整整十年。
  • (在線學習)人教統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15課《我的叔叔于勒》知識點+圖文解讀+教學視頻
    第15課《我的叔叔于勒》一、作者簡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許多作品流傳甚廣,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小說有《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說有《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等。
  • 這樣的廢柴怪叔叔,給我來一打!
    《我的叔叔》豆瓣評分:7.0,不錯的成績。看到這個片名,是不是一下子想到了初中時學過的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叔叔並沒有于勒叔叔生活得那樣悲慘,只不過,emmm,有些廢柴。語文老師給全班布置了一項作業——以身邊的某個大人為主角寫一篇作文,優秀者可以參加全國比賽。
  • 人到中年,女人一定要漂亮!男人一定要有錢!
    無論我們錢多錢少,哪怕是把我的錢財全部掏空,哪怕是逼著我辭職下海,她們始終都能那麼不顧一切地,大把大把往自己的臉上貼錢,穿的、戴的、抹的,她們一天也沒委屈過自己。所以,我的兩個孩子都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媽,但卻沒有一個有錢有本事的爸爸。和他們的媽媽站在一起,我是那麼的不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