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徐階,確實不太好講,因為歷史上對他的爭議不絕於耳。說一個有爭議的人是很棘手的,但他畢竟是一個從奉賢走出來的農民的兒子,雖然後來呼風喚雨官居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改變不了他奉賢人的定位,所以哪怕是青蜓點水,也想來說一說這樣一個人物,通過他一生中的二三事,從不一樣的角度來品讀這樣一位明朝的宰相。
第一高官,當之無愧。
開始之前,我想解一下題,什麼叫第一高官呢?封建時代所謂第一高官,通俗點講,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在古代華亭的歷史上,稱得上宰相的,大致有這麼幾個:一個是三國東吳的陸遜,吳赤烏七年(公元244年),陸遜「代領顧雍為丞相」,但這個「丞相」,只是分裂的吳國的「丞相」,而不是全中國的,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算;還有一個就是唐代的陸贄,歷史上把他稱為「內相」,在當時充其量只能說是「副丞相」,所以要是苛刻一點的話,也就只有徐階一人堪當了。
關於徐階,我們來看看正統的王朝正史《明史》當中是如何評價他的,徐階當了統一的明朝政府的內閣大臣十八年,內閣首輔共有七年,這個官職相當於國家總理。徐階做官時的身份是賜進士及第、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知制誥、知經筵事、國史總裁,這麼多的名字和官職讓人看了眼花繚亂,不過這些也完全印證了徐階「第一高官」的地位,之前的提法還是名副其實的。
歷史連結:徐階簡歷
姓名:徐階
性別:男
出生年份:公元1503年
出生地:明朝松江府華亭縣齊賢橋
擔任職務:明朝內閣首輔
徐階字子升,號少湖,又號存齋,明松江府華亭縣齊賢橋人,也就是今天的奉賢齊賢。徐階是探花及第,他的履歷上基本走的都是上層路線,做過翰林院的編修,陪皇太子讀書,擢做過國子監祭酒,後來又升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這個時候徐階已經能夠參與朝廷的機要大事,成為權力圈裡說得上話的人物了。經過多年的打拼,在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的時候,徐階進入了內閣,也就相當於今天的國務會議的成員,是絕對的核心人物,由此也開始了他長達十七年的內閣大學士的生涯。在這個過程當中,徐階做過什麼說過什麼我們並不得知,但是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他鬥倒了權勢燻天的大奸臣嚴嵩,這也是最有名的一樁。
徐階雖然很有名,但是許多人並不了解他,大家知道他、了解他主要是因為電視劇,前兩年明史劇充斥熒幕,徐階也就從史書中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人們才知道了明朝有這麼一個人物這麼一段歷史。
在徐階的那個時代,或許有太多的著名人物同時出現,比如嚴嵩、比如海瑞、比如張居正等等,所以徐階也就淹沒在了浩瀚史籍當中,但他又好比是一條線,把這些人物穿起來,和他們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許是因為這些原因,人們才記住了徐階。在明朝第一大奸臣嚴嵩當道的時候,徐階靠智慧不但救了像海瑞一樣剛直不阿的大臣的性命,而且還實施了著名的「曲線救國」政策,隱忍了數十年,最終扳倒了嚴嵩集團。這個時候嚴嵩卻並不忌恨他,這就是徐階做人的成功之處。徐階執政期間,明朝社會是相對比較穩定的,經濟也是發展的,他的執政思想留給了後人許多思考。從徐階的身上,後人懂得了什麼叫大智慧,什麼叫忍辱負重,什麼叫毅力。
徐階的隱忍是出了名的。他和嚴嵩同任內閣大學士總共有十多年,但因為他是嚴嵩的政敵夏言發現並重用的人才,所以有好幾次都被設計遭到陷害,一般人肯定會報復,可是徐階表面卻十分恭順,從不去和嚴嵩爭執,只是更加謹慎小心,這不是徐階的懦弱,恰恰是徐階的智慧。當然,他也是個有原則的人,他的內心從未忘記替國除奸大計,他在觀察,在等待……就這樣,狡猾暴戾的嚴嵩覺得徐階是個沒用的窩囊廢,逐漸放鬆了對徐階的懷疑和警覺。後來的歷史有很多的戲劇性,就在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的時候,通過萬壽宮失火事件,嚴嵩逐漸失去了世宗皇帝的器重,徐階也逐漸得到了世宗的信任,此時御史林潤、鄒應龍在徐階的支持下告發嚴嵩父子,皇帝逮捕了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勒令嚴嵩退休,徐階終於取代了嚴嵩而成為明朝的宰相,一段跌宕起伏的「徐階曲意事嚴嵩」終於落下了帷幕。
通過這些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徐階的「隱忍」功夫非同尋常。這自然和他的修養是離不開的,假設一個莽撞衝動的傢伙硬碰硬和嚴嵩對著幹,雖然美其名曰剛正不阿,但是絕對會死得很慘,所以徐階也因此註定必成大事。我們可以試著想一想,如果徐階提前暴露自己的話,明朝的土地上只是又多了一捧黃土,海瑞沒有人保護,夏言的沉冤也不知何時才能得以昭雪,明朝會消亡得更快。
徐階是愛國的。他有著一雙智慧的雙眼,為了能夠繼續興盛大明朝,他早就選準了事業的接班人,這個人就是——張居正。這個不經意間的做法直接改變了數百年的中國歷史,也正是官場導師徐階多年的言傳身教,才使張居正在政治權謀方面獲益匪淺,從而能夠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為明朝的最後繁榮做出巨大貢獻。
徐階絕對是睿智的。徐階很明白急流勇退這個道理,歷史上槍打出頭鳥的事例還少麼?所以在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的時候,正當他權傾朝野之時,他沒有貪圖權力,而是選擇了退休回家,很多人都說他傻,但他們並不理解徐階的想法。後來的結果證明,也許正是他的這一舉動,使他得以善終,活到了80周歲。而且在他80大壽時,皇帝還御賜了賀禮,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很了不起的。
然而最了不起的卻是徐階的開明,毫無政治經驗的海瑞是在徐階的努力下才倖免於死的,也是徐階一次次的左右逢源和化解,才使得他在政治鬥爭中絕處逢生,但不通人情事故的海瑞有些死心眼兒,從來沒有從內心感覺到徐階的好意。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的時候,海瑞還傻乎乎地被徐階的政敵高拱利用,將徐階的田產充公,將徐階的兩個兒子抓捕入獄,甚至連徐階的房子也在患亂之中被燒了,徐階因此險遭殺身之禍,最後逃到他鄉才躲過這一劫。但據說徐階好像從來沒有和海瑞計較過,當然這並不排除政治因素,但他的舉動至少說明他是一個真正的智者,這也難怪他長壽善終了。
徐階已經永遠地消逝了,連同他的那個時代。儘管他也有不光彩的一面,比如說借「投獻」為名大量兼併土地,且不管是他兒子所為還是他授意,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豐功偉績,並不影響後人對他的推崇。
千秋功罪,且留後人去評說吧。